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
2023(456)
2022(430)
2021(461)
2020(375)
2019(781)
2018(693)
2017(1336)
2016(766)
2015(804)
2014(757)
2013(778)
2012(785)
2011(735)
2010(740)
2009(673)
2008(633)
2007(600)
2006(508)
2005(466)
作者
(3593)
(3193)
(3128)
(2898)
(2013)
(1539)
(1398)
(1210)
(1166)
(1140)
(1112)
(1111)
(1091)
(1058)
(1051)
(1023)
(988)
(961)
(946)
(915)
(860)
(826)
(819)
(778)
(720)
(710)
(707)
(701)
(697)
(688)
学科
(1924)
(1740)
经济(1738)
(1441)
(1085)
管理(1052)
农业(936)
方法(920)
生物(884)
(823)
(818)
数学(790)
数学方法(767)
(711)
企业(711)
虫害(693)
病虫(637)
病虫害(637)
收入(614)
水产(593)
分配(586)
(577)
生物学(545)
防治(545)
(544)
及其(518)
(498)
微生(496)
微生物(496)
环境(478)
机构
大学(12128)
学院(11828)
(6293)
研究(5970)
科学(5869)
农业(5169)
业大(4488)
(4045)
研究所(3868)
中国(3827)
农业大学(3399)
(3043)
实验(2985)
(2923)
实验室(2866)
(2758)
(2752)
重点(2686)
(2384)
管理(2324)
技术(2302)
经济(2301)
中心(2268)
(2233)
科学院(2226)
理学(2033)
生物(1982)
(1980)
研究院(1966)
理学院(1953)
基金
项目(9827)
(7063)
国家(7015)
基金(6560)
科学(6554)
科学基金(5063)
研究(4459)
(4389)
自然(4267)
自然科(4174)
自然科学(4165)
自然科学基金(4080)
(3711)
基金项目(3425)
科技(3358)
计划(3140)
资助(2878)
(2486)
专项(2470)
重点(2366)
科研(2176)
(2141)
(2016)
技术(1979)
社会(1934)
农业(1932)
(1908)
教育(1877)
创新(1854)
社会科(1811)
期刊
学报(6737)
(6012)
大学(4522)
学学(4478)
科学(4448)
农业(4144)
业大(2560)
中国(2453)
(2299)
经济(2299)
农业大学(2155)
研究(2119)
(1950)
林业(1933)
(1640)
自然(1408)
自然科(1334)
自然科学(1334)
科技(1287)
中国农业(1237)
科技大(1120)
科技大学(1120)
农林(1085)
(1085)
(1018)
西南(831)
水产(826)
(793)
西北(786)
农业科学(744)
共检索到1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谢达平  孟桂元  
为了克服传统沤麻工艺的不足,提高沤麻的效率,以亚麻原茎为菌种筛选的来源,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株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不产纤维素酶的脱胶菌株A6.摇瓶脱胶试验表明,A6菌能24h完成亚麻脱胶,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20.63%,胶质脱除率达38.80%,比天然水脱胶高出11%.初步鉴定并命名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circulans)A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孟桂元  谢达平  
为提高亚麻酶法脱胶的效率,对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以亚麻为碳源产生的酶制剂特性及脱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6菌是1株高效的脱胶菌,摇瓶振荡加菌脱胶,12 h即能完成,其产生的酶制剂包含大量的果胶酶,酶作用的最适反应pH为9.0,酶作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酶在pH7~8,30℃条件下能保持稳定,高温(30℃以上)下易失活,利用酶液进行亚麻脱胶的纤维光泽明亮,颜色呈黄白色,纤维表面残留物少,手拉纤维强度大于水沤法脱胶纤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谢达平  赵丹  孟桂元  粟敏  吴锋  
为了开发亚麻酶法脱胶新技术,提高高效脱胶菌种A6产果胶酶的能力,对影响环状芽孢杆菌A6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6菌的最佳产酶条件为亚麻茎粉7%,硫酸铵1%,磷酸氢二钾0.15%,pH7.5,温度35℃,菌龄24h,接种量5%,25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摇瓶转速200r/min,产酶时间20h,果胶酶酶活高达7800U/mL,适合亚麻沤麻酶制剂的开发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龙  孙焕良  谢达平  彭杰  孟桂元  
为建立南方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技术体系,通过不同水源、温度、pH值、浴比、化学助剂的脱胶试验,研究了外界因子对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天然水沤麻以果胶分解菌含量丰富的池塘水,在30~35℃,浴比1∶20~25,pH7.0~7.5为最佳,加入1.5%~2.0%的尿素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活性,加快沤麻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源德  刘正初  金关荣  胡镇修  臧巩固  郑科  傅福道  冯湘沅  邓硕苹  段盛文  
工厂化条件下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规模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亚麻高效脱胶菌株Ym68'(E.herbicoli)的适宜培养条件为:35℃搅拌、pH6.5~7.5、通气量0.02 m3·m-3water·min-1、培养时间5~6 h。与传统温水沤麻方法相比,其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1%左右,纤维强度提高25.9%;BOD5和SS 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萱  樊庆笙  
