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
2023(479)
2022(427)
2021(481)
2020(386)
2019(732)
2018(708)
2017(1309)
2016(713)
2015(711)
2014(712)
2013(701)
2012(667)
2011(671)
2010(647)
2009(652)
2008(653)
2007(518)
2006(543)
2005(466)
作者
(2989)
(2622)
(2530)
(2510)
(1665)
(1243)
(1115)
(1006)
(963)
(918)
(904)
(883)
(882)
(879)
(857)
(799)
(791)
(788)
(788)
(768)
(728)
(703)
(669)
(618)
(610)
(597)
(587)
(586)
(570)
(567)
学科
(3196)
(2156)
经济(2154)
(1118)
(982)
经济学(889)
农业(864)
管理(675)
理论(669)
收入(613)
教育(606)
分配(587)
水产(551)
图书(529)
书馆(525)
图书馆(525)
生物(518)
方法(516)
(479)
企业(479)
图书馆学(474)
动物(472)
(461)
(438)
研究(416)
动物学(408)
中国(397)
业经(393)
环境(393)
(371)
机构
大学(11886)
学院(11156)
研究(5359)
科学(4761)
(4618)
农业(3830)
中国(3433)
业大(3320)
(3314)
研究所(3173)
(2881)
经济(2809)
(2678)
农业大学(2512)
管理(2387)
(2140)
(2111)
中心(2078)
实验(2047)
(2011)
理学(1980)
实验室(1956)
理学院(1929)
(1891)
重点(1872)
科学院(1849)
管理学(1830)
管理学院(1816)
技术(1814)
(1782)
基金
项目(8214)
(5687)
国家(5647)
科学(5600)
基金(5498)
研究(4414)
科学基金(4087)
(3486)
自然(3180)
自然科(3107)
自然科学(3101)
自然科学基金(3040)
(2989)
基金项目(2711)
科技(2457)
资助(2319)
计划(2297)
社会(2168)
重点(2101)
社会科(1981)
社会科学(1981)
教育(1958)
(1863)
专项(1848)
科研(1738)
(1711)
(1584)
(1564)
创新(1512)
(1483)
期刊
学报(5416)
(4381)
大学(3666)
学学(3532)
科学(3366)
(3333)
经济(3333)
农业(3068)
研究(2553)
中国(2280)
业大(1980)
农业大学(1655)
林业(1380)
(1359)
(1283)
教育(1233)
图书(1113)
自然(983)
中国农业(938)
自然科(928)
自然科学(928)
科技(901)
书馆(830)
图书馆(830)
(819)
科技大(765)
科技大学(765)
管理(743)
(734)
农林(714)
共检索到16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孟桂元  谢达平  
为提高亚麻酶法脱胶的效率,对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以亚麻为碳源产生的酶制剂特性及脱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6菌是1株高效的脱胶菌,摇瓶振荡加菌脱胶,12 h即能完成,其产生的酶制剂包含大量的果胶酶,酶作用的最适反应pH为9.0,酶作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酶在pH7~8,30℃条件下能保持稳定,高温(30℃以上)下易失活,利用酶液进行亚麻脱胶的纤维光泽明亮,颜色呈黄白色,纤维表面残留物少,手拉纤维强度大于水沤法脱胶纤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谢达平  孟桂元  
为了克服传统沤麻工艺的不足,提高沤麻的效率,以亚麻原茎为菌种筛选的来源,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株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不产纤维素酶的脱胶菌株A6.摇瓶脱胶试验表明,A6菌能24h完成亚麻脱胶,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20.63%,胶质脱除率达38.80%,比天然水脱胶高出11%.初步鉴定并命名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circulans)A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谢达平  赵丹  孟桂元  粟敏  吴锋  
为了开发亚麻酶法脱胶新技术,提高高效脱胶菌种A6产果胶酶的能力,对影响环状芽孢杆菌A6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6菌的最佳产酶条件为亚麻茎粉7%,硫酸铵1%,磷酸氢二钾0.15%,pH7.5,温度35℃,菌龄24h,接种量5%,25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摇瓶转速200r/min,产酶时间20h,果胶酶酶活高达7800U/mL,适合亚麻沤麻酶制剂的开发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源德  刘正初  金关荣  胡镇修  臧巩固  郑科  傅福道  冯湘沅  邓硕苹  段盛文  
工厂化条件下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规模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亚麻高效脱胶菌株Ym68'(E.herbicoli)的适宜培养条件为:35℃搅拌、pH6.5~7.5、通气量0.02 m3·m-3water·min-1、培养时间5~6 h。与传统温水沤麻方法相比,其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1%左右,纤维强度提高25.9%;BOD5和SS 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谢达平  彭杰  孟桂元  
