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7)
2023(10882)
2022(9692)
2021(9176)
2020(7707)
2019(17868)
2018(17886)
2017(34662)
2016(19043)
2015(21117)
2014(21297)
2013(21086)
2012(19166)
2011(17200)
2010(16855)
2009(15263)
2008(14723)
2007(12646)
2006(10807)
2005(9263)
作者
(55400)
(45716)
(45467)
(43466)
(29075)
(22225)
(20750)
(18148)
(17371)
(16344)
(15798)
(15387)
(14470)
(14355)
(14114)
(14064)
(13950)
(13577)
(13063)
(13005)
(11468)
(11218)
(10981)
(10459)
(10270)
(10258)
(10220)
(9990)
(9278)
(9183)
学科
(72292)
经济(72214)
管理(54525)
(51348)
(43345)
企业(43345)
方法(36691)
数学(31931)
数学方法(31526)
(18470)
(18031)
(18001)
中国(17357)
业经(15783)
地方(14532)
理论(12749)
农业(12499)
(12297)
(12167)
技术(12116)
财务(12105)
财务管理(12082)
(12029)
(11929)
贸易(11925)
环境(11675)
(11565)
企业财务(11507)
(10627)
(10333)
机构
大学(266674)
学院(264229)
管理(108427)
(99308)
经济(97032)
理学(95009)
理学院(93959)
管理学(92248)
管理学院(91790)
研究(87695)
中国(62624)
科学(58023)
(56641)
(44660)
(44386)
(44101)
业大(42541)
研究所(41147)
中心(39351)
(36586)
财经(36387)
农业(35392)
北京(35377)
(35076)
师范(34670)
(33218)
(32578)
(30194)
经济学(28444)
技术(28254)
基金
项目(191098)
科学(149332)
基金(137991)
研究(136916)
(121280)
国家(120307)
科学基金(102872)
社会(84212)
社会科(79755)
社会科学(79731)
(75190)
基金项目(74167)
自然(69127)
自然科(67510)
自然科学(67492)
自然科学基金(66247)
(63755)
教育(62393)
资助(57335)
编号(55434)
成果(44284)
重点(42611)
(41686)
(39921)
(39450)
课题(37916)
科研(37201)
创新(36758)
计划(35753)
教育部(35157)
期刊
(102351)
经济(102351)
研究(73206)
学报(45348)
中国(45228)
科学(41146)
(38928)
管理(37620)
大学(33329)
(32200)
学学(31411)
教育(28786)
农业(27866)
技术(22626)
(18616)
金融(18616)
业经(17070)
财经(16732)
经济研究(15920)
图书(14557)
(14418)
(14068)
科技(14020)
理论(13302)
问题(13246)
技术经济(12809)
实践(12462)
(12462)
(12433)
资源(12316)
共检索到365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会省  迟海  杨宪时  李学英  
南极大磷虾被认为是人类可利用的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之一,然而南极大磷虾中氟含量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大磷虾各组织器官中氟含量的分布,以及南极大磷虾氟的来源及富集形态,阐述了南极大磷虾氟的安全性评价,并对南极大磷虾去/降氟方法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南极大磷虾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雷  周德庆  盛晓风  
对天然生长的南极磷虾肌肉中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肌肉(干样)中粗蛋白含量64·44%,粗脂肪含量5·14%,粗灰分含量10·90%,无氮浸出物含量19·52%;18种氨基酸总量为57·16%,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5·88%,占氨基酸总量的45·2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4·94,其构成比例符合FAD/WHO的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3·06%,占氨基酸总量的35·98%;矿物质含量丰富;铅、汞、镉、砷几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相关食品卫生标准限量。综合分析认为,南极磷虾是一种食用安全、营养价值较高的虾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继魁  施文正  赵勇  许强华  朱国平  陈良标  
富氟异常是南极磷虾独特而有趣的生理性状,研究其富氟机理对于阐释极端环境下生物适应性进化机制,功能性仿生材料设计及磷虾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极磷虾富氟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评述内容包括氟的来源、氟在磷虾中的分配特征和赋存形态、氟在磷虾体内的变化特征分析以及磷虾富集氟的模式推测等,并对南极磷虾富氟机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田晓清  杨桥  邵盛男  陆亚男  黄洪亮  樊成奇  