根据刚果红与β-1,3-1,4-葡聚糖紧密结合的特性,采用改进的方法筛选β-葡聚糖酶产生菌。凡菌落周围刚果红褪色的透明圈大者,其酶活性亦高。从12个土壤样品分离的上百个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活性的菌株Bacillussubtilis9126,它在刚果红平皿上生长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很大,其产酶活力高达57U/m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欢  段盛文  冯湘沅  郑科  杨琦  汪启明  成莉凤  彭源德  
为使苎麻生物脱胶果胶裂解酶PelG403高效表达。将pelG403从重组质粒pEASY-Blunt E1-G403更换至质粒拷贝数更高的pET28a载体中,导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后进行诱导表达。采用DNS法进行酶活力测定,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检验PelG403表达效果,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pET28a-G403/BL21的果胶裂解酶活力为335.8 U/mL,较pEASY-Blunt E1-G403/BL21提高了3.05倍;工程菌pET28a-G403/BL21表达产物分子量比预测带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43.6 ku)略小;PelG403含387个氨基酸,N末端前35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理论pI值为7.64,有4个半胱氨酸,不稳定系数为27.42;其蛋白结构域含有典型的右手β-螺旋结构,属于Pec lyase C家族。因此,将pelG403从重组质粒pEASY-Blunt E1-G403更换至pET28a载体中,并导入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是苎麻脱胶果胶裂解酶基因pelG403高效表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鉴定,为果胶裂解酶的纯化、关键位点分析、分子改造及其脱胶功能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艳  董照明  席星航  张晓璐  叶林  郭凯雨  夏庆友  赵萍  
【目的】探讨家蚕(Bombyx mori)蚕丝纤维脱胶后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为了解丝蛋白在蚕丝纤维中的分布特征打下基础,并为改进蚕丝纤维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木瓜蛋白酶、碳酸钠、尿素、中性皂和碱水法5种方法对蚕茧进行脱胶处理;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蚕丝和不同蚕丝加工产品的脱胶程度,以及脱胶对丝素的影响;利用FASP酶解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技术鉴定不同方法脱胶后的蚕丝及各种蚕丝加工产品的蛋白组分;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鉴定到的丝蛋白进行注释并通过非标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种样品中丝蛋白的丰度。【结果】通过5种方法对蚕茧丝进行脱胶,蛋白电泳检测发现木瓜蛋白酶法降解丝胶蛋白的同时基本不会破坏丝素蛋白;碳酸钠法对丝胶的降解能力较弱,但对丝素的降解较强;中性皂法和尿素法对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的降解都比较严重;碱水法的效果不理想。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和中性皂法脱胶后的蚕丝中几乎没有丝胶蛋白,主要是丝素蛋白、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尿素法和碳酸钠法脱胶后的蚕丝中残留蛋白最少,主要是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通过蛋白电泳检测了6种蚕丝加工产品中的蛋白质,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丝素蛋白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素蛋白出现了部分程度的降解,而丝绸旧衣中的丝素蛋白有严重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丝胶1、seroin1、osiris 9a、甘氨酸富含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SPI51等;绸、缎和电力纺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seroin1,而丝绸旧衣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结论】木瓜蛋白酶脱胶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丝素纤维的完整性,碳酸钠和尿素法的脱胶程度最高。生丝和胚绸中的丝胶蛋白含量很高,丝素纤维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胶蛋白很少,丝素纤维有部分程度的降解。蚕丝经过彻底的脱胶后还剩余的蛋白包括丝素重链、丝素轻链、丝素p25、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衣尧  郑兰红  陈世建  盛军  孙谧  
对5株海洋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采用MTT活性跟踪法,以BEL-7402、RKO、A549、U251和MCF-7等细胞系为模型,对代谢产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显示,菌株S-1和N16代谢产物的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菌株S-1对MCF-7、U251和BEL-7402三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4、102和82μg/ml;菌株N16对MCF-7和BEL-7402两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4、133μg/ml。对菌株S-1和N16进行了16S r R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显示,菌株S-1为短芽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农药中的意义及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控制释放作用的特点 ,阐述了界面聚合法和凝聚相分离法是微生物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表 1参 1 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召稳  李元晓  梁含  王占彬  李旺  
