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
- 2023(5)
- 2022(8)
- 2021(5)
- 2020(8)
- 2019(15)
- 2018(11)
- 2017(16)
- 2016(17)
- 2015(14)
- 2014(17)
- 2013(11)
- 2012(23)
- 2011(21)
- 2010(16)
- 2009(9)
- 2008(13)
- 2007(16)
- 2006(8)
- 2005(7)
- 学科
- 学(90)
- 物(74)
- 植(72)
- 植物(72)
- 水产(57)
- 植物学(50)
- 动物(26)
- 及其(22)
- 生物(22)
- 动物学(20)
- 治(20)
- 防(20)
- 防治(20)
- 环境(19)
- 养殖(17)
- 殖(17)
- 工程(16)
- 微(13)
- 微生(13)
- 微生物(13)
- 理学(13)
- 类(13)
- 基因(11)
- 基因工程(11)
- 害(11)
- 藻(11)
- 传(10)
- 化学(10)
- 染(10)
- 污染(10)
- 机构
- 大学(233)
- 学院(225)
- 科学(174)
- 研究(151)
- 洋(137)
- 海洋(136)
- 水产(125)
- 中国(122)
- 室(116)
- 实验(114)
- 所(113)
- 研究所(113)
- 实验室(112)
- 重点(107)
- 海洋大学(104)
- 农(103)
- 农业(95)
- 生命(81)
- 研究院(79)
- 院(79)
- 科学研究(77)
- 业(76)
- 上海(74)
- 生物(72)
- 技术(71)
- 海水(70)
- 产科(68)
- 省(63)
- 部(61)
- 工程(60)
共检索到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林华 孙丕喜 王能飞 沈继红
为了阐明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以及了解冰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不同温度下(包括最适温度6℃、高于最适温度10℃和15℃)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自由基的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相应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的初期(24~72h),Chlorophyceae L4中自由基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迅速提高,但随后(96~144h)很快降低,恢复到细胞能容忍的水平。各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初期显著降低,但随后响应温度的变化很快升高,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而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缪锦来 阚光锋 张波涛 姜英辉 侯旭光 李光友
设计温度、光强、盐度、pH值、营养盐等培养条件,测定其对南极冰藻中2种绿藻Pyramidomanassp.和Chloro phyceaeL-4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2培养基为适合这2种南极绿藻生长的适宜培养基。Pyramidomonassp.最适生长温度为2~6℃,pH为9.0;ChlorophyceaeL-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6℃,pH为8.0~8.5。2种南极绿藻生长最适光强为7.0~60.0μE·m-2·s-1,最适盐度为22~33。选择NaNO3为培养基中的氮源,适合Pyramidomonassp.的浓度为0.88mmol·L-1。氮源浓度在0.56~1.47mmol·L-...
关键词:
南极冰藻 绿藻 培养条件 优化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学玺 杨震 黄健 严小军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海带被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海带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急剧升高,随着感染的进行,二者的活性逐渐下降。(2)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在感染的初期变化不明显,而在感染的后期活性有所增加。(3)在整个感染的过程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的变化无规律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变化。说明这四种酶在海带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作用的时期有所差异.
关键词:
海带 褐藻酸降解菌 感染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阚光锋 郑洲 姜英辉 缪锦来 张波涛 李光友
以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sp.)为材料对其抗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冰藻在盐度33下生长良好,在盐度66和99也有较大的生长量,盐度132下也能生存,可以维持原有的生物量,而盐度165对冰藻则是致命的,仅能存活8 d;常温藻(Chlamydomonas monadina)仅能在盐度小于99时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南极藻类较常温藻可抗更高的盐度。同时测定了与盐度变化相关的膜系统变化,与常温藻相比,南极冰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较高,而膜透性较低;经盐度99胁迫后,以上4种生化指标都升高。本研究初步结论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和膜透性对南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玉文 张木子 黎明 钱云霞 王日昕 姜海波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免疫应答及氨氮耐受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5.00±0.85) 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00%(对照组)、0.30%、0.50%及1.00%雨生红球藻的饲料,每天2次表观饱食投喂,实验进行10周。结果显示,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大于0.30%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饲料系数和白细胞数;饲料中添加0.50%雨生红球藻能够显著降低黄颡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96 h急性氨氮暴露实验表明,摄食0.50%~1.00%雨生红球藻饲料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和血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显著提高了氨氮暴露下黄颡鱼肝脏中氨代谢相关酶含量,其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和精氨酸酶含量随着雨生红球藻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大于0.30%雨生红球藻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健康状况、氧化损伤及免疫应答能力;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超过0.50%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在氨氮暴露下的存活率。
关键词:
黄颡鱼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抗逆 氨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楚 王政权
分析了冰冻胁迫下外源水杨酸 (SA ,5mmol·L- 1 和 10mmol·L- 1 )对水曲柳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的影响。SOD活性受到SA抑制 ,且随外源SA的浓度增加而下降 ,导致超氧自由基上升。SA也能抑制CAT和APX活性 ,CAT活性随SA浓度增加而降低 ,APX活性也有这种趋势。尽管SA提高了POD活性 ,但由于CAT和APX活性受到抑制 ,H2 O2 含量上升。GR活性也受到SA抑制 ,呈现随SA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经 5mmol·L- 1 SA处理的叶片内MDA含量下降 ,平均比对照低 35 19% ,表明低浓度SA能降低冰冻引起的伤害。
关键词:
冰冻胁迫 水杨酸 抗氧化酶 水曲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艳梅 陈秀荔 胡庭俊 刘青云 李强勇 冯鹏霏 杨春玲 彭敏 朱威霖 潘传燕 曾地刚 赵永贞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方法最高效便捷,且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以及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2.0% 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相对较高,可达到41.24%±0.09%。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其IC_(50)值分别为2.32mg/ml和0.67 mg/mL。本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提取率,且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磊 徐晓娇 江天久
