- 年份
- 2024(2679)
- 2023(3870)
- 2022(3190)
- 2021(2836)
- 2020(2390)
- 2019(4976)
- 2018(4652)
- 2017(8271)
- 2016(4680)
- 2015(5103)
- 2014(5016)
- 2013(4979)
- 2012(4642)
- 2011(4340)
- 2010(4293)
- 2009(3848)
- 2008(3800)
- 2007(3325)
- 2006(2974)
- 2005(2711)
- 学科
- 济(22729)
- 经济(22719)
- 学(12614)
- 地方(9294)
- 管理(8056)
- 地方经济(6515)
- 方法(6140)
- 业(6121)
- 数学(5262)
- 数学方法(5196)
- 中国(5025)
- 农(4363)
- 企(4179)
- 企业(4179)
- 经济学(3870)
- 环境(3819)
- 和(3435)
- 业经(3407)
- 农业(3188)
- 水产(3104)
- 理论(3049)
- 资源(2848)
- 税(2832)
- 发(2755)
- 税收(2636)
- 融(2624)
- 金融(2623)
- 收(2603)
- 生态(2597)
- 教育(2533)
- 机构
- 大学(70518)
- 学院(69005)
- 研究(30732)
- 济(24214)
- 经济(23608)
- 科学(23290)
- 中国(21209)
- 管理(21080)
- 理学(17948)
- 理学院(17580)
- 所(17293)
- 管理学(17094)
- 管理学院(16955)
- 研究所(16379)
- 农(15462)
- 京(15057)
- 中心(13321)
- 农业(12616)
- 范(12075)
- 业大(11964)
- 院(11843)
- 师范(11833)
- 江(11568)
- 室(10503)
- 省(10155)
- 财(9982)
- 师范大学(9934)
- 研究院(9860)
- 实验(9751)
- 科学院(9500)
- 基金
- 项目(51803)
- 科学(40282)
- 基金(36942)
- 家(34984)
- 国家(34757)
- 研究(34106)
- 科学基金(27888)
- 社会(20790)
- 省(20674)
- 社会科(19594)
- 社会科学(19591)
- 基金项目(19490)
- 自然(19168)
- 划(18775)
- 自然科(18649)
- 自然科学(18641)
- 自然科学基金(18278)
- 教育(14966)
- 资助(14348)
- 重点(13583)
- 发(12958)
- 编号(12933)
- 计划(11745)
- 科技(10870)
- 科研(10638)
- 部(10636)
- 成果(10576)
- 创(10335)
- 创新(9852)
- 课题(9766)
共检索到101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龚玉艳 杨玉滔 孔啸兰 张俊 江艳娥 陈作志 晏磊 张魁
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是深海虾拖网的主要副渔获物之一,对维持深海及陆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2015年6、8月及2017年3月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利用底层虾拖网及中层拖网采集的瓦氏眶灯鱼(Diaphus watasei)样品,对其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瓦氏眶灯鱼的体长范围为71~172 mm,平均118 mm;体重范围为5.25~66.20 g,平均26.05 g。雌雄个体体长、体重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ANOVA,P
关键词:
瓦氏眶灯鱼 中层鱼 生物学特性 南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飞飞 陈芃 陈新军 陈国宝
根据2015年8-10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渔业生产期间采集的362尾短蛸样本,对南海北部陆架区短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胴长范围为2467 mm,平均胴长为43.2 mm,优势胴长组为3550 mm,占样本总数的70.9%;样本的体质量范围为9124 g,平均体质量为37.0 g,优势体质量组为1352 g,占样本总数的83.8%。不同海域短蛸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不同,北部湾海域的样本个体要小于南海北部海域。回归分析表明,短蛸的胴长与体质量的生长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样本的雌、雄比例为0.66
关键词:
短蛸 生物学特性 南海北部陆架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汪振华 赵静 许敏
基于2009年1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结果表明:1)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范围30~264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和130~180 mm;2)皮氏叫姑鱼幼鱼和雄性个体的生长呈负异速生长的特性,而雌性个体呈正异速生长的特性;3)雌雄比为1.68∶1(χ2=35.636,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方舟 陈新军
