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9)
- 2023(3280)
- 2022(2968)
- 2021(2629)
- 2020(2250)
- 2019(5316)
- 2018(5113)
- 2017(9118)
- 2016(5185)
- 2015(5817)
- 2014(5914)
- 2013(5726)
- 2012(5503)
- 2011(4823)
- 2010(4905)
- 2009(4565)
- 2008(4515)
- 2007(4079)
- 2006(3689)
- 2005(3159)
- 学科
- 济(23132)
- 经济(23122)
- 管理(16383)
- 业(11879)
- 环境(11056)
- 地方(10731)
- 企(9645)
- 企业(9645)
- 方法(8772)
- 数学(7685)
- 数学方法(7563)
- 学(6422)
- 划(6273)
- 农(6114)
- 资源(5522)
- 地方经济(5420)
- 生态(4830)
- 规划(4708)
- 和(4689)
- 环境规划(4546)
- 中国(4370)
- 业经(4289)
- 农业(4283)
- 财(4225)
- 贸(3565)
- 贸易(3561)
- 发(3492)
- 易(3386)
- 技术(3131)
- 理论(2896)
- 机构
- 学院(73863)
- 大学(72986)
- 管理(29221)
- 研究(27816)
- 济(27051)
- 经济(26400)
- 理学(24682)
- 理学院(24348)
- 管理学(23890)
- 管理学院(23782)
- 科学(19732)
- 中国(19658)
- 江(18462)
- 京(17242)
- 所(14484)
- 农(14360)
- 研究所(13513)
- 业大(13328)
- 中心(12818)
- 院(11196)
- 农业(11107)
- 省(10895)
- 财(10860)
- 范(10796)
- 师范(10670)
- 州(9943)
- 北京(9647)
- 科学院(8742)
- 师范大学(8679)
- 财经(8646)
- 基金
- 项目(55295)
- 科学(42990)
- 研究(38415)
- 基金(38411)
- 家(34516)
- 国家(34269)
- 科学基金(29062)
- 省(24267)
- 社会(23696)
- 社会科(22419)
- 社会科学(22406)
- 基金项目(21088)
- 自然(20152)
- 划(19334)
- 自然科(19331)
- 自然科学(19319)
- 自然科学基金(18892)
- 教育(16229)
- 资助(15528)
- 编号(14806)
- 重点(13188)
- 发(12830)
- 江(12692)
- 课题(11327)
- 部(11197)
- 计划(11122)
- 创(10852)
- 成果(10769)
- 科研(10663)
- 科技(10540)
共检索到111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华 马海州 周笃珺 沙占江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认清工程区的环境现状,对正确地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在RS和GIS支持下,提取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等5项指标,用于评价研究区的自然环境,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二级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2)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南部最好,中间段次之,北部最差。(3)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分异明显,中海拔为主,环境质量较好;低海拔分布在雅砻江沿岸,环境质量最好;高海拔环境占研究区的20%左右,环境质量最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颂 刘晓鹰
雅砻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和水土保持林区,对整个长江流域产业带的国土保安、经济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南水北调"将缓解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用水矛盾,但从雅砻江调水后,对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该地区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都会有影响,还将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本文从流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入手,对既定的调水方案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定位的研究.Ⅰ、直接影响; (1)对木材漂运量的影响;(2)调节水库淹没和移民对森林与林地资源的损失.Ⅱ、间接影响;(1)加剧干旱、影响森林更新;(2)植被逆向演替、干旱河谷上限上升; (3)局部地区林地退化.并研究了采取补救措施...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南水北调 林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璐 王晓峰 王纪红
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段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地区自然环境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经过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验证,最终得出该地区自然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在评价结果分析基础上,对中线水源区的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杰 郑华 赵同谦 王红梅
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在统一量纲下,实现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可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雅砻江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评价了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结果表明: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直接环境效益包括水产养殖、旅游、调蓄洪水和调节小气候,价值为7.52×108元/a;能源替代的间接环境效益为36.50×108元/a;生态环境成本包括水库蓄水后淹没土地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移民搬迁及环境保护费用等,其总成本为3.47×108元/a。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与方法尚未成熟,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因此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岳兴建 史晋绒 王永明 李斌 邹远超 覃川杰 谢碧文 王淯 齐泽民
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2011年6-8月,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冕宁江段收集34尾鲈鲤,测定其线粒体控制区(D_Loop)序列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D_Loop序列全长933~934 bp,34个D_Loop序列中定义了7个单倍型,12个多态位点,种群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082 0±0.042 0,核苷酸多样性Pi=0.003 6±0.000 4,说明鲈鲤种群遗传资源不丰富,结构简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锋 李天才 甘维熊 姚维志 付梅 熊波 苏胜齐
