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8)
- 2023(4986)
- 2022(4094)
- 2021(3691)
- 2020(3066)
- 2019(6531)
- 2018(6199)
- 2017(11919)
- 2016(6549)
- 2015(6885)
- 2014(7075)
- 2013(6867)
- 2012(6371)
- 2011(5884)
- 2010(5708)
- 2009(5011)
- 2008(4983)
- 2007(4426)
- 2006(3777)
- 2005(3484)
- 学科
- 济(29669)
- 经济(29643)
- 管理(16496)
- 业(15122)
- 企(11827)
- 企业(11827)
- 方法(11609)
- 数学(10270)
- 地方(10269)
- 数学方法(10151)
- 学(8016)
- 地方经济(6966)
- 中国(6854)
- 财(6192)
- 农(6113)
- 业经(5235)
- 融(4877)
- 金融(4875)
- 环境(4654)
- 制(4619)
- 银(4456)
- 银行(4449)
- 农业(4383)
- 行(4278)
- 技术(4101)
- 和(4046)
- 务(3946)
- 财务(3936)
- 财务管理(3928)
- 企业财务(3837)
- 机构
- 大学(94112)
- 学院(93474)
- 济(36224)
- 研究(36082)
- 经济(35404)
- 管理(33173)
- 理学(29029)
- 理学院(28580)
- 管理学(27998)
- 管理学院(27807)
- 中国(25576)
- 科学(24651)
- 京(19921)
- 所(19121)
- 研究所(17847)
- 农(17782)
- 财(16611)
- 中心(15912)
- 业大(14967)
- 农业(14219)
- 江(13766)
- 院(13757)
- 财经(13692)
- 范(13539)
- 师范(13373)
- 经(12515)
- 北京(12056)
- 经济学(11634)
- 研究院(11206)
- 州(11140)
- 基金
- 项目(69918)
- 科学(55815)
- 基金(51817)
- 研究(47723)
- 家(47503)
- 国家(47170)
- 科学基金(39595)
- 社会(31028)
- 社会科(29536)
- 社会科学(29529)
- 基金项目(27557)
- 省(27017)
- 自然(26519)
- 自然科(25900)
- 自然科学(25891)
- 自然科学基金(25441)
- 划(23799)
- 教育(21378)
- 资助(20544)
- 编号(17692)
- 重点(16953)
- 发(15970)
- 部(15349)
- 创(14407)
- 计划(13974)
- 成果(13968)
- 科研(13814)
- 国家社会(13658)
- 创新(13608)
- 性(13371)
共检索到131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晓光 李娜娜 杨权 李夏 艾红 张旭丰 李永振
根据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从不同的分类阶元上分析了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r)以及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系数(C)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数。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共记录鱼类20目110科206属,以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居绝对优势。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5.5、10.30、14.85),(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渊 张静 张然 宋普庆 钟指挥 王燕平 林龙山 窦硕增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丕茂
以Beverton 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估算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17种渔获种类的最佳开捕年龄,再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最佳开捕规格;初步研究该海域多鱼种底拖网作业的产量最佳网目尺寸和产值最佳网目尺寸均为65mm。建议实行最佳开捕体长和最佳网目尺寸的限制措施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保护利用,从而实现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然 林龙山 李渊 宋普庆 陈永俊 张静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智辉 陈作志 刘桂茂
根据1993~2002年南海区3省市渔业公司在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底拖网的生产资料和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底拖网主要渔获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结果表明,底拖网渔获种类组成基本相同,主要渔获经济种类有20多种,以蛇鲻属(Synodidae)、大眼鲷属(Priacanthidae)等底层鱼类为主,占总渔获物的70.9%。经济鱼类资源渔获率有明显的年间变动。底层鱼类资源除蛇鲻属和大眼鲷属外,其他种类如石斑鱼属(Serranidae)、鲱鲤属(Mullidae)、红笛鲷(L.sanguineus)、黄鳍马面(T.xanthopterus)、刺鲳(Psenopsis anomala)等波动很大,而中上层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史赟荣 李永振 艾红 陈国宝 卢伟华 李希国 李娜娜 于杰 董丽娜 崔科 孙冬芳
为评价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和更好地保护其鱼类,根据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组成的历史资料对西沙群岛及其16座岛礁的珊瑚礁水域鱼类物种数目、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16座岛礁的G-F多样性指数作了分析。结果显示,西沙共记录鱼类661种,隶属于25目、93科、305属。其中,永兴岛(351种),华光礁(173种),东岛(160种)记录鱼类物种数目较多。西沙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60.2,各岛礁的Δ+与物种数目无关。中建岛、晋卿岛、玉琢礁等岛礁鱼类平均Δ+显著低于西沙鱼类Δ+。西沙鱼类Δ+小于陆架和河口区鱼类Δ+,说明珊瑚礁海域鱼类亲缘关系比陆架和河口区域的都要接近,此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永振 陈丕茂
1998年3-5月和1999年5-6月,采用手钓、延绳钓和流刺网3种作业方式在南沙群岛的渚碧、南薰、东门、美济、赤瓜、永署和华阳等7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7座珊瑚礁水域不同作业方式的鱼类资源相对丰盛度差别较大,其中刺网以永暑礁最高,手钓以华阳礁最高,延绳钓以南薰礁最高;同时,刺网和手钓不同水深区域鱼类资源的相对丰盛度也不相同,其中刺网以11~30m区域最高,手钓以10m以浅和51~80m区域较高;分析认为,造成礁区之间鱼类相对丰盛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初级生产力,而是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是礁盘形态和大型海藻的数量。另外,各礁区水域的优势类群有明显不同,这主要与洞穴的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永振 林昭进 陈丕茂 孙典荣 陈炎 陈国宝 张旭丰
1998年4月和1999年5月,采用手钓、延绳钓和流刺网作业在南沙群岛的渚碧、南薰、东门、美济、赤瓜、永署和华阳等7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累计投入的捕捞努力量分别为手钓357钩·时、延绳钓4220钩、流刺网19750m,单次作业努力量手钓6~18钩·时、延绳钓40~480钩、流刺网40~2400m。捕获鱼类180种,渔获量1860尾1540.4kg,其中手钓102种1225尾196.8kg,延绳钓36种82尾1234.7kg,流刺网70种553尾108.9kg。按岛礁平均,渔获率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手钓为351.1尾·(100钩·时)-1、51.9kg(100...
