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4)
- 2023(8465)
- 2022(7676)
- 2021(7387)
- 2020(6153)
- 2019(14568)
- 2018(14724)
- 2017(28341)
- 2016(15478)
- 2015(17466)
- 2014(17473)
- 2013(17239)
- 2012(15685)
- 2011(13953)
- 2010(13726)
- 2009(12331)
- 2008(11764)
- 2007(9913)
- 2006(8486)
- 2005(7174)
- 学科
- 济(58846)
- 经济(58781)
- 管理(43713)
- 业(41221)
- 企(34893)
- 企业(34893)
- 方法(29564)
- 数学(25568)
- 数学方法(25287)
- 农(15160)
- 中国(14243)
- 财(13940)
- 学(13799)
- 业经(13020)
- 地方(12273)
- 贸(10698)
- 贸易(10693)
- 理论(10479)
- 易(10376)
- 和(10343)
- 农业(10148)
- 技术(9690)
- 环境(9576)
- 务(9255)
- 财务(9196)
- 财务管理(9181)
- 制(9097)
- 企业财务(8689)
- 教育(8684)
- 划(8432)
- 机构
- 大学(214018)
- 学院(212017)
- 管理(89534)
- 济(79570)
- 理学(78667)
- 理学院(77831)
- 经济(77709)
- 管理学(76514)
- 管理学院(76149)
- 研究(68437)
- 中国(48766)
- 京(45518)
- 科学(44635)
- 财(34561)
- 所(33940)
- 业大(33318)
- 农(33263)
- 研究所(31390)
- 中心(30566)
- 江(28745)
- 北京(28721)
- 财经(28619)
- 范(28186)
- 师范(27946)
- 农业(26210)
- 经(26072)
- 院(25258)
- 州(24214)
- 师范大学(22764)
- 商学(22548)
- 基金
- 项目(153534)
- 科学(119962)
- 研究(112420)
- 基金(110673)
- 家(96228)
- 国家(95432)
- 科学基金(82041)
- 社会(68442)
- 社会科(64745)
- 社会科学(64727)
- 基金项目(60093)
- 省(60084)
- 自然(54845)
- 自然科(53536)
- 自然科学(53526)
- 自然科学基金(52536)
- 教育(51016)
- 划(50719)
- 编号(46632)
- 资助(45556)
- 成果(37175)
- 重点(33733)
- 部(33441)
- 发(32113)
- 创(31928)
- 课题(31337)
- 创新(29647)
- 科研(29601)
- 项目编号(29043)
- 大学(28558)
共检索到29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丕茂
根据南海水产研究所使用elefan技术基于体长数据求得的南海北部50种主要捕捞种类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以Beverton-Holt模型计算最适开捕年龄后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计算其相应开捕体长,再参考实际调查最小性成熟体长、临界体长、拐点体长和Froese-Binohlan经验公式计算的初次性成熟体长范围等数据确定最适开捕规格;部份分海区研究的种类先确定同一种类于各海区的最适开捕规格,再考虑不同海区的适用性确定其在南海北部的最适开捕规格。本文研究了南海北部50种主要捕捞种类的最适开捕规格,结果表明,所求得的最适开捕规格比原广东、广西、福建“水产资源繁殖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闫玉科
2006年以来南海"三渔"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三渔"问题的核心是渔民收入增加问题。本文以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海洋捕捞渔民为对象,对其增收问题采取了典型调查与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利用基于Excel的VBA编程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表明,捕捞渔民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样本户人均年纯收入均值环比下降超过5%。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影响渔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持续增加南海三省(区)海洋捕捞渔民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渔民 海洋捕捞 收入来源 增收对策 南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长华
我的祖家生长在台湾西海岸的闽南沿海,自小到大,我几乎每天可听到看到许多海洋捕捞趣事,今天说的主人公便是带鱼。 带鱼是我国四大海产之一,也是福建、台湾沿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仅福建省年产量就达70余万吨,居全省海洋经济鱼类捕捞量首位。方言相同的闽南、台湾人称带鱼为“白鱼”。《闽中海错疏》中载:它因狭长而侧扁如带,故称白带鱼;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金显仕 Johannes Hamre 赵宪勇 李富国
根据 10多年在黄海中南部鱼 (Engraulisjaponicus)越冬场进行的声学 /拖网调查生物量评估结果 ,利用调谐有效种群分析方法 (VPA)对黄海鱼资源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提出了鱼限额捕捞工作内容和程序框架。并根据 2 0 0 1年鱼生物量情况推荐 ,F0 .1为 0 .7时 ,鱼总允许可捕量 (TAC)不超过 10万t。
关键词:
