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5)
2023(3273)
2022(2661)
2021(2479)
2020(2020)
2019(4026)
2018(3879)
2017(6833)
2016(3778)
2015(3976)
2014(3247)
2013(3129)
2012(2871)
2011(2527)
2010(2681)
2009(2702)
2008(2666)
2007(2480)
2006(2100)
2005(1750)
作者
(11288)
(9523)
(9519)
(8766)
(6219)
(4804)
(4050)
(3704)
(3590)
(3539)
(3405)
(3268)
(3208)
(3136)
(3089)
(3061)
(2925)
(2879)
(2766)
(2731)
(2365)
(2357)
(2349)
(2283)
(2253)
(2167)
(2132)
(2066)
(2033)
(1986)
学科
管理(15455)
(14813)
(13771)
企业(13771)
(11525)
经济(11517)
技术(9910)
技术管理(8395)
中国(4081)
业经(3836)
方法(3567)
(3420)
(3153)
(3064)
(2923)
(2906)
银行(2901)
(2817)
数学(2652)
数学方法(2608)
环境(2562)
(2539)
金融(2538)
理论(2480)
(2437)
地方(2428)
产业(2315)
(2164)
(2125)
农业(2005)
机构
学院(50213)
大学(49578)
(19665)
研究(19345)
经济(19324)
管理(18642)
理学(15959)
理学院(15770)
管理学(15511)
管理学院(15410)
中国(13468)
科学(12931)
(12564)
(10698)
(10487)
农业(10294)
研究所(9871)
业大(9807)
(8632)
(8573)
中心(8268)
(7485)
(6825)
科学院(6732)
财经(6639)
农业大学(6558)
(6556)
技术(6445)
(6366)
经济学(6061)
基金
项目(36498)
科学(28834)
基金(26125)
研究(24572)
(24412)
国家(24237)
科学基金(20364)
社会(16079)
(16016)
社会科(15300)
社会科学(15296)
自然(13625)
基金项目(13591)
自然科(13159)
自然科学(13152)
(12935)
自然科学基金(12928)
(11320)
创新(10893)
教育(10359)
资助(9537)
重点(8556)
(8493)
(8445)
(8401)
编号(8398)
计划(8120)
科技(7793)
国家社会(7173)
(7071)
期刊
(21230)
经济(21230)
研究(14130)
中国(12258)
(12027)
学报(11736)
科学(9669)
管理(8970)
农业(8660)
大学(8234)
学学(7941)
(6738)
(5082)
教育(5071)
科技(4920)
技术(4680)
(4561)
金融(4561)
业大(3970)
业经(3753)
经济研究(3661)
农业大学(3618)
财经(3331)
技术经济(3285)
(3188)
(2957)
(2521)
(2471)
论坛(2471)
问题(2401)
共检索到76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俊子  周倩  崔亚  高必达  
2010年,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爆发。为确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采集湖南省永州零陵、邵阳隆回、郴州宜章等地发病田块及附近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提取RNA后,用自行设计的专利引物对,对其进行RT-PCR检测,发现高粱、野燕麦、牛筋草是新的SRBSDV自然寄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白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嫣红  张金凤  熊如意  徐秋芳  周益军  
【目的】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基因组S6编码的SP6蛋白的抑制子活性,明确SRBSDV是否编码RNA沉默抑制子来干扰植物的沉默。【方法】将分别含有SP6与GFP质粒的农杆菌共浸润转GFP基因的16c本氏烟纯合系,观察SP6对局部沉默和系统沉默的抑制作用;将含有SP6,GFP和dsGFP质粒的农杆菌三者共浸润,观察SP6对由dsRNA引起的沉默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接种GFP和SP6,观察SP6对RNA沉默信号传导的影响;通过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在本氏烟上表达SP6,观察SP6是否能增强PVX的致病性。【结果】SP6能抑制由GFP正义R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彤  杜琳琳  范永坚  周益军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检测寄主植物和传毒介体体内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方法】合成4条针对RBSDV S10核苷酸序列6个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引物浓度、MgSO4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将感病水稻总RNA梯度稀释后进行灵敏性检验并与RT-PCR比较分析。选择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用本RT-LAMP方法检测田间病株。【结果】RT-LAMP检测方法可排除SRBSDV的干扰而特异地检测植物和飞虱体内的RBSDV,与RT-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灿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南部稻区近年新发现的病害,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综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典型症状、寄主和传播介体、病毒基因组序列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蔚明  刘燕娟  周倩  廖晓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p10蛋白由其基因组片段S10编码,根据SRBSD海南分离物S10序列(EU523360)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p10蛋白的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以大肠杆菌BL21plysS为宿主菌进行高水平表达,利用纯化的p10蛋白免疫兔子,制备了p10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ELISA检测显示,p10蛋白的抗血清可与来自湖南不同地区的白背飞虱病汁液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表明该抗血清适用于田间SRBSDV的快速诊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杰  王军  周彤  陈志德  仲维功  
为了明确江苏新发生的矮缩病害为水稻黑条矮缩病,采用RT-PCR和序列测定方法对其病原进行了精确鉴定。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设计扩增RNA聚合酶基因、外壳蛋白基因和RNA沉默抑制子基因以及核心蛋白基因部分编码区的4对引物,提取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水稻植株总RNA并进行RT-PCR扩增,可以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特有的4个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江苏南京的分离物的4个基因部分编码片段与已登录的对应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共发现7个碱基的突变。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7个单碱基突变都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根据以上结果确认该病病原为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守国  王朝辉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virus,RBSDV)是引起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引起玉米粗缩病的RBSDV湖北分离物10条基因组dsRNA全序列已被确定,其中基因组片段6(S6)全长序列为2 645bp,只含有一个阅码框(82~2460 nt),编码一个分子量约为89.6 kDa的蛋白(P6)。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RBSDV基因组片段6编码的P6蛋白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P6抗血清不与纯化的RBSDV粒子蛋白发生反应,而在被RBSDV感染的玉米叶片和带毒的传播介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彤  何志龙  李祥宇  张享享  
[目的]测定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安徽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Rbsdv安徽分离物与Rbsdv其他分离物以及斐济病毒属(fijiviRus)其他成员之间的分子差异,为明确Rbsdv遗传变异与进化规律提供重要信息。[方法]采用Rt-PcR法从安徽玉米粗缩病样本中扩增Rbsdv的全基因组,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Rbsdv安徽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序列比对发现,Rbsdv安徽分离物与其他Rbsdv各个分离物s1到s10的序列相似性较高,为87.6%~99.5%,其中与Rbsdv韩国分离物(Rbsdv-kOR)序列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辉  周益军  范永坚  薛宝娣  吴淑华  程兆榜  张文荟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敏度是RT PCR的 1/10 ;10 %SDS PAGE只能检测到从 1g玉米病叶中提取的病毒dsRNA ,但对江苏玉米田间分离的不同的RBSDV样品电泳发现 ,该病毒基因组dsRNA有差异 ,表明该技术是研究RBSDV基因组多样性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新伦  谢荔岩  吴祖建  
【目的】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侵染寄主水稻后其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RGSV和寄主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in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和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7.0分析软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MALDI-TOF-MS(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王建  钟雪莲  李红松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浙优8号、H两优991和Taichung Native(TN1)等3个水稻品种乳熟后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株率的影响,以出现高位不育分蘖及明显矮化症状为病株标准。【结果】不同品种各处理中发病株率数据表明,中浙优8号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抗性,而H两优991和TN1均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