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5)
- 2023(9643)
- 2022(8683)
- 2021(8298)
- 2020(6903)
- 2019(16132)
- 2018(16157)
- 2017(31725)
- 2016(17296)
- 2015(19533)
- 2014(19587)
- 2013(19483)
- 2012(17820)
- 2011(15788)
- 2010(15561)
- 2009(14075)
- 2008(13605)
- 2007(11665)
- 2006(10023)
- 2005(8570)
- 学科
- 济(68833)
- 经济(68764)
- 管理(48984)
- 业(46918)
- 企(38717)
- 企业(38717)
- 方法(33996)
- 数学(29557)
- 数学方法(29254)
- 农(18082)
- 财(16842)
- 中国(16828)
- 学(15312)
- 业经(14821)
- 地方(14708)
- 农业(12553)
- 理论(11931)
- 贸(11774)
- 贸易(11768)
- 易(11413)
- 和(11234)
- 务(10840)
- 财务(10776)
- 财务管理(10755)
- 技术(10682)
- 制(10529)
- 环境(10497)
- 企业财务(10152)
- 教育(9300)
- 划(9291)
- 机构
- 大学(241786)
- 学院(240369)
- 管理(98907)
- 济(92659)
- 经济(90608)
- 理学(86353)
- 理学院(85435)
- 管理学(83996)
- 管理学院(83587)
- 研究(78494)
- 中国(56127)
- 京(51494)
- 科学(50650)
- 财(41439)
- 农(40245)
- 所(39691)
- 业大(38431)
- 研究所(36463)
- 中心(35212)
- 江(34398)
- 财经(33785)
- 北京(32127)
- 农业(31891)
- 范(31224)
- 师范(30956)
- 经(30785)
- 院(28302)
- 州(28001)
- 经济学(26991)
- 技术(25694)
- 基金
- 项目(170653)
- 科学(133275)
- 研究(123851)
- 基金(123303)
- 家(107785)
- 国家(106913)
- 科学基金(91511)
- 社会(76339)
- 社会科(72319)
- 社会科学(72299)
- 省(67118)
- 基金项目(66635)
- 自然(60869)
- 自然科(59440)
- 自然科学(59429)
- 自然科学基金(58344)
- 划(56409)
- 教育(56307)
- 编号(50980)
- 资助(50752)
- 成果(40601)
- 重点(37825)
- 部(37192)
- 发(36154)
- 创(35542)
- 课题(34394)
- 创新(33047)
- 科研(32735)
- 教育部(31666)
- 项目编号(31661)
共检索到33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荣发 陈爱珠 唐德强
采用浅沟渗灌技术,对南方直播水稻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浅沟渗灌栽培技术既可大幅度节水,又能显著提高产量,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浅沟渗灌技术在早稻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可节水3129m3/hm2,节水率达48.1%;同时显著减少土壤中的还原物质,提高根系活力,使白根数量增加32.62%,黑根和黄根数量分别减少20.04%和12.58%;浅沟渗灌栽培可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性,减少水稻病害,从而提高叶片的生活力;浅沟渗灌还能促进水稻分蘖,使有效穗增加11.53%,谷粒千粒重提高1.0g,使产量增至10845kg/hm2,增产1320kg/hm2,增产...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浅沟渗灌 常规淹灌 增产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荣发 何春林 陈爱珠
利用大田试验和盆栽模拟试验,对南方水稻的浅沟渗灌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气候条件下,当粘质水稻土的含水量为饱和田间持水量的75%时,土壤水分渗透速率达115cm/h,说明浅沟渗灌栽培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通过浅沟渗灌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水稻栽培的用水量并显著提高产量,早稻、晚稻浅沟渗灌栽培可分别节水50%和40%,可分别增产约12%和8%。在晚稻盆栽模拟试验条件下,由于缺乏地下水的补充,节水率仅有38%。在总节水量中,减少蒸腾量节水约占1/4、减少蒸发量节水约占1/4、减少渗漏量节水约占1/2。
关键词:
水稻 浅沟渗灌 常规淹灌 节水技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金成海 南钟浩
分析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稻作科技不断进步,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总产56.9万t、单产4005kg·hm-2,到2011年总产623.5万t、单产9019kg·hm-2,但同时水稻生产面临现实单产不同程度的下降、自然灾害严重、技术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从单产、品种、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并讨论提高水稻产量的策略。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吉林省 增产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从党 李刚华 李贵勇 夏琼梅 邓安凤 刘正辉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目的】检验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RP)的适应性,并探索其增产机理。【方法】于2008—2009年在云南省6个生态区,以当地的主栽品种为材料,设置RP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调查叶龄、茎蘖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6个生态区RP技术显著增产,2008年籼、粳稻分别增产16.0%和15.8%;2009年分别增产18.3%和15.3%;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RP技术增加穗肥的用量促进了颖花的分化并降低了颖花的退化,从而促进大穗的形成,提高了穗粒数。【结论】RP技术通过降低基本苗和高峰苗提高茎蘖成穗率,获得更多的有效穗,通过重施穗肥促进大穗的形成,显著扩大库容量,最终获得高产。基于此提出了...