根据2017及2018年9月-翌年2月拖网渔船在东海北部外海采集的剑尖枪乌贼样本,研究了其基础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优势胴长和体质量组分别为100~180mm和40~160g(n=309尾),雌性分别为80~160mm和40~160g(n=304尾),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年间存在差异。协方差分析(ANCOVA)表明,雄性个体体质量—胴长关系年间差异显著(P0.05)。雄性性成熟胴长主要集中在大于120mm的个体,雌性为大于140mm的个体,并且个体呈现较小体型下即可达到性腺成熟的趋势。雌性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生长速率略快于雄性,并且雌雄个体的体质量生长率年间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两年间采样的剑尖枪乌贼种群为春季和夏季产卵种群,2018年样本中夏季产卵种群的幼体数量较多。因此,对剑尖枪乌贼渔业生物学动态特征的研究是资源持续开发和渔业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
东海 剑尖枪乌贼 渔业生物学 年间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孟磊 陈作志 徐姗楠 张俊 于文明
陆坡是陆架到深海的过渡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特征,能量和物质交换活跃。为了解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生态系统状况,实验根据2015—2016年南海北部陆坡海域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EwE6.5)软件构建了由22个功能组组成的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生态通道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及生态系统总特征。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为1.00~4.47,海豚占据了最高的生态位。关键度指数(KSI)分析表明,中型浮游动物、鸢乌贼为南海陆坡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主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能量来源于碎屑的比例为52%。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系统能量主要分布在6个整合营养级,来源于初级生产者和碎屑的转化效率分别为21.26% 和22.39%,系统平均转化效率21.94%。研究表明,南海陆坡海域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转化效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根据1986年和2010年在黄海北部取样测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怀卵量计数结果,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鲭产卵群体基础生物学特征方面,1986年的叉长、体质量、纯体质量和性腺重这4项基本生物学指标的范围和平均值均明显大于2010年,年龄结构从1986年由1+~7+龄组成,2+龄和3+龄为优势组,改变为2010年由1+~3+龄组成,2+龄为优势组。在性腺成熟度组成和性腺指数(GSI)方面,2次采样均发现日本鲭雌鱼性腺成熟度以Ⅳ期和Ⅴ期为主;开始排卵前,GSI随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叉长组而言,2010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家旭 王俊 牛明香 左涛 常雯 陈瑞盛
为探究黄河口近岸海域鮻(Liza haematocheila)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20年4—11月黄河口渔业生产定置网的采样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重要渔业种类鮻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繁殖、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率。结果显示,鮻体长分布范围为45~460 mm,优势体长组为55~185 mm;体重范围为2~1100 g,优势体重组为2~80 g。方差分析表明,鮻的平均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各月及全年鮻的体长–体重关系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生长类型为负异速生长。黄河口近岸海域,鮻在7月肥满度最大,而6月最小;产卵盛期为4—5月。鮻的生长速率为0.31 a~(-1),总死亡系数为1.42 a~(-1),自然死亡系数估算结果为0.51 a~(-1),捕捞死亡系数为0.91 a~(-1),其开发率为0.64,鮻种群资源被过度利用。定置网渔业生产对于黄河口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幼鱼和补充群体资源影响较大,应对定置网渔业生产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黄河口 定置网 鮻 渔业生物学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培东 卞晓东 张雨轩 单秀娟 金显仕 赵永松 王惠宾
