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9)
2023(5163)
2022(4042)
2021(3852)
2020(3392)
2019(7829)
2018(8037)
2017(14930)
2016(8006)
2015(9164)
2014(9262)
2013(8986)
2012(7988)
2011(7100)
2010(7393)
2009(6621)
2008(6406)
2007(5873)
2006(5042)
2005(4410)
作者
(25086)
(20794)
(20744)
(19796)
(13243)
(9878)
(9268)
(8060)
(7777)
(7469)
(7164)
(7096)
(6858)
(6615)
(6466)
(6427)
(6417)
(6141)
(6114)
(5930)
(5286)
(5252)
(5230)
(4745)
(4656)
(4650)
(4641)
(4639)
(4178)
(4123)
学科
(34456)
经济(34437)
(24618)
管理(24192)
(20963)
企业(20963)
方法(19544)
数学(17942)
数学方法(17450)
技术(12762)
(8147)
(8142)
中国(7280)
技术管理(6950)
理论(6877)
业经(6664)
(6302)
贸易(6298)
(6158)
农业(5567)
教学(5405)
(5083)
(5004)
地方(4656)
环境(4563)
(4272)
(4082)
(3570)
产业(3554)
银行(3544)
机构
学院(116898)
大学(115902)
管理(46861)
(44323)
经济(43314)
理学(40491)
理学院(40090)
管理学(38965)
管理学院(38782)
研究(37933)
中国(27655)
科学(26059)
(25388)
(21204)
业大(20732)
(19703)
研究所(18221)
(17588)
中心(17277)
(16760)
农业(16635)
技术(16507)
北京(16094)
(14177)
(14062)
工程(14027)
(13885)
师范(13875)
财经(13788)
经济学(12711)
基金
项目(83189)
科学(64645)
基金(59076)
研究(56614)
(53237)
国家(52907)
科学基金(45232)
社会(33837)
(33711)
社会科(32252)
社会科学(32243)
自然(31660)
自然科(31002)
自然科学(30995)
基金项目(30616)
自然科学基金(30397)
(28293)
教育(27193)
资助(25664)
编号(22475)
重点(19301)
(18163)
(17382)
(17330)
创新(17114)
计划(16760)
成果(16506)
科研(16043)
课题(15978)
科技(15378)
期刊
(46654)
经济(46654)
研究(28777)
中国(23357)
学报(21130)
科学(19467)
(18685)
管理(18599)
技术(16475)
大学(16244)
学学(15470)
教育(14158)
农业(13178)
(12632)
技术经济(8610)
科技(8446)
(8116)
统计(7963)
(7714)
经济研究(7360)
业经(7272)
决策(6573)
财经(6481)
业大(6411)
(6375)
金融(6375)
(6045)
林业(5714)
(5604)
(5512)
共检索到16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志清  卢琦  陈永富  董茜  
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区域综合特征进行综合调查与评价及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结合总干渠沿线的主要防护目的 ,按照因害设防 ,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护坡灌、草植物 38种 ,建立了 5种系列 4 1种植物护坡模式 ,并将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分别落实到不同立地类型上。同时 ,提出了相应的护坡技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佳  李思悦  谭香  张全发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沿线的19条河流,对其水环境特征进行了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每条河流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源类型,在此基础上,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得知,河南的赵河、贾鲁河、河北的孟良河,北京的琉璃河水质为Ⅳ类中度污染;河南的卫河、河北的洨河、天津的北运河水质为Ⅴ类重度污染,天津的独流碱河水质为劣Ⅴ类严重污染。评价Ⅳ类、Ⅴ类、劣Ⅴ类河流水质指标污染分担率确定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总体来看,水质沿工程总干渠由南到北逐渐恶化,污染类型也由农业型转向工业型。研究结果可为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沿线河流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慧玲  
基于旅游中心度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干渠沿线城市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点、线和网络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构建了"一轴三带,一核三心四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即以调水干渠为轴线,以郑州为一级中心,南阳、焦作、安阳为二级中心,形成北部太行山沿线发展带、中部平原旅游带和南部水源区旅游发展带,突出郑州、南阳、焦作、安阳的四级旅游组团,把所有景点联成网络。根据旅游空间结构科学指导沿线的旅游产业布局,设置合理的旅游发展路径,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干渠旅游品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艳  陈建平  杨倩  王晓梅  
通过对南望山山脚下樟树的4个含根土样和素土样在现场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对比素土样和4个含根土样的强度值、位移值,分析评价植物根系的固土护坡效应。结果表明:1)根系的存在提高了土体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且根系提高土体残余强度的程度更高;2)同素土样相比,4个含根土样在强度峰值点对应的位移值更大,在土体被剪破前,含根土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根系增加了土体的延性;3)含根土体的应变软化段曲线较素土体的更加平缓,根系降低了土体峰值点后抗剪强度的减小幅度,使土体在较大应变处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提高了土体的延性;4)剪切断面上总根长、根面积比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增量均成正相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邦藩  
