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
- 2023(1637)
- 2022(1445)
- 2021(1290)
- 2020(1110)
- 2019(2744)
- 2018(2699)
- 2017(4451)
- 2016(2666)
- 2015(2965)
- 2014(3010)
- 2013(3082)
- 2012(3085)
- 2011(2667)
- 2010(2726)
- 2009(2439)
- 2008(2473)
- 2007(2266)
- 2006(2075)
- 2005(1776)
- 学科
- 济(10467)
- 经济(10466)
- 地方(6225)
- 管理(4738)
- 业(4545)
- 农(3757)
- 学(3428)
- 地方经济(3063)
- 方法(2854)
- 中国(2836)
- 企(2744)
- 企业(2744)
- 农业(2663)
- 数学(2611)
- 数学方法(2558)
- 环境(2103)
- 业经(2002)
- 和(1881)
- 资源(1863)
- 制(1579)
- 财(1574)
- 生态(1525)
- 贸(1457)
- 贸易(1455)
- 理论(1350)
- 易(1339)
- 事业(1297)
- 发(1283)
- 土地(1278)
- 融(1228)
- 机构
- 学院(34850)
- 大学(34841)
- 研究(15884)
- 江(13262)
- 管理(12102)
- 济(11731)
- 经济(11448)
- 中国(11343)
- 科学(11339)
- 理学(9854)
- 理学院(9667)
- 京(9320)
- 管理学(9308)
- 管理学院(9259)
- 农(8794)
- 所(8746)
- 研究所(8104)
- 省(7395)
- 业大(7008)
- 中心(6972)
- 农业(6741)
- 院(6429)
- 范(5803)
- 师范(5698)
- 州(5388)
- 工程(5229)
- 浙(5080)
- 浙江(5068)
- 财(4995)
- 室(4985)
共检索到61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福生
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前期工作",西线工程终于进入了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阶段。早期的西线从长江水系调水思路时过境迁,随着葛洲坝、三峡大坝等长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下游生态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坚持原方案,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并使已经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作废。下一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该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窄思路和做法,研究新方案,从水量有保障、尚未开发的怒江、帕龙江(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3条江当中做出选择。
关键词:
西线 南水北调 怒江 帕龙江 雅鲁藏布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税晓洁
彭错林的泥石流雅鲁藏布江过了里孜以后进入中游,河谷变窄,渐有灌木生长,人烟多了起来。过萨嘎,雅鲁藏布江一改温柔,进入狂怒的仁庆顶、抗耐峡谷。这里山高谷深,滩多浪急,我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税晓洁
出拉萨,过日喀则,逆江而上,一直向西,经拉孜、萨嘎、仲巴,我们去寻访这条高原民族母亲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这条我国著名的外流河,西藏第一大河,名称来源于藏语,意思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都煜 马波 李雷 金星 王鹏 陈中祥 吴松 张驰 龚君华
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分布有6种特有裂腹鱼类,是地方重要的土著经济物种。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裂腹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而处于濒危,急需开展裂腹鱼类的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等级评价工作。本课题组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的春季(4—5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共3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建立优先保护等级的定量评价体系,对6种裂腹鱼类的资源状况及濒危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分标准与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R)确定裂腹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和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评价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地反映了6种裂腹鱼类优先保护顺序。本研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鱼类保护等级提出建议,为鱼类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裂腹鱼类 优先保护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雷 马波 金星 王鹏 陈中祥 王念民 吴松 张驰 龚君华
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分布有6种特有裂腹鱼类,是地方重要的土著经济物种。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裂腹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而处于濒危,急需开展裂腹鱼类的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等级评价工作。本课题组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的春季(4—5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共3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建立优先保护等级的定量评价体系,对6种裂腹鱼类的资源状况及濒危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分标准与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R)确定裂腹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和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评价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地反映了6种裂腹鱼类优先保护顺序。本研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鱼类保护等级提出建议,为鱼类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裂腹鱼类 优先保护 评价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祉宾 杨德国 陈亮 颜文斌 朱挺兵