【目的】为了研究官地水库年度水体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变化,调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并对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通过实地和实验室相结合测定了官地水库水体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并采用野外收集水样、实验室定性定量观察的方式鉴定了藻类种类、计算了群落多样性,并利用Pearson和RDA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全年水温、DO、pH、透明度、硬度、电导率和化学需氧量平均值分别为14.9℃、10.8 mg/L、8.51、238 cm、4.0 mmol/L、243.4μs/cm和5.1 mg/L;冬春季总氮较高但总磷极低,夏秋季总氮较低而总磷较高;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仅在冬春季B断面较低,其它季节和断面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官地水库全年鉴定出6门97种(属)藻类,年优势度较高藻类种群达26种,硅藻门和绿藻门种(属)数在全年和各季度均为最多,而秋季藻类门类数和种(属)数均明显较低;空间上藻类密度自上游而下逐渐升高,全年平均值为139.8×10~4 cell/L。【结论】官地水库水温较低、溶解氧高、呈弱碱性、营养物质含量低,属于寡营养水体,水质处于I~III类之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较高,指示水质总体处于良好状态。冬春季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藻类为主,夏秋季以硅藻门和绿藻门藻类为主,总体上为绿-硅藻水相。硬度、水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是官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尤其是水温;冬春季总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夏秋季则为总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芳 陈威 宋以兴 周连凤 杨英 杨涵 马沛明
为了解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在梯级水电站运行多年后的现状,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雅砻江下游流域的22个断面进行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采样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环境驱动因子。共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纲20目36科72属123种(包括变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春季物种数明显多于秋季,共有的物种有55种,干流与支流物种数接近,共有的物种有82种。全年优势种有5种,分别为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极小曲壳藻(Achnanthidium minutissima)、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和蓝藻门的尖头藻(Raphidiopsis sp.),春季优势种5种,秋季优势种4种,干流优势种6种,支流优势种4种。调查期间雅砻江下游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17×10~6 cells/L,秋季平均丰度高于春季,支流高于干流。相关分析显示: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溶解氧(DO)、透明度(SD)、水温(WT)、硝氮(NO_3-N)、总氮(TN)、叶绿素a (Chl.a)、电导率(EC)分别与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呈显著的相关性。RDA结果显示:春季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驱动因子是TN、磷酸盐(PO_4)、WT、SD、DO,干流断面分成两部分,各支流断面明显分开;秋季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驱动因子是WT、SD、SS。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雅砻江下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来斌 白军红 严登华 肖蓉 黄辰
应用ArcGIS软件,对雅砻江流域湿地1986和2000年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矢量化处理,用Apack软件进行湿地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研究了近15a雅砻江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近15a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面积减少,减少量为494.04hm2,占2000年湿地总面积的0.506%;(2)两个时期内湿地斑块密度保持不变,湿地景观的聚集度都很高,均在0.99以上,湿地景观集中分布,破碎化水平低;(3)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水平和均匀度水平较低,而且两指数在两个个时期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且各类湿地景观比例差异相对较大,沼泽湿地景观控制的程度较高;(4)雅砻江流域的5类湿地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席酉民 刘静静 曾宪聚 沈力
世界各国对流域管理的不断探索,大大丰富了流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流域管理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我国的流域管理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如何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形成有效的流域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给国内流域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分析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模式、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模式和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为实例,在对该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流域与上述三条流域进行比较,充分借鉴三条流域管理模式成功经验,提出了雅砻江流域管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流域管理模式 水资源开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猛 宋以兴 张逸譞 徐丹 刘园
