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9)
2023(10692)
2022(9488)
2021(8920)
2020(7559)
2019(17118)
2018(17238)
2017(32655)
2016(17817)
2015(20090)
2014(20043)
2013(19844)
2012(18115)
2011(16103)
2010(15902)
2009(14377)
2008(13804)
2007(11832)
2006(10227)
2005(8910)
作者
(52883)
(43743)
(43651)
(41330)
(28114)
(21129)
(19836)
(17330)
(16799)
(15837)
(15080)
(14724)
(13904)
(13850)
(13464)
(13463)
(13305)
(13129)
(12629)
(12568)
(11044)
(10771)
(10698)
(10019)
(9899)
(9878)
(9862)
(9582)
(8982)
(8743)
学科
(68854)
经济(68782)
管理(52521)
(50870)
(43134)
企业(43134)
方法(33583)
数学(28932)
数学方法(28580)
(18040)
中国(17236)
技术(16677)
(16029)
(15913)
业经(15795)
地方(13958)
理论(12678)
农业(12411)
(11996)
贸易(11989)
(11647)
(11487)
(11305)
环境(11233)
(10565)
财务(10495)
财务管理(10476)
企业财务(9939)
(9870)
教育(9735)
机构
大学(252022)
学院(250439)
管理(102314)
(94014)
经济(91769)
理学(89470)
理学院(88490)
管理学(86896)
管理学院(86450)
研究(83682)
中国(59150)
科学(55010)
(54249)
(44025)
(42825)
业大(41623)
(40279)
研究所(39479)
中心(37630)
(35677)
农业(34988)
北京(33892)
财经(33054)
(32876)
师范(32542)
(30175)
(30169)
技术(29401)
(29249)
经济学(26722)
基金
项目(179762)
科学(140042)
研究(129407)
基金(128929)
(113470)
国家(112551)
科学基金(96150)
社会(78790)
社会科(74683)
社会科学(74662)
(71844)
基金项目(69510)
自然(64394)
自然科(62881)
自然科学(62864)
自然科学基金(61715)
(60212)
教育(59251)
编号(52944)
资助(52804)
成果(41777)
重点(40198)
(38763)
(38189)
(38080)
课题(36385)
创新(35605)
科研(34519)
计划(33643)
大学(32908)
期刊
(99775)
经济(99775)
研究(70515)
中国(46350)
学报(43836)
(39693)
科学(39273)
管理(36939)
大学(32260)
学学(30419)
教育(29345)
农业(28994)
(28893)
技术(24805)
(17266)
金融(17266)
业经(16259)
经济研究(15340)
(14927)
财经(14924)
科技(14588)
图书(14579)
技术经济(13598)
理论(12984)
(12592)
问题(12558)
业大(12331)
实践(12092)
(12092)
(11955)
共检索到353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王建  钟雪莲  李红松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浙优8号、H两优991和Taichung Native(TN1)等3个水稻品种乳熟后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株率的影响,以出现高位不育分蘖及明显矮化症状为病株标准。【结果】不同品种各处理中发病株率数据表明,中浙优8号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抗性,而H两优991和TN1均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灿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南部稻区近年新发现的病害,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综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典型症状、寄主和传播介体、病毒基因组序列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白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彤  吴丽娟  王英  程兆榜  季英华  范永坚  周益军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感病生育期,分别于水稻二、四、六、八、十叶龄期模拟田间发病条件对特特普和华粳6号两品种进行接种比较抗病性差异。结果发现八叶龄以内的特特普与十叶龄以内的华粳6号均表现为感病,十叶龄水稻品种则表现为不感病,随着叶龄的增加水稻品种对病害敏感程度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黑条矮缩病感病性存在差异,而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是水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感病性较强的时期,本研究结果可望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梅广海  仲俊  许金玉  
报导了鳖“腐皮”“疖疮”(暂定名)并发病的药物、养殖、生态、免疫防病效果,提出土霉素、四环素为并发病的治疗用药,药效较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俊子  周倩  崔亚  高必达  
2010年,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爆发。为确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采集湖南省永州零陵、邵阳隆回、郴州宜章等地发病田块及附近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提取RNA后,用自行设计的专利引物对,对其进行RT-PCR检测,发现高粱、野燕麦、牛筋草是新的SRBSDV自然寄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宝祥  宋兆强  刘金波  卢百关  周振玲  樊继伟  秦德荣  徐大勇  
为发掘抗黑条矮缩病水稻种质资源,收集15个省份共251份地方品种进行抗黑条矮缩病田间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51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40%的品种占66.5%,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32个,低于5%的仅11个,未出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167个籼稻品种中,26个品种发病率低于10%,而粳稻品种中仅有6个。安徽、江苏、江西和浙江4省筛选出的抗性品种较多,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有20个,低于5%的品种有11个。广东、广西、湖南、台湾、云南和福建6省区鉴定品种中,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仅有12个,未发病率低于5%的品种。另外,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和四川5省区未出现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这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焕华  邵识烦  陈拓  童国建  赖友明  刘清浪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 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80 0%以上;若喷药1次,应在出笋初期,防治效果亦可达64 8%;林间使用垦土、施肥等营林措施,还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在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后,应以营林措施、物理措施持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改造低产林,培育丰产林的目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华  
The result of integrated control against Otidognathus rubriceps was reported in the paper. Spraying the bamboo at 9~10 am. during the peak of the adult who oviposited going up to the bamboo, adopting the 20% of the emulsifiable solution of fenvalerate 1000 time' solution, spraying again after 5 day...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素轩  张宁  陈震云  陈勤华  严伟德  
报道毛竹基腐病(Arthriniumphaeospermum)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1)40%拌种双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生长有极强的抑制力;(2)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培育和留养个大体壮的中期笋,使其快速生长,具有避病的效果;(3)及时剥除已感病竹笋基部的笋箨,有利于病情的控制;(4)一套以栽培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大面积竹林内试验,防治效果达924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建东  曾汉光  孙鼐昌  
本文综述1990年以后广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在水稻病虫发生区划、监测网络、测报技术、防治指标、抗病虫性研究、综合防治评估技术等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和大田实践的主要成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有待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鲜思  王少岭  崔益平  陈秋红  王国梁  王志龙  
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核心粒子外壳蛋白基因(S8)、毒质与非结构蛋白基因(S9)及其嵌合基因(S8&S9)构建了6个RNAi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武陵粳1号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潮霉素溶液浸泡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初步筛选,剔除假阳性植株;再通过PCR从DNA水平进行转基因阳性鉴定;进一步通过q RT–PCR从RNA水平进行转基因表达量分析。选取q RT–PCR表达量高的单拷贝纯系S8后代进行灰飞虱传毒试验,结果表明,含有S8 RNAi片段的转基因水稻材料对RBSDV具有一定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