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
- 2023(5)
- 2022(16)
- 2021(5)
- 2020(10)
- 2019(20)
- 2018(18)
- 2017(22)
- 2016(22)
- 2015(24)
- 2014(20)
- 2013(34)
- 2012(37)
- 2011(22)
- 2010(20)
- 2009(23)
- 2008(15)
- 2007(12)
- 2006(7)
- 2005(16)
- 学科
- 水产(187)
- 学(180)
- 动物(165)
- 动物学(146)
- 虾(111)
- 殖(89)
- 养殖(88)
- 及其(44)
- 类(29)
- 治(28)
- 防(28)
- 防治(28)
- 水(26)
- 淡(26)
- 淡水(26)
- 害(25)
- 病虫(25)
- 病虫害(25)
- 虫(25)
- 虫害(25)
- 资源(24)
- 饵(24)
- 饵料(24)
- 各种(21)
- 营养(18)
- 壳(17)
- 料及(17)
- 甲壳(17)
- 甲壳类(17)
- 渔业(10)
- 机构
- 大学(358)
- 水产(330)
- 学院(329)
- 科学(322)
- 研究(319)
- 洋(289)
- 海洋(285)
- 实验(260)
- 室(252)
- 研究所(252)
- 实验室(251)
- 所(251)
- 重点(241)
- 中国(234)
- 院(209)
- 产科(208)
- 海洋大学(208)
- 研究院(208)
- 科学研究(198)
- 农(190)
- 海水(189)
- 农业(184)
- 部(178)
- 业(161)
- 上海(157)
- 渔业(153)
- 海海(132)
- 技术(131)
- 资源(126)
- 生命(124)
共检索到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聂玉晨 张波 赵宪勇 王新良 张吉昌 李显森
为了有效提取营养功效和附加值均更高的磷虾油,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2013年7-8月和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南乔治亚群岛和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南极磷虾样品,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6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作为提取试剂,对南极磷虾体内的脂肪进行提取,并确定最佳萃取溶剂。同时对南极磷虾脂肪、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体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无水乙醇为南极磷虾脂肪提取的最佳溶剂。南乔治亚群岛海域7-8月南极磷虾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干重)分别为(22.03±0.51)%和(64.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显森 张吉昌 赵宪勇 左涛 朱建成 王新良 徐国栋 孟涛 徐玉成 张鹏 应一平 孙珊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显森 张吉昌 赵宪勇 左涛 朱建成 王新良 徐国栋 孟涛 徐玉成 张鹏 应一平 孙珊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荣 余弈珂 赵玲 孙慧慧 刘淇
为了有效保持南极磷虾原料品质,实现其高质化利用,本文选取冷冻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非蛋白氮(NPN)含量、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证实了南极磷虾NPN含量的变化可以表征蛋白自溶进程,且可以实现海上处理样品、运至陆地实验室后进行分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选取完整的与挤压破损的新鲜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以0-8 h南极磷虾样品的NPN为指标,研究了南极磷虾起捕后蛋白自溶进程以及挤压破损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起捕死亡后的1 h内NPN无显著变化(P>0.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质 自溶 非蛋白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涛 陈丹 赵宪勇 吴强 李显森
根据2010年1月23日-2月13日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邻近海域渔场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样品,分析了南极大磷虾数量、个体体长分布和发育期组成等种群结构特点。样品由330μm和500μm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和表层水平拖网两种采集方式所获。结果显示,采集样中,南奥克尼群岛水域的南极大磷虾平均密度为1.92 inD/m3,高于南设得兰群岛水域的相应值(0.35 inD/m3);出现的南极大磷虾个体发育期包括Ci至Ciii期原蚤状幼体、Fi至FiV期和FVi期蚤状幼体、未成体、成体(包括雌体和雄体);各发育期个体中,原蚤状幼体数量较多;原蚤状幼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涛 陈丹 赵宪勇 吴强 李显森
根据2010年1月23日-2月13日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邻近海域渔场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样品,分析了南极大磷虾数量、个体体长分布和发育期组成等种群结构特点。样品由330μm和500μm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和表层水平拖网两种采集方式所获。结果显示,采集样中,南奥克尼群岛水域的南极大磷虾平均密度为1.92 ind/m3,高于南设得兰群岛水域的相应值(0.35 ind/m3);出现的南极大磷虾个体发育期包括CI至CIII期原蚤状幼体、FI至FIV期和FVI期蚤状幼体、未成体、成体(包括雌体和雄体);各发育期个体中,原蚤状幼体数量较多;原蚤状幼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吉昌 李显森 樊钢洲 徐玉成 朱建成 于汉
为了解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南极磷虾拖网渔场的特征,以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福荣海”轮在南极半岛周边水域的生产数据,分析了水域内磷虾拖网生产的中心渔场年际空间分布和生产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磷虾拖网渔场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和斯诺岛(Snow Island)三个区域,其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是历年磷虾生产最稳定的区域,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主要分布在海峡中部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水域(58.0°~60.0°W、63.0°~64.0°S),乔治王岛和斯诺岛区域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较低,且主要分布在靠近岛屿的水域;海峡内区域、乔治王岛区域和斯诺岛区域的历年产量占比分别为60.00%~99.97%、0.03%~21.15%和0.01%~17.25%,历年作业天数占比分别为61.76%~98.75%、1.25%~28.68%和0.84%~16.67%;海峡内渔场的生产主要在3—5月,日产量主要为150t以下,乔治王岛区域生产主要在1月份,日产量主要在150t以下,斯诺岛区域的生产在3月份较高,主要为150~250t的生产日;各年度的连续生产期分布区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的中部水域为主;各日产量区间的生产日历年主要分布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各日单位小时产量生产日也呈现逐渐集中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趋势;各级别亚渔场历年主要分布区域均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极半岛 中心渔场 时空分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柳雄 王腾 朱国平 童剑锋
