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51)
- 2023(2515)
- 2022(2305)
- 2021(2047)
- 2020(1761)
- 2019(4031)
- 2018(3858)
- 2017(7104)
- 2016(3922)
- 2015(4436)
- 2014(4459)
- 2013(4280)
- 2012(3946)
- 2011(3563)
- 2010(3572)
- 2009(3329)
- 2008(3238)
- 2007(2856)
- 2006(2591)
- 2005(2241)
- 学科
- 济(17541)
- 经济(17532)
- 管理(14440)
- 环境(10155)
- 业(9812)
- 企(8583)
- 企业(8583)
- 方法(7448)
- 地方(6544)
- 数学(6456)
- 数学方法(6341)
- 划(5766)
- 学(4989)
- 资源(4588)
- 规划(4341)
- 环境规划(4199)
- 生态(4173)
- 和(4133)
- 农(4103)
- 财(3614)
- 地方经济(3345)
- 业经(3303)
- 中国(3015)
- 发(2946)
- 农业(2836)
- 贸(2662)
- 贸易(2659)
- 易(2552)
- 区域(2524)
- 域(2524)
- 机构
- 学院(57930)
- 大学(57252)
- 管理(23092)
- 济(21615)
- 经济(21085)
- 研究(20986)
- 理学(19798)
- 理学院(19561)
- 管理学(19211)
- 管理学院(19128)
- 科学(15160)
- 中国(14766)
- 京(12752)
- 所(10913)
- 农(10584)
- 研究所(10200)
- 业大(10017)
- 中心(9542)
- 财(8771)
- 江(8638)
- 院(8327)
- 范(8187)
- 农业(8153)
- 师范(8128)
- 北京(8048)
- 财经(7187)
- 州(7020)
- 科学院(6872)
- 环境(6771)
- 省(6752)
- 基金
- 项目(43683)
- 科学(33915)
- 基金(30689)
- 研究(29942)
- 家(27752)
- 国家(27575)
- 科学基金(23248)
- 社会(18897)
- 社会科(17932)
- 社会科学(17921)
- 省(17867)
- 基金项目(16690)
- 自然(15861)
- 自然科(15185)
- 自然科学(15174)
- 划(15162)
- 自然科学基金(14833)
- 资助(12455)
- 教育(12395)
- 编号(11416)
- 重点(10218)
- 发(9999)
- 计划(8996)
- 部(8824)
- 创(8534)
- 科研(8494)
- 科技(8415)
- 课题(8305)
- 成果(8294)
- 创新(8114)
共检索到8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璐 王晓峰 王纪红
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段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地区自然环境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经过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验证,最终得出该地区自然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在评价结果分析基础上,对中线水源区的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峰 赵璐 解维宁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水源区环境质量状况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安全,故而对其水源区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是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段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科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出该地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信息熵法对其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经过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验证,最终得出该地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该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区环境质量一般,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华 马海州 周笃珺 沙占江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认清工程区的环境现状,对正确地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在RS和GIS支持下,提取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等5项指标,用于评价研究区的自然环境,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二级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2)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南部最好,中间段次之,北部最差。(3)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分异明显,中海拔为主,环境质量较好;低海拔分布在雅砻江沿岸,环境质量最好;高海拔环境占研究区的20%左右,环境质量最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发虎 张乃群 李玉英 柴彦君 杜瑞卿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营养度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为水资源合理有效地监测、改善和利用服务。【方法】2004-03~2006-08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S1)、库心(S2)、丹江口水库上游大石桥(S3)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9个理化指标在3个采样点上有差异;由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加权海明距离最小值(在S1、S2和S3 3个采样点分别为0.1289,0.1585和0.1424)可知渠首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库心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丹江口水入库上游大石桥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由叶绿素营养状态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远书 高文文 侯坤 杨益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情况直接关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整个水源区土地覆被、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变化情况,从宏观上评价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十多年中,水源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农田面积比例明显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水源区生态环境总体上呈趋向变好的态势。随着农村人口向沿江地带城镇集中,在进一步加强山地植被保护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遥感监测 水源区 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国富 刘嘉俊
