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7)
2023(5485)
2022(4624)
2021(4286)
2020(3629)
2019(8100)
2018(8149)
2017(14456)
2016(8518)
2015(9821)
2014(9815)
2013(9437)
2012(9161)
2011(8447)
2010(8608)
2009(7903)
2008(7916)
2007(7282)
2006(6618)
2005(5986)
作者
(30212)
(25099)
(25045)
(23703)
(16216)
(12141)
(11247)
(9869)
(9815)
(9158)
(8953)
(8689)
(8575)
(8565)
(8276)
(7781)
(7630)
(7579)
(7507)
(7413)
(6674)
(6588)
(6415)
(6126)
(5902)
(5731)
(5624)
(5479)
(5478)
(5379)
学科
(28115)
经济(28059)
管理(20557)
(17093)
(13707)
企业(13707)
(12789)
方法(10604)
中国(8879)
(8767)
数学(8519)
数学方法(8328)
(8006)
(7266)
(6954)
理论(6896)
业经(6195)
(5863)
金融(5855)
(5745)
地方(5738)
银行(5686)
农业(5560)
(5528)
教育(5374)
(5048)
(4539)
贸易(4538)
水产(4401)
环境(4369)
机构
大学(128195)
学院(125572)
研究(54516)
(41872)
经济(40716)
科学(39312)
中国(38724)
管理(38508)
(34793)
理学(32307)
理学院(31749)
(31452)
管理学(30696)
管理学院(30495)
(29889)
研究所(29216)
农业(28168)
业大(25388)
中心(22930)
(21962)
(20518)
(20331)
(19402)
北京(18809)
(18581)
(18474)
师范(18138)
农业大学(17620)
技术(17573)
科学院(16555)
基金
项目(86613)
科学(65131)
基金(60480)
(58016)
国家(57561)
研究(56302)
科学基金(45113)
(34721)
自然(32433)
社会(31759)
自然科(31645)
自然科学(31624)
(31285)
基金项目(31047)
自然科学基金(31034)
社会科(29733)
社会科学(29721)
教育(26435)
资助(25747)
编号(21703)
重点(21351)
计划(20214)
成果(19505)
(18908)
科技(18878)
(18288)
课题(17575)
科研(17521)
(17394)
创新(16434)
期刊
(50386)
经济(50386)
研究(36710)
学报(34019)
(31319)
中国(31038)
科学(27452)
大学(23673)
学学(22502)
农业(21030)
教育(18141)
(15631)
管理(15267)
(11229)
(10505)
金融(10505)
业大(10252)
技术(9862)
(9040)
农业大学(8542)
经济研究(7963)
财经(7949)
业经(7666)
林业(7360)
(6901)
科技(6786)
图书(6554)
问题(6393)
中国农业(5861)
世界(5839)
共检索到198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令清  彭韩柳依  王健伟  庞旭  曹振东  付世建  
为考察温水性鱼类运动代谢的种内个体变异和重复性及其对饥饿的反应,本研究以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5)℃条件下,在饥饿前(测定Ⅰ)后(测定Ⅱ)分别测定饥饿组[(12.15±0.14)g,n=29,饥饿2周]和对照组[(12.00±0.23)g,n=28,每隔一天投喂一次4%~5%体质量黄鳝肉块]的静止代谢率(MO2rest)、临界游泳速度和活跃代谢率(MO2active),并计算有氧代谢空间(AMS=MO2active-M O2rest)、单位距离耗能(COT)和最适游泳速度(Uopt)。结果显示:(1)饥饿之后,饥饿组的MO2rest,MO2active和AMS分别下降了8.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令清  李凤杰  李秀明  皇甫加清  付世建  曹振东  张耀光  
为研究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胃排空及其数学模型选择产生的影响,实验在(25±0.5)℃条件下,在对照组(饥饿0 d,S0)和饥饿组(饥饿16 d,S16;饥饿32 d,S32)实验鱼摄入6%BW(百分比体质量)泥鳅饵料后的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胃内容物重量及其百分比,用常见3个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比较。结果发现,随摄食后时间的增加,3个实验组的胃内容物重量及其百分比均呈现阶段性减少变化特征,但饥饿组(S16,S32)胃内容物重量百分比的下降速率明显慢于S0对照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鲁雪报  肖慧  张德志  朱欣  饶军  胡亚平  
研究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实验设4个循环饥饿组(T1:饥饿1 d,饱食投喂3 d;T2:连续饥饿2 d,饱食投喂4 d;T3:连续饥饿4 d,饱食投喂6 d;T4:连续饥饿7 d,饱食投喂8 d)和1个对照组(T0:每天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在水温21.5~25.4℃条件下,T1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超过对照组,表现为超补偿生长;T2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接近对照组,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T1、T2组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T4组实际摄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4个循环饥饿组幼鱼肝体比及脏体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区又君  刘泽伟  
研究了在22.5~31.9℃条件下,千年笛鲷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0、2、4、6、9、11d)处理后再投喂的补偿生长。千年笛鲷幼鱼的体重在短时间(2~6d)的饥饿后下降不大,9d以上的饥饿可导致幼鱼的体重明显下降。经过饥饿11d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脂肪含量略有下降,灰分含量有所上升,水分含量明显上升,表明千年笛鲷幼鱼在饥饿过程中主要依靠消耗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恢复投喂后,各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11d组鱼在恢复投喂后全部死亡,半致死时间为10~11d。结果表明:饥饿2d组的千年笛鲷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该补偿现象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达到;饥饿4d组幼鱼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龙龙  罗鸣  陈傅晓  谭围  张俊彬  李向民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1、2、5、7 d)处理后再恢复投喂的补偿生长。室外水泥池和近海网箱两次实验结果均显示,在前15 d、30 d内,饥饿1 d、2 d组卵形鲳鲹生长略快于对照组,出现完全补偿生长现象。第一次实验饥饿5 d、7 d组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为部分补偿生长。