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
- 2023(596)
- 2022(577)
- 2021(535)
- 2020(465)
- 2019(856)
- 2018(847)
- 2017(1179)
- 2016(981)
- 2015(1092)
- 2014(995)
- 2013(996)
- 2012(980)
- 2011(968)
- 2010(938)
- 2009(870)
- 2008(872)
- 2007(825)
- 2006(632)
- 2005(571)
- 学科
- 学(3190)
- 水产(1738)
- 害(1726)
- 生物(1711)
- 虫(1613)
- 虫害(1429)
- 病虫(1336)
- 病虫害(1336)
- 动物(1335)
- 防(1220)
- 业(1201)
- 防治(1191)
- 治(1190)
- 动物学(1143)
- 及其(1104)
- 微(1051)
- 生物学(1037)
- 微生(1019)
- 微生物(1019)
- 管理(974)
- 企(955)
- 企业(955)
- 济(867)
- 经济(867)
- 微生物学(792)
- 病害(734)
- 壤(709)
- 土壤(707)
- 物(706)
- 鱼(610)
- 机构
- 大学(15926)
- 学院(15551)
- 农(10920)
- 农业(9108)
- 科学(9066)
- 研究(8436)
- 业大(6876)
- 室(6098)
- 所(6047)
- 实验(6029)
- 农业大学(5910)
- 实验室(5890)
- 研究所(5889)
- 重点(5550)
- 业(5102)
- 中国(4856)
- 省(4372)
- 生物(4004)
- 技术(3940)
- 水产(3427)
- 部(3368)
- 京(3165)
- 院(3163)
- 中心(3149)
- 科学院(3134)
- 研究院(2962)
- 生命(2760)
- 科学研究(2750)
- 工程(2733)
- 江(2733)
共检索到2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刘淇 魏玉西 薛勇
选用复合酶酶解南极磷虾,对酶解多肽进行多肽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南极磷虾酶解多肽及各分级级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微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和副溶血弧菌6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法所得的南极磷虾酶解多肽的含量达81.44%,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254~10 000;酶解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分级级分Ⅲ(1.0×103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多肽 抑菌活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云姣 张海燕 孔聪 樊成奇 刘淑晗 汪宇 沈晓盛
通过酶解法从南极磷虾肌肉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含氟多肽,并采用LC-MS/MS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酶解所得南极磷虾多肽粗提物的得率约为20%,其总氟含量为(731.73±1.01)μg·g~(-1)。粗提物精制后,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6个多肽(分别命名为F1、F2、F3、F4、F5、F6),采用离子色谱法筛选出含氟量最高的多肽F6,测定其结合肽氟含量为(266.11±0.40)μg·g~(-1)。将F6的氨基酸序列片段通过NCBI-Nucleotide-Euphausiacea蛋白质数据库检索,按匹配值得分高于100分可筛选鉴定得到4种蛋白质[Clock, Tropomyosin, ATP synthase subunit 6 (mitochondrion), Arginine kinase],通过对4种蛋白的分析发现,南极磷虾蛋白结合氟通过与Clock蛋白磷酸化结合的可能性最大。研究结果对今后探究南极磷虾中含氟蛋白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南极磷虾应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含氟多肽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惠平 于佳 李钐 魏玉西 王文秀 许丽娜 韩丹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分别提取水溶、酸溶、碱溶、盐溶性蛋白质,并用6种蛋白酶酶解,将所得24种酶解物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4种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水溶性胃蛋白酶酶解物的抑菌活性最优。将水溶性蛋白质经硫酸铵沉淀以及超滤分级,比较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所得蛋白质酶解物以及不同分子量多肽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水溶性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为40%、50%时沉淀所得蛋白的胃蛋白酶酶解物中,相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郎蒙 李燕 蒋蔚薇 孙慧敏 宋益善
该研究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为原料,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在确认最佳生物酶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用超滤和G-25进行分离纯化,凝胶色谱法探究酶解液和多肽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5.9 h、料液比3.75:1、酶添加量0.062 g/g_((原料));酶解液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3000 u以下,占98.63%;经超滤C4(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艳青 陆建学 黄洪亮 高露姣 房文红 陈雪忠 施大卫
分析了经1.5%木瓜蛋白酶55℃酶解3 h后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水解度为44.24%;上清冻干物(FDS)中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67.13%和13.91%,其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鲜味氨基酸总量(ΣDAA)、牛磺酸Tau含量及F值(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较酶解前分别提高了8.96%、6.06%、39.10%和16.67%,表明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酶解前要高。沉淀冻干物(FDP)中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44.49%和10.40%,而粗脂肪含量高达33.28%。FDP中总氨基酸含量(ΣAA)、ΣEAA、Σ...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木瓜蛋白酶 酶解产物 营养组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晓玲 杨桥 樊成奇 陆亚男 田晓清 黄洪亮 陈雪忠
