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0)
2023(9359)
2022(7733)
2021(7243)
2020(5774)
2019(13236)
2018(12829)
2017(23433)
2016(12679)
2015(14673)
2014(14457)
2013(14610)
2012(14221)
2011(13323)
2010(13445)
2009(12302)
2008(12239)
2007(10837)
2006(10012)
2005(9606)
作者
(37745)
(31319)
(31311)
(29859)
(20412)
(15157)
(14223)
(12368)
(12266)
(11155)
(11089)
(10519)
(10371)
(10368)
(10114)
(9839)
(9412)
(9152)
(8959)
(8888)
(8371)
(7796)
(7619)
(7284)
(7156)
(7004)
(6964)
(6931)
(6479)
(6361)
学科
(64259)
经济(64198)
管理(28747)
(28144)
中国(24738)
方法(19600)
(19342)
企业(19342)
地方(18424)
(17919)
数学(16969)
数学方法(16878)
(14005)
(13915)
贸易(13900)
业经(13835)
(13482)
(12864)
农业(12180)
(12038)
(12037)
银行(12023)
(11792)
(11753)
金融(11753)
(10615)
教育(10589)
地方经济(10490)
环境(10094)
发展(8978)
机构
大学(190182)
学院(187092)
(87142)
经济(85428)
研究(79380)
管理(63488)
中国(60202)
理学(52296)
理学院(51552)
管理学(50874)
管理学院(50494)
科学(44440)
(43341)
(40403)
(38293)
研究所(36356)
中心(33634)
(31138)
财经(29380)
(29242)
北京(29105)
(29079)
师范(28820)
经济学(28667)
(28487)
(26843)
经济学院(25566)
农业(24010)
科学院(23549)
师范大学(23463)
基金
项目(115519)
科学(91051)
研究(89222)
基金(82816)
(72228)
国家(71617)
科学基金(59538)
社会(57971)
社会科(54986)
社会科学(54977)
(43110)
基金项目(41808)
教育(41173)
(37328)
编号(35248)
资助(34432)
自然(34214)
自然科(33362)
自然科学(33351)
自然科学基金(32758)
(31903)
成果(30284)
重点(27275)
(27039)
课题(26693)
发展(26487)
(26043)
中国(25175)
国家社会(24990)
(23854)
期刊
(107448)
经济(107448)
研究(69779)
中国(49167)
(30236)
教育(29810)
学报(27871)
科学(27052)
(27025)
管理(25632)
(21983)
金融(21983)
大学(21464)
农业(21409)
学学(19506)
经济研究(18174)
业经(16222)
技术(16215)
财经(15578)
问题(13785)
(13686)
(13247)
世界(12663)
(12181)
国际(12133)
图书(9959)
(9349)
论坛(9349)
技术经济(9220)
经济问题(8673)
共检索到31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1897年,南洋公学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帷幕。南洋公学师范生成为以专业知识推动并引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编撰的第一群体。南洋公学师范生编撰(译)教科书首次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呈现进化思想,明确爱国之心;首次以"德智体"建构知识,借鉴东西善本,融会而出之;首次使用"教科书"冠名教学用书,以"课"规范教学容量,创编辅助系统;首次关注"实地应用",尝试多样编撰,由已知而达于未知;首次明确"镶我少年",建构现代文化,促进民族之演进。南洋公学师范生为中国教育启蒙建构了自我支撑的全新知识体系,成就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龙芝  
笔者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师范生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向前  刘彩霞  
师资供给过剩背景下,对师范生从教能力应有新的认识。师范生从教能力可以分解为"汉字规范书写"、"教育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与说课"、"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研究"、"班主任工作"、"求职与职业发展"等八项专业能力。师范生从教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发展结构,分为教学技能、教师认同、教育理想三个层次。层次之间存在依存与递进关系。在师范生从教能力中教学技能处于发展的基础层面,在此之上,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教育理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静  李陈佳  
顶岗支教实习是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顶岗支教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顶岗支教实习有效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教学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师范生的实习态度、实习专业符合度以及指导教师的态度等会显著影响师范生的实习效果,并且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呈正相关。为此,应重视师范生所学专业与支教实习科目的一致性,加强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灼华  
本文从考察文献学理论的角度,选取中国近现代有代表性的四位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逐一进行评述,说明了他们的文献观及发展情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建军  刘要悟  
在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上形成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已被教育学界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建构和考量教师专业知识的一个"理论量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TPACK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TPACK理论为基础,以微课开发项目为案例,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考察、分析了参与此项活动的师范生的TPACK发展:通过微课开发活动他们的TPACK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微课开发从哪些方面促成了这些变化的产生?影响他们TPACK发展的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振宁  
本研究通过对跨文化语境中顶岗支教实习的师范生进行追踪研究,发现跨文化顶岗支教实习为师范生文化敏感性、专业使命、自主发展提供了体会,但是也带来难以扎根、自我放任、培养实效低等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仍在于顶岗支教实习的定位悖论及其所带来的师范生身份困境,因此未来需要保障性的顶层设计来支持跨文化顶岗支教实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彬  
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是指师范生在教师职业精神的引领下,在教育教学与教育实践中展开的,不断提升职业素养、走向职业成熟的过程。为此,学校应以成功校友的榜样激励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教育实践锤炼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其职业精神;构建以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培养机制和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教学硬件建设,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探索"共享共赢,校际合作"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营造职后专业发展平台,关注师范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跃  
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需要加强实习指导。清晰阐释,明确要求,全面示范,切实指导师范生进行包括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在内的多层次教育反思,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是提高实习指导质量的重要保证,不容忽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石鸥  
晚清留日学生以改造社会、振兴民族为己任,各以其所学专长编译了大量的中小学教科书,确立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教科书编译(撰)中的主体地位。他们编译(撰)的政法、数学及音、体、美、卫生、手工等教科书,不但丰富与完备了我国现代教科书体系,而且在教科书的认知策略、编排体例、现代印刷装帧等方面,为现代教科书发展向制度化、法制化迈进走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明礼  
文章从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分析高师院校缺乏教师职业信念的原因,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应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培养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苗深花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师范生需明确教师教育职责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在师范教育阶段积极构建"为教而学"的学习观。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训练;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融入新的学习观,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中国近现代技术教育经历了地主阶级洋务派下的技术教育——"器用制夷"、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左右下的技术教育——"制度突破"以及教育思潮与政治交互影响下的技术教育——"工具主义"和"劳动教育"四种形态。四种形态集中体现了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特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申少春  
文章概谈了中国近现代文献分类法的演进、变化 ,重点论述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