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6)
- 2023(9579)
- 2022(8279)
- 2021(7487)
- 2020(6567)
- 2019(14973)
- 2018(14611)
- 2017(28097)
- 2016(15746)
- 2015(17410)
- 2014(17524)
- 2013(17439)
- 2012(16505)
- 2011(14789)
- 2010(14747)
- 2009(13709)
- 2008(13646)
- 2007(12429)
- 2006(10617)
- 2005(9178)
- 学科
- 济(66079)
- 经济(66015)
- 管理(41511)
- 业(41043)
- 方法(31043)
- 企(30839)
- 企业(30839)
- 数学(28038)
- 数学方法(27828)
- 农(20565)
- 学(16837)
- 财(16534)
- 地方(15282)
- 中国(15175)
- 农业(13928)
- 贸(13602)
- 贸易(13601)
- 业经(13221)
- 易(13208)
- 制(10859)
- 环境(10483)
- 务(9878)
- 土地(9862)
- 财务(9861)
- 财务管理(9836)
- 企业财务(9287)
- 和(9228)
- 技术(9219)
- 银(8584)
- 融(8581)
- 机构
- 大学(229268)
- 学院(228350)
- 济(91569)
- 经济(89621)
- 管理(86716)
- 研究(79648)
- 理学(75297)
- 理学院(74366)
- 管理学(73012)
- 管理学院(72615)
- 中国(58647)
- 科学(54260)
- 农(53896)
- 京(48052)
- 业大(43886)
- 农业(43386)
- 所(42747)
- 研究所(39591)
- 财(39420)
- 中心(37353)
- 江(35478)
- 财经(32012)
- 省(29213)
- 农业大学(29186)
- 北京(29083)
- 经(29076)
- 范(29066)
- 师范(28612)
- 院(28343)
- 经济学(28011)
- 基金
- 项目(160256)
- 科学(123608)
- 基金(115336)
- 研究(107860)
- 家(104121)
- 国家(103242)
- 科学基金(86277)
- 社会(67787)
- 省(66237)
- 社会科(64126)
- 社会科学(64098)
- 基金项目(62760)
- 自然(59039)
- 自然科(57604)
- 自然科学(57579)
- 自然科学基金(56550)
- 划(54759)
- 教育(48721)
- 资助(46166)
- 编号(42157)
- 重点(36752)
- 发(34875)
- 部(34680)
- 计划(33261)
- 创(33128)
- 成果(32337)
- 科研(31884)
- 创新(31128)
- 科技(30129)
- 课题(29373)
- 期刊
- 济(97771)
- 经济(97771)
- 研究(57730)
- 农(48178)
- 学报(47061)
- 中国(43903)
- 科学(40118)
- 大学(33346)
- 农业(32464)
- 学学(31953)
- 财(30368)
- 管理(26675)
- 业(17508)
- 技术(17451)
- 融(17090)
- 金融(17090)
- 业经(17064)
- 教育(16931)
- 财经(15286)
- 经济研究(15167)
- 问题(13608)
- 版(13463)
- 资源(13247)
- 经(13010)
- 业大(12895)
- 科技(11845)
- 技术经济(11573)
- 农业大学(11121)
- 商业(10843)
- 贸(10590)
共检索到325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尚武 张友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将对湖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产生深远影响。该工程所淹没土地利用强度大 ,利用效率高 ,故淹没损失大 ;移民开发、工矿及公共基础设施搬迁用地大 ,移民开发将受到资金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补偿工程所占用耕地将对湖北省耕地占补平衡造成很大的压力 ,严重影响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效益。工程开工对湖北省土地开发利用是弊大于利。建议移民安置以外迁安置为主 ,后靠安置为辅 ,结合库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实行开发性移民政策 ,移民搬迁用房和各项专业设施复建尽量少占耕地 ;库区土地开发应以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为主 ,以开垦荒山荒坡为辅 ,考虑从中线工程收益...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仁东 隋晓丽 彭映辉 唐万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利用1989~1990年和1999~2000年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建立了湖北省近10年来两个不同时期的同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减少了0.68%,林地减少了0.18%,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7.92%,水域面积增加的幅度为3.0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转型主要发生于上述4类之中,尤其是耕地与水域相互之间的转变比较频繁。动态度计算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最快的区域均处于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江汉平原、鄂东的大部分地区及鄂西的宜昌,土地利用变化较快;鄂西山区绝大部...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变化 湖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贤辉 张霞 杨钢桥
采用1996~2004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全省耕地大幅度减少,其次是未利用地和牧草地;林地则迅速增加,其次为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园地、其他农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随后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湖北省7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进一步对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定量诊断出各驱动因子对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贡献作用的大小。结果显示,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关系可以用4对典型相关变量表示,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的发展变化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军岩,王国霞,李娟,鲁奇
采用GIS技术及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整体分析,初步揭示了城市化的综合发展状态及其所包含的人口及土地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征,并明确了人口变化的主导作用。分析表明,随州城市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并呈现与工业化同步的发展状态,在此前提下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空间分布向中心市区集中,但农业就业比重偏高,同时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汉,路洪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庆利 罗芳
在水土流失严重、非农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以及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用地的有效使用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复种指数、土地生产率、资金投入产出率和劳动力投入产出率等作为测度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着重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和农户兼业等因素的影响。依据湖北省农村的随机抽样数据,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表明,土地细碎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农户兼业对复种指数的作用为正,对资金投入产出率的作用为负,对土地生产率和劳动力投入产出率的作用不显著;传统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此,本文提出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不动摇;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工业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巧娴 梅昀 陈银蓉 韩啸
