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
- 2023(2212)
- 2022(1916)
- 2021(1820)
- 2020(1443)
- 2019(3145)
- 2018(3144)
- 2017(5456)
- 2016(3015)
- 2015(3081)
- 2014(2968)
- 2013(2784)
- 2012(2538)
- 2011(2392)
- 2010(2458)
- 2009(2348)
- 2008(2230)
- 2007(1880)
- 2006(1844)
- 2005(1605)
- 学科
- 管理(13167)
- 环境(12898)
- 济(10756)
- 经济(10753)
- 业(7089)
- 划(6450)
- 生态(6072)
- 企(5927)
- 企业(5927)
- 规划(5516)
- 环境规划(5424)
- 学(4917)
- 资源(4839)
- 农(3877)
- 和(3749)
- 域(3385)
- 区域(3384)
- 地方(3357)
- 方法(3319)
- 发(3246)
- 区域环境(3199)
- 业经(2722)
- 农业(2640)
- 数学(2382)
- 财(2372)
- 数学方法(2347)
- 中国(2317)
- 发展(2112)
- 展(2108)
- 经济学(1959)
- 机构
- 学院(42687)
- 大学(41446)
- 管理(16660)
- 研究(16464)
- 济(16055)
- 经济(15711)
- 理学(14575)
- 理学院(14392)
- 管理学(14130)
- 管理学院(14079)
- 中国(12000)
- 科学(11676)
- 京(9342)
- 所(8523)
- 研究所(7999)
- 农(7659)
- 中心(7421)
- 业大(7100)
- 院(6471)
- 财(6433)
- 江(6337)
- 范(6232)
- 师范(6186)
- 北京(6040)
- 农业(5812)
- 环境(5744)
- 科学院(5575)
- 财经(5271)
- 州(5097)
- 师范大学(5004)
共检索到6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辉民 杨风亭 李庆康 马泽清 程彤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考察队和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简称千烟洲站)的历代科研工作者从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到农业科技攻关示范,再到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一步一个台阶,不仅为红壤丘陵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论文以千烟洲站的发展为主线,对南方山区生态环境观测成果与发展进行简单评述。
关键词:
南方山区 综合科学考察 千烟洲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静和 沈月琴
南方山区开发·环境与发展林业吴静和,沈月琴南方山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按照中国森林的地理分布为五个林带,南方山区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以及西南高山针叶林。这里的水热条件优越,山地比重大,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丰富,又是各地的集水区;但是,这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静
一、问题的提出林地是森林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作为不可缺少而又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历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理论界针对当前农地被侵蚀,农业生产停滞徘徊的现状,提出了土地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土地所有权的变革与完善也是其中的一个中心议题。林业作为大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兴成
此文对南方山区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出了三点看法:(1)要多渠道综合解决粮食增产自给问题;(2)要逐步优化林业结构,提高林业综合效益;(3)要进一步调整畜牧结构,使农、林、牧协调发展.
关键词:
山区 调整 农业生产 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厚培
自从1979年春人民日报发表“向南方山地要牛肉”的文章以来,立即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强烈反响和研究兴趣,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不同见解,有持赞同观点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这些讨论极大地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生动局面,值得提倡和发展。今后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发展畜牧业,对国家制定适合国情的农牧业生产建设方针和发展战略,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把这个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安
一、山的概念和认识山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态,是自然地理现象,是陆地表面凸起的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地形;它以较小的峰顶区别于高原,以较耸的高度区别于丘陵。一般都用切割深,谷峰交错,脉状延伸,峰峦起伏形容山的表型。山地是指山分布的地理范围,它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它是个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活动组成并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山地本身一般存在四大差异:①垂直差异;如山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降水增加50—60mm。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幼臣
(一) 我国南方的闽、赣、湘、粤、桂、黔、鄂、浙、皖九省(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而且山地丘陵占的比重大,多为“七山二水一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因此,这里具有发展林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九省(区)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2%,宜林荒山有3.9亿亩,占全国宜林荒山面积的三分之一,使发展林业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仅如此,这里的自然环境适宜林木繁衍,造林易成活,树木生长快,林业生产周期短。如全国造林保存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克谦,黄文惠
一、南方草山资源及利用现状 我国南方可放牧的草山草坡面积10.4亿亩(6933万公顷),占南方13省国土面积的24.5%,而全国耕地(20亿亩)只占国土面积的19.9%。据草地资源调查的分类方法,四川与湖北接壤的三峡地区共有草山草坡面积310.5万公顷,其中草丛类型占33.2%,灌丛17.2%,疏林16.5%,田隙33.1%。田隙类型草地指农田间隙,比较分散,如扣除这一部分,南方草山草坡尚有6.95亿亩(4638万公顷),其中疏林1.7亿亩,草丛灌丛类型的草山草坡5.3亿亩,多数适合于放牧草食家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建辉 黄和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明中叶大量流民进入闽粤赣交界地区,一度造成当地社会秩序的失衡,但也促进了该地区的开发。山地的开垦,蓝靛、杉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矿产的开采,新县的设置,奠定了这一地区行政区划和地域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明中叶 流民 山区开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丰华丽,夏军,占车生
生态环境需水是国内外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国外对生态需水的研究侧重于河流生态系统,主要是利用所关心的鱼类对河道物理形态、水流状况等变化的响应关系,来确定河流的最小或最佳流量,研究方法主要以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和生境模拟法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了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可接受的流量变化,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目标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的研究思路。在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研究大致经历了二个阶段:1988年至1998年是对生态需水相关概念的认识阶段,1998年之后才真正进入起步性研究阶段。因此,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有待加强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以同位素示踪、遥感等技术为支撑,加强生态需水机理和不同时空尺度生态需水转化等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现状 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介绍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及预期发展。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CERN动态监测数据与生态系统空间信息数据管理和共享系统的开发、陆地生态系统碳和水热通量观测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多尺度模拟综合集成研究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格局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等。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其耦合,区域碳汇功能动态,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过渡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态监测、模拟与生态信息应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因子对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的影响。未来除了履行CERN综合研究中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德弟 沈月琴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刘德弟,沈月琴山区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了促进山区开发和发展,政府对山区实行经济扶持,专家学者对山区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由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半封闭向开放型转变,加速了山区经济、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国胜 王雪军 孙玉军 魏建祥 孙涛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状况.结果表明:①在1988—2001年,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②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中等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河北山区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③1988年以来,森林自然性指数值随时间呈现出总体上的变小趋势,说明了该地区森林受到人为干扰程度在日益加...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河北山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国才 王士革 谢洪 张桂香 张金山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西部山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