阐述了南水北调的必要性,比较了东、西、中三条线路的利弊,论证了中线工程选线科学、水源可靠、水质优良、自流入京等无以伦比的优势。指出此项工程的实施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申利亚  赵丹  马婕  牛文卉  陈立婧  
2017年上海青草沙水库建设了生态护坡,为探究其对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逐月对该水库生态护坡区和库内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比较。共鉴定出生态护坡区浮游植物201种,库内对照区194种,两区域物种达中等相似,且种类组成均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生态护坡区和库内对照区优势种以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且基本相同,优势度较大的优势种为隐球藻属未定种(Aphanocapsasp.)、湖泊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limnetica)、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 sp.)和模糊沟链藻(Aulacoseiraambigua)。生态护坡区浮游植物群落密度、生物量年均值依次为(578.46±455.30)×10~(4)cells/L、(1.55±1.03)mg/L,库内对照区依次为(663.46±588.67)×10~(4)cells/L、(1.61±0.98)mg/L,两区域浮游植物现存量无显著差异(P>0.05)。主坐标PCOA分析表明生态护坡区和库内对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生态护坡的建设对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基本不造成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琼  宋桂龙  韩烈保  辜再元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5种野生护坡植物木豆(Cajanuscajan Millsp.)、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多花木兰(Indigofers amblyatha Craib)、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及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抗旱形态、生理表现.选择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相对水分亏损以及离体叶片保水力作为研究抗旱适应性评价指标,在研究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野生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旱能力为黄荆(多花木兰(盐肤木(木豆(山毛豆,这一结果与5种植物的实际表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回莉君  沈波  
建国50年来,东北地区在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产量却增加了3 5倍,增产除种子、化肥、栽培技术等诸多因素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是农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坡耕地作为主要粮食产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不合理的土地耕作习俗下,成为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同时,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破碎、肥力减少、土层变薄,直接导致生产力下降。通过对典型区调查分析表明,坡耕地上的水土流失占坡耕地总面积的85%。解决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基地上,探索出3°~5°的坡耕地修筑植物带方式,植物多为胡枝子、苜蓿、黄花菜等乡村品种,带宽主要考虑今后修筑梯田的田面要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立亮  宋桂龙  
为研究人工边坡立地条件下木本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机制,以京承高速(3期)边坡为例,对榆树、紫穗槐、刺槐、胡枝子4种木本植物共395个根样进行室内单根拉伸试验,然后按5个根系径级分类并分别测定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系统分析植物根系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种木本植物根系直径为0.95~5.42mm,抗拉强度为7.66~36.94 mPa,抗拉力为22.18~464.50 N。4种植物之间抗拉力、抗拉强度差异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榆树>紫穗槐>胡枝子>刺槐,根系抗拉力随根系直径增大以幂函数增大,抗拉强度随根系直径增大以逆函数或幂函数减小。4种木本植物5个径级根系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礼清  张维  易建文  
本研究通过25°紫色土坡地果园的定位试验观测,探讨了不同植物篱模式对坡地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坡地果园用地和养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植物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并以刈割茎叶返还土壤,促进了养分的循环与再分配,发挥了养分泵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物篱的阻滞和坡面覆盖,减少了由径流与侵蚀泥沙携带的养分损失,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性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晗进  谭熙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对受水城市农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首先运用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技术设定双重差分模型,再通过测算东、中线工程受水区与非受水区共76个城市的农业水足迹及其Tapio脱钩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受水区农业水足迹整体平稳,但2015—2016年农业水足迹出现明显下降;(2)2014—2015年,南水北调受水区脱钩城市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扩张性负脱钩城市数量激增,其中东线工程是主要成因;(3)南水北调全面通水有利于受水区农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但2016年以后该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脱钩效应;(4)东线工程全面通水促进受水区农业水足迹脱钩,而中线工程导致受水区农业水足迹负脱钩。