本文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坡向5个评价因素,采用等差指数多因子综合分析与最低限制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CGIS9.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对该区的农业耕作用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将该区土地适宜性分为最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并对这一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GIS 农业耕作用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徐龙 千鹏霄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久有效运行的关键,合理有效地测算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配方式是重中之重。基于水源区2012—201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计算分析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及受水区各省份之间补偿资金的分摊比例。结果表明:(1)水源区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 260.64亿元,比2012年减少了63.57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9.16亿元;(2)水源区应得到的生态补偿资金为149.2亿元,而受水区愿意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为84.73亿元,国家每年通过一般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水源区约18亿元,但仍有46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缺口;(3)采用离差平方法确定了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4省份每年应承担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为26.91亿元、22.20亿元、14.66亿元和20.96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景保 高军波 周家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异常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探索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方法,在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及水源区生态环境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英 高宛莉 李家峰 王庆林 梁子安 胡兰群 程序
为了给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生态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丹江口水库建立陶岔(渠首)自动监测点,丹江库心、大石桥(入库上游)和汉江库区丹江口坝前监测点,于2004-03—2006-05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微生物菌群、浮游生物与理化指标进行监测。按水样采集标准方法采样,采用污水生物系统法、营养状态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中线水源区进行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在4个监测点共采集到浮游生物94属202种(含变种),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占浮游生物种的80%,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21属24种(含变种),β-中营养型占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38%;浮游动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景保 高军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热点。从生态旅游的视角研究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方法,在研究水源区生态环境概况及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并提出了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进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开展水土保持、绿化江山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要加强公民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要结合新农村改造,重新布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居民新区;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体系、生态及水资源补偿机制等发展对策。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霍雅勤 姚华军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经历了由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环境问题的政策响应,典型地首先表现为注重机构性和结构性问题,然后注重执行和实施往往不连贯的部门立法和规章;随后的行动集中在制定环境保护的综合战略和一体化纲领以及一连串协商一致的命令和控制措施上;之后,注意力放在引进以市场为基础的鼓励性政策及全球合作方面,刺激社会各个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保护和给出承诺。就目前来看,环境管理的各种政策手段均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则是不同的环境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有所不同而已。我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环境政策组合。主要应该体现以下三个基本思想:利用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经济增长机遇造福环境。就近期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经济仍然缺乏实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还是必要的。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政策演化 政策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佩刚 王博峰
水源区居民是保护水资源的直接主体,为了激励其提供更多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政策必须保证当地居民福利水平不降低或者降低部分得到足够的补偿,但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从收入分配、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五个方面对水源区和非水源区居民在2001-2014年间的福利水平进行测度,并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当地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显著地降低了水源区居民的福利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因此,从进一步扩大补偿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福利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立
根据水源区生态经济区的特点,提出了水源区突出发展苗、果、菌3大特色农业产业的构想;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着力点,并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化 中线工程水源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九龙 王俊 陶晓燕 王世军
合理测算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其分配方式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在全面评估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调入水量等因素,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节系数,尝试性地研究了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数量及分配方式。结果表明:2014年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 225.97亿元,比2006年增加159.45亿元;中央政府承担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量为18.8亿元,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省市承担生态补偿资金量分别为11.28亿元、10.43亿元、3.1亿元和3.38亿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佩刚 王博峰
水源区居民是保护水资源的直接主体,为了激励其提供更多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政策必须保证当地居民福利水平不降低或者降低部分得到足够的补偿,但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从收入分配、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五个方面对水源区和非水源区居民在2001-2014年间的福利水平进行测度,并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当地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显著地降低了水源区居民的福利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因此,从进一步扩大补偿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