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1)
2023(6221)
2022(5461)
2021(4998)
2020(4504)
2019(10632)
2018(10462)
2017(20415)
2016(11606)
2015(13269)
2014(13605)
2013(13723)
2012(13173)
2011(12091)
2010(12356)
2009(11575)
2008(11894)
2007(10930)
2006(9374)
2005(8350)
作者
(37413)
(31769)
(31498)
(30181)
(20109)
(15332)
(14453)
(12376)
(11806)
(11300)
(10891)
(10724)
(10161)
(10095)
(10074)
(9980)
(9898)
(9301)
(9262)
(9156)
(8134)
(7962)
(7780)
(7232)
(7187)
(7181)
(7075)
(6961)
(6547)
(6463)
学科
(50545)
经济(50494)
管理(29463)
(29258)
方法(25739)
数学(22900)
数学方法(22663)
(22538)
企业(22538)
(14422)
(13581)
(12005)
中国(11628)
地方(10062)
(9747)
贸易(9746)
农业(9581)
业经(9526)
(9433)
(8468)
(8084)
环境(7590)
(7291)
财务(7276)
财务管理(7253)
(7224)
理论(7212)
银行(7182)
(7125)
金融(7122)
机构
大学(181302)
学院(178846)
(70905)
经济(69378)
研究(64778)
管理(64711)
理学(55938)
理学院(55139)
管理学(53979)
管理学院(53636)
中国(47275)
科学(43986)
(39322)
(37820)
(35661)
研究所(32996)
(31760)
业大(30751)
农业(30374)
中心(29177)
(27732)
财经(25711)
(25309)
师范(25034)
北京(24518)
(23214)
(22617)
经济学(22209)
(21442)
科学院(20350)
基金
项目(119685)
科学(92559)
基金(86277)
研究(82463)
(77434)
国家(76850)
科学基金(63456)
社会(50332)
社会科(47593)
社会科学(47573)
(46688)
基金项目(46446)
自然(43009)
自然科(41964)
自然科学(41945)
自然科学基金(41198)
(40623)
教育(38186)
资助(35545)
编号(33148)
重点(28032)
成果(27601)
(26646)
(26040)
(24181)
计划(24126)
科研(23873)
课题(23382)
创新(22790)
教育部(21849)
期刊
(75968)
经济(75968)
研究(48460)
学报(34580)
(33328)
中国(31368)
科学(30522)
(24724)
大学(24488)
学学(23207)
农业(22422)
管理(20233)
教育(16545)
技术(14136)
(14007)
金融(14007)
财经(12568)
(12496)
业经(11934)
经济研究(11849)
(10768)
问题(10700)
(10304)
资源(10174)
技术经济(9214)
统计(8884)
业大(8704)
理论(8545)
(8532)
图书(8230)
共检索到25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静  王克林  张明阳  段亚锋  
本文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i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对南方丘陵山地带2000-2010年间植被覆盖的年际动态、季相变化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结合气象因子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南方丘陵山地带植被NDVI值较高,属高植被覆盖区。2000-2010年间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显著(p=0.45)。从不同植被类型的季相变化来看,草地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灌丛,森林植被变化幅度最小,生长峰值主要出现在8、9月份。植被覆盖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恢复区和石漠化综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联芳  张海波  张明阳  王克林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调节服务之一,在区域侵蚀控制以及生态安全的维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全国主体生态功能区划中"两屏三带"的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2000、2005和2010年3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动态核算。结果表明:10a间,南方丘陵山地带土壤保持总量呈上升趋势,土壤保持总量上升了76.79×107t,森林、灌丛和农田生态系统是研究区土壤保持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总贡献率3个年份分别为8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海波  张明阳  王克林  秦建新  符静  
本文以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降水贮存量和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十年间,研究区水源涵养量呈上升趋势,其总量上升了1.61×108 m3,上升的经济价值为1.08×108元。森林生态系统是主要贡献者,三个年份贡献率分别为69.2%、69.5%和69.9%。不同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排序为森林>农田>灌丛>草地>湿地,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湿地>森林>草地>灌丛>农田。水源涵养功能主要集中在较高、中和较低等级,三者总面积比例三个年份分别为97.2%、97.0%和96.9%;各等级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雅丽  王建军  
根据2000~2010年的志丹县逐月MODIS/NDVI数据,以乡镇为单元,结合志丹县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志丹县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从气候尺度上,气温对植被覆盖影响显著且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从区域尺度上,志丹县各乡镇11年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均有所增加,其中张渠乡增加幅度最大,永宁镇增加幅度最小;从经济尺度上,农村经济总收入、农业科技水平以及政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显著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各乡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业科技水平,加强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能加快植被覆盖的增加,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话语  徐磊  李帆  冰河  师永强  
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丽光  姚治君  王蕊  刘兆飞  吴珊珊  
基于1999-2012年的SPOT-VGT数据和相关的降水、温度数据,运用空间插值、逐像元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主要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14年来该区NDVI和温度均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44/10a和0.3℃/10a,降水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81.7mm/10a;2该区NDVI年内变化呈倒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在3月;年际NDVI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最大,但2009-2012年有所下降;3像元NDVI变化趋势明显,92.6%的像元呈上升趋势,其中显著上升的占56.1%;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存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植   孙若辰   段青云  