研究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讨论发现,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促进农业水足迹脱钩不具有动态可持续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充足、节水管理不足,中线工程供水不足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晗进  谭熙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对受水城市农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首先运用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技术设定双重差分模型,再通过测算东、中线工程受水区与非受水区共76个城市的农业水足迹及其Tapio脱钩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受水区农业水足迹整体平稳,但2015—2016年农业水足迹出现明显下降;(2)2014—2015年,南水北调受水区脱钩城市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扩张性负脱钩城市数量激增,其中东线工程是主要成因;(3)南水北调全面通水有利于受水区农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但2016年以后该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脱钩效应;(4)东线工程全面通水促进受水区农业水足迹脱钩,而中线工程导致受水区农业水足迹负脱钩。研究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讨论发现,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促进农业水足迹脱钩不具有动态可持续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充足、节水管理不足,中线工程供水不足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声旺  何茂萍  杨丽娟  方文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途径。以成渝高速(永川段)为例,以西南地区2种典型的边坡绿化初始配置模式慈竹+野牛草、黄刺玫+黑麦草为基础,分别与紫穗槐、黄荆、狗牙根、芒等路域优势种以不同方式组合,研究先锋植物丰富度对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早期演替及护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先锋植物丰富度可直接影响边坡植被的成坪时间、生物量积累,相同建植条件(边坡条件、播种密度等)下,初始绿化植物的种类越多,成坪时间越短,被积累的生物量也越多;2)先锋种数量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关(R2>0.995),相同演替阶段内,先锋种越多,群落的多样性水平(物种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田高良  孙彦丛  薛宇婷  赵旖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计问题是当前研究的新重点,其中最为紧迫与现实的是企业会计准则问题。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的117个国家为全范围样本,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括为三种会计准则模式。以沿线几个代表性国家为例,围绕该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相关法律规范体系、该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等角度进行分析,展示各国会计模式全景图,并对中国企业全球化财经管理提出建议,为更多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营投资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铭怡   贾濠基   董文豪   郭士维   王福豪   刘黎明   夏栋   许文年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增强干旱胁迫下植被混凝土中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抗旱能力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高羊茅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正常水分、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3种水分梯度与0、0.05、0.2、0.5 mg·L-14种油菜素内酯浓度处理,研究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株高、生物量、光合特性及部分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混凝土中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高羊茅的生长受到抑制且生理性能下降;油菜素内酯处理显著增加(P<0.05)干旱胁迫下高羊茅的株高、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高羊茅叶片中的胞间CO2浓度(Ci)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效提高植被混凝土中高羊茅的抗旱能力,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正常水分和轻度干旱胁迫以喷施0.2 mg·L-1油菜素内酯对高羊茅生长促进效果最佳,重度干旱胁迫以喷施0.05 mg·L-1油菜素内酯效果最佳。研究初步揭示了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将外源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引入植被混凝土生态边坡修复中提供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