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1)
2023(5706)
2022(4847)
2021(4711)
2020(3929)
2019(9347)
2018(9147)
2017(17654)
2016(9260)
2015(10686)
2014(10405)
2013(10594)
2012(10028)
2011(9121)
2010(8853)
2009(8450)
2008(8182)
2007(6933)
2006(6230)
2005(5695)
作者
(26690)
(22834)
(22427)
(21628)
(14361)
(10874)
(10097)
(8885)
(8648)
(7973)
(7859)
(7529)
(7390)
(7335)
(7312)
(6921)
(6669)
(6447)
(6403)
(6298)
(5754)
(5527)
(5437)
(5100)
(5042)
(5016)
(4847)
(4638)
(4554)
(4534)
学科
(47930)
经济(47891)
管理(26073)
(23137)
方法(22989)
数学(21204)
数学方法(21118)
(17439)
企业(17439)
中国(14766)
环境(11620)
(11551)
贸易(11545)
(11333)
(10565)
(10203)
(9438)
地方(7903)
(7828)
关系(7229)
(7177)
业经(7048)
农业(7041)
(6677)
银行(6653)
(6598)
(6587)
(6583)
金融(6583)
(6461)
机构
大学(140574)
学院(136845)
(69749)
经济(68923)
研究(54914)
管理(50138)
理学(43636)
理学院(43122)
中国(42856)
管理学(42544)
管理学院(42321)
科学(31382)
(30234)
(29585)
(27981)
研究所(25797)
财经(24321)
经济学(23918)
中心(23115)
(22487)
(22249)
经济学院(21705)
(19777)
北京(19715)
业大(18662)
财经大学(18300)
(17568)
农业(17554)
科学院(17306)
(16571)
基金
项目(93052)
科学(74403)
基金(72315)
研究(65163)
(64672)
国家(64279)
科学基金(54026)
社会(45866)
社会科(43694)
社会科学(43685)
基金项目(37448)
自然(33934)
自然科(33147)
自然科学(33138)
自然科学基金(32615)
(31263)
资助(30679)
教育(28573)
(27967)
(22859)
编号(22200)
中国(21613)
重点(21515)
国家社会(21117)
(20370)
教育部(19585)
(18820)
科研(18241)
人文(18176)
成果(18142)
期刊
(70840)
经济(70840)
研究(43520)
中国(25632)
学报(23033)
科学(22339)
(21822)
(19401)
管理(18667)
大学(17376)
学学(16612)
经济研究(13668)
农业(13621)
财经(12912)
(11633)
金融(11633)
(11296)
(11032)
世界(10186)
国际(9993)
问题(9963)
技术(9115)
(8572)
业经(8366)
教育(8067)
统计(7359)
资源(7225)
技术经济(7115)
(6341)
(5827)
共检索到20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翔  李楠  金岳  胡贯宇  方舟  
根据2016年4—6月于南海北部采集的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样本,采用梯度森林法筛选影响个体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并通过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建立耳石日增量与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环境因子对个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中的中国枪乌贼孵化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孵化高峰期为11—12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25m水深温度(temperature of 25m, T_(25))和 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是影响枪乌贼产卵群体(11—12月)的关键环境变量。SST为23~28℃时,耳石日增量宽度随着SST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T_(25)为23~28℃时,耳石日增量宽度随着T_(25)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当SSS为33.2~33.8时,耳石日增量随着SSS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根据结果可以推断,水温和盐度对中国枪乌贼的生长影响显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华  张鑫浩  金岳  林方龙  陈新军  
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是我国近海头足类渔业的重要物种,为研究中国枪乌贼的耳石和角质颚在其年龄鉴定中的应用,根据2016年4月南海北部陆架区采集的中国枪乌贼样本,对其耳石和上角质颚的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建立基于角质颚和耳石的日龄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胴长与角质颚和耳石的日龄呈线性关系;耳石和角质颚生长纹相似,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但耳石的生长纹较上角质颚生长纹清晰,在耳石和角质颚上均发现有日轮和亚日轮,且都有标记轮,但耳石标记轮比角质颚标记轮多样。耳石轮纹和角质颚轮纹与胴长都呈线性相关关系。研究对比两者表明,角质颚微结构上生长纹会出现叠加沉积导致其轮纹数不完整,而且中国枪乌贼个体小,生长纹叠加多,更加难以观察,因此,耳石更适合作为中国枪乌贼的年龄鉴定的材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柱  陈丕茂  贾晓平  徐实怀  
头足类动物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是头足类动物中主要种类之一,其在中国南海的资源分布和变动等规律还不清楚。因此,调查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的资源现状,探索其时间变动规律,对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南海剑尖枪乌贼资源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02年调查数据,介绍中国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性,分析其资源密度指数的区域、昼夜、季节以及水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南岛以东近海剑尖枪乌贼的平均密度指数和平均尾数密度指数均明显高于北部湾及海南岛南部近海;整个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的平均密度指数和平均尾数密度指数夜晚高于白天,其中平均密度指数以海南岛以东最高,为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赵懋林  刘凯  任品  