于2015年4月、2015年6月和2016年4月实地调查了雅鲁藏布江中游仔稚鱼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和栖息环境特征。实地调查共设置24个采样点,采用手抄网在鱼群密集水域采集仔稚鱼样本,并通过Cyt b基因序列比对对样本种类进行判定。共采集到仔稚鱼样本3 502尾。Cyt b基因序列比对显示,采集到的仔稚鱼共属于2科5属10种,其中,土著种分别为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异尾高原鳅(T.stewart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异齿裂腹鱼(S.oconnori)、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另发现未记录于本水域的怒江高原鳅(T.nujiangensa)、裸腹叶须鱼(P.kaznakovi)。以上两种仔稚鱼出现原因尚未阐明。裂腹鱼类仔稚鱼的种类分布存在较大空间差异,高原鳅类仔稚鱼的种类数的空间分布则较为均匀。本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大部分江段均比较适宜鱼类的繁衍栖息,但需重点保护裂腹鱼类的关键育幼场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润英 李凛 唐晓鹿 陈果 李景吉 曹龙熹 王国严 石松林 罗建 裴向军
隧道在高原山岭等地区道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但其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为阐明土壤有机碳(SOC)对隧道工程建设的抗干扰能力,本研究以雅鲁藏布江下游隧道建设为依托,设置工程影响区(ED)和非影响区(CK)监测样地,从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团聚体和土壤酶活性等角度探究隧道建设对SO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影响区SOC、LOC含量分别为291.40和110.28 mg·kg~(-1),CK区域中分别为255.31和91.19 mg·kg~(-1),两个区域差异不显著(P> 0.05)。ED和CK中,土壤粒径> 0.25 mm的团聚体占比均超过80%,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ED的SOC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ED与CK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隧道建设未改变植被凋落物量,对SOC的输入与输出未产生显著影响。ED与CK区土壤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团聚体组成无显著差异,表明隧道工程建设对SOC稳定性的微生物学调控机制及土壤团聚体物理保护机制无显著影响,对SOC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综上,雅鲁藏布江下游隧道工程建设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未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隧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剑 姚治君 陈传友
论文利用1956—2000年近45a的天然径流逐月资料,1956—2004年近50a的气温、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达30.1%,而月最小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1%,枯水季节径流量和洪水季节径流量相差较悬殊;雅鲁藏布江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同时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较明显,变化周期与径流变化周期较一致。从雅鲁藏布江流域天然径流代际变化的初步分析来看,流域来水的增加,主要受制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也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河流丰枯长周期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蕊 姚治君 刘兆飞 吴珊珊 姜丽光 汪磊
基于1956-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及周边1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数据,以及拉孜和羊村水文站逐月天然径流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径流与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研究区增温趋势明显,平均增温速率为0.31℃/10a,径流的变化趋势与降水高度一致,均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波动规律;2年径流量与降水量均存在6.0~6.5a和15.5~16.5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周期性稍差;3降水是研究区年径流变化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0.89;但气温和降水同时影响着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且径流响应具有一定滞后性;44-9月...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气候变化 水文过程 径流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亮涛 杨学芬 杨瑞斌 樊启学 魏开建 蒋浩
利用微耳石对雅鲁藏布江中游东方高原鳅的年龄与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东方高原鳅由7个年龄组组成,其中4~6龄占80.87%;体长和微耳石的半径长呈直线正相关关系,雌雄群体间没有显著差异,表达式为L=253.81RO-26.725;t检验结果表明,各年龄组雌、雄的实测体长的均值和退算体长的均值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呈幂函数,但雌、雄之间差异较显著,东方高原鳅雌、雄群体的体长-体质量关系表达式分别为W=0.00001L2.9797(♀),W=0.00002L2.8475(♂);比较后发现vOn BeRtaLanffy方程能更准确地表达东方高原鳅的生长,其表达式分别为:Lt=15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洋 董国涛 杨胜天 周秋文 蔡明勇
利用2001-2012年MODIS NDVI月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法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统计方法,结合TRMM月降水数据和SRTM DEM数据定量分析了NDVI与降水和高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雅鲁藏布江流域内NDVI整体上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近12年间流域NDVI较为稳定;②流域NDVI改善的面积大于退化的面积,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这种趋势的持续性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③流域NDVI与降水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496,NDVI随降水增加的速度约为0.052/100mm。当年降水量超过1 000mm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挺兵 杨德国
基于鱼类营养级统计软件TrophLab,对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6种高原土著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athorax oconnori)、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和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进行了营养级估算。结果显示:6种研究对象的营养级范围为2.28~4.30,其中尖裸鲤营养级水平最高,异齿裂腹鱼营养级水平最低。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游 高原鱼类 食性 营养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