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9)
- 2023(7477)
- 2022(6712)
- 2021(6112)
- 2020(5506)
- 2019(12717)
- 2018(12400)
- 2017(23809)
- 2016(13446)
- 2015(15501)
- 2014(15629)
- 2013(15809)
- 2012(15056)
- 2011(13773)
- 2010(13981)
- 2009(12917)
- 2008(13349)
- 2007(12185)
- 2006(10508)
- 2005(9460)
- 学科
- 济(58277)
- 经济(58217)
- 管理(33749)
- 业(33155)
- 方法(28716)
- 数学(25610)
- 企(25566)
- 企业(25566)
- 数学方法(25323)
- 学(16290)
- 农(16163)
- 财(13664)
- 中国(13646)
- 地方(13138)
- 贸(11583)
- 贸易(11578)
- 易(11190)
- 农业(10815)
- 业经(10665)
- 制(9832)
- 和(9095)
- 环境(8504)
- 银(8271)
- 银行(8234)
- 融(8214)
- 金融(8211)
- 务(8200)
- 财务(8183)
- 财务管理(8160)
- 理论(8075)
- 机构
- 大学(206683)
- 学院(203499)
- 济(80723)
- 经济(78958)
- 研究(75445)
- 管理(73196)
- 理学(63113)
- 理学院(62259)
- 管理学(60841)
- 管理学院(60462)
- 中国(55241)
- 科学(50736)
- 京(44125)
- 农(42610)
- 所(41074)
- 研究所(37994)
- 财(36675)
- 业大(34359)
- 中心(34175)
- 农业(34140)
- 江(31844)
- 财经(29508)
- 范(28424)
- 师范(28045)
- 北京(27552)
- 院(27158)
- 经(26686)
- 经济学(25426)
- 州(24644)
- 经济学院(23290)
- 基金
- 项目(137964)
- 科学(106738)
- 基金(99877)
- 研究(94773)
- 家(90176)
- 国家(89523)
- 科学基金(73688)
- 社会(58266)
- 社会科(55074)
- 社会科学(55054)
- 省(53210)
- 基金项目(52962)
- 自然(49916)
- 自然科(48655)
- 自然科学(48634)
- 自然科学基金(47746)
- 划(46757)
- 教育(43494)
- 资助(41765)
- 编号(37609)
- 重点(32590)
- 成果(31335)
- 部(30873)
- 发(30539)
- 计划(27859)
- 创(27686)
- 科研(27461)
- 课题(26432)
- 创新(26112)
- 教育部(25237)
共检索到296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晓明 朱国平
本研究利用CCARMLR数据库中提取的南极大西洋扇区(含48.1、48.2和48.3亚区)1982―2011年30年间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年平均渔获率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分析了其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及突变特征。从趋势特征看,48区月均名义CPUE由1982年的5 t/h左右,变化至2011年的10 t/h左右。CPUE值时间序列呈现显著性周期波动,线性趋势年均增幅为0.221 t/h。48.1亚区为主要捕捞区域,其CPUE线性趋势增幅最小,为年均0.088 t/h;而48.2亚区增幅最大,年增幅达0.323 9 t/h;41.3亚区的年增幅为0.26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晓明 朱国平
为了解释南极大西洋扇区的48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的多尺度振荡模态特征及其与环境振荡之间的响应关系,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1982 2011年间的南极磷虾月均渔获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振荡表现出了0.5 a、1 a、1.5 a、2.5 a、7 a和11 a等多个周期,其中高频振荡对南极磷虾资源变动影响较大,低频振荡影响较小;3个亚区渔获率都为冬高夏低季节性振荡,48.1~48.3亚区最高值依次出现在5月、6月和9月,渔获率的最低值出现在1月;所有振荡周期中以1 a为最主要振荡周期(方差解释率为46.7%),南极磷虾年补充规模对其渔获率最为重要;其2.5 a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忠 杨文波 陈新军 丁琪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2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连续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渔获物的营养级(TL),探讨了63年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平均营养级(MTL)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东南大西洋渔业资源状况。研究认为,MTL变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950~1963年,MTL呈现下降趋势,降低至历史最低点的2.80;(2)1963~1972年,MTL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增至第一个高峰值3.49;(3)1972~2012年大部分年份(85.4%)MTL都在3.30~3.50之间波动,其中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3.60。东南大西洋渔获物Fi B指数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项忆军
报道 1 994年 1 1月至 1 996年 1 0月 (4~ 7月除外 )金丰 2号延绳钓船在中部大西洋公海 (0 9°N~ 0 5°S ,1 8°W~ 34°W )钓捕渔获物和各月经济鱼种上钩率的状况。经过鉴定共有 2 7种鱼类和一种海龟。在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0 1°S~ 0 5°S ,2 4°W以西 ) ,大眼金枪鱼的上钩率达到高峰值 ,均大于 8‰ ,其它期间在钓捕海域上钩率在 2‰~ 8‰之间 ;在 1 1月、1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黄鳍金枪鱼的上钩率均大于 4‰ ,而在南纬中部渔场 (0 1°S~ 0 5°S ,2 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胜龙 张忭忭 唐宝军 化成君 张胜茂 范秀梅 戴阳 冯春雷