为建立南方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技术体系,通过不同水源、温度、pH值、浴比、化学助剂的脱胶试验,研究了外界因子对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天然水沤麻以果胶分解菌含量丰富的池塘水,在30~35℃,浴比1∶20~25,pH7.0~7.5为最佳,加入1.5%~2.0%的尿素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活性,加快沤麻进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欢  段盛文  冯湘沅  郑科  杨琦  汪启明  成莉凤  彭源德  
为使苎麻生物脱胶果胶裂解酶PelG403高效表达。将pelG403从重组质粒pEASY-Blunt E1-G403更换至质粒拷贝数更高的pET28a载体中,导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后进行诱导表达。采用DNS法进行酶活力测定,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检验PelG403表达效果,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pET28a-G403/BL21的果胶裂解酶活力为335.8 U/mL,较pEASY-Blunt E1-G403/BL21提高了3.05倍;工程菌pET28a-G403/BL21表达产物分子量比预测带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43.6 ku)略小;PelG403含387个氨基酸,N末端前35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理论pI值为7.64,有4个半胱氨酸,不稳定系数为27.42;其蛋白结构域含有典型的右手β-螺旋结构,属于Pec lyase C家族。因此,将pelG403从重组质粒pEASY-Blunt E1-G403更换至pET28a载体中,并导入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是苎麻脱胶果胶裂解酶基因pelG403高效表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鉴定,为果胶裂解酶的纯化、关键位点分析、分子改造及其脱胶功能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艳  董照明  席星航  张晓璐  叶林  郭凯雨  夏庆友  赵萍  
【目的】探讨家蚕(Bombyx mori)蚕丝纤维脱胶后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为了解丝蛋白在蚕丝纤维中的分布特征打下基础,并为改进蚕丝纤维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木瓜蛋白酶、碳酸钠、尿素、中性皂和碱水法5种方法对蚕茧进行脱胶处理;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蚕丝和不同蚕丝加工产品的脱胶程度,以及脱胶对丝素的影响;利用FASP酶解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技术鉴定不同方法脱胶后的蚕丝及各种蚕丝加工产品的蛋白组分;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鉴定到的丝蛋白进行注释并通过非标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种样品中丝蛋白的丰度。【结果】通过5种方法对蚕茧丝进行脱胶,蛋白电泳检测发现木瓜蛋白酶法降解丝胶蛋白的同时基本不会破坏丝素蛋白;碳酸钠法对丝胶的降解能力较弱,但对丝素的降解较强;中性皂法和尿素法对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的降解都比较严重;碱水法的效果不理想。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和中性皂法脱胶后的蚕丝中几乎没有丝胶蛋白,主要是丝素蛋白、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尿素法和碳酸钠法脱胶后的蚕丝中残留蛋白最少,主要是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通过蛋白电泳检测了6种蚕丝加工产品中的蛋白质,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丝素蛋白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素蛋白出现了部分程度的降解,而丝绸旧衣中的丝素蛋白有严重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丝胶1、seroin1、osiris 9a、甘氨酸富含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SPI51等;绸、缎和电力纺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seroin1,而丝绸旧衣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结论】木瓜蛋白酶脱胶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丝素纤维的完整性,碳酸钠和尿素法的脱胶程度最高。生丝和胚绸中的丝胶蛋白含量很高,丝素纤维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胶蛋白很少,丝素纤维有部分程度的降解。蚕丝经过彻底的脱胶后还剩余的蛋白包括丝素重链、丝素轻链、丝素p25、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农药中的意义及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控制释放作用的特点 ,阐述了界面聚合法和凝聚相分离法是微生物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表 1参 1 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银娜  李宝  
