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
- 2023(1447)
- 2022(1185)
- 2021(1108)
- 2020(834)
- 2019(1849)
- 2018(1783)
- 2017(2944)
- 2016(1748)
- 2015(1900)
- 2014(2040)
- 2013(1937)
- 2012(1647)
- 2011(1358)
- 2010(1406)
- 2009(1256)
- 2008(1265)
- 2007(1069)
- 2006(932)
- 2005(838)
- 学科
- 管理(4179)
- 济(3961)
- 经济(3959)
- 业(3120)
- 企(2701)
- 企业(2701)
- 学(1870)
- 方法(1692)
- 数学(1562)
- 教学(1521)
- 数学方法(1432)
- 理论(1325)
- 农(1282)
- 财(1112)
- 中国(1060)
- 制(1038)
- 水产(1002)
- 业经(962)
- 学法(945)
- 教学法(945)
- 税(910)
- 地方(894)
- 税收(892)
- 收(889)
- 学理(869)
- 学理论(869)
- 动物(813)
- 环境(739)
- 产业(737)
- 销(734)
- 机构
- 学院(24459)
- 大学(23704)
- 研究(8258)
- 管理(6857)
- 科学(6825)
- 农(6042)
- 中国(5980)
- 理学(5914)
- 理学院(5840)
- 济(5783)
- 管理学(5519)
- 经济(5508)
- 管理学院(5494)
- 业大(5202)
- 农业(4957)
- 技术(4745)
- 京(4740)
- 工程(4671)
- 所(4656)
- 研究所(4369)
- 中心(3777)
- 江(3776)
- 室(3728)
- 院(3544)
- 实验(3538)
- 实验室(3323)
- 省(3316)
- 农业大学(3165)
- 重点(3123)
- 州(3082)
共检索到35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建君 冯迪娜 苏学锋 李宣延 刘洋
南极磷虾油不仅含有丰富的?-3脂肪酸(如EPA、DHA),而且富含虾青素,可以开发成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南极磷虾油软胶囊。软胶囊囊皮配方的设计与优化,是软胶囊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利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柠檬黄为指示剂,考察了不同配方胶囊囊皮的溶出速率,筛选出最佳的囊皮配方。结果表明,当水∶甘油∶明胶为0.8∶1∶0.5、山梨醇用量为3%、富马酸用量为0.7%时,胶皮的溶解速率最大。该研究结果对南极磷虾油等油溶性软胶囊类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软胶囊 囊皮配方 溶出速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永强 谈俊晓 李来好 杨贤庆 魏涯 岑剑伟 李春生
为减缓虾青素的氧化速度,提高虾青素的储藏稳定性,以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虾青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后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麦芽糊精与HP-β-CD壁材质量比为1∶3、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为4.76%、聚山梨酯-80添加质量分数为0.87%、固形物浓度为0.20g/ml时,虾青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8.77%。制备的虾青素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11±0.11)%,溶解度为(94.32±0.08)%,休止角为(34.16±0.24)°。稳定性实验表明,与未微胶囊化的虾青素晶体相比,虾青素微胶囊在高温条件、自然光条件与有氧条件下,虾青素的保留率分别由28.72%、45.27%与20.76%提高到了78.32%、84.88%和74.97%。可见微胶囊化可明显改善虾青素溶解性和稳定性,为虾青素微胶囊化产品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诗淼 杨春雨 赵琪 李健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因富含必需氨基酸、磷脂、虾青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而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目前,对南极磷虾及其制品脂肪酸含量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由于PUFAs不同酯的结合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因此,有必要对南极磷虾不同类型酯的脂肪酸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为了明确南极磷虾油中磷脂(PL)型脂肪酸含量,基于固相萃取建立南极磷虾油中PL型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各实验条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本方法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在84.22%~94.4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在0.79%~6.09%之间。将本方法应用在测量南极磷虾油在贮藏过程中PL型脂肪酸的含量变化中,结果表明,在21 d贮藏过程后,PL型脂肪酸含量均下降,且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本研究为南极磷虾脂质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芸杭 林伟 胥亚夫 刘玉欣 周大勇 宋亮
为实现南极磷虾油品质导向的高效制备,实验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以豆油或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载体助溶剂,采用协同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制备甘油三酯富集型油脂(一级油);再以萃取后的南极磷虾粉饼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制备磷脂富集型油脂(二级油)。基于所得磷虾油的脂质组成、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绝对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了30%豆油作为载体助溶剂。结果发现,与无助溶剂组和乙醇助溶剂组相比,载体助溶剂(30%豆油)组的一级油提取率最高(37.68%±0.39%),其一、二级油的甘油三酯与磷脂可有效分离,且其多烯指数、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致血栓指数较低,分别为0.14±0.00、0.35±0.02、0.41±0.02和1.33±0.08、0.62±0.02、0.02±0.00。研究表明,分级制备的南极磷虾油在磷脂含量上差异显著,不仅丰富了磷虾油产品种类,也为后续南极磷虾油提取工艺的选择与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中民 高杰 杨文超 缪晓青
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筛选油菜蜂花粉软胶囊复配乳化稳定剂配方.采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优配方为:蜂蜡6.5 g;单甘脂5.5 g;吐温0.35 g;司盘80 1.10 g;硬脂酸0.35 g.
