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6)
- 2023(10239)
- 2022(9159)
- 2021(8663)
- 2020(7269)
- 2019(16809)
- 2018(16820)
- 2017(32698)
- 2016(17951)
- 2015(19865)
- 2014(19938)
- 2013(19770)
- 2012(17977)
- 2011(16080)
- 2010(15825)
- 2009(14220)
- 2008(13665)
- 2007(11679)
- 2006(9907)
- 2005(8457)
- 学科
- 济(66910)
- 经济(66834)
- 管理(50134)
- 业(48189)
- 企(40666)
- 企业(40666)
- 方法(33753)
- 数学(29243)
- 数学方法(28907)
- 学(17344)
- 农(17023)
- 财(16980)
- 中国(16319)
- 业经(14724)
- 地方(13301)
- 理论(11990)
- 务(11488)
- 农业(11471)
- 贸(11468)
- 贸易(11464)
- 财务(11429)
- 技术(11415)
- 财务管理(11411)
- 制(11354)
- 和(11322)
- 易(11130)
- 企业财务(10884)
- 环境(10565)
- 银(9758)
- 银行(9715)
- 机构
- 大学(250653)
- 学院(247977)
- 管理(100765)
- 济(92587)
- 经济(90477)
- 理学(88613)
- 理学院(87611)
- 管理学(85990)
- 管理学院(85549)
- 研究(82523)
- 中国(58401)
- 科学(54878)
- 京(52947)
- 农(42134)
- 所(41834)
- 财(41441)
- 业大(40063)
- 研究所(38829)
- 中心(36733)
- 财经(34289)
- 江(34226)
- 农业(33432)
- 北京(33003)
- 范(32808)
- 师范(32392)
- 经(31320)
- 院(30580)
- 州(28307)
- 经济学(26883)
- 技术(26859)
- 基金
- 项目(180026)
- 科学(140604)
- 基金(130471)
- 研究(128515)
- 家(114960)
- 国家(114035)
- 科学基金(97405)
- 社会(78861)
- 社会科(74672)
- 社会科学(74651)
- 省(70515)
- 基金项目(70262)
- 自然(65843)
- 自然科(64307)
- 自然科学(64291)
- 自然科学基金(63111)
- 划(59982)
- 教育(58527)
- 资助(54083)
- 编号(51849)
- 成果(41571)
- 重点(40074)
- 部(39203)
- 发(37695)
- 创(37470)
- 课题(35313)
- 科研(35226)
- 创新(34900)
- 计划(33814)
- 大学(33211)
共检索到34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田晓清 杨桥 邵盛男 陆亚男 黄洪亮 樊成奇
南极磷虾脂类营养含量丰富:油脂提取物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高于1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高于9%,总磷脂含量高于20%,冰鲜的南极磷虾中总虾青素含量高于3 mg/100 g。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虾青素、脂溶性维生素、甾醇等脂溶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进展,以及磷虾油提取方法、多种成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我国开展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综合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脂肪酸 虾青素 维生素 甾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继魁 施文正 赵勇 许强华 朱国平 陈良标
富氟异常是南极磷虾独特而有趣的生理性状,研究其富氟机理对于阐释极端环境下生物适应性进化机制,功能性仿生材料设计及磷虾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极磷虾富氟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评述内容包括氟的来源、氟在磷虾中的分配特征和赋存形态、氟在磷虾体内的变化特征分析以及磷虾富集氟的模式推测等,并对南极磷虾富氟机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甲壳 富氟机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会省 迟海 杨宪时 李学英
南极大磷虾被认为是人类可利用的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之一,然而南极大磷虾中氟含量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大磷虾各组织器官中氟含量的分布,以及南极大磷虾氟的来源及富集形态,阐述了南极大磷虾氟的安全性评价,并对南极大磷虾去/降氟方法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南极大磷虾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南极大磷虾 氟 安全性评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柳 王鲁民 周国燕 郭全友 郑汉丰 郑尧 杨絮 王万勇 覃干景
南极磷虾生物资源丰富,富含蛋白质、虾青素、磷脂等营养成分,磷虾粉是其主要加工产品,保障产品品质和全效利用是业内关注重点。对比了南极磷虾全脂虾粉与脱脂虾粉的生产工艺,对全脂虾粉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南极磷虾粉在虾油提取、水产养殖与高值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研究现状表明,南极磷虾粉营养丰富,但目前我国相关生产加工装备落后、产品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南极磷虾粉的潜在价值尚未完全得到利用,应进行针对性工艺优化与系统性装备升级,建立虾粉标准化生产体系,重点开展南极磷虾粉高值利用相关工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陆建学 高露姣 黄洪亮
水产养殖产业的不断增长,导致鱼粉的需求量和产量之间的矛盾急剧加大,迫切需要新的蛋白源来替代鱼粉,从而保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南极磷虾具有生物量大、分布广、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符合新型蛋白源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主要包括南极磷虾粉对不同水产动物的生长、健康、最终品质的影响以及氟在不同组织的累积情况,并对今后南极磷虾粉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水产饲料 应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谭志军 吴海燕 郭萌萌 杨帆 王联珠 李兆新 翟毓秀
200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共同组建的双壳软体生物毒素工作组根据贝类毒素的基本结构将其分为8类(组)。其中,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okadaic acid,OA)、原多甲酸毒素(azaspiracid,AZA)、环亚胺类毒素(cyclic imine,CI)、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蛤毒素(pectenotoxin,PTX)、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均属于脂溶性贝类毒素(lipophilic phycotoxins,LPs),这6大类毒素均为聚醚类物质,在贝类中富集的时间较长,目前已成为欧盟调整检测方法、最高残留限量等法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杨文鸽 徐大伦 薛长湖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脂质 脂肪酸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雷 周德庆 盛晓风
