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2(1)
- 2019(1)
- 2018(1)
- 2017(3)
- 2016(1)
- 2015(1)
- 2014(2)
- 2011(3)
- 2010(1)
- 2009(1)
- 2006(2)
- 2004(5)
- 2001(1)
- 1998(1)
- 1996(1)
- 1995(1)
- 学科
- 植(9)
- 植物(9)
- 物(9)
- 养殖(8)
- 殖(8)
- 学(6)
- 水产(6)
- 类(5)
- 藻(5)
- 藻类(5)
- 饵(5)
- 饵料(5)
- 植物学(4)
- 动物(3)
- 及其(3)
- 料及(3)
- 营养(3)
- 各种(2)
- 基因(2)
- 基因工程(2)
- 工程(2)
- 料(2)
- 理学(2)
- 生理(2)
- 生理学(2)
- 传(1)
- 动植物(1)
- 协(1)
- 协迫(1)
- 各类(1)
- 机构
- 大学(20)
- 洋(20)
- 海洋(20)
- 学院(16)
- 水产(15)
- 海洋大学(15)
- 室(14)
- 实验(13)
- 实验室(13)
- 重点(13)
- 研究(12)
- 科学(10)
- 中国(9)
- 生命(9)
- 生物(8)
- 部(8)
- 岛(7)
- 所(7)
- 研究所(7)
- 上海(6)
- 业(6)
- 农(6)
- 农业(6)
- 国家(6)
- 家(6)
- 工程(6)
- 技术(6)
- 海海(6)
- 生命学(6)
- 青岛(6)
共检索到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缪锦来 阚光锋 张波涛 姜英辉 侯旭光 李光友
设计温度、光强、盐度、pH值、营养盐等培养条件,测定其对南极冰藻中2种绿藻Pyramidomanassp.和Chloro phyceaeL-4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2培养基为适合这2种南极绿藻生长的适宜培养基。Pyramidomonassp.最适生长温度为2~6℃,pH为9.0;ChlorophyceaeL-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6℃,pH为8.0~8.5。2种南极绿藻生长最适光强为7.0~60.0μE·m-2·s-1,最适盐度为22~33。选择NaNO3为培养基中的氮源,适合Pyramidomonassp.的浓度为0.88mmol·L-1。氮源浓度在0.56~1.47mmol·L-...
关键词:
南极冰藻 绿藻 培养条件 优化培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林华 孙丕喜 王能飞 沈继红
为了阐明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以及了解冰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不同温度下(包括最适温度6℃、高于最适温度10℃和15℃)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自由基的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相应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的初期(24~72h),Chlorophyceae L4中自由基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迅速提高,但随后(96~144h)很快降低,恢复到细胞能容忍的水平。各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初期显著降低,但随后响应温度的变化很快升高,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而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阚光锋 郑洲 姜英辉 缪锦来 张波涛 李光友
以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sp.)为材料对其抗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冰藻在盐度33下生长良好,在盐度66和99也有较大的生长量,盐度132下也能生存,可以维持原有的生物量,而盐度165对冰藻则是致命的,仅能存活8 d;常温藻(Chlamydomonas monadina)仅能在盐度小于99时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南极藻类较常温藻可抗更高的盐度。同时测定了与盐度变化相关的膜系统变化,与常温藻相比,南极冰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较高,而膜透性较低;经盐度99胁迫后,以上4种生化指标都升高。本研究初步结论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和膜透性对南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金慧 丁燏 简纪常 吴灶和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L-homocysteine hydrolase,SAHH)是一种细胞内广泛存在的酶,在调节生物体转甲基化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RT-PCR及RACE-PCR技术克隆了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 sp.ICE-L)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全序列,命名为ICE-LSAHH。ICE-LSAHH全长1 844 bp,包括5′非编码区36 bp,3′非编码区344 bp,含有一个较长的poly(A)尾。开放阅读框1 461 bp,编码487个氨基酸。根据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分子量为53.0 kD,理论等电点为5.16。Signa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素文 郭永坚 李俊伟 颉晓勇 朱长波
为探索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藻体的陆地工厂化养殖,分三部分实验进行研究:(1)不同长度(0.5、1、1.5 cm)和断开部位(从基部断开、从顶部断开和从藻体分叉处断开)的海萝藻体培养;(2)不同培养密度(0.5、1、2、4 G/l)和培养容器(方形水槽、圆柱形透明塑料薄膜容器和亚克力筒);(3)不同风干方式(自然风干、培养箱风干和空调加风扇吹干)和保存温度(4、–18℃)对保存后藻体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断开部位对相同长度的藻体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较小藻体(0.5 cm)的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1.0、1.5 cm)(p<0.05);方形水槽中海萝...
