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7)
2023(4567)
2022(4181)
2021(3833)
2020(3608)
2019(8636)
2018(8521)
2017(16725)
2016(9430)
2015(10879)
2014(11245)
2013(11477)
2012(10871)
2011(9848)
2010(9998)
2009(9414)
2008(9676)
2007(8942)
2006(7479)
2005(6709)
作者
(29244)
(24786)
(24650)
(23759)
(15779)
(11968)
(11442)
(9743)
(9099)
(8697)
(8384)
(8258)
(7995)
(7895)
(7867)
(7826)
(7788)
(7333)
(7217)
(7181)
(6306)
(6156)
(6101)
(5662)
(5615)
(5575)
(5574)
(5455)
(5083)
(5031)
学科
(42333)
经济(42289)
管理(24725)
(24719)
方法(22483)
数学(20343)
数学方法(20177)
(19124)
企业(19124)
(11636)
(10484)
(10002)
中国(9674)
(8461)
贸易(8459)
地方(8262)
(8200)
农业(7563)
业经(7265)
(7124)
(6509)
(6463)
财务(6448)
财务管理(6427)
企业财务(6037)
(5916)
银行(5883)
(5639)
金融(5637)
(5552)
机构
大学(143374)
学院(141641)
(58610)
经济(57343)
管理(53417)
研究(48484)
理学(46013)
理学院(45479)
管理学(44659)
管理学院(44388)
中国(36353)
科学(31655)
(29853)
(28582)
(26277)
(26109)
研究所(23951)
业大(23445)
农业(23046)
中心(22836)
(22119)
财经(21159)
(19071)
北京(18738)
经济学(18394)
(18275)
师范(18036)
(17079)
(16996)
经济学院(16859)
基金
项目(92764)
科学(71262)
基金(66167)
研究(65643)
(58306)
国家(57838)
科学基金(48017)
社会(40098)
社会科(37902)
社会科学(37886)
(36449)
基金项目(35236)
自然(31615)
(31269)
自然科(30857)
自然科学(30845)
教育(30446)
自然科学基金(30291)
资助(27989)
编号(27210)
成果(22363)
重点(21292)
(21100)
(20293)
(18723)
科研(18678)
课题(18443)
计划(18145)
创新(17576)
教育部(17427)
期刊
(61854)
经济(61854)
研究(38416)
中国(25405)
学报(25216)
(24601)
科学(21505)
(21279)
大学(17963)
学学(16972)
管理(16555)
农业(16291)
教育(12565)
技术(12136)
(11822)
金融(11822)
财经(10452)
业经(10114)
经济研究(9988)
(9066)
问题(8931)
(8926)
技术经济(7838)
(7542)
理论(7432)
统计(7403)
(7145)
商业(7006)
图书(6851)
实践(6800)
共检索到20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杨吝  谭永光  张旭丰  
根据2007年8-9月的海上生产调查数据,对南海北部母子式金线鱼延绳钓渔获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金线鱼、深水金线鱼和长尾大眼鲷为渔获优势种,其相对重要性指标(IR I)分别为7518.10、3446.33和2052.65;渔获平均体长分别为203 mm、129 mm和264 mm;平均体重分别为190 g、57 g和426 g;渔获物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160~240 mm、100~160 mm和230~270 mm;平均上钩率分别为0.96%、0.96%和0.19%;方差分析未显示此3种鱼在早晨、中午和傍晚不同时段的上钩率有显著差异。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戴芳群  孙珊  王凤臣  徐玉成  李桥  金显仕  
根据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两年的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探捕调查结果 ,对延绳钓渔获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有肥壮金枪鱼 (Thunnusobesus)和黄鳍金枪鱼 (Thunnusalbacares)等 15种大洋性鱼类 ,渔获物中金枪鱼类分别占重量和尾数的76 4 1%和 76 91% ,旗鱼类占 11 0 5 %和 7 83% ,鲨鱼类占 10 80 %和 12 0 8% ,其他鱼类占 1 73%和 3 18%。相对重要性指标 (IRI)表明 ,延绳钓渔业以肥壮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为目标鱼种 ,其他大型中上层经济鱼类为兼捕对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杰  晏磊  杨炳忠  张鹏  
2015年3-4月及2017年1月在南海外海进行了两次罩网渔船兼作金枪鱼延绳钓的捕捞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分析延绳钓钓钩深度及渔获水层分布,以期优化改进试验钓具,有效提高南海金枪鱼延绳钓捕捞效益。研究发现:1)经济渔获以剑鱼(Xiphias gladius)与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为主,剑鱼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kg·千钩-1)为所有渔获中最高; 2)钓钩深度(D)与钩位(n)、风速(SW)、风流合压角(γ)成正相关,与漂移速度(SD)、投绳船速(SV)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D=10. 259n-37. 247SD-29. 878SV+6. 940SW+23. 493γ+35. 633; 3)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对权重表明各影响因子中钩位具有最大的相对重要性; 4)试验中拟合钩深分布范围为35. 08~110. 80 m,剑鱼上钩率与CPUE最高的水层为60~80 m,黄鳍金枪鱼上钩率与CPUE最高的水层为80~100 m; 5) 60~80 m水层主要经济渔获CPUE最大且钓钩数目最多,认为钓钩水层分布较合理。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姜文新  许柳雄  朱国平  
