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
- 2023(17)
- 2022(38)
- 2021(13)
- 2020(27)
- 2019(43)
- 2018(40)
- 2017(53)
- 2016(54)
- 2015(41)
- 2014(49)
- 2013(55)
- 2012(61)
- 2011(44)
- 2010(43)
- 2009(32)
- 2008(33)
- 2007(36)
- 2006(25)
- 2005(25)
- 学科
- 水产(374)
- 学(345)
- 动物(326)
- 动物学(288)
- 虾(244)
- 养殖(199)
- 殖(199)
- 及其(103)
- 治(70)
- 防(70)
- 防治(70)
- 害(66)
- 病虫(66)
- 病虫害(66)
- 虫(66)
- 虫害(66)
- 水(60)
- 淡(60)
- 淡水(60)
- 类(56)
- 饵(46)
- 饵料(46)
- 各种(42)
- 壳(36)
- 甲壳(36)
- 甲壳类(34)
- 营养(34)
- 料及(33)
- 物(24)
- 资源(24)
- 机构
- 大学(748)
- 水产(679)
- 学院(648)
- 科学(621)
- 洋(598)
- 研究(598)
- 海洋(589)
- 实验(543)
- 室(533)
- 实验室(526)
- 重点(501)
- 研究所(443)
- 所(442)
- 中国(436)
- 海洋大学(435)
- 农(433)
- 农业(417)
- 产科(408)
- 院(400)
- 研究院(399)
- 部(375)
- 科学研究(372)
- 海水(370)
- 业(357)
- 上海(316)
- 渔业(298)
- 技术(292)
- 海海(264)
- 生命(261)
- 资源(241)
共检索到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荣 余弈珂 赵玲 孙慧慧 刘淇
为了有效保持南极磷虾原料品质,实现其高质化利用,本文选取冷冻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非蛋白氮(NPN)含量、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证实了南极磷虾NPN含量的变化可以表征蛋白自溶进程,且可以实现海上处理样品、运至陆地实验室后进行分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选取完整的与挤压破损的新鲜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以0-8 h南极磷虾样品的NPN为指标,研究了南极磷虾起捕后蛋白自溶进程以及挤压破损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起捕死亡后的1 h内NPN无显著变化(P>0.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质 自溶 非蛋白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聂玉晨 张波 赵宪勇 王新良 张吉昌 李显森
为了有效提取营养功效和附加值均更高的磷虾油,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2013年7-8月和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南乔治亚群岛和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南极磷虾样品,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6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作为提取试剂,对南极磷虾体内的脂肪进行提取,并确定最佳萃取溶剂。同时对南极磷虾脂肪、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体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无水乙醇为南极磷虾脂肪提取的最佳溶剂。南乔治亚群岛海域7-8月南极磷虾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干重)分别为(22.03±0.51)%和(64.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显森 张吉昌 赵宪勇 左涛 朱建成 王新良 徐国栋 孟涛 徐玉成 张鹏 应一平 孙珊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显森 张吉昌 赵宪勇 左涛 朱建成 王新良 徐国栋 孟涛 徐玉成 张鹏 应一平 孙珊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涛 陈丹 赵宪勇 吴强 李显森
根据2010年1月23日-2月13日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邻近海域渔场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样品,分析了南极大磷虾数量、个体体长分布和发育期组成等种群结构特点。样品由330μm和500μm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和表层水平拖网两种采集方式所获。结果显示,采集样中,南奥克尼群岛水域的南极大磷虾平均密度为1.92 inD/m3,高于南设得兰群岛水域的相应值(0.35 inD/m3);出现的南极大磷虾个体发育期包括Ci至Ciii期原蚤状幼体、Fi至FiV期和FVi期蚤状幼体、未成体、成体(包括雌体和雄体);各发育期个体中,原蚤状幼体数量较多;原蚤状幼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涛 陈丹 赵宪勇 吴强 李显森
根据2010年1月23日-2月13日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邻近海域渔场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样品,分析了南极大磷虾数量、个体体长分布和发育期组成等种群结构特点。样品由330μm和500μm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和表层水平拖网两种采集方式所获。结果显示,采集样中,南奥克尼群岛水域的南极大磷虾平均密度为1.92 ind/m3,高于南设得兰群岛水域的相应值(0.35 ind/m3);出现的南极大磷虾个体发育期包括CI至CIII期原蚤状幼体、FI至FIV期和FVI期蚤状幼体、未成体、成体(包括雌体和雄体);各发育期个体中,原蚤状幼体数量较多;原蚤状幼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吉昌 李显森 樊钢洲 徐玉成 朱建成 于汉