黄海 鱼 限额捕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朋 王雪辉 马胜伟 周艳波 黄应邦 苏莹佳 吴洽儿
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相关资料,对1979—2017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捕捞作业量、捕捞作业结构以及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全面实施后,虽然南海区渔船数量上升势头得到控制,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渔船总吨位和总功率却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南海区机动捕捞渔船总吨位增长了45%,总功率增长了13.7%,2017年44.1 kW以下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占77.5%。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由不断上升至近年逐渐得到控制,近5年南海区的捕捞产量约为340万~380万t,对渔业资源破坏力大的拖网和刺网产量占72%~74%。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存在捕捞生产数据统计不规范、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和核查体系,压减近海捕捞能力,稳定外海渔业,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从而优化南海区捕捞作业格局。
关键词:
南海区 海洋捕捞 渔船 产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饶欣 黄洪亮 陈雪忠 吴越 杨嘉樑 刘健 李灵智
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东海、黄海、南海的海洋捕捞渔船数、总功率、总吨位作为不变投入,专业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海洋捕捞产量为产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捕捞能力利用度以及理想投入进行分析,总结2009~2014年各海域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计算无偏能力利用度,评价投入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各生产投入因素对能力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海域捕捞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能力利用度受资源衰退的影响明显,并有下降趋势,存在大比例的生产浪费,生产规模亟需优化;东海海域能力利用度和纯技术效率都呈稳定增长趋势,近年对生产投入的控制有一定...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彤 唐议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资料,对1979-2013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数量、吨位、主机功率的总规模以及主机功率结构、作业类型结构的变迁和现状进行评价分析。2013年南海区海洋捕捞渔船总计81 647艘,156.6万吨,其中机动渔船78 671艘,382.3万千瓦;机动小型渔船数量最多,超过75%,早期增速快,近十年较为稳定;大型渔船数量极低,增速缓慢,目前仍不足0.6%;中型渔船较为稳定;刺网作业渔船数量最多,拖网渔船次之,各类型渔船均已从增长期进入调控管理期。南海区捕捞渔船目前存在总体规模过大、数量结构上小型渔船偏多、捕捞作...
关键词:
南海区 海洋捕捞渔船 现状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龙山 程家骅 凌建忠 张寒野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以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估算东海区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最适开捕年龄。运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最适开捕体长。结合鱼类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初届性成熟年龄的体长,以及各鱼种实测最小性成熟体长,确定开捕规格。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产量较高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建议开捕规格分别应为体长230 mm和170 mm。调整后的开捕规格与旧开捕规格相比,带鱼、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关键词:
最适开捕规格 经济鱼类 东海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邵化斌 唐议
海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现存海龟仅有2科6属7种,且都处于濒危状态,国际上十分重视海龟保护工作。在海洋渔业捕捞活动中,经常误捕到海龟,捕虾拖网、刺网、延绳钓渔业对海龟资源的误捕和伤害性最大。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主导,各区域性渔业组织及捕鱼国政府部门为管理主体的法律政策框架,制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海龟养护、减少海龟误捕及伤害的决议性文件。主要的管理手段有:渔民培训、渔具渔法优化设计、信息收集与交流、港口检查措施、观察员制度、规范渔捞日志等。在技术措施方面,拖网捕捞中的"海龟逃生装置"、刺网捕捞中的"窄网"和提高拉杆长度、延绳钓渔业中采用的圆形钓钩和鲐鱼饵料...