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反刍动物最主要的粗饲料蛋白来源,可通过青贮保持其最佳的饲用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苜蓿青贮的主要微生物组成,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到苜蓿青贮的主要菌种,研发适合苜蓿青贮的微生物添加剂。首先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天然半干苜蓿青贮中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利用MRS、NA、LB、PDA以及麦氏培养基,采用有氧和厌氧两种培养方式从天然苜蓿青贮饲料中筛选微生物菌种;对筛选到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其种属。结果表明,苜蓿青贮中的主要微生物群落(鉴定到属的水平)为海洋杆菌属(Oceanobacill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i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is),分别占到24.9%、14.3%、13.9%。在37℃有氧和厌氧条件下以不同培养基共分离出30株菌株。经过形态学和保守序列比对确定,其中15株为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8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2株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各1株。所筛选菌株和鉴定结果与宏基因组测序的分析结果相一致,表明所筛选的菌种可靠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英  刘君昂  李倩茹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2种不同颜色6个不同来源的松乳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发现分离松乳菇较好的培养基是PDA培养基,筛选出8株生长较好菌株。对菌株A1进行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菌株A1碳源利用范围广,蔗糖最好,葡萄糖次之,果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单一氮源优于复合氮源,其中尿素不能利用;无机氮源铵态氮优于硝态氮,以硫酸铵效果最好,亚硝酸盐不能利用;对盐浓度适应能力很强,在盐浓度为14g·L-1条件下也具有生长能力,适宜生长的盐浓度范围为0~6g·L-1。生长温度范围为7~37℃,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最佳生长温度是27℃。喜中性偏酸性环境,适宜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pH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陈连庆  
以影响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成活率、初始菌丝萌发速度、菌丝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通过对培养基、分离材料、分离环境、培养方法4个方面10种因素研究表明,培养基以制作到分离时间10d的MMN配方为好,材料以阴、晴天采集的中、幼子实体的菌肉、菌管最好,分离环境可以野外就地、可以室内接种箱,培养方法以分离后试管斜放效果最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浩  汪丹丹  李海超  刘西平  
【目的】对杨凌和长武两地小麦根际土壤中能产生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细菌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比较。【方法】以ACC为唯一氮源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富集和纯化产ACC脱氨酶细菌,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富集产物进行多样性检测,构建16SrDNA基因克隆文库,对所分离的产ACC脱氨酶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语言绘图,对两地区该类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长武地区小麦根际土壤2个样品中优化后的序列共计55 715条,基于97%的相似性被划分为35个OTU,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3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丹丹  王云  付晓萍  唐卿雁  李凌飞  
对台湾青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研究导致青枣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抑制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分离到6株细菌和24株霉菌,经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细菌属于肠杆菌科的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霉菌属于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和嘴突脐孢(exserohiLum rostratum),其中链铬孢属是优势菌群。采用紫外照射、山梨酸钾-植酸混合液浸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