从我国南极磷虾科学探捕项目所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共附生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多相分类学分析、发酵培养、代谢产物提取及HPLC分析,并对其发酵粗提物进行了针对多种重大疾病药物靶标-一氧化氮(NO)抑制活性的靶向筛选。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其进化关系最近的需盐杆菌(Salegentibacter salinus)ISL-6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3.2%(小于确定新种的阈值97%)。综合该菌株的多相分类学指标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需盐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Salegentibacter sp.NJC-06,其发酵代谢产物中主要活性成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怡炫 陈昕 王芳 惠彦行 盛军 徐海波 徐甲坤
本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pH、金属离子(Zn~(2+)、Mg~(2+)、Cu~(2+)、Fe~(3+)、Al~(3+)和Ca~(2+))对南极磷虾粗酶液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苯甲基磺酰氟(PMSF)、EDTA·2Na、碘乙酰胺(IAM)和甲苯磺酰–苯丙氨酸氯甲基酮(TPCK)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南极磷虾粗酶液中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值为8.0;当金属离子浓度为0.5 mmol/L时,Zn~(2+)、Mg~(2+)、Cu~(2+)、Fe~(3+)和Al~(3+)金属离子对蛋白酶酶活的抑制率分别为55.02%、55.02%、35.39%、20.67%和41.12%,而Ca~(2+)离子对蛋白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MSF和EDTA·2Na对蛋白酶酶活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PMSF的浓度为8.0 mmol/L时,抑制率为60%;EDTA·2Na浓度为0.6 mmol/L时,抑制率为86.67%;IAM在低浓度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PCK低浓度时抑制效果不明显,浓度升高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5~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EDTA·2Na对蛋白酶酶活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加。本研究阐明了影响南极磷虾粗酶液蛋白酶酶活的因素,开发了针对南极磷虾粗酶液中蛋白酶活性的抑制剂,为南极磷虾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数据。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粗酶液 基础酶学性质 抑制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岩 邢丽红 孙伟红 孙晓杰 祖露 李兆新
由于虾青素酯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其准确定量还存在难点,将其有效转化成可定量的游离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实验将南极磷虾作为不同形态虾青素研究的代表性品种,采用柱层析法从南极磷虾中分别制备了虾青素的单酯和双酯,明确了其组成和含量,作为典型特征样品,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确立最佳酶解条件,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从南极磷虾中制备并鉴定出8种虾青素单酯和13种双酯作为典型特征样品;(2)单酯在底物浓度为0.5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1.14 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 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达94.56%±1.24%;双酯在底物浓度为1.0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0.92 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28%±0.84%。(3)将常温酶解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65.09±20.35) mg/kg,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1 759.36±90.19) mg/kg。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分别采用标准SC/T 3053-2019和GB/T 31520—2015与酶解法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260.42±11.57)和(21 752.54±100.00) mg/kg,偏差均小于10%;进一步通过在样品基质中添加全反式虾青素标准溶液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南极磷虾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5.24%,RSD为2.03%;雨生红球藻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56%,RSD为0.75%,说明常温酶解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虾青素酯的准确定量。研究表明,常温酶解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减少了温度引起的虾青素氧化和异构化,最大化的将酯态转化成游离态,适用于水产品中虾青素酯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酯 常温酶解法 定量测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杭虞杰 李学英 杨宪时 迟海 郭全友
为了探讨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类胰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采用邹氏不可逆抑制动力学法,测定了STI对该酶的微观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的Km和Vmax分别为0.155 mmol/L,8.44μmol/(L.min)。酶活力随着STI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其IC50约为2.8μg/mL;低浓度的STI溶液对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慢可逆抑制。正向微观速度常数k+0为0.184 mmol/(L.min),逆向微观速度常数k-0为0.039 4 min-1,随着STI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大,该酶最终将完全失活。本研究旨为该酶的抑制技术研究提供实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荣雅利 周婷婷 施文正 汪之和 李燕
