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5)
2023(5848)
2022(5010)
2021(4500)
2020(3940)
2019(8840)
2018(8718)
2017(16384)
2016(8909)
2015(9722)
2014(9491)
2013(9339)
2012(8701)
2011(7853)
2010(8134)
2009(7925)
2008(7907)
2007(7139)
2006(6457)
2005(6187)
作者
(26371)
(22259)
(21939)
(21265)
(14506)
(10739)
(9954)
(8588)
(8411)
(8309)
(7781)
(7487)
(7354)
(7352)
(7271)
(6845)
(6695)
(6599)
(6465)
(6411)
(5787)
(5573)
(5478)
(5151)
(5140)
(5035)
(4924)
(4914)
(4720)
(4459)
学科
(33059)
经济(32988)
管理(30085)
(25443)
(22292)
企业(22292)
(12428)
(12217)
方法(10814)
中国(9323)
(8928)
(8841)
数学(8825)
数学方法(8679)
业经(8235)
(7620)
体制(7505)
(6992)
财务(6968)
财务管理(6948)
(6650)
银行(6635)
企业财务(6612)
(6422)
金融(6419)
(6340)
(5848)
(5643)
(5615)
贸易(5610)
机构
大学(128256)
学院(125443)
(51692)
经济(50594)
研究(47431)
管理(44214)
理学(37306)
理学院(36857)
管理学(36171)
管理学院(35920)
中国(35143)
(28550)
科学(27804)
(27432)
(25321)
(25175)
研究所(22441)
(21501)
财经(21192)
中心(20671)
农业(20027)
业大(19762)
(19111)
(16879)
(16874)
北京(16870)
经济学(16387)
(15704)
财经大学(15623)
(15346)
基金
项目(82255)
科学(64553)
基金(60583)
研究(58836)
(54015)
国家(53615)
科学基金(45105)
社会(38232)
社会科(36245)
社会科学(36239)
(32229)
基金项目(31317)
自然(28798)
自然科(28166)
自然科学(28159)
自然科学基金(27657)
(27299)
教育(27277)
资助(24419)
编号(22414)
(21116)
成果(19859)
重点(19269)
(18683)
(17464)
(17260)
课题(16670)
国家社会(16530)
创新(16513)
教育部(15990)
期刊
(61654)
经济(61654)
研究(40996)
中国(31694)
(24612)
(24535)
学报(24385)
科学(20345)
管理(19466)
大学(18555)
学学(17467)
农业(16364)
教育(14522)
(13347)
金融(13347)
财经(11608)
技术(10243)
(9993)
经济研究(9681)
业经(8800)
(8677)
问题(7964)
(7500)
(7056)
业大(7025)
农业大学(6298)
会计(6044)
国际(6033)
世界(5880)
科技(5875)
共检索到205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嫣红  张金凤  熊如意  徐秋芳  周益军  
【目的】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基因组S6编码的SP6蛋白的抑制子活性,明确SRBSDV是否编码RNA沉默抑制子来干扰植物的沉默。【方法】将分别含有SP6与GFP质粒的农杆菌共浸润转GFP基因的16c本氏烟纯合系,观察SP6对局部沉默和系统沉默的抑制作用;将含有SP6,GFP和dsGFP质粒的农杆菌三者共浸润,观察SP6对由dsRNA引起的沉默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接种GFP和SP6,观察SP6对RNA沉默信号传导的影响;通过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在本氏烟上表达SP6,观察SP6是否能增强PVX的致病性。【结果】SP6能抑制由GFP正义R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守国  王朝辉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virus,RBSDV)是引起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引起玉米粗缩病的RBSDV湖北分离物10条基因组dsRNA全序列已被确定,其中基因组片段6(S6)全长序列为2 645bp,只含有一个阅码框(82~2460 nt),编码一个分子量约为89.6 kDa的蛋白(P6)。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RBSDV基因组片段6编码的P6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P6抗血清不与纯化的RBSDV粒子蛋白发生反应,而在被RBSDV感染的玉米叶片和带毒的传播介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献兵  张凌娣  李大伟  韩成贵  于嘉林  
RNA沉默是真核生物用来抵抗病毒入侵的一种普遍而又古老的防御机制,而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与之抗衡的功能,其中编码沉默抑制子就是对抗RNA沉默的有效策略。它们分别能够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干扰来自于寄主的RNA沉默,从而有效地建立侵染。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已经发现的由植物病毒编码RNA沉默抑制子的作用特征、鉴定方法以及作用副效应进行综述,并讨论了RNA沉默抑制子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俊子  周倩  崔亚  高必达  
2010年,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爆发。为确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采集湖南省永州零陵、邵阳隆回、郴州宜章等地发病田块及附近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提取RNA后,用自行设计的专利引物对,对其进行RT-PCR检测,发现高粱、野燕麦、牛筋草是新的SRBSDV自然寄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馨月  章颉  邓凤林  吴建祥  
