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4)
- 2023(10031)
- 2022(9025)
- 2021(8632)
- 2020(7205)
- 2019(16790)
- 2018(16813)
- 2017(32944)
- 2016(17918)
- 2015(20368)
- 2014(20446)
- 2013(20352)
- 2012(18667)
- 2011(16627)
- 2010(16678)
- 2009(15131)
- 2008(14669)
- 2007(12826)
- 2006(11307)
- 2005(10061)
- 学科
- 济(69971)
- 经济(69885)
- 管理(51019)
- 业(48533)
- 企(40731)
- 企业(40731)
- 方法(31897)
- 数学(27014)
- 数学方法(26637)
- 农(19118)
- 中国(19060)
- 财(17268)
- 学(16227)
- 业经(16202)
- 地方(15259)
- 贸(13085)
- 贸易(13079)
- 制(12938)
- 农业(12701)
- 易(12661)
- 理论(12487)
- 和(11939)
- 银(11346)
- 银行(11312)
- 务(11111)
- 财务(11044)
- 财务管理(11018)
- 技术(10920)
- 环境(10832)
- 行(10734)
- 机构
- 大学(252463)
- 学院(250208)
- 管理(102062)
- 济(96375)
- 经济(94053)
- 理学(87972)
- 理学院(86984)
- 研究(85945)
- 管理学(85482)
- 管理学院(85024)
- 中国(63684)
- 京(54878)
- 科学(53997)
- 所(43958)
- 财(43614)
- 研究所(39808)
- 农(39227)
- 中心(38812)
- 业大(37153)
- 江(36141)
- 北京(35566)
- 财经(34827)
- 范(34388)
- 师范(34125)
- 院(31591)
- 经(31529)
- 农业(30528)
- 州(30022)
- 师范大学(27699)
- 经济学(26948)
- 基金
- 项目(171365)
- 科学(133870)
- 研究(127156)
- 基金(122817)
- 家(106654)
- 国家(105743)
- 科学基金(90352)
- 社会(77092)
- 社会科(72859)
- 社会科学(72837)
- 省(66694)
- 基金项目(65860)
- 自然(59617)
- 自然科(58154)
- 自然科学(58143)
- 教育(57877)
- 自然科学基金(57086)
- 划(56648)
- 编号(53025)
- 资助(50929)
- 成果(43810)
- 重点(38176)
- 部(37542)
- 发(36507)
- 课题(36250)
- 创(35348)
- 创新(32834)
- 项目编号(32793)
- 科研(32790)
- 大学(31907)
- 期刊
- 济(108324)
- 经济(108324)
- 研究(76430)
- 中国(46352)
- 学报(38979)
- 管理(37885)
- 科学(36243)
- 农(35618)
- 财(31887)
- 教育(30850)
- 大学(29090)
- 学学(26895)
- 农业(24981)
- 融(21659)
- 金融(21659)
- 技术(21599)
- 业经(17638)
- 经济研究(16150)
- 财经(16128)
- 图书(15955)
- 问题(14120)
- 理论(14031)
- 经(13616)
- 实践(13027)
- 践(13027)
- 科技(12546)
- 业(12418)
- 技术经济(12086)
- 现代(11558)
- 情报(11285)
共检索到37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郭平 董兆乾 侍茂崇 刘洪生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关键物理海洋学问题包括水团特性、环流特征和冰架-海洋-海冰相互作用过程等。该海域水团可以分为南极表层水、绕极深层水、南极底层水、南极陆架水和南极冰架水等,受外部条件影响,这些水团时空变化显著。普里兹湾区域的环流以普里兹湾流涡,西向的沿岸流和东向的绕极流,以及两者之间的南极辐散带的环流为主要特征,地形是环流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埃默里冰架-海洋的相互作用过程显著影响普里兹湾海域的水团特性和环流状况。冰泵机制,是埃默里冰架外海水进入冰穴,并引起冰架底部消融和冻结的重要原因。冰架-海洋-海冰相互作用形成的低温高盐水,是普里兹湾形成南极底层水的潜在因素之一。加强现场观测,并建立高...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水团 环流 冰架-海洋相互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灵智 黄洪亮 屈泰春 杨桥 陈帅 刘健 齐广瑞
基于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普里兹湾附近海域断面的调查,对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3月5日期间,普里兹湾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资源时空分布和资源量评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磷虾平均资源密度为32.8 g/m2,总资源量为9.34×107 t;普里兹湾附近海域大磷虾资源量年度变化明显,种群年龄结构以2+龄或3+龄的补充群体为主,补充群体的生长状况将直接影响资源量变化;调查期间大磷虾主要集群于普里兹湾口的陆架坡折区,其范围为70.50°E~75.50°E、67°S~68.5°S,海底水深介于250~1 000 m;叶绿素浓度与大磷虾资源时空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鲁民 王忠秋
综合应用船舶、机械、信息、新材料等技术,从海洋中捕捞经济渔获物并综合利用,是现代海洋捕捞业的主要特征。海洋捕捞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保护近海生态与资源、实现渔民增收和新渔村建设、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析海洋捕捞渔场探测、渔具渔法与高效自动化辅渔助渔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海洋捕捞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实现节能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捕捞技术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秋芬 David A.Caron
过去几十年中,遗传学和免疫学方法的进步改变了医学和生物制药学的研究。人类和几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已全部完成测序,这一遗传学信息财富的初步开发已经开始引起对这几种生物的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应用的革命。得益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便利,对微生物(包括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也紧随其后。通过这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已经从20世纪50、60年代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海洋学的小脚注变成了我们对海洋的兴趣焦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们学到了大量关于海洋中微生物的丰度、分布和活性的知识。由于认识到海洋微生物异常丰富的多样性、它们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天然和工程微生物产品给...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德昌 韩永强
近十几年来,营销能力作为企业创造优异顾客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能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营销能力的理论基础及内涵、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营销能力的评价体系、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理论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希望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营销能力 企业战略观 研究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鹏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认识了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山洪、泥石流、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发展了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泥石流流体应力本构关系、泥石流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计算公式、粘性泥石流起动模型,提出了山洪和泥石流规模放大效应;基于降雨和地面成灾环境要素耦合分析,发展了山地灾害气象预报方法;基于对灾害物理特性的认识,研发了一系列灾害监测预警仪器、数字流域平台与智能手机网络相结合的山洪预警系统;发展了灾害治理工程技术,形成了适合欠发达地区特点的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灾害形成、运动、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提出山地灾害学科今后面临的任务。最后,针对国家减灾需求和学科发展目标,提出灾害对生态的响应机制、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与巨灾预测、水—土耦合的细观结构力学、灾害风险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灾害形成理论的机理预报模式、灾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健全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利用Co-Occurrence(COOC)和Cite Space文献计量工具,本研究选取了CNKI数据库中关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度的可视化分析。绘制了研究作者、发文机构、高频词汇、研究主题聚类以及研究热点前沿的图谱。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文献数量持续递增,研究主题的演变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密切相关,展现出动态的调整和深化发展趋势。在研究机构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主要阵地,然而,目前尚未形成以某一机构为核心的合作网络。面向未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需要深化合作,扩展研究领域,特别是探究数字驱动农业生产模式、打破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阻碍以及探索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等方面。此外,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和实证研究,深入探索科技成果如何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与传统农业模式相结合,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推动农业数字化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将成为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数字化转型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开封 马春梅 高文华 李溯源 李中轩 潘燕芳