通过模型分析环境变量对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评估适宜垂直活动空间对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作用。首先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环境变量对延绳钓渔获率(由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表示)的影响显著性,结合时空变量,采用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分析各变量对大眼金枪鱼CPUE非线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和时空变量对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空间分布影响明显。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的高渔获率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荣欣 周演根 李哲坤 黄铭 高勤峰 董双林
为探究大西洋鲑(Salmosalar)的胃排空特征及其模型,本研究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两种规格[(176.15±27.52)g和(323.33±43.91) g]大西洋鲑进行胃排空实验。经暂养27 d适应后,两种规格大西洋鲑停食48 h,分别在饱食投喂后第0、3、6、9、12、18和24小时测定其胃含物湿重和干重,并用4种数学模型拟合;在筛选出其最佳胃排空模型后,计算最佳干重模型下80%干重胃排空时间作为其最适投喂频率。结果表明,与湿重模型相比,干重胃排空模型能更准确反映大西洋鲑胃排空时间的状况。小规格和大规格大西洋鲑的最佳干重胃排空模型分别为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其80%干重胃排空时间分别为12.23 h和18.06 h。小规格大西洋鲑胃排空比大规格更快,这可能是因为小规格大西洋鲑消化前期干燥饲料被水分软化的时间更短。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西洋鲑智能投喂系统提供生物学参数,为实际生产中智能投喂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润林 戴小杰 许柳雄
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3月采集的热带大西洋(05°37′~12°01′N、29°00′~36°51′W)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数据,分析了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的种类组成、渔获量、渔获率及其与表温的关系。本次调查共捕获鲨鱼8种,隶属3目7科7属,总渔获尾数为633 ind,总渔获量达26 837.4 kg,其中大青鲨为主要兼捕种类。各种鲨鱼渔获率平均值在0.003~1.524 ind/1 000 hooks之间,其中大青鲨最高,其值为1.524 ind/1 000 hooks,大眼砂锥齿鲨最低,其值为0.003 ind/1 000 hooks。各种鲨鱼渔获率月变化不明显(ANOVA,P=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忠 陈新军 余为
中东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域,分析其渔获组成以及不同捕捞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情况,有利于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根据1950—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东大西洋海域渔获量数据,采用优势分析法(dominance analysis),对中东大西洋海域及不同年代沿海和非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和渔获种类组成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中东大西洋渔获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筛鲱(Ethmalosa fimbriata)、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圆鲭(Scomber colias)等4种鱼类是该海域的优势种,对渔获量贡献度高,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52.06%。在中东大西洋沿海国和地区(以下简称“沿海国和地区”)中,摩洛哥、塞内加尔、加纳、喀麦隆、尼日利亚等5个国家和地区对该海域贡献度高,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65.07%,其中,摩洛哥和塞内加尔在每个年代的贡献度均大于10%。欧盟、俄罗斯(苏联)、日本是中东大西洋非沿海国和地区(以下简称“非沿海国和地区”)的主要贡献来源,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为82.71%,其中,欧盟在各年代平均合计贡献度近60%。中国大陆在该海域的累计渔获量仅55.71万t,不到日本的18%。研究认为,中东大西洋渔业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过度捕捞或者开发,建议科学制定渔业管理措施,适当降低捕捞强度,合理开发沙丁鱼、头足类等主要渔获物种,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中东大西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姜文新 许柳雄 朱国平
根据2001及2003~2005年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主要捕捞对象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金枪鱼叉长范围63~20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9~138 kg。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是97~17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14~80 kg。两种类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各月差异较大,平均约40%。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净重与叉长关系分别是W=2.0241×10-5L2.9503,W=2.2281×10-5L2.907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友伟 戴小杰 陈作志
生态风险评估是迈向生态系统水平渔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基于生产力-敏感性指数(productivity and susceptibility analysis,PSA)对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中的12个种群进行了生态风险分析。结果显示,生产力得分为1.20~2.05,以鲣鱼(Katsuwonus pelamis)最高;敏感性得分为1.42~1.92,以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得分最高;脆弱性得分为1.16~1.85,以长鳍真鲨(Carcharhinus longimauns)得分最高。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在热带大西洋延绳钓渔业中,鲨鱼[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吉昌 李显森 樊钢洲 徐玉成 朱建成 于汉
