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0)
2023(11449)
2022(10010)
2021(9354)
2020(7721)
2019(17882)
2018(18189)
2017(35228)
2016(19581)
2015(21562)
2014(21866)
2013(21275)
2012(19504)
2011(17648)
2010(17355)
2009(15442)
2008(14728)
2007(12856)
2006(11098)
2005(9518)
作者
(56286)
(46394)
(46011)
(43846)
(29423)
(22201)
(20888)
(18517)
(17799)
(16540)
(16094)
(15669)
(14795)
(14734)
(14351)
(14299)
(13964)
(13844)
(13261)
(13200)
(11770)
(11427)
(11181)
(10648)
(10466)
(10271)
(10247)
(10072)
(9391)
(9328)
学科
(71582)
经济(71498)
管理(55599)
(49314)
(41450)
企业(41450)
方法(32676)
数学(27958)
数学方法(27631)
(19937)
(19887)
中国(18528)
(17588)
业经(16133)
环境(15467)
地方(14852)
(14783)
理论(13524)
(13245)
农业(12934)
(12101)
(11585)
贸易(11581)
(11395)
银行(11349)
(11273)
(11207)
(11143)
技术(11073)
财务(11072)
机构
大学(266512)
学院(265308)
管理(107115)
(99317)
经济(96967)
理学(92788)
理学院(91754)
管理学(90149)
管理学院(89682)
研究(89417)
中国(65352)
科学(58469)
(57939)
(46552)
(45198)
(44592)
业大(43957)
研究所(41675)
中心(40142)
(38505)
北京(36691)
农业(36146)
财经(35941)
(35392)
师范(35017)
(33534)
(32658)
(31197)
技术(29748)
师范大学(28212)
基金
项目(188813)
科学(146875)
研究(137469)
基金(134899)
(118689)
国家(117693)
科学基金(100019)
社会(83131)
社会科(78579)
社会科学(78555)
(74795)
基金项目(72513)
自然(66618)
自然科(64959)
自然科学(64944)
自然科学基金(63745)
(63188)
教育(62452)
编号(56943)
资助(55265)
成果(45774)
重点(42104)
(40447)
(39887)
课题(39258)
(38933)
科研(36573)
创新(36274)
计划(34892)
项目编号(34869)
期刊
(108861)
经济(108861)
研究(75976)
中国(49308)
学报(46609)
科学(41875)
(41701)
管理(38273)
大学(34771)
学学(32757)
(32567)
教育(32180)
农业(28563)
技术(23099)
(20614)
金融(20614)
业经(19569)
财经(16445)
经济研究(16231)
图书(15241)
科技(14405)
问题(14385)
林业(14338)
(14144)
(13868)
理论(13407)
(12864)
实践(12528)
(12528)
业大(12352)
共检索到381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吴伟光  黄敏  宁可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主体日趋多样化,研究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探讨造成碳汇供给差异背后的诱导因素并挖掘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为推动森林碳汇经营形成稳定的碳供给,合理配置稀缺的要素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政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研究状况,明确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主要包括国内碳汇市场未形成;现有模型在本研究中不适用,长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认为以"非京都市场"框架下考察森林碳汇供给更可行;需要根据碳汇营林实践修正相关模型和数据以及结合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森林经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徐志刚  吴伟光  宁可  王志强  
增加森林碳汇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论文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农户和林场的调研数据,以杉木为案例树种,引用生长模型、修正的Faustmann模型碳密度和价格数据,对单一和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最佳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比较了不同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潜力的差异,同时模拟了不同营林成本和利率水平下对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在可能的碳汇林经营模式下,基于目前杉木市场价格远高于碳价格的现实,森林经营主体的经营采伐决策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导致在大范围的碳价格变动下碳汇的供给也没有显著增加,这也说明木材收益和碳收益的两个不同经营目标是协调的;林场凭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萍  许瑶瑶  张硕  邓博文  钟兆全  王荔英  郑德祥  陈昌雄  
结合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经营现状,对森林经营联合认证在其发展的有利条件、障碍及机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发展、林业合作社兴起以及联合认证花费较低、信息技术共享等为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森林联合认证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农森林认证思想薄弱、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与资金以及林农分布较为分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联合认证的发展。此外,在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森林联合认证还有一系列的机遇,例如"三农政策""扶贫政策"等国家政策的保障,巨大的林产品出口量推动合作社林产品的认证以及社区林业与林区联合认证理念契合等。因此,针对其障碍,提出开展认证培训、增设认证试点、拓宽资金渠道及明确和统一高保护价值森林定义等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洲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的最重要的标志。本文分析评价了南方集体林十省区(即广东、广西、湖南、海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微、贵州)森林资源现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甚至2000年的森林资源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为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玉杰  田地  侯正阳  王明刚  张乃莉  
“森林是碳库”生动释意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固碳是实现我国“双碳”愿景的重要路径。我国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碳储量逐年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对全球森林碳汇功能的总体升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国土面积大、生境类型复杂,且长久以来秉持传统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与实践,在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急剧变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高效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功能,以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仍旧存在巨大挑战。本文以全球森林五大碳库的现状及其生物与非生物驱动因素为切入点,系统阐述森林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等现代碳汇评估方法,着重梳理提升森林碳汇的潜在途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森林碳汇功能稳固持续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未来森林碳汇研究首先应着力于构建多尺度、全方位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综合评估体系;其次应构建森林全组分碳库综合分析框架,贯穿于森林碳汇的监测、评估和提升途径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消除全球森林碳汇强度和动态估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建立可持续的林业碳金融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强化国际相关领域合作,为林业碳金融体系提质增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月琴  王枫  张耀启  朱臻  王小玲  