关键词:
海萝 藻体 规格 培养 容器 保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吉祥 李德尚 王金秋
于1993年5-7月研究了5种培养液中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的生长及其主要生化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作者设计的FPW培养液培养的卵形隐藻的最大密度和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目前室内研究中普遍使用的WC培养液培养的相应值(P<0.05);氨基酸组成及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非常接近;但蛋白质水平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稍低。FPW组成的简单性及由池塘水配制的特点表明,在隐藻规模化培养时,FPW较WC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关键词:
卵形隐藻,培养液,生长,生化组分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娟 潘克厚
微藻细胞中脂类的数量及质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 ,改变培养条件及在不同的时期收获对微藻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有着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培养基成分、光强、温度、通气量和生长期 5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希望能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微藻 培养条件 生长期 脂类 脂肪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林霞 徐同成 虞小花 高成勉 张仕坚
对水产养殖中的主要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Droop)Hibberd)进行了5×3×2析因试验,培养液NO-3-N水平分别设置为0、3、6、12、24mg/L,光照强度分别为22.9μmol/(m2·s)、43.2μmol/(m2·s)、80.4μmol/(m2·s),更新率分别为10%和25%,研究了光、氮和半连续培养更新率对微绿球藻生长、采收量的影响。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NO-3-N水平、光照强度、更新率及其交互作用对细胞密度、生长率和采收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以更新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光照强度,影响最弱为NO-3-N水平。更新率2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雄 严佳琦 黄征征 危立坤
研究了培养液中添加不同量柠檬酸铁(0、0.0039、0.039和0.39 mg/L)对单生卵囊藻(Oocystis solitaria)和月牙藻(Selenastrum sp.)细胞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生卵囊藻和月牙藻分别在柠檬酸铁添加量为0.039 mg/L和0.39 mg/L时具有最大的蛋白、总糖、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单生卵囊藻和月牙藻均在柠檬酸铁添加量为0.39 mg/L时具有最大的总脂肪含量,分别为13.76%和22.78%,比相应未添加铁组分别提高了318%和160%。单生卵囊藻富含18:3n3,月牙藻富含18:2n6。培养液中高的铁离子浓度诱导两种藻细胞合成更多的饱和脂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垠 孙建明 孙培海 张德明
The effects of CO_2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Dicrateria zhangjiangensis and Dunaliella sp.in 100 liter air lift photobiore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mass of both alga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igh CO_2 concentration (above 700μL·L~(-1) ) compared...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欧海金
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具有生长快、耐低温,容易培养的优点,是贝类和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在象山县水产养殖公司育苗厂,笔者于1989、1990、1992年在培养这两种藻类用于中国对虾育苗的生产过程中,在藻类培养池面积有限的条件下,采用原池追肥和吸去沉淀物少量补充培养的方法,有效地延长了藻类的生长期和提高了培养浓度,从而保证了在整个育苗过程中随时都有较高浓度的优质藻液供应,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红霞 宫相忠 高伟 沈世军 王吉 张静
为抑制或消除萱藻丝状体扩增阶段出现的膨胀色球藻,本研究探讨了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红霉素4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和100 mg/L的头孢噻肟钠均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的生长,进而保证萱藻丝状体正常生长与发育;浓度为50~1 000 mg/L的阿莫西林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无抑制作用,阿莫西林不适于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膨胀色球藻;浓度为100和200 mg/L的四环素对膨胀色球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此浓度下萱藻丝状体细胞质萎缩,生长状况较差;浓度为0.10~1.00 mg/L的红霉素对膨胀色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0.50 mg/L时,萱藻丝状体的生长亦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关键词:
萱藻 膨胀色球藻 丝状体 抗生素 共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旺楠 宫相忠 张文健 高伟 张必达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扩增过程中出现的膨胀色球藻的生长,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等5种常用抗生素对共培养条件下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链霉素浓度为100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生长,而不影响萱藻丝状体的生长;(2)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对膨胀色球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浓度均为100μg/mL,对萱藻丝状体产生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100和500μg/mL;(3)10μg/mL卡那霉素可强烈抑制膨胀色球藻生长,而萱藻丝状体没有出现被抑制的现象;(4)氯霉素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0μg/mL可以对膨胀...
关键词:
萱藻 膨胀色球藻 丝状体 抗生素 共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儒谦 宫相忠 沈世军 高伟 张红霞 庄英瑞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保存和扩增过程中出现的小伪菱形藻与碎片菱形藻的生长,本实验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丝状体与碎片菱形藻、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研究了1.00~4.00μg/mL二氧化锗(GeO_2)对共培养条件下丝状体生长发育及附生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处理萱藻丝状体和硅藻共培养体系的适宜GeO_2浓度为1.00~2.50μg/mL,各实验组14 d的硅藻抑制率均高于67.33%±5.18%,且丝状体生长发育良好,2.00μg/mL为最适浓度,此浓度下丝状体日均增长率最高,在各培养体系中均大于11.00%,且诱导后孢子囊枝比例和孢子囊直径分别为57.47%±5.31%和(24.55±1.01)μm,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 3.50和4.00μg/mL GeO_2虽对硅藻抑制效果更佳,但同时也会抑制丝状体生长和后期孢子囊的形成与发育,其中4.00μg/mL GeO_2可导致丝状体死亡;(3)碎片菱形藻较小伪菱形藻对GeO_2更敏感。实验14 d,各浓度GeO_2对碎片菱形藻的抑制率为(82.10%±2.40%)~(96.35%±0.79%),均高于同浓度GeO_2对小伪菱形藻的抑制率;同时在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中,碎片菱形藻占硅藻比例随GeO_2浓度升高而相应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