关键词:
鱼类 资源调查 珊瑚礁 南沙群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媛洁 陈作志 张俊 江艳娥 龚玉艳 蔡研聪 杨玉滔
为探讨以西沙群岛七连屿(16°55′~17°00′N,112°12′~112°21′E)为代表的典型小尺度范围内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文章以20世纪70年代、2018—2019年南海七连屿鱼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G(属级)-F(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对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占绝对优势,占比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约为112.35。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对比发现,七连屿鱼类的Δ~(+)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Λ~(+)则均低于东海陆架和大亚湾,高于渚碧礁;科级多样性指数(F-指数)平均值为6.23,属级多样性指数(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 指数平均值为0.40。以上结果表明,七连屿鱼类群落物种间的分类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更为接近。从G-指数、F-指数、G-F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较为合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赵懋林 刘凯 任品
为了解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根据2017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 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Ca、Sr、Na、P、Si、K、Mg、Fe、Ba和B。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前10种元素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差异,而Ca、Sr、Na、P、Mg、Ba、B则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会导致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的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也存在差异,但不同性别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微量元素分布特性鉴定头足类种群和研究洄游路线的可行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伟龙 王亮根 杜飞雁 姜仕军
为了解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根据2013年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及秋季(9月)在南沙群岛开展的两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南沙群岛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较为丰富,记录45种隶属于2科、4亚科、19属。其中,春季有21种,秋季38种,两季均出现的共有种有14个;(2)春、秋两季浮游介形类优势种差异明显,春季优势种组成较为单一,数量低,主要生态类群为外海暖水类群和广温暖水类群,秋季优势种组成较为复杂,数量多,主要为外海暖水类群。春季优势种由后圆真浮萤、葱萤、尖头毛浮萤组成,秋季由纳米海萤、双叉真浮萤、刺喙葱萤、短形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波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岛群,有大小岛、礁、滩、沙200多个,海域面积8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之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和水产资源,使南沙群岛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垂涎和觊觎的对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褚晓琳
渔业生产及相应行政管理是中国依据国际法"有效占领"原则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重要历史依据。有效占领是一国根据先占原则拥有领土主权的关键步骤。在偏远或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有效占领的标准可适当降低,只要占领国行使和展示了与领土情况相适宜的主权行为即可。中国南沙群岛远离大陆,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古以来渔业便是南沙开发管理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南沙渔业发展史不仅证明了中国因航海和渔业开发最早发现了南沙群岛,而且证明了中国因实施渔业行政管理而对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实施了相适宜的管辖行为,有效占领了南沙群岛,拥有南沙主权
关键词:
渔业 南沙群岛 有效占领 国际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晔伟 刘洋 朱国平 王丛丛
欺骗岛是位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西南方向的火山岛,该岛附近海域受岛上活火山的影响显著,生物资源丰富。为探究该海域内鱼类物种组成,本研究通过对欺骗岛海域环境DNA样本采集、高通量测序开展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从欺骗岛海域5个采样站点的环境样本中共检测出南极鱼类1目、6科、23属、31种,调查得到的大部分鱼类物种均在以往南极传统渔业资源调查中出现。eDNA序列相对丰度最高的鱼类物种为裘氏鳄头冰鱼和花纹南极鱼,分别占鱼类总丰度的53.52%和28.27%。近岸站点和远岸站点间的α和β多样性的各项指数差异较大,但远岸站点间鱼类物种组成相差不大。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作为传统渔业调查方法的补充,对环境干扰小,可以对欺骗岛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快速检测。本研究结果可为欺骗岛海域的鱼类多样性监测和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