关键词:
花粉软胶囊 复配乳化稳定剂 最优配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邱阿敏 刘小芳 唐一新 王晓滨 张辉珍 冷凯良
为研究南极磷虾油中的砷甜菜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蓄积情况。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大豆油对照组、磷虾油组、添加100 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组,灌胃剂量2.625 g油/kg·bw。于灌胃后1、2、4、6、12、24 h经戊巴比妥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并收集12和24 h尿液,ICP-MS法检测血浆、肝脏、肾脏、脾和尿液中总砷含量。另连续灌胃同等剂量油脂7 d和30 d,检测肝脏和肾脏中总砷含量。结果显示,磷虾油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浆和脏器中总砷含量各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砷甜菜碱磷虾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砷甜菜碱 代谢 蓄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蒋文杰 赖勤
雀巢公司发明和生产的咖啡胶囊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人们疯狂的购买热潮,咖啡胶囊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咖啡胶囊,一个由雀巢公司最先发明并生产的咖啡品类,它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人们的购买热潮。虽然一盒仅几十枚咖啡胶囊的套装售价不菲,并且只能与价格不菲的胶囊咖啡机配合使用,但是咖啡胶囊的销售量一直遥遥领先,已成为雀巢旗下最耀眼夺目的产品。咖啡胶囊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蒋文杰 赖勤
雀巢公司发明和生产的咖啡胶囊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人们疯狂的购买热潮,咖啡胶囊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咖啡胶囊,一个由雀巢公司最先发明并生产的咖啡品类,它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人们的购买热潮。虽然一盒仅几十枚咖啡胶囊的套装售价不菲,并且只能与价格不菲的胶囊咖啡机配合使用,但是咖啡胶囊的销售量一直遥遥领先,已成为雀巢旗下最耀眼夺目的产品。咖啡胶囊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楠 熊兴耀 刘东波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并对其进行显微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壁材配方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阿拉伯胶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乳化剂用量、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固形物含量,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20∶38.5、5%、0.3∶1、25%;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出风温度、进风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液温度,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92℃、190℃、5min、6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在90%以上,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关键词:
刺葡萄籽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凯 徐雪姣 杨会成 沈清 戴志远 郑振霄
为了确定β-环糊精稳定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稳定性,实验通过研究不同乳化方法 (超声、高速剪切和高压微射流)、不同油相体积分数(30%、40%、50%、60%和70%)及不同β-环糊精添加量(1%、2%、3%、4%和5%,质量分数)对乳液特征指标(浊度、离心稳定性、粒径和ζ-电位)的影响,初步确定了β-环糊精稳定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工艺,而后通过乳液的形貌及显微变化、乳液的特征指标评价乳液的热杀菌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油相体积为60%、β-环糊精添加量为3%、采用高速剪切乳化的方法可以得到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乳液的浊度、离心稳定性、粒径和ζ-电位分别为1.83、85.12%、110.50 nm和-28.39 mV。热杀菌对乳液的形貌及显微结构、乳液的特征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冻融显著影响了乳液的特性,冻融后乳液出现了严重的沉淀、乳析等现象,乳液不再呈现均一、稳定的状态。乳液在25°C,密闭条件下贮藏16 d内,虽然乳液的形貌结构、显微结构及乳液的特征指标发生了变化,但乳液仍保持了基本特性。总之,β-环糊精作为稳定剂可以用来制备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该乳液具有良好的热杀菌和贮藏稳定性(16 d内),但不具备冻融稳定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洁玉 李苑 江杨阳 陈士国 胡亚芹
本研究分别以壳聚糖浓度、乳化剂用量和三聚磷酸钠用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进行分析,制备壳聚糖-柑橘精油微胶囊。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SDS-PAGE电泳、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和菌落总数(TVC)为指标分析壳聚糖-柑橘精油微胶囊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4℃贮藏过程中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柑橘精油微胶囊处理组可以明显抑制TVB-N值、TBA值和TVC值增长(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美珍 詹声镇 白东跃 连立栋
运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粗脂肪,通过正交试验法比较提取溶剂、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条件: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0,提取、蒸馏2 h,黄粉虫蛹油获得率可达34.68%.采用尿素包合法纯化蛹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率达70.72%.以获得的不饱和脂肪酸为囊芯材料,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用复凝聚法制备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经单因素法分析获得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壁材浓度为2.5%,反应温度为55℃,搅拌速度为1200 r·min-1,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为48.81%.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傅双庆 杜洁 贾新超 刘焕迪 张红蕾 徐建中 张路路 李玮
为了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设计了姜黄素生物可降解纳米胶囊制备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生物可降解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用于包裹姜黄素,构建了PHA-姜黄素纳米胶囊系统。通过优化制备过程中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干燥方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纳米胶囊制剂,包封率达88.27%,载药量达77.9mg/g。该实验涉及材料合成、形貌表征、仪器分析等知识,设计与实验的过程加强了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以缩聚温度、时间、转速、芯壁比以及p H值为考察因素,以微胶囊的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16(45)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密胺树脂包覆氢氧化铝的较优工艺条件是:缩聚温度70℃,时间60 min,搅拌速度1200 r·min-1,芯壁比2.0,p H值5.0.环境扫描电镜表征显示该工艺条件下氢氧化铝已被密胺树脂完全包覆,且形貌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怀平 杨增岐 王万云 常秀云 路保忠 任建设 范光丽
从健康朱鹮粪便中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经实验室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双歧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及诺氟沙星有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致病性。利用此菌进行微胶囊研制,同时进行了包埋效率、包埋产率、贮存稳定性、耐胃酸性、肠溶性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微胶囊包埋效率达到83.4%,活菌数达到5.8×1011g-1,能抵抗胃酸,有较好的肠溶性和一定的贮存稳定性。
关键词:
朱鹮 双歧杆菌 微胶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