饥饿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摄食率也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饥饿1 d、2 d组摄食率低于对照组,各饥饿组总摄食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来实现的。对鱼体进行生化组成的结果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宋国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为研究条石鲷幼鱼在饥饿与再投喂条件下机体各组织和血清中主要代谢酶活性和糖元含量的变化,以平均体质量为(10.0±1.0)g的条石鲷幼鱼为实验对象,实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为每天投喂(S0)、饥饿3 d(S3)、饥饿6 d(S6)、饥饿9 d(S9)和饥饿12 d(S12),饥饿后再恢复投喂至实验结束,整个实验同期对照30 d。在实验前、饥饿处理后和再投喂后分别取样,检测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变化以及糖元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与再投喂对血糖、肝糖元含量影响显著(P<0.05),饥饿导致血糖(S12除外)、肝糖元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成辉  蔡勋  刘霞  韩志忠  曲立  隋波  吕延玲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代金  黄辉  谭德清  朱成科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宋兵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单乐州  闫茂仓  吴洪喜  邵鑫斌  谢起浪  
在水温(12±1)℃和盐度24.3±0.61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及恢复投喂对鱼免幼鱼生长、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设置饥饿5、10、15 d及连续饥饿4个水平,并设正常投饵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马上恢复正常投饵,整个实验历时30 d,在实验前、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鱼免幼鱼全长、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鱼免幼鱼在饥饿状况下存活时间23 d。实验结束时,饥饿5 d和10 d处理组鱼免幼鱼全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投喂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群  李吉方  王晴晴  袁玉仁  温海深  
在水温为17.6±0.2℃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恢复投喂对许氏平鲉幼鱼肝脏和肠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4组,每组设3个平行,其中A组为对照组,即在实验过程中正常投喂;B组饥饿5d恢复投喂50d;C组饥饿10d,恢复投喂45d;D组饥饿15d,恢复投喂40d。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胰蛋白酶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其活性下降明显,脂肪酶活性虽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而淀粉酶则在饥饿初期活性大幅度上升;恢复投喂后除了肠蛋白酶和肝胰蛋白酶外,其他消化酶活性均达到对照组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启学  程鹏  刘文奎  
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幼鱼前肠、后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20.3~24.8℃条件下将375尾翘嘴鲌幼鱼[体质量(4.22±0.29)g]分为5组,分别饥饿0d(对照组)、4d、8d、12d和16d,饥饿后恢复投喂16d。结果显示,饥饿4d、8d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饥饿12d后,脂肪酶活性仍显著下降;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消化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恢复投喂后,蛋白酶活性迅速升高,其中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除饥饿4d组)升至显著高于饥饿前水平,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投喂4d后,除饥饿4d组后肠、肝胰脏及饥饿12d组前肠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海山  叶乐  陈治  杨超杰  胡清雨  
为揭示饥饿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形态性状的影响,建立其饥饿状态的判别标准,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眼斑双锯鱼饥饿和非饥饿群体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实验设置饥饿和非饥饿(对照组)2个组,处理7 d后测量体质量并拍照。用图像分析技术对2个群体眼斑双锯鱼幼鱼的14个形态性状进行准确测定,采用t检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统计方法分析饥饿对眼斑双锯鱼形态性状的影响。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尾柄高,其余形态参数在饥饿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多个形态比值参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形态性状或形态性状比值均可将试验鱼分为两大类(饥饿组和对照组);对直接测量获得的形态性状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只获得1个主成分,主要反映整体形态的变化,而对形态比值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4个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的幼鱼形态上的差别主要是由头部形态、鳍相对位置和尾柄部位差异引起。分别运用形态性状及形态比值数据进行判别分析构建了典则判别函数方程,验证证实使用经形态比值数据建立的判别函数可信度高于使用未经处理的形态性状数据建立的方程。研究结果证实,饥饿影响了眼斑双锯鱼的形态性状,可利用判别方程对眼斑双锯鱼的饥饿状态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眼斑双锯鱼的生态调查和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波  柳敏海  施兆鸿  陈超  罗海忠  彭志兰  傅荣兵  
在水温(29.2±0.2)℃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饲对点带石斑鱼幼鱼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下降,但多不饱和脂肪酸上升(P<0.05),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饥饿胁迫后产生了饥饿效应;恢复投饲后,实验组鱼体内的脂肪和能量百分含量与对照组不再存在显著差异。各实验组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基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