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0)
2023(10663)
2022(9311)
2021(8830)
2020(7335)
2019(17063)
2018(17147)
2017(32622)
2016(17806)
2015(20213)
2014(20329)
2013(20031)
2012(18351)
2011(16526)
2010(16410)
2009(14774)
2008(14241)
2007(12469)
2006(10854)
2005(9021)
作者
(51621)
(42665)
(42252)
(40335)
(27068)
(20468)
(19263)
(16883)
(16268)
(15245)
(14822)
(14279)
(13602)
(13321)
(13189)
(12886)
(12685)
(12565)
(12340)
(11870)
(10644)
(10308)
(10252)
(9667)
(9550)
(9514)
(9504)
(9398)
(8550)
(8402)
学科
(68328)
经济(68258)
管理(51538)
(44921)
(37236)
企业(37236)
方法(31254)
数学(26642)
数学方法(26345)
(19499)
中国(17924)
地方(17520)
(17135)
业经(15765)
(15417)
环境(14951)
农业(13063)
(12846)
理论(12159)
(11792)
贸易(11783)
(11398)
技术(11221)
(10865)
(10599)
教育(10315)
(9768)
财务(9700)
财务管理(9685)
资源(9175)
机构
大学(247518)
学院(246729)
管理(100457)
(90636)
经济(88357)
理学(87142)
理学院(86155)
管理学(84635)
管理学院(84209)
研究(81773)
中国(59053)
(53806)
科学(53789)
(40557)
(40008)
(39956)
业大(39208)
研究所(37289)
中心(37271)
(35408)
北京(34174)
(34157)
师范(33873)
财经(32424)
农业(31020)
(30695)
(29528)
(29451)
师范大学(27428)
技术(26892)
基金
项目(176713)
科学(137518)
研究(129926)
基金(125877)
(109790)
国家(108865)
科学基金(93099)
社会(78960)
社会科(74593)
社会科学(74572)
(69696)
基金项目(68356)
自然(61758)
自然科(60112)
自然科学(60097)
教育(58965)
自然科学基金(58950)
(58843)
编号(54328)
资助(51086)
成果(43421)
重点(39422)
(37973)
(37609)
课题(37185)
(36351)
创新(33837)
科研(33644)
项目编号(32866)
大学(32605)
期刊
(99973)
经济(99973)
研究(69798)
中国(47258)
学报(40287)
科学(37037)
(36005)
管理(35121)
教育(30767)
大学(29898)
(28107)
学学(27776)
农业(25690)
技术(21628)
业经(17330)
(17177)
金融(17177)
图书(16729)
财经(14388)
经济研究(14298)
资源(13516)
科技(13229)
问题(13114)
(13032)
理论(12612)
(12082)
实践(11925)
(11925)
现代(11444)
情报(11361)
共检索到352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岗  陆根法  蔡邦成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区际生态补偿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域,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例,从保护区改善水质所带来正面效益的角度,探讨了跨流域调水所涉及的生态补偿问题,提出了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邦成  陆根法  宋莉娟  陈克亮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可以为生态建设工程效益的定量评价提供借鉴。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生态建设成本的角度,定量评估规划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一期生态建设工程的预期生态经济效益。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现有成果为手段,并结合实际状况进行适当修正后,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评估得到一期生态工程实施后每年所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2 816万元,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引入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调整后的结果为4 229万元;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得到一期生态建设工程的年成本为793万元;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后每年增加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调整值为生态建设年成本的5.3倍,表明一期生态建设的预期生态经济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爱敏  葛颜祥  耿翔燕  
构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选择不同,影响到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与实施,进而对水源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利益诉求,将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受偿者与补偿者,二者在生态补偿中的行为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利用博弈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受偿者与补偿者的支付矩阵,分析了在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选择机理,给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从而得出了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优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补偿者的风险偏好、监管成本以及受偿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超长收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爱敏  葛颜祥  耿翔燕  
水源地保护区居民对生态补偿的满意度,是反映在水源地生态补偿过程中当地居民自身利益需求与生态补偿标准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本文作者选取山东省等12个地市的水源地保护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居民对现行生态补偿标准的满意情况,并利用Probit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其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居民的年龄越大、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所得补偿越高,其对现有补偿的满意度就越高;而居民的受偿意愿越强烈、所处水源地保护区级别越高,其对现有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就越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松  李婷婷  
生态补偿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现有的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机制,为了探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中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实现方式,基于对理论与现实依据的分析,提出了四种水源地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1)水权交易模式:提出水权的市场交易机制与拍卖机制构想;(2)发展权流转模式:受水区对水源区进行产业补偿,帮助水源区建立"飞地";(3)生态经济模式:依托水源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产品市场效益;(4)公共物品市场购买模式:政府利用补偿资金购买私人部门提供的水源地生态建设服务或项目。最后就如何以政府为主导,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引入市场化生态补偿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景锋  
生态补偿量的确定和补偿的分配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从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建设成本出发,测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建设工程的外部生态补偿,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和水源区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以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结合实际状况进行适当修正,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评估得到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实施后每年所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54×105万元,引入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调整后的结果为1.12×105万元。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益不同,进行再次修正,可知水源地生态工程使水源地以外地区增加生态服务价值3.61×104万元。在考虑生态建设成本后,测算出水源地每年应得到外部生态补偿4.145×104万元。在此基础上,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以各生态建设区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比例为标准,探讨了水源区的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兰  屈晓娟  王超亚  
