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8)
- 2023(10548)
- 2022(9325)
- 2021(8869)
- 2020(7412)
- 2019(17171)
- 2018(17338)
- 2017(33722)
- 2016(18314)
- 2015(20771)
- 2014(20772)
- 2013(20758)
- 2012(18940)
- 2011(17066)
- 2010(16988)
- 2009(15477)
- 2008(14893)
- 2007(13077)
- 2006(11526)
- 2005(9757)
- 学科
- 济(74637)
- 经济(74559)
- 业(57264)
- 农(47051)
- 管理(47009)
- 企(36173)
- 企业(36173)
- 方法(32439)
- 农业(31362)
- 数学(28357)
- 数学方法(28068)
- 业经(20579)
- 中国(17938)
- 学(16166)
- 地方(16006)
- 财(15559)
- 制(13530)
- 贸(12334)
- 贸易(12329)
- 易(12003)
- 技术(11912)
- 发(11552)
- 环境(11249)
- 理论(11124)
- 策(10870)
- 和(10781)
- 农业经济(10768)
- 教育(10046)
- 体(10021)
- 银(9801)
- 机构
- 学院(260586)
- 大学(257585)
- 管理(107495)
- 济(101967)
- 经济(99757)
- 理学(94420)
- 理学院(93467)
- 管理学(91938)
- 管理学院(91505)
- 研究(85488)
- 农(63551)
- 中国(63345)
- 科学(55625)
- 京(54382)
- 农业(48810)
- 业大(48311)
- 所(43177)
- 财(41713)
- 中心(39725)
- 研究所(39669)
- 江(37164)
- 财经(34085)
- 范(33969)
- 北京(33739)
- 师范(33668)
- 经(31189)
- 农业大学(30760)
- 经济管理(30612)
- 州(30485)
- 院(29820)
- 基金
- 项目(184621)
- 科学(144292)
- 研究(136440)
- 基金(132857)
- 家(115629)
- 国家(114575)
- 科学基金(98164)
- 社会(83951)
- 社会科(79042)
- 社会科学(79019)
- 省(73682)
- 基金项目(72123)
- 自然(64426)
- 自然科(62826)
- 自然科学(62813)
- 自然科学基金(61675)
- 划(60754)
- 教育(60527)
- 编号(58065)
- 资助(53492)
- 成果(45710)
- 重点(40512)
- 部(40397)
- 发(40148)
- 创(38335)
- 课题(38075)
- 创新(35647)
- 科研(35113)
- 农(34735)
- 大学(33947)
- 期刊
- 济(114387)
- 经济(114387)
- 研究(71565)
- 农(65934)
- 中国(47997)
- 农业(45159)
- 学报(43790)
- 科学(40944)
- 管理(33857)
- 大学(33385)
- 学学(31764)
- 财(28193)
- 教育(26694)
- 业经(25028)
- 技术(21914)
- 融(21868)
- 金融(21868)
- 业(21386)
- 问题(16326)
- 财经(14989)
- 经济研究(14892)
- 版(14475)
- 农业经济(14246)
- 科技(13765)
- 农村(13734)
- 村(13734)
- 图书(13560)
- 业大(13271)
- 理论(13157)
- 技术经济(12754)
共检索到368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克谦,黄文惠
一、南方草山资源及利用现状 我国南方可放牧的草山草坡面积10.4亿亩(6933万公顷),占南方13省国土面积的24.5%,而全国耕地(20亿亩)只占国土面积的19.9%。据草地资源调查的分类方法,四川与湖北接壤的三峡地区共有草山草坡面积310.5万公顷,其中草丛类型占33.2%,灌丛17.2%,疏林16.5%,田隙33.1%。田隙类型草地指农田间隙,比较分散,如扣除这一部分,南方草山草坡尚有6.95亿亩(4638万公顷),其中疏林1.7亿亩,草丛灌丛类型的草山草坡5.3亿亩,多数适合于放牧草食家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卫建 谭淑豪 冯金侠 章熙谷
为寻求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在分析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对农牧结合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了全面论述。结果表明,农牧结合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最后还提出了该农区农牧结合的可行途径及有效措施
关键词:
南方集约农区 农牧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耀高 陈玉林
本文从社会、生态及经济三方面系统论述了农牧结合的功能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牧结合的实质问题就是饲料问题的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分析了我国农牧结合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针及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炯 倪永珍 关绍斌 张永灿 王旭明
本文对曲周试验区建立 30年来 ,在农牧结合研究中所取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并对曲周试验区畜牧业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农牧结合 曲周试验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兴林 梁业森 任天志 周旭英 谢承陶 林治安 杨守信
本文就我国农区农牧结合在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及挖掘农田生产潜力中的作用、畜牧业生产出的有机肥的有效利用及其与化肥的合理配施问题,怎样才能搞好农牧结合,农牧结合与食物生产的关系,与农牧结合有关的种植业三元结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旭英 关喆 李育慧 梁业森
(一)农牧结合的必要性 农牧结合是使本区农业和畜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从而使本区农村走上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因为本区气候条件适合饲料作物(粗粮)的生长,它们在这里种植能获得稳产和高产;另一方面随着本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粮中的粗粮逐渐被细粮替代,对细粮的需求量大,即原来做口粮的玉米被水稻取代,玉米只能绝大部分作饲料。这样地区优势与市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业森 李育慧 关喆 周旭英