南极磷虾脂类营养含量丰富:油脂提取物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高于1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高于9%,总磷脂含量高于20%,冰鲜的南极磷虾中总虾青素含量高于3 mg/100 g。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虾青素、脂溶性维生素、甾醇等脂溶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进展,以及磷虾油提取方法、多种成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我国开展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综合利用的前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柳  王鲁民  周国燕  郭全友  郑汉丰  郑尧  杨絮  王万勇  覃干景  
南极磷虾生物资源丰富,富含蛋白质、虾青素、磷脂等营养成分,磷虾粉是其主要加工产品,保障产品品质和全效利用是业内关注重点。对比了南极磷虾全脂虾粉与脱脂虾粉的生产工艺,对全脂虾粉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南极磷虾粉在虾油提取、水产养殖与高值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研究现状表明,南极磷虾粉营养丰富,但目前我国相关生产加工装备落后、产品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南极磷虾粉的潜在价值尚未完全得到利用,应进行针对性工艺优化与系统性装备升级,建立虾粉标准化生产体系,重点开展南极磷虾粉高值利用相关工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陆建学  高露姣  黄洪亮  
水产养殖产业的不断增长,导致鱼粉的需求量和产量之间的矛盾急剧加大,迫切需要新的蛋白源来替代鱼粉,从而保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南极磷虾具有生物量大、分布广、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符合新型蛋白源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主要包括南极磷虾粉对不同水产动物的生长、健康、最终品质的影响以及氟在不同组织的累积情况,并对今后南极磷虾粉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珍珠  赵明  迟海  何建国  郭长军  何建  马凌波  
为研究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中共附生微生物的功能性,并探讨南极大磷虾与其相关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南极大磷虾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采用细菌纯培养技术获得可培养菌株,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耐氟化钠特性分析。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在南极大磷虾眼柄、尾部和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群落相对丰度最高,分别占各组织细菌总量的41.4%、35.8%、59.5%;在南极大磷虾胃部,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最高,占细菌总量的32.2%。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南极大磷虾眼柄和尾部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高于胃部和肠道组织,肠道和胃部的微生物组成差异较大。采用细菌纯培养技术共获得60株细菌,其中有一株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单增李斯特菌LFM2813(Listeria monocytogenes LFM2813)、金黄色葡萄球菌LFM3263(Staphylococcus aureus LFM3263)、蜡样芽孢杆菌LFM2805(Bacillus cereus LFM2805)]有抑菌活性,并鉴定为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 NJ2),该细菌的抑菌产物具有耐高温和蛋白酶处理后失活的细菌素基本特征;同时,可培养细菌的最大氟化钠耐受浓度为1%,且耐受菌株占比为10%。研究初步揭示了南极大磷虾不同组织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并探讨了微生物对宿主的防御功能,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南极大磷虾资源提供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夏辉  许柳雄  朱国平  黄洪亮  冯春雷  孙坚强  吴强  
根据201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南极半岛周边CCAMLR辖区48.1区和48.2区的拖网磷虾渔获数据,对南极大磷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南极大磷虾的体长范围为33.65~65.80 mm,优势体长为50.00~58.00 mm,占60.66%;平均体长48.1区略大于48.2区,雌性大于雄性,生长指数为2.75。雌雄性比48.1区和48.2区分别约为1∶0.5和1∶1.5。样本中多为成体(II),而幼体(I)和抱卵雌体(III)较少。平均摄食等级48.2区高于48.1区。体长分布显示48.1区为3+~5+龄虾,48.2区为2+~5+龄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樊伟  伍玉梅  陈雪忠  黄洪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云姣  张海燕  孔聪  樊成奇  刘淑晗  汪宇  沈晓盛  