由于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陕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出现了减贫扶贫制约性因素,亟须从法律健全、机制建设、资金落实、人文关怀、生态移民、生态产品扶持等方面构建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做好生态补偿式扶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一凡  许开鹏  王晶晶  迟妍妍  张萧  
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为基础,量化了辽宁大伙房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的水源涵养功能价值为389元/hm2.年,区域水源涵养功能价值为2.44亿元/年。根据大伙房水库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生态服务价值分配系数为0.1,上游地区每年应该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得到直接经济补偿2440万元以及不小于2 440万元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大伙房水库上游清源县、新宾县和抚顺县3个县森林面积比例,3个县每年将分别得到1090、1160和190万元的直接经济补偿和等价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最后提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核算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①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的统一;②经济补偿分配系数的确定;③生态补偿的构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萍萍  胡仪元  
生态补偿计量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文章从生态补偿工程建设成本和直接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综合总成本修正模型和机会成本法的优点,引入了经济红利效应、生态改善效应、水质判定系数来修正补偿金额,并重新定义了水量判断系数的概念,以此来估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对汉江流域水源地—汉中市的生态补偿资金。计算结果为482.08亿元/年,即受水区每年向汉中市支付482.08亿元作为生态补偿资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徐龙  千鹏霄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久有效运行的关键,合理有效地测算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配方式是重中之重。基于水源区2012—201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计算分析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及受水区各省份之间补偿资金的分摊比例。结果表明:(1)水源区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 260.64亿元,比2012年减少了63.57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9.16亿元;(2)水源区应得到的生态补偿资金为149.2亿元,而受水区愿意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为84.73亿元,国家每年通过一般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水源区约18亿元,但仍有46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缺口;(3)采用离差平方法确定了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4省份每年应承担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为26.91亿元、22.20亿元、14.66亿元和20.96亿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颜祥  梁丽娟  接玉梅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进行市场化筹集。其市场化筹集是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水资源为载体,受益者依其消费的生态资源的数量进行付费。同时根据“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以整个水源地保护区为对象,界定生态补偿对象,同时按照其经济行为确定补偿要素,根据其在水源地生态保护中贡献的大小,在能够调动其积极性的前提下确定补偿标准。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形式上可采用生态受益者对水源地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形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彩红  葛颜祥  
在分析流域生态补偿中水源地和受水区行为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监督博弈模型推导出双方行为选择的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域水源地的败德行为将随水源地违约超常收益的增大、生态建设机会成本的增加和其冒险意识的增大而放纵,随违约惩罚和生态补偿额度的增大而收敛;受水区的监督行为会随受水区监督成本的增加及冒险程度的提高而强化,随违约惩罚、违约对受水区造成潜在损失的加重而弱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浩  白杨  黄宇驰  王敏  鄢忠纯  石登荣  黄沈发  王璐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本文首先从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目标与原则、主客体分析、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方面综述了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起步早、发展成熟;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且不完善,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资金来源单一、监督评估体系几乎空白等问题。通过综述水源地生态补偿实施效益评估方面的研究及案例发现,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学者开始探索评价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但仍缺乏对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监管与效益评估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拓展资金渠道,引导市场化资金募集方式;因地制宜,多重补偿方式相互结合;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实施效益评估机制等几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文清  谷树忠  李维明  
机制是制度化的方法。水质保护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水质保护效果,是事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永续利用并发挥其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3省8市(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但水质保护协调机制临时,多主体水污染防治机制滞后,河湖健康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和水资源价格机制等不健全,导致水质保护措施难以落实、水安全难以保证。为此,文章建议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水质保护机制改革与创新,以确保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高效、水质稳定达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萍萍  张欣乐  胡仪元  
基于目标分解法构建涵盖水源保护、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等指标的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四市生态补偿相关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价分析目前水源地的生态补偿绩效情况。结果表明,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综合结果是安康>汉中>商洛>十堰,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四市都亟须实现绿色脱贫,其最大的生态补偿诉求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方式。鉴于此,本文从加快绿色产业开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固强补短等方面提出推动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