黄河水源涵养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深入研究区域植被变化过程对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趋势分析、局部加权回归方法(locally weigh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LOWESS)、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对1982—2015年黄河水源涵养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要素做了分析,并根据地形不同将涵养区划分为平原区和高原区,探究区域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涵养区多年生长期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呈显著增长趋势,主要源于春秋季NDVI的快速增长,不同区域尺度的NDVI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涵养区及其分区高原区、平原区NDVI增长速率分别为0.0009/a、0.0007/a、0.0016/a。(2)区域NDVI与降水气温相关性存在时空差异,涵养区生长期NDVI与降水、气温分别呈负、正相关,春夏季受温度控制,秋季受降水、温度同时控制;其中平原区除春季受温度控制外,其他时期同时受降水、气温控制;涵养区生长期NDVI与降水、温度呈正相关区域占比分别为50.4%、91.4%。(3) NDVI变化趋势存在一定阶段性,在1995—2015年间NDVI呈停滞增长,期间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1995年之前、2015年之后则呈显著增长,与降水、温度分别呈负、正相关性。(4)区域内NDVI增长主要由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同时驱动引起,面积占比74.30%,其次为气候变化引起的植被增长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植被衰退,面积占比分别为11.48%、6.23%,说明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植被的恢复,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同样也会破坏植被的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馨月  王玉杰  张晓明  王云琦  赵阳  成晨  
流域水沙演变过程是构建区域水土流失模型及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基础。为探讨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罗玉沟流域为例,采用水文要素累积距平、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1986—2010年间流域水沙关系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并定量分析了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径流量在1993年发生突变,其中1994—2010年(后期)较1986—1993年(前期)不同降水水平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率大多超过50%;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可改变流域水沙过程和水沙量,而沟道淤地坝工程的运行改变了水沙搭配关系,使流域单位径流输沙量显著降低;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排  张建兵  陆双龙  钟丽雯  刘璐瑶  龚慧芹  巢林  黄太庆  甘磊  
【目的】解析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子,为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8年粮食作物(稻谷和玉米)、经济与其他作物(蔬菜、甘蔗、油料和木薯)及自然与社会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地理时空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关键驱动因素。【结果】在时间上,广西2018年的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较2003年减少4.88%,种植结构表现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19.25%,经济与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上升9.83%,粮经比由1.22降至0.88;在空间上,广西农作物种植集中分布于广西东北—西南对角线(桂林、来宾、南宁和崇左市)及其对角线西北部(柳州、河池和百色市)、东南部(贵港和玉林市),种植结构呈现以"粮"为主型(玉林、贵港、钦州、百色和河池市)、以"经"为主型(崇左、南宁、来宾和柳州市)、由"粮"转"经"型(防城港、北海、梧州和贺州市)和波动型(桂林市)4种类型,种植结构组合类型由以稻谷单一组合型转向稻谷—蔬菜—甘蔗组合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值比重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种植条件(农村人口比重、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用电量)、交通通达性水平(等级公路里程)、粮食安全与自给情况(粮食产量和粮食人均占有量)及气候因子(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关键因子。【结论】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差异明显,其时空演变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种植条件、粮食安全与自给情况及气候因子驱动。因此,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和农村劳动力收入,改善农作物种植条件,维持足够的农村劳动力,是优化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立群  李冰  郭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1980-2009年的生态足迹较大,且始终存在生态赤字。运用PLS模型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发现: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常住人口等因素都对生态足迹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敏  王如松  黄锦楼  王亚婷  
在研究了北京市湿地面积赋存量与降雨量、上游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城建区面积和GDP等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影响湿地赋存面积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湿地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北京市湿地动态变化存在显著的自然和人为方面的驱动力因素,自然因素如降雨量,上游来水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湿地的退化提供了内在动因,而人类的城市化活动如建成区面积和经济开发则加速了湿地的退化和转化;主成份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主成份的累积贡献率92.73%,第一主成份与入境水量、地下水量和降雨量有较大的正相关,贡献度高达93.2%以上;第二主成份与建成区面有较大的正相关,贡献度高达96.6%。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李萌萌  吴梅  
本文以2000-2011年江苏省能源消耗数据及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碳排放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并基于STRIPAT模型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江苏省整体还是各省辖市,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口数量、第二产业比重、碳排放强度和人均财富是影响江苏省碳排放的主要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永学  樊军锋  高建社  陆燕元  
 麟游秦家沟地处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具有与美国落基山黄松原产地相似的生态条件。10年的引种生长效果表明,美国黄松在引种地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应性强且无任何病害,初步显示出其速生潜力。与黄土高原的延安树木园和榆林黑龙潭树木园比较,陕西麟游秦家沟的美国黄松具有较大的生长量:10年生树高年生长量21.4cm,胸径年生长量达到0.359cm;与本地乡土树种油松比较,美国黄松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树高接近油松。同一坡向不同部位栽植的美国黄松生长差异较大,台地上最好,坡面次之,沟间地生长不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高方彬  洪信谱  沈其贵  叶大明  蔡善银  
鄂中丘陵岗地湿地松前期生长影响因子分析周志翔,高方彬,洪信谱,沈其贵,叶大明,蔡善银(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武汉430070;湖北省枝江县林业局,枝江443200)ANALYSISOFFACTORSAFFECTINGTHEEARLYGROWTHOFS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庆香  常庆瑞  李云平  寇宝平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等 ,对该区 5 0年来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耕地变化态势表现为耕地面积总量减少 ,有效灌溉面积和水田比重大大提高 ,旱地比重明显下降 ;粮食作物面积比重有所上升 ,而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比重下降 ;耕地投入增加 ;耕地质量趋于下降。造成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工矿与交通建设、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最后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