根据2001及2003~2005年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主要捕捞对象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金枪鱼叉长范围63~20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9~138 kg。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是97~17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14~80 kg。两种类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各月差异较大,平均约40%。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净重与叉长关系分别是W=2.0241×10-5L2.9503,W=2.2281×10-5L2.907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项忆军  
报道 1 994年 1 1月至 1 996年 1 0月 (4~ 7月除外 )金丰 2号延绳钓船在中部大西洋公海 (0 9°N~ 0 5°S ,1 8°W~ 34°W )钓捕渔获物和各月经济鱼种上钩率的状况。经过鉴定共有 2 7种鱼类和一种海龟。在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0 1°S~ 0 5°S ,2 4°W以西 ) ,大眼金枪鱼的上钩率达到高峰值 ,均大于 8‰ ,其它期间在钓捕海域上钩率在 2‰~ 8‰之间 ;在 1 1月、1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黄鳍金枪鱼的上钩率均大于 4‰ ,而在南纬中部渔场 (0 1°S~ 0 5°S ,2 4...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戴小杰  许柳雄  宋利明  刘一淳  
2003年7月-11月份期间,对东太平洋公海海域(03°S~17°S,96°W~146°W)的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进行调查。发现共兼捕到9种鲨鱼,分别是尖吻鲭鲨、长鳍鲭鲨、鳄鲨、人眼长尾鲨、路氏双鲨、长鳍真鲨、镰状真鲨、大青鲨和黑异鳞鲨,隶属于3目6科。共钓获鲨鱼24 711 kg,其中大青鲨是优势种类,占鲨鱼渔获尾数的50.4%,占鲨鱼渔获总重量的76.5%,平均个体重量达到64.9 kg。调查获得9种大洋性鲨鱼的渔获率,其中以大青鲨的最高,达到0.964尾数/千钩,鳄鲨次之为0.497尾数/千钩,其它鲨鱼的CPUE均在0.200尾数/千钩以下,此外估计了东太平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波  陈新军  许柳雄  
利用广义线性模型,以年、季节、海区、渔具结构以及渔具材料等效应为主要因子,假设5种方案对日本在印度洋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延绳钓渔获率进行标准化。结果显示,这5种方案对渔获率的变化都具有较好的解释率。其中方案3的解释率最高,达到68%。主效应中,渔区、季节、年份具有最大的F值,表明它们能够解释剩余方差中的最大部分;交互项中,渔区与季节、主绳材料和支绳材料也具有较大的F值。这种情况与日本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数据标准化的结果很相似。考虑每栏钩数的信息时,可使总方差的解释率提高8%~9%。当分别用每月每次投钩数≥5000钩和≥10000钩筛选的数据拟合模型时,可使总方差的解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为峰  崔雪森  樊伟  
根据印度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IOTC的金枪鱼生产数据库,对1967~2004年间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产量按年进行汇总和基于5度格网进行了空间上的统计,采用GIS软件制作了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的捕捞产量的地理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和剑鱼Xiphias gladius是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其产量之和占到总产量的90%,这4种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从1967~2004年的产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产量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孙珊  戴芳群  李桥  金显仕  
根据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两年的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探捕调查结果,对延绳钓渔获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延绳钓渔获物以金枪鱼为主,大眼金枪鱼(Thun-nusobesus)等3种金枪鱼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75·9%。“海欣”船延绳钓作业的平均日产量为(994·8±19·9)kg/d,上钩率为(12·5±0·3)ind/103钩。主要目标鱼种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466·9±13·9)kg/d和(190·6±7·2)kg/d。探捕期间日产量的月间差异显著(P<0·001),6~8月为渔发汛期,日产量较高;2~5月为相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粟丽  陈作志  张魁  张俊  王新星  
根据2015年南海北部深海区春季和秋季灯光罩网探捕数据,对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优势种叉长(胴长)分布及其渔获率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渔获92种,隶属于15目44科,其中春季40种,秋季72种,两季共有种类20种;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1000)春、秋两季均为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圆舵鲣(Auxis tapeinosoma);重要种(1000> IRI≥100)春季为日本乌鲂(Brama japonica)和鳞首方头鲳(Cubiceps squamicepoides),秋季仅日本乌鲂一种;常见种(100> IRI≥10)春季为扁舵鲣(Auxis thazard)、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和菱鳍乌贼(Thysanoteuthis rhombus),秋季为白点叉鼻鲀(Arothron meleagri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a)。优势种鸢乌贼胴长分布和圆舵鲣叉长分布春、秋两季均存在较大差异,鸢乌贼胴长分布春季相对偏大,而圆舵鲣则秋季相对偏大;渔获率春秋两季差异较大,春季渔获率平均为460. 73kg·h~(-1),秋季平均为152. 45 kg·h~(-1),春季除C20站外,渔获率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于邻近菲律宾站位,秋季则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东侧邻近站位。鸢乌贼出现频率高,最高渔获率出现在春季的C8站,为391. 30 kg·h~(-1);圆舵鲣则出现频率相对较低,最高渔获率出现在春季的C20站,高达5 815. 39kg·h~(-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晓明  周应祺  陈新军  田思泉  朱国平  