关键词:
水稻 立体生态区 水稻定量促控 增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春海
国外直播水稻生产与研究进展湖北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焦春海一、种植规模和发展趋势水稻直播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技术,但目前正在受到世界上许多水稻种植国家的广泛重视。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高效除草剂的研制成功,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育成以及农业劳力成本的升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春林 郭荣发 陈彪
研究了不同畦宽沟灌渗透与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直播水稻根系特征、机能的差异及其产量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直播水稻根系的数量、长度、粗度、分布及活力和产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窄畦(畦宽90cm)和中畦(畦宽130cm)沟灌渗透处理的根的数量、长度、粗度和表面面积较大,机能较强,产量分别较常规淹水栽培增产11.6%和10%。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沟灌渗透 产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王大生,刘勇
水稻稻茬小麦因水稻收获晚、适耕期短、整地困难、播种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适期播种,加之水稻稻茬土壤板化,理化性状差,导致稻茬小麦的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在200kg上下徘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以旱作水稻替代水稻,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比水稻早熟10天,并能调整土壤理化性状,旱作水稻稻茬小麦比水稻稻茬小麦增产100kg。
关键词:
旱作水稻,稻茬小麦,增产栽培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然金 杜金泉
1986~1992年,从水稻少耕免耕的类型及生产效应比较研究了不同耕作法间的土壤理化性质,供肥特点,水稻根系的数量、质量和功能特点,水稻地上部分蘖和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生理特性,高产配套技术的特点等,结果表明少免耕的增产是由土壤效应、生理效应和耕作栽培技术效应3者综合作用所致。
关键词:
水稻 少免耕栽培 增产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拴虎 杨少海 陈建生 徐培智 张发宝 艾绍英 黄旭
目的探讨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增产机理。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网箱试验,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速效氮含量、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后期衰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与专用肥分次施用处理比较,一次性施用等养分的植物素包膜控释肥(CRF1)、高分子材料包膜尿素复混肥(CRF3)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移栽30d以后平均含量分别高出12.0%和147.9%;明显促进根系生长,根系数量大、分布深广、活力增强;灌浆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9.5%和15.5%,可溶性蛋白提高89.7%和108.0%,CAT酶活性明显增加;茎基部粗壮,根深指数大,茎根比降低。即使施用低钾含量的磷酸铵镁包膜控释肥CRF2也能促进根系发...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一次性施肥 控释肥料 速效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平 李俊杰 李文娟 周振亚 王秀芬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随着稻谷总需求量增长,保持其稳产增产能力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先下滑后回升、单产增速减缓,产量呈稳中略降趋势,增产形势严峻。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配套是实现水稻单产飞跃的主要推力,经济效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政策导向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面临的形势,采用CAMES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797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611万吨。保障增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体实现路径为划定水稻面积红线不低于3000万公顷,力争全国2/3的稻谷产自高标准农田,突破水稻生产种子和机械两大技术瓶颈,通过政策调整稳定水稻种植主体受益预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卜凡刚 吴奇 孙一迪 陈涛涛
为进一步研究沸石对水稻的增产及环保效应,确定最优氮肥与沸石施用量,于2014年5月~2014年10月进行测坑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2个因素(不同氮肥施用量、沸石施用量),8个处理,2次重复。主区为氮肥设置4个水平,依次为0,52.5,105,157.5kg·hm-2;副区为沸石设置4个水平依次为:0,5,10,15t·hm-2。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除水稻土CEC之外,氮肥对本试验测量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水分生产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水稻土CEC及土壤全氮均随氮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沸石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性、吸附性,适量沸石(5~10t·hm-2)施入增加水稻的...
关键词:
水稻 沸石 产量 离子交换量 全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花
水稻、玉米施锌增产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12个协作单位,于1982—1986年,根据土壤理化结构和作物生理机制,在全国经过2000多个实验和取得5万多个测试数据基础上,研究成功并达到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平培元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水稻需求增加、产量增幅变小、库存减少、价格走高的供求形势;提出了加速普及新品种,积极推广杂交稻;加强田间管理,改进种植技术;推行先进收后技术,减少水稻后期损失;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产量制约因素;加快品种资源研究,掌握水稻遗传信息;培养新一代水稻人才,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加强自然环境治理,保护农业基础资源;增加农业投入,改善水稻研究和发展条件等增产策略。
关键词:
水稻 供求形势 分析 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富贤 洪松
根据连续3年对旱育秧技术的系统研究,结合1993~1994年旱育秧和水育秧多点同田对比试验资料,揭示了旱育秧的增产原理,探讨了旱育秧的增产效果与海拔、水育秧产量和稻作类型的关系。为在四川大面积推广旱育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稻,旱育秧,增产原理,增产效果评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张玉龙 刘鸣达 代凤芝 吴晓良 薛德志 赵晓燕 吴彤宇 吴春红 于国锋
在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 ̄20.9%。
关键词:
钢渣 水稻 产量 辽宁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