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1)
- 2023(10907)
- 2022(9882)
- 2021(9340)
- 2020(7856)
- 2019(18175)
- 2018(18086)
- 2017(35343)
- 2016(19245)
- 2015(21269)
- 2014(21251)
- 2013(20921)
- 2012(19079)
- 2011(17014)
- 2010(16894)
- 2009(15198)
- 2008(14621)
- 2007(12636)
- 2006(11044)
- 2005(9254)
- 学科
- 济(75342)
- 经济(75272)
- 管理(52172)
- 业(48749)
- 企(40838)
- 企业(40838)
- 方法(36015)
- 数学(30504)
- 数学方法(30161)
- 农(19404)
- 中国(18378)
- 学(17524)
- 财(17517)
- 地方(17487)
- 业经(16694)
- 理论(13464)
- 农业(13068)
- 和(12311)
- 环境(12310)
- 制(12297)
- 贸(12101)
- 贸易(12094)
- 易(11673)
- 务(11320)
- 财务(11261)
- 财务管理(11240)
- 技术(11062)
- 企业财务(10666)
- 划(10317)
- 产业(9809)
- 机构
- 学院(266256)
- 大学(265211)
- 管理(107809)
- 济(99123)
- 经济(96797)
- 理学(94188)
- 理学院(93056)
- 管理学(91391)
- 管理学院(90917)
- 研究(86918)
- 中国(61992)
- 科学(57590)
- 京(56684)
- 财(44155)
- 所(43076)
- 农(40756)
- 业大(40551)
- 研究所(39869)
- 中心(38809)
- 范(37572)
- 师范(37210)
- 江(36866)
- 财经(36218)
- 北京(35740)
- 经(32861)
- 院(32320)
- 农业(31940)
- 州(31193)
- 师范大学(30152)
- 经济学(28586)
- 基金
- 项目(190583)
- 科学(149893)
- 研究(138313)
- 基金(137448)
- 家(119889)
- 国家(118908)
- 科学基金(102641)
- 社会(85438)
- 社会科(80994)
- 社会科学(80971)
- 省(75762)
- 基金项目(75108)
- 自然(68352)
- 自然科(66721)
- 自然科学(66708)
- 自然科学基金(65487)
- 划(63332)
- 教育(62861)
- 编号(56730)
- 资助(56370)
- 成果(44807)
- 重点(42391)
- 发(40764)
- 部(40760)
- 创(39147)
- 课题(38908)
- 创新(36444)
- 科研(36431)
- 大学(34899)
- 项目编号(34749)
- 期刊
- 济(105847)
- 经济(105847)
- 研究(73793)
- 中国(44310)
- 学报(42545)
- 科学(39958)
- 管理(37053)
- 农(36180)
- 大学(31365)
- 财(31283)
- 学学(29570)
- 教育(28873)
- 农业(25786)
- 技术(22252)
- 业经(18471)
- 融(17426)
- 金融(17426)
- 经济研究(16415)
- 财经(16173)
- 图书(14926)
- 问题(14017)
- 经(13688)
- 科技(13465)
- 资源(13433)
- 理论(13224)
- 业(12890)
- 实践(12366)
- 践(12366)
- 技术经济(12145)
- 现代(11855)
共检索到368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慧玲
基于旅游中心度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干渠沿线城市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点、线和网络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构建了"一轴三带,一核三心四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即以调水干渠为轴线,以郑州为一级中心,南阳、焦作、安阳为二级中心,形成北部太行山沿线发展带、中部平原旅游带和南部水源区旅游发展带,突出郑州、南阳、焦作、安阳的四级旅游组团,把所有景点联成网络。根据旅游空间结构科学指导沿线的旅游产业布局,设置合理的旅游发展路径,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干渠旅游品牌。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中心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佳 李思悦 谭香 张全发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沿线的19条河流,对其水环境特征进行了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每条河流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源类型,在此基础上,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得知,河南的赵河、贾鲁河、河北的孟良河,北京的琉璃河水质为Ⅳ类中度污染;河南的卫河、河北的洨河、天津的北运河水质为Ⅴ类重度污染,天津的独流碱河水质为劣Ⅴ类严重污染。评价Ⅳ类、Ⅴ类、劣Ⅴ类河流水质指标污染分担率确定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总体来看,水质沿工程总干渠由南到北逐渐恶化,污染类型也由农业型转向工业型。研究结果可为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沿线河流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质 跨流域调水 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鲁延召 赵钰莹
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沿线7省份为研究样本,使用“自下而上”法估算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旅游生态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ArcGIS软件和自然间断点法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7省份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2)旅游生态效率总体偏低,但有小幅度上升,这主要得益于纯技术效率的增长拉动;(3)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处于生态效率提升阶段,技术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有大幅拉动作用;(4)旅游生态效率表现为南北端省份向较高效率变动、中间省份效率值降低的态势,中线工程的整体生态效率值略高于东线工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鲁延召 赵钰莹
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沿线7省份为研究样本,使用“自下而上”法估算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旅游生态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ArcGIS软件和自然间断点法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7省份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2)旅游生态效率总体偏低,但有小幅度上升,这主要得益于纯技术效率的增长拉动;(3)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处于生态效率提升阶段,技术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有大幅拉动作用;(4)旅游生态效率表现为南北端省份向较高效率变动、中间省份效率值降低的态势,中线工程的整体生态效率值略高于东线工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燕萍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依赖性强、企业地域空间聚集特征明显、易形成网络式发展格局、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合作竞争关系等特点。高速铁路的建设与投入运营使高铁沿线旅游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使旅游市场需求变得多元化,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区位可达性与产业链条的拓展。文章通过对高速铁路沿线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点—轴"空间结构中"轴"与"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促进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应该从构建基于高铁沿线的区域旅游协作组织,政策引导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与处理区域旅游的梯度发展与系统效益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志清 卢琦 陈永富 董茜
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区域综合特征进行综合调查与评价及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结合总干渠沿线的主要防护目的 ,按照因害设防 ,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护坡灌、草植物 38种 ,建立了 5种系列 4 1种植物护坡模式 ,并将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分别落实到不同立地类型上。同时 ,提出了相应的护坡技术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植物护坡模式 护坡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康 孟怡伟 丁志伟