为了解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共设置10个断面对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雅砻江大河湾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62种,其中硅藻门居多(84种)。2018年11月主要优势种为弧形蛾眉藻(Ceratoneis arcus)、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弯形弯楔藻(Rhoicosphenia curvata)和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等,2019年5月主要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尖针杆藻和颗粒沟链藻极狭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等。2018年11月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低于2019年5月。2018年11月除了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也占据一定比例;而2019年5月各个调查断面都以硅藻占据绝对优势。Cluster聚类结果表明,靠锦屏二级坝址的前四个断面基本上可聚为一类,而远离坝址的后六个断面可聚为一类。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2018年11月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氨氮和pH密切相关,2019年5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电导率、水温和氨氮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猛 张逸譞 刘园 宋以兴 徐丹
为了解雅砻江锦屏大河湾水域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于2004、2012、2013、2016、2018和2019年对锦屏大河湾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共采集到土著鱼类42种,外来物种2种。结果显示:6次调查均采集到的鱼类有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细鳞裂腹鱼(S.chongi)、长丝裂腹鱼(S.dolichonema)和鲈鲤(Percocypris ping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最低值出现于2018年。时间上看,锦屏大河湾的鱼类群落可聚为2组,组Ⅰ包括2004-2016年,组Ⅱ包括2018年和2019年。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造成大河湾鱼类群落结构时间变化的指示物种为齐口裂腹鱼(S.prenanti)、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西昌白鱼(Anabarilius liui)等,大河湾鱼类生态类群以喜流水、营周丛食性和产沉性卵的个体为主。结果表明,锦屏大河湾对于维持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梯级工程实施后的河流环境变化对大河湾鱼类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议加强圆口铜鱼等珍稀鱼类的保护,提升大河湾水域的保护级别。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明祥 王浩 蒋云钟 雷晓辉 宋健蛟
针对传统评估手段在大范围风能资源评估中的不足,基于数值天气模式,从2000至2016年再分析资料中获得了雅砻江流域近17年的高分辨率风速模拟资料,并对雅砻江全流域风能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平均风速空间分布、风功率密度空间分布、风速年内分布以及年风能可利用小时空间分布等。初步掌握了雅砻江流域风能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比例的风能资源富集区,如宁蒗河与敢鱼河之间、甘孜所在经度线两侧、安宁河谷等成片区域。该研究为进一步的风能资源详查与实地观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能资源评估 雅砻江流域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霍雅勤 姚华军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经历了由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环境问题的政策响应,典型地首先表现为注重机构性和结构性问题,然后注重执行和实施往往不连贯的部门立法和规章;随后的行动集中在制定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和一体化纲领以及一连串协商一致的命令和控制措施上;之后,注意力放在引进以市场为基础的鼓励性政策及全球合作方面,刺激社会各个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保护和给出承诺。就目前来看,环境管理的各种政策手段均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则是不同的环境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所不同而已。我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环境政策组合。主要应该体现以下三个基本思想:利用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经济增长机遇造福环境。就近期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经济仍然缺乏实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还是必要的。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政策演化 政策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蓉 李嘉 李克锋 芮建良
针对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面临的水生生物生态需水问题,提出了计算河道最小生态基流量的生态水力学法,考虑了水力生境参数的全河段变化情况,计算结果避免了单凭最低值进行判断所造成的判断失误。确定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鱼类对流速、水深、水面宽等水力生境的需求。通过河道水力模拟,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必须保证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左右河段水力因子可满足研究中提出的河道内鱼类的生存条件;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河道内鱼类产卵;鱼类适应的缓流水、急流水、浅滩、深潭等水力形态的位置虽然发生变化,但数量保持不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科 胡兴坤 董微微 熊美华 汪鄂洲 余丹 朱滨
于2019~2020年6~7月在雅砻江下游锦屏大河湾里庄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卵苗19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7种,5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产漂流性卵鱼类2019年和2020年产卵规模分别为103.07×10~4粒和388.58×10~4粒,主要产卵场自上而下分布在烟袋、南河-青纳和里庄等3个江段。与历史数据相比,锦屏大河湾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组成变化不大,均以中华金沙鳅和犁头鳅为主要繁殖种类,产卵规模有所降低,以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长薄鳅等的减少较为明显,产卵行为仅零星发生。虽然受到梯级水电开发、过度捕捞和采砂挖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雅砻江下游流程最长的流水河段,锦屏大河湾仍是多种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产卵规模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进一步增加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河流连通性恢复、优化生态调度等措施,促进该区域鱼类物种和生境多样性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