农杆菌共浸润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Y10分离物编码AC4蛋白是RNA沉默抑制子。为了研究RNA沉默抑制子AC4蛋白的作用机制,将TYLCCNV-Y10的AC4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Y10AC4。将重组载体导入BL21(DE3)pLysS进行AC4蛋白表达,并在自然条件下纯化蛋白。利用原核表达的AC4蛋白进行电泳迁移率变动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shift assay,EMSA),分析AC4蛋白分别与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白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福秀  阮小蕾  何云蔚  李华平  
【目的】了解水稻瘤矮病毒(RGD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方法】根据已报道的RGDV基因组各片段末端序列及其反向重复特性,采用4轮RT-PCR的方法扩增RGDV基因组第6片段(S6),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得到了该病毒S6的全序列。S6全长1651bp,G+C含量39.13%,包含一个长的ORF,起始于第25位,终止于第1497位,编码49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3.3kD。【结论】该蛋白与伤瘤病毒(WTV)的P7的相似性为30.0%,与水稻矮缩病毒(RDV)的P7的相似性为31.7%。这是RGDVS6全序列的首次报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蔚明  刘燕娟  周倩  廖晓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p10蛋白由其基因组片段S10编码,根据SRBSD海南分离物S10序列(EU523360)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p10蛋白的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以大肠杆菌BL21plysS为宿主菌进行高水平表达,利用纯化的p10蛋白免疫兔子,制备了p10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ELISA检测显示,p10蛋白的抗血清可与来自湖南不同地区的白背飞虱病汁液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表明该抗血清适用于田间SRBSDV的快速诊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丽娟  张崇涛  王耀伟  江朝杨  解晓盈  白雅妮  韩艳红  
茉莉H病毒(JaVH)是一种天竺葵黄斑病毒属病毒,可引起严重的茉莉病毒病害.该病毒基因组含有5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2个复制相关蛋白、2个运动蛋白和1个外壳蛋白(CP),其中,CP可能是一个RNA沉默抑制子,并且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构建JaVH CP瞬时表达重组质粒pXT-CP,将其与pGDG混合浸润本生烟,浸润第5天利用紫外灯照射,观察到浸润区域仍具强烈荧光,表明CP是一个较强的沉默抑制子.为进一步鉴定CP的关键功能位点,将JaVH外壳蛋白与同属其他病毒进行比对后构建了18个pXT-CP突变体,利用农杆菌共浸润瞬时表达系统和Western blot明确了13个影响JaVH的CP功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包括Trp 28、Arg 40、Arg 58、Gly 75、Ile 83、Thr 84、Val 108、Phe 111、Ser 115、Lys 123、Tyr 124、Arg 132和Lys 2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彤  杜琳琳  范永坚  周益军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检测寄主植物和传毒介体体内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方法】合成4条针对RBSDV S10核苷酸序列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引物浓度、MgSO4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将感病水稻总RNA梯度稀释后进行灵敏性检验并与RT-PCR比较分析。选择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用本RT-LAMP方法检测田间病株。【结果】RT-LAMP检测方法可排除SRBSDV的干扰而特异地检测植物和飞虱体内的RBSDV,与RT-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灿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南部稻区近年新发现的病害,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综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典型症状、寄主和传播介体、病毒基因组序列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彦君  丁磊  马欢  吴云锋  
[目的]揭示小麦蓝矮植原体(WBD phytoplasma)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寄主的互作关系,为植原体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WP16为诱饵,将SWP16构建到诱饵载体pBT3-STE和pBT3-SUC上,在小麦酵母双杂交膜系统cDNA文库中筛选与SWP16互作的蛋白,并确定最佳的筛库条件。通过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试验对筛选到的互作蛋白进行二次验证,并运用Uniprot对其进行Gene Ontology(GO)注释分析。[结果]以pBT3STESWP16作为筛库的诱饵蛋白,确定20 mmol/L 3-AT为筛选文库的最佳浓度,从小麦cDNA文库中筛选到20种互作蛋白,包括Rieske蛋白、细胞色素b5、CASP蛋白等。经过复筛和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互作关系,其中14种互作蛋白参与运输、pH调节、光合作用、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质泛素化等生理过程;18种互作蛋白存在于线粒体、内质网、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壁等6种细胞组分中;20种互作蛋白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几丁质酶活性、反转运蛋白活性、脱水酶活性、转移酶活性和转录因子活性等。[结论]筛选获得20种与小麦蓝矮植原体效应蛋白SWP16互作的蛋白,有助于推动小麦蓝矮植原体与寄主互作关系的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