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关键种,在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作用,其资源的养护和持续利用受到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磷虾研究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生物量及其分布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生物量评估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从早期的浮游动物干重法、生产量与生物量比例系数转换法,到网具采样法以及现在流行的声学法,评估手段也变得更为高效。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磷虾生物量的主要评估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着重从磷虾目标强度模型(TS)参数的海上实测、声学数据中磷虾信号的提取,磷虾单位平方海里声学反射系数(NASC)的计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生物量评估 声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杨文鸽 徐大伦 薛长湖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脂质 脂肪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陆建学 黄洪亮 高露姣
通过分析商品南极磷虾粉、自制冻干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肽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6种鲟鱼肌肉为参比蛋白,利用3种营养评价指标(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这3种磷虾粉作为鲟鱼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对3种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3种南极磷虾粉平均粗蛋白含量在61.73%~67.13%,粗脂肪含量在3.56%~4.56%,灰分含量在15.56%~17.15%,达到了一级品甚至是特级品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达51.46%~58.75%,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69%~28.51%,三者必需氨基酸总量与粗蛋白的百分比为45.09%~47.94%...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氨基酸 营养 氟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文正 邸向乾 王锡昌 汪之和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含量 加热 冻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诗淼 杨春雨 赵琪 李健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因富含必需氨基酸、磷脂、虾青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而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目前,对南极磷虾及其制品脂肪酸含量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由于PUFAs不同酯的结合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因此,有必要对南极磷虾不同类型酯的脂肪酸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为了明确南极磷虾油中磷脂(PL)型脂肪酸含量,基于固相萃取建立南极磷虾油中PL型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各实验条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本方法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在84.22%~94.4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在0.79%~6.09%之间。将本方法应用在测量南极磷虾油在贮藏过程中PL型脂肪酸的含量变化中,结果表明,在21 d贮藏过程后,PL型脂肪酸含量均下降,且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本研究为南极磷虾脂质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涂敏建 迟海 杨宪时 李学英 王所标
以微生物和化学变化为检测指标,并结合感官评定,分析了不同水分含量(22%、25%、28%和31%)对南极磷虾烤虾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提高,南极磷虾烤虾的感官品质有所提高,但货架期也随之缩短,22%、25%、28%和31%水分含量条件下的南极磷虾烤虾货架期分别为14 d、14 d、14 d和7 d。通过对南极磷虾烤虾贮藏过程中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结合感官评分,认为水分含量为28%条件下的南极磷虾烤虾品质最佳。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水分含量 品质变化 货架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腾 朱国平 童剑锋 许柳雄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为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对其生物量的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磷虾的生态和分布信息。基于2017年我国南极磷虾声学调查采集的断面回波映像,应用声学回波后处理软件(Echoview),评估了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水域的磷虾生物量。该海域磷虾体长范围为25.50~49.21mm,平均体长为(33.01±4.06) mm;其中雌性平均体长为(33.15±3.90) mm,雄性平均体长为(32.68±4.43) mm,雌、雄磷虾体长无显著性差异。本海域声学映像可分为1338个积分单元,最大单元磷虾密度为554.07 g/m~2,最小单元密度值为0 g/m~2。调查海域磷虾分布不均匀,87.90%的积分单元无磷虾生物量。磷虾平均密度为71.01g/m~2,总生物量为1.77×106 t,密度差异系数为97.4%。磷虾主要分布在水深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 朱国平
斯科舍海是南极磷虾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海域,也是磷虾渔业的传统渔场,但该海域磷虾种群结构较为复杂且多变。种群中的雌性群体对于种群的结构稳定与规模维持极为关键。为了解该海域磷虾资源中雌性群体的结构与动态,本研究利用2016—2022年1—9月由渔业调查随机收集的样本,对该海域雌性磷虾群体的结构时空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间雌性磷虾的发育阶段存在显著差异,2016—2022年间,磷虾种群中主要以亚成体占优,其次为成体,而幼体的比例较低。由性腺成熟度年变化来看,亚成体2FC和2FD个体的比例多高于2FB个体。季节上,冬春季的群体结构较为简单,而夏秋季的种群结构非常复杂,冬季亚成体比例占绝对优势。此外,各区域(南极半岛、南奥克尼群岛和南乔治亚岛)间的雌性磷虾群体结构存在差异;南奥克尼群岛区域的成体比例最高(65.4%),而南乔治亚岛区域的亚成体在种群中占绝对优势(89.9%),未出现幼体。
关键词:
磷虾 种群结构 南极半岛 性腺成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