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以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为特征量,采用位序-规模法则、引力模型、ESDA等研究方法,基于"点—线—面"视角对河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点"层面上,高位次城镇规模不是很突出,中低位次城镇多且呈基底状衬托。城镇旅游经济规模与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丰度、旅游开发与强度、景点吸引力密切相关。在"线"层面上,强轴线主要为"郑—汴—洛"、"郑-新"、"安-鹤"、"郑—焦"、"洛—济"等,在空间上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为中心的"钻石状"结构。在"钻石状"结构外围呈现以平顶山市区、安阳市区、淮阳、南阳市区为中心的放射结构。在"面"层面上,整体呈"西北-东南"的分异结构,且在中部形成以郑州市区、开封市区、洛阳市区为中心的高值集中区。在豫北安阳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等沿太行山地区也形成了次一级高值集中区,东南部地区基本上形成大范围的低值连绵区。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河南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整合 县域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冰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并以河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可行的,河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在规模结构方面,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市为首位旅游中心地的6个层级的等级规模体系;在空间结构方面,河南省的18个旅游中心地之间是一种比较均匀的空间结构布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俊远
利用2008—2017年河南省入境旅游流和国内旅游流的基础数据,采用首位度模型、位序—规模模型和旅游规模等级模型对河南省入境旅游流和国内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流和国内旅游流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入境旅游流呈现"多中心"集聚且演变缓慢,而国内旅游流相对分散且呈现阶梯式分布,两类旅游流规模等级城市演化中分别呈现"哑铃"式结构和"纺锤体"式结构;两大旅游流空间演化阶段及演化路径差异明显,入境旅游流仍处于多中心极化阶段,空间结构表现为由点发展到线,国内旅游流则从核心极化到阶梯式扩散,并呈现阶梯式空间推进格局,空间联系表现为点—线—面。两大旅游流不同格局主要是由旅游流规模、旅游流类型以及可进入性三个方面引起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景锋
运用SWOT法分析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想,设计了6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3类产品。根据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整合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湿地文化、历史文化、生态产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关键词:
水源区 南水北调 生态旅游 产品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 吕倩
文章采用DEA-MI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省旅游效率的大小差异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各省旅游效率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旅游效率的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是关键影响因素;(2)大多数省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技术应用、吸引专业人才等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3)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程度,将各省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并根据其历年的演化轨迹,将其效率的演进模式分为平稳式、循环式与突变式三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厉建梅 李曼 元敏丽 李觅
旅游交通是旅游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研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1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八个省份为研究单元,采用“自下而上”法测算各省份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并在分析旅游交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从时间上看,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省份旅游交通碳排放整体上呈现波动递增态势,但于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2)从空间上看,旅游交通碳排放呈现“京豫苏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北京、河南和江苏基本处于高碳排放区或较高碳排放区,而其他省域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相对较低;(3)经济发展水平、游客规模、服务业发展水平及能源效率对旅游交通碳排放时空分异的影响作用较强,文化要素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但呈现加强态势。由此,为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省份降低旅游交通碳排放以及实现文化、生态和旅游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厉建梅 李曼 元敏丽 李觅
旅游交通是旅游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研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1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八个省份为研究单元,采用“自下而上”法测算各省份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并在分析旅游交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探测器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从时间上看,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省份旅游交通碳排放整体上呈现波动递增态势,但于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2)从空间上看,旅游交通碳排放呈现“京豫苏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北京、河南和江苏基本处于高碳排放区或较高碳排放区,而其他省域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相对较低;(3)经济发展水平、游客规模、服务业发展水平及能源效率对旅游交通碳排放时空分异的影响作用较强,文化要素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但呈现加强态势。由此,为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省份降低旅游交通碳排放以及实现文化、生态和旅游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孔旭红 辛儒
长城系列旅游工程是河北省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长城旅游公路的开通为这一线路赋予了新的契机。站在旅游交通线路组织的视角,依据长城公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并对这此线路的系统开发提出了总体思路,设计了相关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
河北省 长城 长城公路 旅游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德根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将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方法测度武广高铁对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可达性影响,结果表明:武广高铁开通前,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各等时圈基本上呈同心圆状,且连续紧凑;高铁开通后各等时圈由同心圆状变为带状,表现出稀疏性和不连续性。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一日游"所辐射范围的城市数量由高铁开通前不足一半到高铁开通后超过一半;且只需在4~5h以内辐射到三大都市圈的最远城市。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通过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原理,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
关键词:
都市圈 可达性 旅游空间优化 武广高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