为了解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南极磷虾拖网渔场的特征,以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福荣海”轮在南极半岛周边水域的生产数据,分析了水域内磷虾拖网生产的中心渔场年际空间分布和生产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磷虾拖网渔场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和斯诺岛(Snow Island)三个区域,其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是历年磷虾生产最稳定的区域,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主要分布在海峡中部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水域(58.0°~60.0°W、63.0°~64.0°S),乔治王岛和斯诺岛区域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较低,且主要分布在靠近岛屿的水域;海峡内区域、乔治王岛区域和斯诺岛区域的历年产量占比分别为60.00%~99.97%、0.03%~21.15%和0.01%~17.25%,历年作业天数占比分别为61.76%~98.75%、1.25%~28.68%和0.84%~16.67%;海峡内渔场的生产主要在3—5月,日产量主要为150t以下,乔治王岛区域生产主要在1月份,日产量主要在150t以下,斯诺岛区域的生产在3月份较高,主要为150~250t的生产日;各年度的连续生产期分布区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的中部水域为主;各日产量区间的生产日历年主要分布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各日单位小时产量生产日也呈现逐渐集中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趋势;各级别亚渔场历年主要分布区域均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极半岛 中心渔场 时空分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迟海 李学英 杭虞杰 杨宪时 郭全友
以氨基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食品添加剂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自溶的影响。结果显示,氯化镁和柠檬酸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作用显著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0.2%,结合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指标,促进作用最显著的为添加0.2%柠檬酸;葡萄糖和氯化钙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影响不大;氯化钾、氯化钠、EDTA-2Na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化钠和EDTA-2Na的抑制作用相近,但优于氯化钾,三者作用显著的添加量分别为2%、4%、0.05%,考虑到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作用最显著为添加0.05%EDTA...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南极大磷虾 自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建业 石桂华
南极磷虾资源量较大,但开发技术要求高。2008年我国有关政策明确了"支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开发南极磷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远洋渔业提供一个新的机遇,并可缓解我国管辖海域渔业资源压力、为国内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捕捞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养殖业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将会促进各国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南极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从1991年开始制定有关磷虾的养护措施。对于确定磷虾渔业,其养护措施规定的内容主要有:作业方式的准入、预防性捕捞限额、触发水平、渔期、观察员、数据收集、海洋环境保护等。探捕渔业需要得到养护委员会的批准方可进行,且在数据收集等方面比确定渔业严格。预计未来的磷虾渔业管理在数据报告、观察员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岩 邢丽红 孙伟红 孙晓杰 祖露 李兆新
由于虾青素酯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其准确定量还存在难点,将其有效转化成可定量的游离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实验将南极磷虾作为不同形态虾青素研究的代表性品种,采用柱层析法从南极磷虾中分别制备了虾青素的单酯和双酯,明确了其组成和含量,作为典型特征样品,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确立最佳酶解条件,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从南极磷虾中制备并鉴定出8种虾青素单酯和13种双酯作为典型特征样品;(2)单酯在底物浓度为0.5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1.14 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 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达94.56%±1.24%;双酯在底物浓度为1.0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0.92 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28%±0.84%。(3)将常温酶解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65.09±20.35) mg/kg,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1 759.36±90.19) mg/kg。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分别采用标准SC/T 3053-2019和GB/T 31520—2015与酶解法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260.42±11.57)和(21 752.54±100.00) mg/kg,偏差均小于10%;进一步通过在样品基质中添加全反式虾青素标准溶液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南极磷虾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5.24%,RSD为2.03%;雨生红球藻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56%,RSD为0.75%,说明常温酶解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虾青素酯的准确定量。