关键词:
海龟 误捕 渔业管理 合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晓雪 高春霞 田思泉 刘伟成 王家启 叶深
在传统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下,龙头鱼等次要的经济种类逐渐成为东海海区的优势种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地位。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温州台州外海(120.93°~122.95°E,27.21°~28.97°N)调查采集的2 611尾龙头鱼的生物学数据,用ELEFANⅠ方法对其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通过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动态综合模型确定最适开捕规格,评估种群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温台渔场龙头鱼体长—体质量关系为W=0.000 5L3.87(R2=0.906 7),雌、雄个体间的体长—体质量关系无显著性差异;龙头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32.13 cm、0.39和–0.69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78龄;根据体长组成资料的线性渔获量曲线估算出龙头鱼的总死亡系数2.55,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0.66,捕捞死亡系数1.89和开发率0.74;动态综合模型评估表明,应适当提高开捕年龄,增大开捕体长,最适开捕年龄tc为1.15龄,相应开捕体长为16.5 cm。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浩年
通过试验,证实了放音时比休止时所获得的钓尾数有明显的增加,图1就是试验的结果,图中斜线部分是放音时的数量,白色部分是无音休止时的数量,可知放音时约比休止时增加67%的钓尾数。图2表示以渔船实际操作时计量比较,放音时约可增加45%的钓尾数。应该指出,鱼类是以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所左右,所以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浩年
我们已知,探鱼仪是利用发射的超声波当遇上鱼群后反射回来的声波获得鱼群信息的设备。所谓超声波是指声波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以上的声音。同样鱼类也有一定的听觉范围。在声波很强时,就起着驱赶鱼群作用。对普通的探鱼仪来说,虽然发出极强的声波,由于声源远离鱼群,所以不存在威吓鱼群的作用。但是海豚、鲸等海洋生物能听到超声波频率范围内的声波,因此起着威吓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陶雅晋 易木荣 李波 冯波 卢伙胜 颜云榕
本研究基于2016年对南海三省区的14个沿海主要渔港的连续4个季节抽样调查(共计5256航次,抽样总功率达到89.2×10~4 kW),以kg?kW~(-1)?d~(-1)作为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标准化后的单位,对南海9种捕捞作业类型渔船的CPUE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CPUE_(围网)>CPUE_(双拖)>CPUE_(刺网)>CPUE_(罩网)>CPUE_(张网)>CPUE_(单拖)>CPUE_(虾拖)>CPUE_(笼壶)>CPUE_(钓具)。不同捕捞作业类型CPUE随渔船功率段的变化而不同,CPUE峰值数及其所对应的最优功率段(渔获率最高的功率段)也有差异,单拖和虾拖渔船的CPUE随渔船功率的变化具有1个CPUE峰值点,最优功率段分别为(200~250) kW(CPUE=8.6 kg?kW~(-1)?d~(-1))和(150~200) kW(CPUE=5.0 kg?kW~(-1)?d~(-1));围网、双拖、钓具和刺网渔船的CPUE随渔船功率的变化有2个CPUE峰值点,对应的最优功率段分别为(200~250)kW(CPUE=47.7kg?kW~(-1)?d~(-1))、(350~400)kW(CPUE=16.8kg?kW~(-1)?d~(-1))、(50~100)(CPUE=2.9 kg?kW~(-1)?d~(-1))和(0~50) kW(CPUE=6.9 kg?kW~(-1)?d~(-1))。罩网渔船CPUE随功率段变化有3个峰值点,最优功率段为(0~50) kW(CPUE=7.0 kg?kW~(-1)?d~(-1))。不同捕捞作业类型CPUE季节变化表现:围网CPUE均值在春季最高,单拖、双拖、罩网、钓具和笼壶在夏季最高,张网在秋季最高,刺网和虾拖在冬季最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温利红 张衡 方舟 陈新军
根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鱿钓技术组和公海围拖网技术组提供的2017—2019年印度洋北部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生产统计资料,对灯光敷网、灯光罩网和鱿钓3种捕捞方式的鸢乌贼作业次数、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产量重心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3种捕捞方式的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年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7、2018和2019年印度洋北部鸢乌贼产量分别为28 347、68 535和180 094t,产量逐年上升。从年间变化来看,CPUE波动较大;从月间变化来看,各月产量与CPUE的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3种捕捞方式各月产量重心呈现逆时针变化规律,从南到北,自东向西移动。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灯光敷网分为5类,灯光罩网分为4类,鱿钓分为6类;渔获量主要分布于12.5°N~14.5°N,58°E~60°E和16°N~18°N,61.5°E~63°E海域内。以时间和空间为影响因素,对不同经度间海域分析发现,CPUE在不同时间、空间上有明显差异;而不同捕捞方式也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今后应该加强时间序列的样本采集工作,综合考虑环境因子分析鸢乌贼渔场的变化规律及其根本原因,为后续合理开发该渔业和建立相关渔情预报模型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蓉 高健
基于对宁波市主要专业渔村调研结果,分析海洋捕捞的成本构成情况。研究结果:(1)如果不计劳动力成本,奉化有75%渔船盈利;如果计劳动力成本,奉化渔船亏损率50%以上,功率越大亏损越高;(2)通过单位成本(含劳动力成本)收益率以及单位燃油成本收益率发现,奉化海洋捕捞渔船的两项指标都为负值(即亏损),而且功率越大的渔船亏损越高;(3)渔业税费支出较少,渔船融资方式主要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通过研究结果得到主要结论:(1)冰、燃油费和劳动力的成本是影响海洋捕捞渔船收益的最重要因素;(2)季节变化、税费问题以及集体经济分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本收益;(3)人员流动性、渔业从业人员教育程度等问题是发展未来...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拖网作业 成本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