河南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史前文明璀璨发达,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区域。近二十年来,河南地区环境考古研究中,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分析成果突出,灾变事件影响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亦有涉及,数字环境考古工作也开始逐渐起步。但在河南地区仍缺少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且已有环境考古研究多关注环境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而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响应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尚显不足。此外,随着RS、GIS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景观考古的不断关注,考古遗址预测模型以及史前人与自然关系的定量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嵇涛 姚炎宏 黄鲜 诸云强 邓社军 于世军 廖华军
交通韧性是指在极端条件下交通系统能够通过自身抵抗、减缓以及吸收的方式维持其系统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或者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内恢复原始平衡或者新平衡状态的能力。受全球增温、海平面上升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极端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衡量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包括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对其强度的影响),如何监测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以及多长时间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状态?针对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测方法,尤其是缺乏气候变化对交通韧性影响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因此,如何精准识别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的状态,提升自然灾害交通防治水平亟待解决。而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时空预测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为重建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数据集,进而揭示历史极端事件影响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论文对国内外近50年来交通韧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结合国内外交通韧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气候变暖情况下交通韧性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旨在为今后开展交通韧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慎 文育芬 于法稳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已成为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测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目前,关于流通产业定位的观点主要有"流通基础产业论"、"流通先导产业论"和"流通战略产业论"等几个方面。文章在对现有流通产业定位的观点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流通产业定位的研究趋势,即科学界定和区分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等概念;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对流通产业进行定位;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流通产业也应该重新定位;流通产业中不同具体行业的定位应当有所区别;在同一经济发展阶段流通产业可能有着不同的定位;运用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界定流通业地位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余波 郭蕾 温亮明 张妍妍 李洋
[目的 /意义]回顾总结我国情报学近20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于了解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情报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进展》第1-11卷刊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文章选题、主题并总结各选题特点;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一定进展周期内我国情报学在理论研究、范式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 /结论]分析发现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及其管理、新兴信息技术等是《情报学进展》所载文章的主要选题,各选题呈现出不同特点。未来,智能化的情报学将融合多学科,面向科学发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为国家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慧 唐启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中蓄积的碳总量达到39×1012 t,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这些碳或重新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或被长期储存起来;而其中一部分被永久地储存在海底。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是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本文综述了近年国际上对海洋生物碳汇的研究结果,阐述了海洋生物固碳的机制、海洋生物碳汇的现状及其修复措施,同时评价和论述了海水贝藻养殖作为渔业碳汇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碳汇 海洋生物 渔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相关文献主要是在海洋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的范畴下去回顾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展,缺乏从整个海洋产业全局的角度对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研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和Excel数据统计对31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研究总体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论文的发表数量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同时,海洋产业的研究团队逐渐扩充,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深度也日益加深。海洋产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布局、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安全、海洋产业碳排放测度等正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国内海洋产业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注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同时加强对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的借鉴与比较,并将海洋环境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宁凌 胡婷 滕达
利用最新海洋统计数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海洋产业进行现状描述与趋势分析。研究发现,海洋产业总产值将不断增长;沿海各省市之间海洋产业分布不平衡,但有着多元、协调发展的趋势;"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但二产和三产差距较小,格局还不稳定;细分产业间差距将不断缩小;传统海洋产业比重持续下降,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洋产业整体集中度有所下降。总结出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
关键词:
海洋产业 产业结构 演变趋势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