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4)
- 2023(8402)
- 2022(6782)
- 2021(6170)
- 2020(5239)
- 2019(11631)
- 2018(11299)
- 2017(22633)
- 2016(12134)
- 2015(13338)
- 2014(13194)
- 2013(13158)
- 2012(12112)
- 2011(10579)
- 2010(11421)
- 2009(11380)
- 2008(10790)
- 2007(9778)
- 2006(8850)
- 2005(8225)
- 学科
- 业(74572)
- 企(70373)
- 企业(70373)
- 管理(56625)
- 济(55771)
- 经济(55702)
- 业经(25296)
- 财(22883)
- 方法(22072)
- 农(21816)
- 务(18374)
- 财务(18360)
- 财务管理(18349)
- 企业财务(17370)
- 策(16554)
- 农业(16042)
- 技术(15419)
- 数学(14710)
- 数学方法(14553)
- 制(13190)
- 划(12584)
- 中国(12059)
- 企业经济(11911)
- 和(11523)
- 理论(11320)
- 经营(11216)
- 体(10351)
- 技术管理(10237)
- 贸(9965)
- 贸易(9960)
- 机构
- 学院(180374)
- 大学(170776)
- 济(81626)
- 经济(80209)
- 管理(78025)
- 理学(66145)
- 理学院(65660)
- 管理学(65042)
- 管理学院(64704)
- 研究(53528)
- 中国(45853)
- 财(40248)
- 京(35072)
- 财经(30828)
- 江(29436)
- 科学(28320)
- 农(27950)
- 经(27890)
- 所(26142)
- 中心(24762)
- 业大(23502)
- 经济学(23252)
- 研究所(22885)
- 商学(22794)
- 州(22600)
- 商学院(22584)
- 财经大学(22309)
- 北京(22154)
- 农业(21534)
- 经济管理(21483)
- 基金
- 项目(109263)
- 科学(88787)
- 研究(85019)
- 基金(80200)
- 家(66987)
- 国家(66264)
- 科学基金(59845)
- 社会(55478)
- 社会科(52730)
- 社会科学(52718)
- 省(44201)
- 基金项目(41681)
- 教育(37758)
- 自然(37590)
- 自然科(36758)
- 自然科学(36750)
- 自然科学基金(36185)
- 编号(34877)
- 划(34806)
- 资助(32854)
- 业(29622)
- 成果(27260)
- 创(26214)
- 部(24280)
- 发(24165)
- 重点(23648)
- 课题(23541)
- 创新(23436)
- 制(23389)
- 性(22576)
共检索到280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洪城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南方森工企业的经济状况逐渐恶化,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全行业出现危机状况这是众所共识之现实,然而,围绕着危机原因却众说纷纭,未能取得共识。因此,在采取某些对策或政策时就始终处于一种举棋不定,或力度不够,或难以奏效的窘迫境地。森工企业也就仍然在困境中“挣扎”。诚然,森工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原因是错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云光
在传统的林业会计核算体制中,一直采用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森工采伐实行经济核算制;营林则按专业管理,实行预算报帐制。在这种体制下,育林费用没有计入木材生产成本,造成营林资金短缺。针对这种情况,省林业厅在一九八六年专门下发了《营林生产成本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营林成本转入活立木资产帐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福来
曾经被称为半壁江山的森工企业,如今却被沉重的人员包袱和资源的缺乏拖累得奄奄一息。独家经营的优惠被取消了,昔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位随之动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森工企业束手无策,仍然停留在买卖原木的基础上讨价还价,不会开辟新的经营天地。原来计划...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兆君 赵嘉宾
运用规范分析法和效用函数及博弈模型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改制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国有森工企业改制中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的对策,包括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国有森工企业改制、出台国有森工企业改制的扶持政策和剥离森工企业担负的社会职能等。
关键词:
国有森工企业 改制 政府作用 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丽萍 杜江
目前国家对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这为森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由于森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危机、资金危机、人才危机、体制危机等多方面的困境,森工企业在发展中步履维艰。分析森工企业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工企业 困境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赖金中
福建省森工企业(本文指产运贮系统)大部分建于五十年代末期,四十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积累,为福建林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资基础。但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重取轻予”的做法,投入结构严重倾斜,产品结构单一,导致了森林资源蓄积量不断下降,可伐天然林已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国椿
(一) 南方集体林区的木材开放,实质是木材价格的开放。因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统购统销政策构筑的森工产业结构(产、运、贮、加)在价值规律的作用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表现为以木材资源经营和以贮调运输、加工等企业的利益磨擦,其实质是政企不分和财政分灶吃饭的森工条块之间的矛盾。“七五”以来,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和森工主管部门乃至企业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明华
危机与企业对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江明华当今社会,企业处在一个变化纷繁复杂的环境之中,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还要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忽视这些危机或不能对危机采取有效的措施,都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使企业导致灭亡。因此,企业必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万春 郑学慧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1994年开始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至目前累计拖欠额已达4.22亿元,涉及职工14.6万人,涉及面超过75%,已构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之一。拖欠成因:工资观念错位,企业产品滞销,无现金流入的销售,无经济效益的销售,再就业工程滞后等。主要对策:强化销售管理和资金管理,推进再就业工程,实施效益工资,辅之以配套的社会劳动保险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永法
近几年,浙江省国有森工企业发展很快,但规模小,设备老化,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不灵活,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国有森工企业已进入了一个历史性转折时期。国有森工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实行规模经营,促进科技进步,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自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清泉 吴国春 李欣 曹玉昆
回顾了国家的林业政策,梳理了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要素,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基于政企分开的政策因素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分别从企业转型能力、企业转型意愿和企业转型方向3个方面阐述政企分开政策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政企分开政策驱动下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从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培育国有森工企业内部组织平台化转型路径和构建品牌转型路径3个方面进行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
政策驱动 政企分开 转型路径 森工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蕾
(一)改革开放近20年来,国有森工企业的路子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越走越难。1.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1)森林资源越来越少,许多企业已无林可采。在我国的林业用地中,国有林面积9861万公顷,占38.86%,在有林地中,国有林面积5271万公顷,占4...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萍 任迎新
以国有森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森工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国有森工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充分利用国有森工企业的天然优势,大力整合林业产业链,以林地、林业资产等为抵押物,拓展拓宽林业资本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成长性,增强盈利性是优化森工企业资本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国有森工企业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庆军 杨树友 刘文山
东北森工企业是我国开发建设最早的商品材基地,同时又是集第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殊行业。近年来,森工企业围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树立市场意识,把开拓市场,强化经销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深化改革和企业发展的重点。然而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森工企业经销工作正面临着挑战和诸多困难与问题,形势严峻,令人深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邓露露
我国经营开发国有林的主体是具有特殊的政企合一体制特征的国有森工企业,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经营的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兼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资本是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基础,一直以来其资本的主要来源是依靠政府的投资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以及国有银行的金融信贷,而近年来资本市场等融资方式也逐渐被我国国有森工企业所采用。
关键词:
国有森工企业 融资结构 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