为摸清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4至11月期间在该海域开展了6航次底拖网及环境调查。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等方法分析了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及年内演替;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群落结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采集到的种类共有89种,包括鱼类50种和无脊椎动物39种。鳀(Engraulis japonicus)已成为海域主要中上层优势鱼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和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等冷温性种类成为季节性主要渔业生物,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和鲐(Scomber japonicus)等传统资源仍在衰退过程中,海域渔业资源低质化现象仍较显著。调查发现部分真鲷((Pagrus major)幼体及集群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幼体,海域或有其育幼场存在。调查期间内群落大部分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4月群落显示中等干扰,5至11月群落均显示严重干扰。在所选环境因子中,海表温(SST)、海底温(SBT)、海底盐(SBS)和叶绿素(Chla)是导致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SST和SBT的影响尤为显著。本研究系统阐明了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季节性演替,为进一步了解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提供了参考及数据支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艳娥 陈作志 林昭进 邱永松 张鹏 方展强
根据2012年9—10月采集的780尾鸢乌贼样本,对比研究了中型群和微型群两个种群的渔业生物学特征,为南海海域鸢乌贼渔业资源的管理、保护等提供基础资料。按海洋调查规范测定样本的胴长、体质量、性腺指数和摄食指数等生物学指标,通过磨片测定耳石生长纹数。结果显示,中型群胴长范围79~266 mm,优势胴长为111~145 mm,平均胴长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微型群胴长范围56~118 mm,优势胴长为66~95 mm,平均胴长随纬度的升高略呈上升趋势。中型群体质量分布范围17.47~957.20 g,优势体质量为45.01~120.00 g;微型群体质量分布范围5.81~76.56 g,优势体质量为5.01~50.00 g;中型群和微型群平均体质量随纬度的升高均有上升的趋势。中型群和微型群两个群体雌性和雄性样本的胴长和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均适合幂函数。中型群雌雄比例为0.80∶1,未成熟与成熟个体比例为1.12∶1;微型群雌雄比例为3∶1,未成熟与成熟个体比例为0.83∶1。中型群雌性的性腺指数为1.71,雄性为3.31;微型群雌性的性腺指数为4.07,雄性为4.11。中型群雌性的摄食指数为5.07,雄性为3.54;微型群雌性的摄食指数为1.89,雄性为2.75。中型群耳石日龄范围为30~135 d,微型群耳石日龄范围为44~81 d。根据样本捕捞日期,推测微型群和中型群的产卵高峰分别为7月和8月。南海海域鸢乌贼秋季样本中型群个体规格大于微型群个体,2个群体的性成熟和孵化存在错峰现象,微型群雌性性成熟和产卵略早于中型群的雌性。推断7°、14°和16°N海域是鸢乌贼群体在南海的摄食场。
关键词:
鸢乌贼 渔业生物学 日龄 孵化 南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石油污染是南海北部近岸海域最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为了掌握该海域海洋鱼类石油污染现状及特点,在近岸6个水域采集了蓝圆(Decapterusmareausi)、金线鱼(Nemipterusvirgatus)、斑(Clupanodompunctatus)和花鲆(Tephrinectessinensis)等4种鱼类样品,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鱼类样品的脂肪烃组分(f1)。其正构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nC12~nC30)、f1UCN(12.9~35.1mg/kg)、nC16指数(3.27~140)和CPI(0.73~2.61)等特征参数表明,鱼类样品体中的脂肪烃类组分主要来源于石油烃类,而其某些...