为了解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根据2017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 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Ca、Sr、Na、P、Si、K、Mg、Fe、Ba和B。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前10种元素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差异,而Ca、Sr、Na、P、Mg、Ba、B则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会导致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的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也存在差异,但不同性别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微量元素分布特性鉴定头足类种群和研究洄游路线的可行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方舟  陈新军  
根据2017及2018年9月-翌年2月拖网渔船在东海北部外海采集的剑尖枪乌贼样本,研究了其基础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优势胴长和体质量组分别为100~180mm和40~160g(n=309尾),雌性分别为80~160mm和40~160g(n=304尾),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年间存在差异。协方差分析(ANCOVA)表明,雄性个体体质量—胴长关系年间差异显著(P0.05)。雄性性成熟胴长主要集中在大于120mm的个体,雌性为大于140mm的个体,并且个体呈现较小体型下即可达到性腺成熟的趋势。雌性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生长速率略快于雄性,并且雌雄个体的体质量生长率年间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两年间采样的剑尖枪乌贼种群为春季和夏季产卵种群,2018年样本中夏季产卵种群的幼体数量较多。因此,对剑尖枪乌贼渔业生物学动态特征的研究是资源持续开发和渔业管理的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旭  陆化杰  童玉和  唐悦  刘维  刘凯  陈新军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被广泛用于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生活史等。根据我国灯光罩网渔船2016年1—3月和2017年1—3月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鸢乌贼样本,测量了513枚鸢乌贼耳石外部形态参数(雌性276枚、雄性23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数据,对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显示,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和翼区长(WL)可以作为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耳石的特征参数与日龄、与胴长的生长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TSL、MW和LDL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与胴长的关系则均最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TSL、MW和LDL的绝对和瞬时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181~210 d分别达到峰值,因此,181~210 d可能是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拐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张旭  童玉和  唐悦  刘凯  刘维  陈新军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被广泛用于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生活史等。根据我国灯光罩网渔船2016年1—3月和2017年1—3月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鸢乌贼样本,测量了513枚鸢乌贼耳石外部形态参数(雌性276枚、雄性23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数据,对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显示,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和翼区长(WL)可以作为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耳石的特征参数与日龄、与胴长的生长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TSL、MW和LDL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与胴长的关系则均最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TSL、MW和LDL的绝对和瞬时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181~210 d分别达到峰值,因此,181~210 d可能是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拐点。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获得的114尾鸢乌贼(胴长为142~575mm)的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观测表明,鸢乌贼耳石具有很大的翼区,背区则较小,其形态结构与一些其它科种类如黵乌贼科有明显差异。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背侧区长DLL、吻侧区长RLL和翼区长WL等6个主要形态参数值与胴长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P<0.05)。随着胴长不断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逐渐增大,相对尺寸逐渐减小,背区、侧区、吻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则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42%、57%、49%和75%左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有俊  曾笑薇  吴文秀  凌炜琪  招春旭  李渊  颜云榕  
日龄结构,生长率和生长模型等是渔业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能为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基于秋季东印度洋海域鸢乌贼的耳石轮纹,研究了鸢乌贼的日龄结构,生长率和生长模型的差异。结果显示,东印度洋鸢乌贼胴长范围为66~223 mm,中型群胴长范围为90~223 mm,微型群胴长范围为66~139 mm。东印度洋中型群鸢乌贼日龄范围为40~99d;微型群鸢乌贼日龄范围为40~79d。中型群鸢乌贼寿命大于微型群,雌性寿命高于雄性。东印度洋鸢乌贼赤道附近海域的日龄较低,纬度较高海域的日龄较高。东印度洋鸢乌贼胴长绝对生长率范围为0.39~2.16 mm/d,瞬时生长率为0.35%~1.78%;体重绝对生长率为0.54~7.70 g/d,瞬时生长率为1.20%~5.20%。东印度洋鸢乌贼的绝对生长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雌性生长率高于雄性。使用日龄-胴长数据拟合生长模型并计算每个模型的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赤池信息量准则结果显示,东印度洋鸢乌贼胴长与日龄关系的最适模型为线性模型。本研究发现东印度洋雌性鸢乌贼在胴长、日龄与生长率方面都大于雄性,中型群鸢乌贼在胴长、日龄与生长率方面都大于微型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品  陆化杰  唐悦  宁欣  刘凯  陈子越  陈新军  