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Thunb.)果皮为试材,提取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并进行纯化。经过30%~70%硫酸铵沉淀分离、Sephadex G-25脱盐柱脱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乙醇脱氢酶纯化倍数为41.80倍,活性回收率为44.73%。将乙醇脱氢酶酶液分别置于20、30、40、45、50、55和60℃温育后测定,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 5.0、7.0、8.0、9.0、10.0和11.0下乙醇脱氢酶的最适pH为1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保  韩敏义  费英  徐幸莲  周光宏  
用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酶(MTG)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质子核磁共振弛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MR结果拟合后得到的水有4个组分,合并为对应水的3种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和对照相比,加酶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加入2 U.g-1剂量的MTG后,T22b值(对应于不易流动水)由226 m s(峰值)降低到188 m s。然而,当酶浓度增加时,T22b没有进一步降低。对衰减NMR信号拟合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80%,并且加酶和对照在样品评分图上显著分开。加入MTG后,凝胶中水质子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霞  徐幸莲  周光宏  
通过测定添加和不添加亚麻籽胶的60 g.L-1玉米淀粉胶在贮存过程中碘蓝值(BV)、流变特性、热特性的变化,分析了亚麻籽胶对玉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亚麻籽胶后,BV下降速度减缓,贮能模量(G')上升缓慢,热焓值(ΔH)明显低于不添加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志华  高贵琴  张巧玲  
采用垂直板聚丙稀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鲤鱼 (LyprinusCarpio)的肠道组织、肠内微生物谷氨酸脱氢酶 (GDH)同工酶进行分析 ,并对GDH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摄食添加尿素饲料的鲤鱼肠组织及肠道微生物GDH同工酶谱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试验组多一条酶谱且酶带染色深 ,表明鲤鱼在一定程度上能利用尿素合成 -谷氨酸 ,其合成可以通过肠组织和肠内微生物两条途径进行。而对GDH酶活性测定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肠组织和肠内微生物之间的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力  张永丽  高连兴  杨玉芬  佟玲  
在微机控制的电子拉压试验机上,对辽北主栽花生品种花育23和四粒红带壳花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加载速率、不同部位的脱壳相关的力学特性试验。测得花育23和四粒红花生的物理特性及脱壳时外壳破裂受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沿不同方向加载的破壳能力有显著差异,加载速率和含水率不同时,变形与破壳载荷也均有所变化。该研究对进一步研究花生脱壳机理、脱壳方法、脱壳力学特性分析,设计新型花生脱壳机有重要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强  崔正国  王加鹏  曲克明  马绍赛  毛成全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了海水养殖外排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系统内部微生物空间分布、基质酶活性对氮去除效率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系统内部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基质酶活性与微生物空间分布关系。选择互花米草为人工湿地植物,种植密度为64株/m2;基质填料选择细纱、高炉矿渣和珊瑚石。在3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研究人工湿地系统中氮的去除效果、微生物数量和基质酶活性。结果显示,系统对TN、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02±12.69)%、(82.91±17.51)%;系统中不同基质层次的微生物数量和脲酶、脱氢酶活性不同,基质中、上层好氧微生物数量和脲酶、脱氢酶活性显著大于下层,系统下行池中、上层硝化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荣荣  丁国伟  刘卫敏  张敏  赵小明  韩鹏飞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昆虫几丁质代谢系统的重要酶系,研究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c DNA序列,将其与飞蝗基因组进行比对,绘制基因结构图。将其与赤拟谷盗CDAs序列进行比对,并采用Blast P和SMART软件进行功能域预测。将已鉴定的飞蝗CDAs分别与赤拟谷盗、果蝇、冈比亚按蚊、家蚕、中华稻蝗和云杉卷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