以我国南方杉木主产区的典型林场为案例点,基于3种不同立地条件和经营强度的土地类型上进行裸地造林的假设,运用改进的杉木生长模型和修正的Faustman-Hartman模型分析增加碳汇收益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碳汇收益将明显增加林地作为资产的价值,林地作为资产的价值增加可能使其他用途的土地转化为林业用地,最优轮伐期也随着碳汇价格的增加而呈延长趋势,但对不同类型林地的影响存在差异。中等和劣等林地的碳汇供给量对碳汇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为通过市场和价格手段来改变现有林地经营方式进而增加林地的森林碳汇供给提供了可能。杉木林地的碳汇供给量与利率和木材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利率和木材价格变化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秀英  尹润富  王峥嵘  
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的主要林区,林权不明晰问题一直是制约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阐述林权明晰化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林权不明晰问题,提出林权明晰化的主要内容为:①改革林权权利内涵,设置新的权利;②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林地所有权的委托代理关系;③科学界定和合理落实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④合理分配各项权能,明确界定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等。图1参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国祯  曾广正  罗攀柱  
通过在南方集体林区八个省、市、县的一些典型调查,对当前林业在实行转轨与转换经营机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即如何从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向符合民情与林情的适度规模经营、综合经营与集约经营的轨道上来进行了探讨.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环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核心问题是明晰产权与产权重组,调整生产关系中不合理的因素,建立起多元主体的经营方式.本文并从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规模经营和结构经济、布局经济及时序经济的相互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敏新  肖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路  张景静  张一宁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林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森林碳汇不仅可以通过吸碳释氧功能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立与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能够更好地盘活林业资产,解决林业生产经营的资金缺乏问题,为长期开展更大规模的森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搭建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健全与完善森林碳汇的相关机制,能更好地推动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联合经营,实现互利互惠,最终促使林业生产与经营迈向规模化,实现更加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万泽  
成熟森林在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长期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多年来,全球掀起了成熟森林固碳研究热潮。理解成熟森林碳储存和碳源/汇动态,有助于评估和预测成熟森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对于估计森林碳减排范围、发展近自然林管理策略亦十分重要。本研究在介绍成熟森林林龄阈值的基础上,分析成熟森林碳储量与碳分配以及自然成熟森林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综述成熟森林固碳的3个假说:1)碳中性假说随着森林演替林龄增加,森林生产力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到成熟森林阶段,森林碳吸收与生态系统呼吸达到平衡,因而处于碳中性状态;2)碳汇假说许多热带、亚热带以及北半球的北方和温带成熟森林可持续固碳几百年,成熟森林为全球碳汇,成熟森林固碳主要集中在土壤中,可能与气候变化引起森林生产力增加、植被碳流向土壤碳的比率随森林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以及气温上升和大气氮沉降等降低土壤异养呼吸有关;3)碳源假说少数研究报道认为成熟森林为净碳源,与成熟森林地被物、枯死木及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加快有关。越来越多研究证实成熟森林能持续固碳,支持成熟森林碳汇假说。建议今后:1)加强成熟森林碳通量观测研究;2)从生态系统呼吸及其构成角度探讨成熟森林碳源/汇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3)加强全球变化对成熟森林固碳的影响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白江迪  
论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主要造林树种杉木为例,通过16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和风险偏好实验,运用修正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分析了不同风险态度农户的森林碳汇供给;同时,运用回归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家庭碳汇供给的社会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1)不同风险类型农户在考虑碳收益情景下的最佳采伐决策相对于传统单一木材收益目标并没有发生变化,且单位面积碳汇供给也基本相同;(2)风险偏好类型农户群体相对于风险厌恶群体森林碳汇供给比其他风险态度农户更多;(3)政府对林农的碳汇营林补贴会有效促进碳汇供给,同时应引导规模大户和社会资本率先发展碳汇林业;(4)政府应在固碳效果较好的树种主产区设立碳汇林业实验区,在这些地区优先开展碳汇林业试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胡艳波  赵中华  
本文全面系统地综述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结构化森林经营是针对目的树单木经营的高度集成技术,符合现代森林经营发展方向;结构化森林经营有望成为解决人工林近自然化转变的有效途径;结构化森林经营中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综合评价势在必行。经历10多年的发展,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基础理论更加完善、技术体系更加成熟、应用推广更加广泛。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可有效提升我国森林质量,并缓解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雪  耿玉德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现状的分析,提出引入政府、森工企业、林业职工和社会团体多元经营主体的设想。首先对构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前提、实质、目标、原则、环境条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其次明确了构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主体的构建与运行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一兵  
当前,与林业相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正在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确权后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相对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生态效益显现缓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法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种植生态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