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4)
- 2023(7548)
- 2022(6680)
- 2021(6138)
- 2020(5423)
- 2019(12416)
- 2018(12408)
- 2017(23651)
- 2016(13187)
- 2015(14918)
- 2014(15088)
- 2013(14971)
- 2012(14211)
- 2011(12917)
- 2010(13166)
- 2009(12297)
- 2008(12479)
- 2007(11487)
- 2006(9959)
- 2005(8852)
- 学科
- 济(55061)
- 经济(55015)
- 管理(36818)
- 业(32236)
- 方法(26393)
- 企(24945)
- 企业(24945)
- 数学(23304)
- 数学方法(23095)
- 环境(16675)
- 农(16475)
- 学(15944)
- 财(13462)
- 地方(12626)
- 中国(12538)
- 农业(10847)
- 贸(10471)
- 贸易(10468)
- 业经(10330)
- 划(10189)
- 易(10144)
- 和(10059)
- 资源(8912)
- 制(8807)
- 生态(8311)
- 务(8263)
- 财务(8245)
- 财务管理(8223)
- 理论(7858)
- 企业财务(7752)
- 机构
- 大学(195053)
- 学院(194630)
- 济(76840)
- 经济(75068)
- 管理(72830)
- 研究(69397)
- 理学(62390)
- 理学院(61602)
- 管理学(60381)
- 管理学院(60053)
- 中国(51986)
- 科学(46836)
- 京(41932)
- 农(39691)
- 所(37023)
- 财(34267)
- 研究所(34173)
- 业大(33690)
- 中心(32330)
- 农业(31604)
- 江(30430)
- 财经(27408)
- 范(26579)
- 师范(26287)
- 北京(26246)
- 院(25306)
- 经(24767)
- 州(23708)
- 经济学(23395)
- 省(22612)
- 基金
- 项目(133000)
- 科学(103007)
- 基金(95717)
- 研究(92733)
- 家(85602)
- 国家(84946)
- 科学基金(70936)
- 社会(57136)
- 社会科(54009)
- 社会科学(53987)
- 省(52719)
- 基金项目(51851)
- 自然(47593)
- 自然科(46271)
- 自然科学(46255)
- 自然科学基金(45385)
- 划(44626)
- 教育(41689)
- 资助(38713)
- 编号(37076)
- 重点(31179)
- 成果(29316)
- 发(29265)
- 部(29003)
- 创(26768)
- 科研(26333)
- 计划(26202)
- 课题(25653)
- 创新(25170)
- 大学(24054)
共检索到282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少鹏 孙广友 孙雅萍 万忠娟 王海霞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广泛发育,以浅积水的内陆淡水湿地为主。天然湖泊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演变明显,沼泽湿地均属于富营养型。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群结构具有趋同性。由于自然与人为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湖沼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湿地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污染程度从南向北加剧;湖泊湿地水体普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渐下降。文中对湖沼湿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过程是退化的前提、基础,人为过程是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东线工程对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建民 王娟 杜崇
向海湿地位于半干旱的吉林西部平原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自然和人为驱动影响下,系统结构和功能出现明显的退化趋势,表现为湿地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削弱、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向海湿地生态环境背景条件及退化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机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是湿地退化的前提,上游水的大量截流、水利工程设施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触发了湿地退化的过程。通过对退化湿地的脆弱因子分析,指出退化河流湿地的恢复必须从湿地的水文功能出发,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和转化,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及生态技术和生态工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英华 崔保山 杨志峰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文在分析湿地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提出了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关键词:
湿地 水文特征 生态环境 白洋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怀清 朱晓荣 周金星 崔明
通过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后(1996年、2004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分析,进行湿地变化及湿地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减少了3 753.99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 213.19km2,人工湿地减少了2 540.80 km2。围垦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工湿地(水稻田)大面积减少,旱地面积大量增加,同时芦苇和林地面积增加。外湖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迅速增加,主要源于苔草滩地的减少,同时林地逐渐向泥滩地方向发展。退田还湖工程对湿地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围湖造田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洞庭湖区的天然湿地...
关键词:
退田还湖工程 洞庭湖 湿地 遥感监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葛刚 刘成林
2003年以来,鄱阳湖长期处于低枯水位状态,湖盆植被面积减少600km2;洲滩土壤含水量降低,旱生植物物种入侵,占据高程15m以上洲滩,湿地植被演变成中生性草甸,使物种大幅度增加;湿生和水生植物向湖中心下移,生长空间缩减;对水深、污染物敏感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对水深适应性强和耐污染的植物迅速扩张。无序采砂、防火烧荒、牲畜放牧加剧了这一局面。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湿地植被正在逐步退化。为了遏制这一退化现象,正在建立鄱阳湖健康评价体系与标准,加强植物群落固定断面和针对稀有物种、对水深和污染物敏感物种、危害湖泊健康物种进行专项监测,针对发现的问题,用遥感影像辨识...