研究表明,常温酶解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减少了温度引起的虾青素氧化和异构化,最大化的将酯态转化成游离态,适用于水产品中虾青素酯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酯 常温酶解法 定量测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衡 张瑛瑛 王雪辉 叶锦玉 屈泰春 吴越 张胜茂 黄洪亮 徐博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 48. 1亚区和48. 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场主要位于南极半岛等岛屿的周边海域,CPUE值月变化明显,2—5月为捕捞高峰期。CPUE最高值为2014年,最低值为2012年,年平均CPUE呈略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除6月外,标准化CPUE均大于名义CPUE;且最大值出现在4月或5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GAM分析表明各捕捞参数对CPUE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拖网速度、网口高度、网口水平扩张、拖曳水深、曳纲长度;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22. 8%、14. 5%、12. 7%、6. 0%、1. 6%,所有因子对CPUE的总体偏差解释率为57. 6%。研究认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作业中最适拖网速度范围2. 6~3. 1 kn;最适网口高度范围22~30 m;最适网口水平扩张范围20~25 m;最适曳纲长度范围100~200 m;最适拖曳水深范围0~40 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强 许柳雄 唐浩 王腾 周成 贾明秀
为了解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Dana)拖网作业中捕捞效果及影响因素,根据2017年12月—2018年6月随"龙腾"轮在南极海域生产时收集的作业参数、网具深度和声学数据等信息,利用声学方法获取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深度与期望入网渔获量,结合网位变化和渔捞统计情况量化捕捞效率;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不同拖速和曳纲长度下,网位与磷虾集群质量中心的偏离程度,研究其对网具捕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水深为(37.29±9.72) m,拖网稳定拖曳期间网位深度为(30.72±10.41) m,网位调整幅度为(11.52±7.09) m。网位与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深度偏离(6.33±3.58) m。(2)网次渔获量为(16.25±6.77) t,拖曳过程中网口始终对准磷虾集群质量中心进入网口的磷虾总量为(27.06±10.19) t,捕捞效率为(63±19)%。(3)网位与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深度差值对捕捞效率影响极显著(P<0.001),两者吻合较好时捕捞效率高;拖速与捕捞效率呈显著相关关系(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冯春雷 吴强 陈雪忠 赵宪勇 许柳雄 陈新军 黄洪亮 夏辉 孙坚强
根据2010年1月~2月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周围水域开展的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期间收集的数据,对南极磷虾CPUE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表温、水深、拖速和拖曳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开始捕捞至结束捕捞的表温相差较小时,平均CPUE相对较高(>250 kg/min);(2)起放网表温在0.5~1.0℃和1.0~1.5℃时,平均CPUE均较高(>250 kg/min);(3)当海底平均深度大于2 000 m时,CPUE均最低(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拖网调查 CPUE指数变动因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田晓清 杨桥 邵盛男 陆亚男 黄洪亮 樊成奇
南极磷虾脂类营养含量丰富:油脂提取物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高于1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高于9%,总磷脂含量高于20%,冰鲜的南极磷虾中总虾青素含量高于3 mg/100 g。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虾青素、脂溶性维生素、甾醇等脂溶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进展,以及磷虾油提取方法、多种成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我国开展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综合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脂肪酸 虾青素 维生素 甾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董思宋 朱国平
为了解自愿限制区(VRZ)的建立对南极磷虾渔业及渔场选择所造成的影响,将CCAMLR 48.1亚区南极磷虾渔场分为8个区域,在原有VRZ基础上构建了模拟限制区,分析了VRZ设立前后不同区域内渔船作业产量和效率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渔业捕捞行为均发生在40 km限制区基线内。随着VRZ的设立,渔场分布逐渐向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移动,48.1亚区内产量下降,作业时长呈现缩短趋势,作业效率有所降低。若48.1亚区的区域管理沿模拟限制区发展,则会导致磷虾渔业可作业时长缩短,可选择渔场减少,捕捞成本升高,作业效率显著降低。为此,建议我国应大力发展连续泵吸作业方式,提升渔场掌控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场分布 渔业管理 自愿限制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