本研究以单种抑食金球藻及其与亚心形四爿藻的混合藻为实验组,以亚心形四爿藻为对照,探究抑食金球藻对翡翠贻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抑食金球藻显著影响翡翠贻贝的SOD活性、MDA和GSH含量,各实验组均表现出诱导升高与抑制降低交替出现的规律。单种高、中浓度的抑食金球藻在短期(3 h)内即可对翡翠贻贝的SOD活性产生影响,混合藻组中的SOD活性上升较慢,说明亚心形四爿藻可以延滞氧化还原系统的反应时间。各实验组翡翠贻贝GSH含量在2 d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混合藻组与单种抑食金球藻组相差不大,提示亚心形四爿藻对抗氧化还原损伤并未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金慧 丁燏 简纪常 吴灶和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L-homocysteine hydrolase,SAHH)是一种细胞内广泛存在的酶,在调节生物体转甲基化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RT-PCR及RACE-PCR技术克隆了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 sp.ICE-L)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全序列,命名为ICE-LSAHH。ICE-LSAHH全长1 844 bp,包括5′非编码区36 bp,3′非编码区344 bp,含有一个较长的poly(A)尾。开放阅读框1 461 bp,编码487个氨基酸。根据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分子量为53.0 kD,理论等电点为5.16。Signal...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葛智超 郎蒙 李燕
以裸藻为原料,将粗提后的裸藻多糖(EGPS)经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主要组分EGPS1-A、EGPS1-B、EGPS3-A,并对其进行纯度鉴定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将纯化后抗氧化活性较好的裸藻多糖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柱层析后得到的3个多糖组分纯度较高,红外光谱表明其均具有典型的糖类特征吸收峰。抗氧化实验表明3个多糖组分中EGPS1-A的综合抗氧化活性最高,EGPS1-A的分子量为136.8ku,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单糖组分间物质的量比值是0.072:0.43:0.049:0.01:0.26:0.62:0.53:0.18:1.01。
关键词:
裸藻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刘欢 杨少玲 杨贤庆 戚勃 胡晓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舌状蜈蚣藻多糖得率为指标,选择料液比、温度和时间进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测定舌状蜈蚣藻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7 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此时的多糖得率为15.23%。舌状蜈蚣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61 mg/mL和2.05 mg/mL,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舌状蜈蚣藻 多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国梁 汪文俊 李宝贤 梁洲瑞 鲁晓萍 李晓捷
温度是影响藻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了6~22℃下,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小孢子体的生长情况及抗氧化生理特性,以探明其适温机制,为多肋藻海区栽培提供支撑。结果发现,培养初期(5 d内),多肋藻小孢子体在18℃下具有最大的相对生长速率(RGR),22℃下藻体梢部严重穿孔溃烂;随着培养时间延长(10d),10℃下藻体RGR最高。实验周期内,不同温度组间F_v/F_m无显著差异, 6~14℃下藻体均具有较高的总光合速率(Pt)和最大表观光合速率(P_(nmax)), P_(nmax)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10℃下最高。培养3 d时, 6℃下呼吸速率(R_d)最高; 22℃下,藻体R_d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显著上升,表明增强呼吸作用是多肋藻小孢子体对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共同响应。22℃高温胁迫下,胡萝卜素(Car)和岩藻黄素(Fucox)、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升高; 6℃时, SOD酶活高于其他温度组。在6~18℃范围内,灰分、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积累与温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综上,多肋藻小孢子体可在6~18℃生长,其中以10℃左右为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培玉 唐学玺 王丽丽 杨震
以海带为材料,研究了活性氧(ROS)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的产生及其作用。结果表明:①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引起海带活性氧的大量产生,且海带No.1活性氧的产生速率始终明显大于海带901(P<0.05)。②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早期阶段,海带维持着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较高的抗性,而且海带的抗感染能力与活性氧产生速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2个品系相比,海带No.1的抗性又明显大于海带901(P<0.01)。③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后期,海带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和脱酯化伤害作用加剧,同时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抗性显著降低,海带的抗感染能力与活性氧产生速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其中海带No.1...
关键词:
活性氧 海带 褐藻酸降解菌 感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伟杰 陈玉珂 杨翼羽 罗莎 王秋举 祖岫杰 李状 张东鸣
【目的】研究L-肉碱对小球藻种群生长、主要营养元素(氮、磷和铁)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f/2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对照),50,100和200mg/L L-肉碱,培养小球藻14d,试验每天定时进行小球藻种群密度的测定,试验结束当天收取样品测定小球藻N、P、Fe吸收率及相关抗氧化指标。【结果】50mg/L L-肉碱能够促进小球藻种群的增长,200mg/L L-肉碱对小球藻种群增长有抑制作用。随着L-肉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小球藻对氮(N)的吸收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00mg/L L-肉碱组显著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勇 杨方美 赵殿峰 杨文建 赵立艳 辛志宏 马宁 施瑛 胡秋辉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对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性和肿瘤增殖抑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壁法提取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用DEAE柱层析法纯化后进行木瓜蛋白酶酶解,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还原力A700为考察指标确定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测定获得的R-藻红蛋白及其酶解物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对人肉瘤细胞U2O及人肝癌细胞HepG-2的肿瘤增殖抑制活性。【结果】R-藻红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5 000 U.g-1,pH 7.0,温度50℃,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R-藻红蛋白酶解物还原力为0.573,较未酶解的R-藻红蛋白提高了2.35倍;清除羟自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