关键词:
湿地 植被 退化 防治对策 预警 鄱阳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保山 杨志峰
该文基于生态学的方法 ,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确定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 5个等级 ,即最大、最优、优等、中等和最小需水量。在此基础上 ,对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各类型级别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 ,特别是对湿地植物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水需水量、防止岸线侵蚀需水量、净化污染物需水量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提出了相关的指标标准和相应级别。同时在相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列出了各类型级别的需水量。以黄淮海地区作为案例 ,计算了该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强调了保证和维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重要性。同时以相关规划为依据 ,对该区未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展示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春
2001~2002年对拉鲁湿地近50年(1951~2000年)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近50年拉萨城市发展、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拉鲁湿地的面积、水环境、植物种类、植物群落和动物物种均较20世纪50年代初期(早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其主要变化特征为:①湿地面积由早期的12km2锐减为6.2km2;②湿地由终年积水演变成季节性积水,水位梯度也由早期的0.3~0.8m增大为0~1.5m;③湿地植物物种在数量上较早期增加了13科31属32种,但原生的湿生植物物种却有所下降;④湿地植物群落已由早期芦苇和苔草群落占绝对优势的状况演变为多种植物群落共生的格局;⑤湿地鸟类和鱼类...
关键词:
拉鲁湿地 生态环境 动植物资源 变化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李婉宁 赵英伟 周阳 柳圭泽
科学掌握赤碱蓬湿地退化特征和识别退化影响因素,对恢复湿地赤碱蓬植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88~2019年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开展近30年翅碱蓬湿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和退化分区研究,探讨翅碱蓬湿地退化的主要土壤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年研究区域翅碱蓬湿地面积发生波动式变化,其中1988~1999年和2017~2019年为小幅度波动阶段,2000~2001年和2005~2014年为显著和稳定增长阶段,2002~2004年和2015~2016年为急剧和显著退化阶段;近30年翅碱蓬湿地转出为其他地类面积减少40.65km~2,其他地类转入后面积增加40.46km~2,总体处于平衡态势,其中芦苇湿地和河流滩涂为主要转换类型,而人工建筑对翅碱蓬湿地破坏影响较大,是导致翅碱蓬湿地面积减少并难以恢复的主要因素;根据30年来翅碱蓬湿地时空变化格局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翅碱蓬高度、中度和低度生长湿地区以及低度、中度和重度退化湿地区以及未生长植被湿地区等7个区域。低度生长区分布相对集中,但受外围中度和重度退化区域的影响,面临较大的退化风险;0~3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使得土壤平均全盐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限制了翅碱蓬的生长,导致翅碱蓬湿地退化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翅碱蓬湿地 退化分区 土壤因素 辽河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培雁 刘威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然而退化、丧失严重。目前对湿地的研究大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湿地退化的成因,对湿地退化的制度成因分析则较为缺乏。本文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方面对湿地退化的制度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适当的湿地保护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湿地退化 制度成因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王琴 张海燕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杨新荣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气候、水文、水质、血吸虫病感染和生物多样性。尽管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但由于气温上升、水位落差较大、水质状况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密监控和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持湖区水位相对平稳,改善湖区水质,继续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湿地生态环境 农业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富强 刘影 叶慕亚 郑林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通过压力分析,发现影响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围垦、不当的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经济贫困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亟待加强的湿地管理体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压力 典型湿地 鄱阳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洪秀 孙占东 王润
根据1955—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历史观测记录统计资料,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有实测资料以来,博斯腾湖水位和面积变动大概有2个主要阶段:1971—1987年,博斯腾湖水位持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0.2m,水面面积减少11.8km2;1987—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持续上升,平均每年上升0.32m,水面面积增加30.3km2。分析表明,博斯腾湖水位变动主要原因是开都河径流量的变化引起的,博斯腾湖流域农业用水及出流量对博斯腾湖水位的变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博斯腾湖水位变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位的大幅度变动,对湿地水质、湿地各项资源及湿地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军涛
The account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the framework of green accounting system.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environment,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have been analyzed.On the basis of these,we find the key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reas.The economic value that owing to several eco environment losses have been calculated.It appears that only the several ones,which is the 9 35 percent of the GDP in 1999. Because of the confine,which comes from the data,it is only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conomic value accounting of eco environment losses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system.But from the calculated result,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lots of economic losses owing to the eco environment destroyed.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t up a framework of green accounting system in Poyang lake wetlands,with it the inhabitants and government apparatu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 environment.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生态环境损失 价值核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祝遵凌 胡海波 曹剑 崔利杰
通过对淮盐高速公路沿线湿地水环境的分期调查和检测,从多个水质指标分析了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沿线湿地水环境中的水温、水深、SS等参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总氮、氨氮、总磷、溶解氧等化学指标也有相应的变化,其中总氮含量在通车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空间变化上,盐城南互通湿地各项水质指标测定值都较高,其中总磷含量与其他样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