为了解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南极磷虾(以下简称磷虾)拖网渔场的特征,基于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福荣海"轮在南极半岛周边水域的生产数据,分析了水域内磷虾中心渔场年际空间分布和生产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磷虾拖网渔场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和斯诺岛(Snow Island)3个区域;其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是历年磷虾生产最稳定的区域,尤以海峡中部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水域(58°~60°W、63°~64°S)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最高;乔治王岛和斯诺岛区域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较低,且主要分布在岛屿周边近岸水域;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区域、乔治王岛区域和斯诺岛区域的历年产量占比分别为60.00%~99.97%、0.03%~21.15%和0.01%~17.25%,历年作业天数占比分别为61.76%~98.75%、1.25%~28.68%和0.84%~16.67%。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渔场的生产主要在3—5月,日产量主要为150 t以下;乔治王岛区域生产主要在1月份,日产量以150 t以下为主;斯诺岛区域的日产量在3月份较高,主要以150~250 t为主。各年度的连续生产期分布区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水域为主;各日产量区间的生产日历年主要分布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各日单位小时产量生产日也呈现逐渐集中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趋势;各级别亚渔场历年主要分布区域均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极半岛 中心渔场 时空分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乐 戴小杰 朱江峰 田思泉
根据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钩位信息,运用悬链线理论,估算了大西洋中部剑鱼(Xiphias gladius)的钓获深度分布。剑鱼的钓获深度范围为124.6~280.5 m,平均深度215.2 m,标准差46.5 m。剑鱼的渔获比例随钓钩的深度增加而明显变化,在深度220~250 m时渔获比例最高,而后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少。在较浅深度,雄性剑鱼的比例较高,但随着钓钩深度的增加,雌性剑鱼的比例增加,随后趋于平稳。钓获的剑鱼平均长度(下颌尾叉长)随钓钩深度增加而增大,在较浅处(120~180 m),平均长度分布最小;在较深处(270~300 m)...
关键词:
大西洋 剑鱼 深度 延绳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颜斐斐 唐建业
受国际市场对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产品需求的驱动,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捞和捕捞能力过剩等现象频频发生,造成该鱼类资源的数量持续下降。瑞典、摩纳哥先后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议将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禁止捕捞和国际贸易该鱼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为此,通过分析ICCAT对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管理、相关国家或地区组织的不同意见,研究该提案可能对国际渔业管理及我国带来的影响。一旦该鱼种列入CITES附录,可能导致更多商业开发的水生生物被提到CITES框架上来,从而影响世界渔业的管理格局。对此,中国应采取行动,积极参加国际组织会议,参与规则制定,反映中国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浩展 戴小杰 高春霞 王坤
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较常见的兼捕物种。它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1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6.38°S15.17°N、42.02°W18.53°W)调查时采集的1 426 ind拟锥齿鲨和20062015年在热带太平洋海域(16.88°S10.85°N、148.71°E96.80°W)调查时采集的1 037 ind拟锥齿鲨,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吉昌 李显森 樊钢洲 徐玉成 朱建成 于汉
为了解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南极磷虾拖网渔场的特征,以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福荣海”轮在南极半岛周边水域的生产数据,分析了水域内磷虾拖网生产的中心渔场年际空间分布和生产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磷虾拖网渔场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和斯诺岛(Snow Island)三个区域,其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是历年磷虾生产最稳定的区域,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主要分布在海峡中部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水域(58.0°~60.0°W、63.0°~64.0°S),乔治王岛和斯诺岛区域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较低,且主要分布在靠近岛屿的水域;海峡内区域、乔治王岛区域和斯诺岛区域的历年产量占比分别为60.00%~99.97%、0.03%~21.15%和0.01%~17.25%,历年作业天数占比分别为61.76%~98.75%、1.25%~28.68%和0.84%~16.67%;海峡内渔场的生产主要在3—5月,日产量主要为150t以下,乔治王岛区域生产主要在1月份,日产量主要在150t以下,斯诺岛区域的生产在3月份较高,主要为150~250t的生产日;各年度的连续生产期分布区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的中部水域为主;各日产量区间的生产日历年主要分布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各日单位小时产量生产日也呈现逐渐集中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趋势;各级别亚渔场历年主要分布区域均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极半岛 中心渔场 时空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