南极磷虾生活在在极寒环境,其体内特殊的蛋白酶系统是其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关键因素。羧肽酶为南极磷虾蛋白酶系统中一类主要且关键的蛋白酶,酶学性质研究对其后续基础研究开展及商业利用都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南极磷虾为原料,采用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琼脂糖凝胶FF阴离子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从南极磷虾匀浆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羧肽酶,SDS-PAGE结果显示其分子量为30ku。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8.0。热稳定性较差,即使在4℃下保温超过2h酶活性会急剧下降。金属离子Ni~(2+)、Mn~(2+)、Zn~(2+)、Mg~(2+)具有激活作用,且激活作用依次增强;而Ca~(2+)、Fe~(3+)、Cu~(2+)起抑制作用,Cu~(2+)抑制效果最明显。对巯基有修饰作用的抑制剂DTT、β-巯基乙醇对其有抑制作用,推测该酶活性中心存在二硫键;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1,10-菲罗啉对该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了其具有金属蛋白酶特性;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该酶抑制作用并不强烈。以脲酰-L-苯丙氨酸为底物溶液,测得该酶Km为0.0059mg/mL、Vmax为4.9091U/min。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羧肽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淇 谢沙 赵玲 曹荣 万慧一 魏玉西
以菲律宾蛤仔为原料,比较其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抑菌活性最强的酶解产物的制备工艺,并测定最优酶解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副溶血弧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较高,对四联微球菌则未见明显的抑菌活性。胃蛋白酶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h,温度35℃,pH2.0,加酶量3000U/g,料水比1∶4;该条件下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5000以下。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酶解产物 抑菌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英乾 邱水 陶虎
采用浸提、离心、沉淀、冻干的方法得到竹肉球内生菌(Engleromyces goetzei P.Hennings)的粗提物,再经分子筛G-25凝胶柱纯化后得到粗多肽,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对峙法,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粗多肽对农业致病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菌多肽DMSO提取液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核果炭疽病菌(Drupe anthrax)和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lium albo-atrum)的抑菌活性最高,IC50分别为8.70、9.48和8.96μg/mL。同时,对抗菌肽在酸碱、高温、酶解和有机溶剂环境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具有一定的溶剂选择性及α-淀粉酶、胃蛋白酶对其有一定程度的水解之外,该抗菌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用HPLC对粗多肽进一步纯化,得到电泳纯的抗菌肽。
关键词:
竹肉球内生菌 抗菌肽 致病菌 抑菌活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耿晓晓 刘淇 殷邦忠 曹荣 李志超
以海参水煮液的冻干粉为原料,选取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酶解制备多肽,测定其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对比。结果表明,3种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清除·OH、O-2·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依次为8.565、6.658和2.015mg/ml,其对O-2·的清除能力优于TBHQ。经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分子量分别分布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昕源 欧阳杰 马田田 白贞 沈建
虾粉是南极磷虾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之一,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活性物质的破坏,是决定虾粉品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掌握虾粉在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情况及流向路径,通过测定蒸煮和干燥这两个涉及热处理的关键工序过程中,虾体内水分、灰分、蛋白质和脂质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脂肪酸、虾青素等功能成分的损失情况,分析各主要物质的流向路径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蒸煮过程中水分流失8.49%,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63.5%,大多以蒸发的形式流失;蛋白质在蒸煮过程中流失1.12%,其中流向蒸煮液0.87%,流失部分主要为水溶性蛋白,干燥过程流失6.05%;脂质在蒸煮和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1.11%和1.61%,进一步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45.57%降至43.65%,其中EPA相对含量在蒸煮和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0.41%和1.16%,DHA相对含量在蒸煮过程中变化不大,干燥过程中减少0.68%;虾青素是热敏性物质,受热处理的影响,在蒸煮和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9.4和58.6 mg/kg;灰分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85%和0.85%。研究表明,蒸煮过程中,损失的主要物质为蒸煮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及少部分的热敏性物质,干燥过程主要造成水分的蒸发和虾青素等热敏性物质的破坏。研究初步掌握了南极磷虾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与流向路径,分析了变化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减少物质流失的方案,为后续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虾粉品质、促进南极磷虾资源高质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加工工艺 营养成分 脂质氧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鑫 汪之和 施文正 李燕
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为研究对象,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南极磷虾体内分离纯化出胰蛋白酶。其纯化倍数为5.44倍,比活力为38.3 U/mg,得率为26%。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该酶的分子质量为28 ku。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5,Mg2+、Ca2+、Mn2+对南极磷虾蛋白酶具有激活性,Zn2+、Cu2+、Fe3+具有酶活抑制性,其中Cu2+的抑制性最强。酶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以BApNA为底物测得Km为0.073 mmol/L,Vmax为1.44×1...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酶 纯化 酶学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