根据2018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采集的339尾北方拟黵乌贼样本,对其耳石外形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北方拟黵乌贼具有长窄的吻区和宽大的翼区。主成分分析表明,耳石总长(TSL)、吻侧区长(RLL)、侧区长(LDL)、翼区长(WL)和最大宽度(MW)可以作为北方拟黵乌贼耳石外形变化的特征因子。协方差分析表明,MW、LDL和WL与胴长的关系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TSL和RLL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MW、RLL、TSL、LDL和WL与体质量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AIC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分析表明,TSL、RLL与胴长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雄性个体的MW、LDL和雌雄个体的WL与胴长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雌性个体的LDL则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雄性个体的LDL和MW与体质量的关系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雌性个体的LDL、MW和TSL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而其余特征参数则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随着胴长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都逐渐增大,但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背区、侧区、吻侧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35.66%、55.84%、75.23%和85.82%左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刘尊雷  林楠  李圣法  程家骅  
根据2010年9月及2011年5月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测定了火枪乌贼(Loligo beka)的胴长、角质颚形态指标等参数,阐述了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及其长度的相对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喙长(RL)、头盖长(HL)、脊突长(CL)、翼长(WL)、翼宽(WW)等长度上、下颚差异较大,其中,上、下颚HL相对于RL均存在着等速生长现象(P>0.05);CL相对于RL均存在着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5);而WL、WW相对于RL则呈现极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杰  刘尊雷  李圣法  程家骅  杨林林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的一种形态属性稳定的硬组织,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信息。根据2011~2014年期间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取的214 ind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样本,分析角质颚各项形态参数特征。相似性检验认为,雌雄角质颚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0.037;P>0.05)。主成分分析认为,可挑选出上头盖长(Uhl)和上脊突长(UCl)为上颚形态参数的代表、下脊突长(lCl)和下侧壁长(llWl)为下颚形态参数的代表,并拟合外部形态参数与胴长、体质量的关系。探究角质颚各部分形态参数比值与胴长和体质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从中挑选出随个体发育呈现稳定的指标。结果表明,角质颚外...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叶旭昌  
根据2003年9-11月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的探捕生产情况,分海区初步分析了海洋环境因子与中心渔场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10月中下旬中心渔场分布在15°~16°N、61°E附近海域,平均日产均在5t以上。中心作业渔场处在冷水涡的边缘海域,其温盐结构如下:表温为27~29℃,盐度为35.96~36.03,0~100m的温度梯度为0.07℃/m,100~200m的温度梯度为0.04℃/m。100m的水温、盐度范围分别为19.5~23℃、35.70~35.80。各海域的作业渔场,其最适表温不同。在2°N~14°N海域,高产量出现在表温26.4~27.0℃间海域;在14°N~18°N海域,高产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都煜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张崇良  
根据海州湾及邻近海域2011、2013、2014和2015年春、秋两季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的资料,运用重心分布和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研究了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资源密度重心和个体大小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日本枪乌贼在不同年份春季的平均胴长均比秋季大,且春季日本枪乌贼胴长的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秋季除2011与2013年、2013与2015年胴长的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年间胴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日本枪乌贼的资源密度在203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都煜  徐宾铎  薛莹  纪毓鹏  任一平  张崇良  
日本枪乌贼和短蛸是头足类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一般为一年生,其空间分布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由于受调查时间的限制,鲜有在该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根据2011年春季(5月)、秋季(9月)和冬季(12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变异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日本枪乌贼和短蛸的空间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1)日本枪乌贼和短蛸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不强,存在局部空间热点,变异函数分析结果与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基本一致。(2)日本枪乌贼和短蛸空间自相关的尺度存在季节变化,两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