对天然生长的南极磷虾肌肉中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肌肉(干样)中粗蛋白含量64·44%,粗脂肪含量5·14%,粗灰分含量10·90%,无氮浸出物含量19·52%;18种氨基酸总量为57·16%,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5·88%,占氨基酸总量的45·2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4·94,其构成比例符合FAD/WHO的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3·06%,占氨基酸总量的35·98%;矿物质含量丰富;铅、汞、镉、砷几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相关食品卫生标准限量。综合分析认为,南极磷虾是一种食用安全、营养价值较高的虾类...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营养评价 安全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玉锋 王敬敬 檀利军 彭知云 赵晟 刘海泉 赵勇
为了提升可溶性南极磷虾蛋白的抗氧化性能,将芦丁复合到可溶性南极磷虾蛋白(SAKP)上,成功制备了SAKP-芦丁复合物,一种新型的多酚-蛋白复合物。通过测定SAKP-芦丁复合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同时采用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评价了SAKP-芦丁复合物对细胞受到氧化损伤时的保护能力。结果发现,与芦丁复合后,SAKP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增强;与天然SAKP相比,SAKP-芦丁复合物显著提升了HepG-2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减少了细胞因氧化应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最终降低了氧化应激损伤对细胞的伤害。以上结果表明,SAKP-芦丁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有希望应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蛋白资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熊怡
南极磷虾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且在南极食物网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南极绝大多数动物重要的摄食对象,因此,了解影响磷虾丰度和繁殖的因素至关重要,其中寄生于磷虾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被忽略。为充分了解南极磷虾寄生虫的类型、寄生形式及其对磷虾的潜在影响等,对南极磷虾中间寄生虫(法式海腰鞭毛虫Thalassomyces fagei)、体外寄生虫(吸管属纤毛虫Ephelota sp.)以及体内寄生虫(吸虫Trematode)的生命周期、寄生部位、感染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寄生虫往往需要适应磷虾频繁的蜕壳周期,高龄磷虾因蜕壳周期较长而致体外寄生虫附着和感染程度更高;中间寄生虫感染广泛且对磷虾具有多重危害,但其感染机制尚不明确;多主寄生的体内寄生虫对磷虾的危害较小,而单主寄生的簇虫和假丘类纤毛虫对磷虾危害性较大,其中吸虫的具体生命周期以及感染机制尚属未知。将来研究中,建议重点开展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感染机制、完整生命周期、寄生虫与磷虾体内细菌群落的关系以及磷虾性成熟度及年龄与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瑶瑶 包海鹰
【目的】对天麻种子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天麻种子的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天麻种子的脂溶性成分,用GC-MS对天麻种子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每10g体质量灌胃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0.2mL)、刺五加颗粒组(灌胃刺五加颗粒0.75g/kg)及天麻种子高剂量组(灌胃天麻种子4g/kg)、中剂量组(灌胃天麻种子2g/kg)、低剂量组(灌胃天麻种子1g/kg),每天08:00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1d。通过负重游泳试验测
关键词:
天麻种子 抗疲劳 耐缺氧 脂溶性成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建同 陆亚男 杨桥 马丽艳 樊成奇 田晓清
以星座短腹海鞘(Aplidium constell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并通过气相色谱对提取物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进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1.5(W/V)、提取时间8 min、溶剂(正丁醇/乙酸乙酯)配比1∶2(V/V)工艺条件最佳。正交试验提取物的总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达63.40%~65.00%,其中EPA和DHA总量在15.20%~16.30%。综合2个指标,正交试验法优化星座短腹海鞘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利用该提取方法获得的星座短腹海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海侠 邱伟强 程裕东 金银哲
探究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南极磷虾虾肉糜微波加热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提高其加热性能及风味。测定了不同微波加热时间(1、3和5 min)下赖氨酸和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介电特性(300 ~ 3000MHz)、所需能垒、挥发性成分,以及添加MRPs对南极磷虾虾肉糜介电特性、加热特性(升温曲线和温度分布)、表面色泽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使MRPs的临界频率从1.6 GHz降至1.2 GHz(5 min),所需能垒为(6.73 ± 0.10)×10~(-21 )J,临界频率所对应的介电常数呈线性降低(P ≤ 0.05),介电损耗呈线性增加(P ≤ 0.05)。在2450 MHz的家用微波炉频率下,添加了MRPs的虾肉糜的介电损耗显著提高(P ≤ 0.05),穿透深度变化不明显(P > 0.05),升温曲线升高,可提高虾肉糜的升温速率。MRPs的添加,会加深虾肉糜颜色,但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虾肉糜微波加热前后色差(ΔE)值减小。MRPs的添加,使虾肉糜的芳香类与酯类化合物各增加了2种,绝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2倍和6倍左右。美拉德反应产物可有效提高南极磷虾虾肉糜微波加热速率和丰富其香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玥 李学英 杨宪时 迟海 黄洪亮
对两种不同来源的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进口鱼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开利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S)粗蛋白含量为62.89%,高于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安兴海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的粗蛋白含量,两种磷虾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一级品和二级品指标。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36%、57.19%、67.24%,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4.65%、20.69%和25.2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43%、21.74%、25.62%,且磷虾粉S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磷虾粉D和鱼粉,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