(一)草田轮作,治理盐碱沙、荒地农牧结合模式 1、条件 能够利用,但目前尚未利用或刚刚开始利用的盐碱沙、荒地。盐碱地一般0—20cm耕层含盐量都在0.3%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0.5%以下;沙荒地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0.8%以下。 2、模式 以100亩地为一轮作单元,开始完全播种紫花苜蓿,3年后耕翻1/3的苜蓿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温军
青藏高原民族众多 ,民族生存方式及资源利用形式的牧业化 ,构成了高原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通过剖析透视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特征 ,认为高原已形成核心农区、农区边缘地带、核心牧区、牧区边缘地带等4种可供选择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原农牧业的有机结合 ,才有可能切实加快推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从而确保高原各民族人民的食物安全。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农牧结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那伟 张永峰 祝延立
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是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循环农业内涵、技术目标和基本原理,结合松辽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最后,在循环农业研究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松辽平原循环农业科技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牧结合 循环模式 松辽平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占哲 韩秉进
松嫩平原是我国粮畜产品基地,具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生产潜力.本文从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生态经济理论,提出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优化生产结构、发挥资源优势与综合技术开发、提高系统生产力相结合作为战略性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卫建 卞新民 章熙谷
通过对中国粮食生产和需求现状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在中长期内,中国人口的增长、营养结构的改善是不可避免的,而资源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内涵挖潜加以克服。论证了农牧结合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农牧结合 粮食安全 饲料生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忠元 张文解 贺春贵 何瑞 魏生龙 郭莹 白斌
近年来河西制种玉米(Zea mays)生产连茬种植和高水肥栽培,导致病原富集、病害发生种类增加、危害加重,且以土传和种传病害为主。本文分析了病害的发生特点、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调研结果,参考相关研究报道和制种基地建设实际,提出农牧结合绿色防控途径:1)玉米种业与草牧业融合发展,制种田增施腐熟有机肥,增加拮抗微生物,培育健康土壤。2)果穗适期早收,秸秆青贮饲料化高效利用,降低病残体田间遗留,阻断病菌侵染链条。实施去雄收获等制种关键环节机械化,节本增效,减少人工操作传病机率。3)推广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配套技术,节水节肥,遏制病害传播蔓延。4)加快高标准制种农田建设,深翻灭菌,轮作倒茬,改善土壤性状,加强耕作栽培,削减连作障碍。通过综合治理,有效防控制种玉米病害,促进河西玉米种业与草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厚培
自从1979年春人民日报发表“向南方山地要牛肉”的文章以来,立即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强烈反响和研究兴趣,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不同见解,有持赞同观点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这些讨论极大地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生动局面,值得提倡和发展。今后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发展畜牧业,对国家制定适合国情的农牧业生产建设方针和发展战略,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把这个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林草牧复合系统是复合农林业系统的重要类型。在总结林草牧复合系统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对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分关系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今后林草牧复合系统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系统物质循环利用、养分与水分竞争及系统优化模式的建立等方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兴成
此文对南方山区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出了三点看法:(1)要多渠道综合解决粮食增产自给问题;(2)要逐步优化林业结构,提高林业综合效益;(3)要进一步调整畜牧结构,使农、林、牧协调发展.
关键词:
山区 调整 农业生产 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