关键词:
石油烃指纹 海洋鱼类 南海北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钰 李美霖 杨永 方海清 梁耀威 李忠炉
为分析阳江核电邻近海域毛虾渔业生物学特征及其单位时间渔获量(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调查阳江东平海域2021年3月—2022年2月毛虾张网渔获量,同步收集采样海域环境信息;并于2022年2月—4月逐日随机采集毛虾样品,鉴定其种类和性别,测定全长和体质量。结果显示,本次实验共采集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3,500尾、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849尾,日本毛虾平均全长为26.8±3.2mm,中国毛虾平均全长为31.8±2.9mm,实验期间两种毛虾的全长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日本毛虾普遍小于中国毛虾。同时,两种毛虾的雌性个体均多于雄性个体,其中日本毛虾雌雄性比平均为1.6:1,中国毛虾性比平均为1.4:1。毛虾CPUE范围为0.03~256.5kg·h~(-1),以9月份最低,2月份最高;CPUE周年变化显示阳江东平海域毛虾主汛期为秋季和冬季,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拟合毛虾单位时间渔获量(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显示毛虾CPUE春季和夏季均受浊度(Tur)、海表温度(SST)和海表盐度(SSS)影响较大,秋季则以SST影响较大,冬季主要受SST、SSS、Tur和潮差(TR)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粤西海域毛虾资源动态研究及滨海工业冷源安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童玉和 刘维 刘凯 董增祥 程馨 陈新军
根据厄尔尼诺年春季(2016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在中国南海中沙群岛海域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572尾鸢乌贼样本,对其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厄尔尼诺年间雌性鸢乌贼胴长范围为59.5~207.5 mm,优势胴长组为90~150 mm,占样本总数的66.24%;雄性胴长范围为56.5~236.5 mm,优势胴长组为60~120 mm,占样本总数的78.81%,雌雄样本优势胴长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样本体质量范围为7~318 g,优势体质量组为20~140 g,占样本总数的70.18%;雄性体质量范围为7~381 g,优势体质量组为0~80 g,占样本总数的92.14%。雌性鸢乌贼净重比例范围为46.59%~86.67%,平均为70.19%;雄性为42.86%~91.11%,平均为73.12%。不同性别间鸢乌贼胴长与体质量、胴长与净重的生长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胴长与体质量、净重的生长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雄性则均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全部鸢乌贼样本的性别比例为41.43∶58.57,雄性样本多于雌性样本;雌雄样本的性成熟度主要以Ⅰ期和Ⅱ期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1.7%和85.79%。样本胃饱满度以0~2级为主,胃含物主要包括头足类、中上层鱼类、软体动物以及甲壳动物等。厄尔尼诺年间中沙群岛海域的平均表温较上一年度偏低0.213°C,可能会对该海域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使其个体变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晓平 李纯厚 甘居利 林钦 蔡文贵 王增焕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晏然 范江涛 陈作志 蔡研聪 张魁 许友伟 徐姗楠
竹荚鱼(Trachurusjaponicus)是中国南海北部近海主要渔获物之一,其空间分布具有非均匀性。根据2014—2017年南海北部近海两个周期(2014—2015年为第1周期, 2016—2017年为第2周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catchperuniteffort,CPUE)表征资源密度,采用柯尔莫可洛夫-斯米洛夫检验(Kolmogorov-Smirnov,K-S test)探索了11种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区竹荚鱼不具明显的概率分布特征,而北部湾海域竹荚鱼资源密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型且第二周期较第一周期更为显著。同时,采用基于对数正态理论模型法(对数正态模型与Delta模型)与调查设计法(均值法)对该海域进行资源密度估值比较,发现基于对数正态理论模型更切合竹荚鱼资源密度结构分布特征,而在对数正态理论模型中Delta模型法更适用于该物种资源密度估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凌建忠
利用2005年3月在钓鱼岛海域捕获的竹鱼产卵群体样品测定数据,对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主要产卵期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海域是春季东海南部竹鱼的主要产卵场,主要产卵期为3月中下旬。根据叉长和体重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该产卵群体主要有3个叉长优势组,其中以200~220mm和230~240mm叉长组为主,260~270mm叉长组个体极少;体重的组成特征与叉长组成基本一致。由于所取样品处于产卵后期,因此条件生长因子相对较小。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2264~37629粒/尾,个体平均绝对生殖力为27844±10179粒/尾;单位长度生殖力范围为50~157粒/mm,平均值为121±42粒/...
关键词:
春季 钓鱼岛 竹鱼 产卵群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