通过酶解法从南极磷虾肌肉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含氟多肽,并采用LC-MS/MS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酶解所得南极磷虾多肽粗提物的得率约为20%,其总氟含量为(731.73±1.01)μg·g~(-1)。粗提物精制后,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6个多肽(分别命名为F1、F2、F3、F4、F5、F6),采用离子色谱法筛选出含氟量最高的多肽F6,测定其结合肽氟含量为(266.11±0.40)μg·g~(-1)。将F6的氨基酸序列片段通过NCBI-Nucleotide-Euphausiacea蛋白质数据库检索,按匹配值得分高于100分可筛选鉴定得到4种蛋白质[Clock, Tropomyosin, ATP synthase subunit 6 (mitochondrion), Arginine kinase],通过对4种蛋白的分析发现,南极磷虾蛋白结合氟通过与Clock蛋白磷酸化结合的可能性最大。研究结果对今后探究南极磷虾中含氟蛋白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南极磷虾应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亮  黄庆华  孟丽辉  邢焕  姚斌  杨晓光  张宏福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途径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作物的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旱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比1996年首次种植面积增长了100多倍,达到1.75亿hm2,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大部分则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此,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在畜禽体内消解和转移规律以及转基因成分对畜禽营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提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讨论和分析转基因作物评价所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概述抗虫作物、抗草甘膦作物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伟  钱迎倩  马克平  裴克全  桑卫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 ,国内外尤其国外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许多的研究工作。实质等同性原则在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经进行了转基因马铃薯、大豆、番茄、棉花、西葫芦、水稻、烟草以及芦笋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方法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文中将从评价的方法、原则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报道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并且指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报道 ,并且总结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灵智  黄洪亮  屈泰春  杨桥  陈帅  刘健  齐广瑞  
基于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普里兹湾附近海域断面的调查,对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3月5日期间,普里兹湾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资源时空分布和资源量评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磷虾平均资源密度为32.8 g/m2,总资源量为9.34×107 t;普里兹湾附近海域大磷虾资源量年度变化明显,种群年龄结构以2+龄或3+龄的补充群体为主,补充群体的生长状况将直接影响资源量变化;调查期间大磷虾主要集群于普里兹湾口的陆架坡折区,其范围为70.50°E~75.50°E、67°S~68.5°S,海底水深介于250~1 000 m;叶绿素浓度与大磷虾资源时空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熊怡  
南极磷虾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且在南极食物网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南极绝大多数动物重要的摄食对象,因此,了解影响磷虾丰度和繁殖的因素至关重要,其中寄生于磷虾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被忽略。为充分了解南极磷虾寄生虫的类型、寄生形式及其对磷虾的潜在影响等,对南极磷虾中间寄生虫(法式海腰鞭毛虫Thalassomyces fagei)、体外寄生虫(吸管属纤毛虫Ephelota sp.)以及体内寄生虫(吸虫Trematode)的生命周期、寄生部位、感染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寄生虫往往需要适应磷虾频繁的蜕壳周期,高龄磷虾因蜕壳周期较长而致体外寄生虫附着和感染程度更高;中间寄生虫感染广泛且对磷虾具有多重危害,但其感染机制尚不明确;多主寄生的体内寄生虫对磷虾的危害较小,而单主寄生的簇虫和假丘类纤毛虫对磷虾危害性较大,其中吸虫的具体生命周期以及感染机制尚属未知。将来研究中,建议重点开展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感染机制、完整生命周期、寄生虫与磷虾体内细菌群落的关系以及磷虾性成熟度及年龄与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迟海  李学英  杨宪时  许钟  李伟  郭全友  
以感官、细菌总数、嗜冷菌数、TVB-N和TMA-N为指标,探讨了南极大磷虾在0、5和20℃贮藏中的品质变化,结合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和细菌菌相的变化对南极大磷虾腐败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极大磷虾品质下降很快,0℃和5℃温度下15 h后品质不可接受,20℃温度下8 h后品质不可接受。0、5和20℃贮藏中南极大磷虾细菌总数、嗜冷菌数、TVB-N、TMA-N都有增加,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变化明显,细菌菌相变化不大,表明0、5和20℃贮藏中南极大磷虾自溶迅速,酶对其腐败起主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