基于西北印度洋日本延绳钓金枪鱼1965-2006年间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每月渔获统计资料,本研究运用小波方法对大眼金枪鱼渔获率变化、印度洋涛动指数(IOI)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眼金枪鱼渔获率在时间序列上存在48~60个月的小波振荡,IOI振荡周期主要为36月和60月,2种尺度振幅具有跷跷板效应。小波交叉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前在36月和60月的时间尺度上大眼金枪鱼渔获率与IOI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明显的,之后这种关系并不显著。在典型的小波振荡周期为4年的尺度上,IOI和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振荡间隔在1~3年之间变化,平均为1.5年左右。IOI振荡周期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啸  王佚兮  刘文俊  石建高  张健  
利用金枪鱼漂流延绳钓作业方式,于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2°03′~11°17′S,163°14′~173°35′E)进行渔获取样,分析渔获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并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圆形统计方法分析渔获水深、月相等时空要素对物种多样性、目标种类和兼捕CPUE等影响。结果表明:(1) 3673尾渔获隶属于9目21科30属35种,其中目标种类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为优势种,蓝枪鱼(Makaira nigrican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和紫魟(Pteroplatytrygon violacea)为重要种;(2)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以及兼捕种类CPUE分别为(1.662±0.89) ind/千钩、(1.39±1.45)ind/千钩、(2.52±1.27)ind/千钩。渔获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Pielou指数(J)分别为(1.78±0.28)、(2.53±0.60)、(0.79±0.09);(3) GLMM结果显示,月相(余弦)对大眼金枪鱼的CPUE的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P=0.001, CPUE在满月较高,而在新月较低),而月相(正弦)对黄鳍金枪鱼CPUE具有边际显著影响(P=0.067,CPUE在上弦月较高,而在下弦月较低),月相兼捕CPUE则没有显著影响,水深对CPUE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4)月相对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水深对渔获Shannon-Weiner指数(H′)和Margalef指数(D)均有显著影响(P<0.001)。研究结果反映出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物种丰富、群落的复杂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群落对环境变化、渔业活动等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润林  戴小杰  许柳雄  
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3月采集的热带大西洋(05°37′~12°01′N、29°00′~36°51′W)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数据,分析了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的种类组成、渔获量、渔获率及其与表温的关系。本次调查共捕获鲨鱼8种,隶属3目7科7属,总渔获尾数为633 ind,总渔获量达26 837.4 kg,其中大青鲨为主要兼捕种类。各种鲨鱼渔获率平均值在0.003~1.524 ind/1 000 hooks之间,其中大青鲨最高,其值为1.524 ind/1 000 hooks,大眼砂锥齿鲨最低,其值为0.003 ind/1 000 hooks。各种鲨鱼渔获率月变化不明显(ANOVA,P=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栾松鹤  戴小杰  田思泉  张艳波  
根据2012年7~11月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中西太平洋采集的钩位深度以及渔获物的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各钩位的上浮率和钓获鱼种的垂直分布结构,并比较了不同鱼种垂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钓钩绝对上浮率变化范围为0.49~44.73 m,相对上浮率的变化范围为0.65%~16.69%,平均绝对上浮率为23.29 m,平均相对上浮率为8.87%。(2)12种主要渔获钓获深度范围差异很大,大魣(Lampris guttatus)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浅,为75.92 m,蓝枪鱼(makaira nigricans)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深,为228.19 m。聚类分析显示12种主要渔获物可以分成3种垂直分布结...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戴芳群  李显森  王凤臣  徐玉成  李桥  
根据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海泰”船于2001~2002年在中东太平洋进行的金枪鱼延绳钓探捕的生产数据,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延绳钓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及上钓率的月变化和年间变化,并对上钓率与作业渔场表层水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海泰”船平均每月下钓68568钩,2001年月均产量为2960尾;2002年月均产量为1290尾。以重量计,2001年月均产量为31373kg;2002年月均产量为15889kg。两年间相比,2002年月均产量明显低于2001年。不同月份间实际日产量波动较月产量波动小,两年间的平均日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月份间上钓率亦差异显著,而年间平均上钓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作业海区日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