运用湖北省16个城市2000、2005、2010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综合考虑城市用地的经济产出和环境产出,采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测算并分析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空间差异及演变规律,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各城市的效率值大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提升的趋势;2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空间分异格局由2000年以武汉市为最高值向周边城市递减的单一中心格局,逐步演变为2012年的鄂东南和鄂西部的双中心格局;3武汉周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偏低,且具有较大的减碳提效空间;4湖北省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冗余、二三产业产值不足、净碳排放量过高,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提升;5省会城市、城市圈城市、鄂西圈城市的理想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磊 董捷 张安录
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地经济效益是利用土地的目标之一,如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利用减碳增效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互作用的视角,梳理复杂系统内变量间的反馈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SD)进行建模,将约束条件纳入到多目标规划(MOP)中,实现MOP与SD模型整合,进行系统仿真并得出优化后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结果显示,利用SD-MOP模型能够实现减碳增效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2008年真实值相比,耕地、林地、牧草地及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0.33×10~4、30.17×10~4、0.08×10~4和16.37×10~4 hM~2,其他农用地及未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隋晓丽 李仁东 朱超洪
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利用 1989~1990 年和 1999~2000 年获取的 LANDSAT卫星影像,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起主要控制性作用;城市化与工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有关土地利用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形成起进一步调控作用。分区而言,鄂西、鄂东北、鄂东南等山区是耕地、林地与草地相互转换区;武汉、鄂州、黄石等沿江城郊区和从宜昌到沙市区沿江带是城镇扩张区;荆州、汉江下游和鄂北岗地丘陵是水域缩减区;江汉平原区是水域扩张区。另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有关耕地政策的出台是耕地、林地与草地相互转换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利华 史志华 王天巍 蔡崇法 刘红耀
基于1978、1991和2002年3期的MSS、TM与ETM遥感影像数据,对红壤丘陵北部边缘区的咸宁市1978~2002年20余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充分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土地结构整体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将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图叠加,统计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2个比较时段的转移概率矩阵。结果显示,20多年来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一直是以林地为主导的土地格局,林地、园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耕地、未利用地则明显减少。在定量刻画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影响该区土地格局变化的主要...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彧 李江风 徐佳
以1996年和2009年两期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省生态功能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对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产生核心影响的是林地、草地以及耕地之间的剧烈变化;湖北省整体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局部存在结构性问题;2鄂西三大区及幕阜山地区作为湖北省生态屏障,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强,武汉地区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大力恢复水域和林地,取得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而保耕地的任务则基本转嫁于鄂中地区以及桐柏-大别山地区,其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或增长微弱;3湖北省东西四大山地必须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武汉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银超慧 郄昱 刘艳芳 张翔晖
深入理解道路网络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开展可持续的土地利用与道路网络规划。引入多中心性评价模型,对临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直线中心性3个指标,运用UNA对湖北省道路网络中心性进行测度;选取景观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斑块大小,平均形状指数4个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并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湖北省道路网络中心性格局和空间特征各异,整体上东高西低,临近中心性呈现条带状分布,中介中心性呈孔隙状分布,直线中心性呈片状分布;(2)景观层面上,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和多样化对直线中心性最为敏感,而临近中心性与中介中心性与景观格局指数关系相对复杂;(3)在类型层面上,道路网络中心性与各类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相关性各异,其中高中心性区域对林地表现为鲜明的排斥和破碎化效应,而对建设用地表现为强烈的吸引和空间集聚现象。该研究以道路网络中心性视角探讨道路网络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为区域空间形态和构成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鹏飞 朱兰兰 蔡银莺
基于湖北省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528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农户在耕作意愿、结构和强度方面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明显。重点开发区的农户耕作意愿较弱,兼种行为居多,耕地资金投入最高、复种指数较低;限制开发区的农户耕作意愿最强,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远高于经济作物,耕地资金投入最低、复种指数最高;禁止开发区的农户耕作意愿最弱,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远高于粮食作物,耕地资金投入较高、复种指数最低。户主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对其土地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年数等6个变量对耕作意愿有显著影响;经营耕地面积等8...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生,赵宝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初探李春生,赵宝莲(续上期)(三)增加汉江水质污染,降低稀释自净能力,影响生态环境。汉江中下游目前水质良好,除个别断面为Ⅱ类水质外,大部分断面为Ⅰ类水质标准,符合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要求。据监测资料,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生,赵宝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初探李春生,赵宝莲[编者按]南水北调是改善我国水系结构,改变华北大平原和中国北方农业,工业生产配置,改善京、津供水条件的重大创举,是具有代表我们时代气魄的和改造中国的伟大意义的跨世纪工程之一,早在五十年代,党中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