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6)
2023(12348)
2022(10468)
2021(9643)
2020(7946)
2019(18141)
2018(17840)
2017(33980)
2016(18587)
2015(20606)
2014(20348)
2013(20258)
2012(18691)
2011(16845)
2010(16961)
2009(15500)
2008(15108)
2007(13316)
2006(12083)
2005(10346)
作者
(57027)
(48100)
(47626)
(45062)
(30202)
(23235)
(21390)
(18688)
(18442)
(17100)
(16556)
(16215)
(15585)
(14914)
(14821)
(14759)
(14520)
(13894)
(13816)
(13510)
(12231)
(11820)
(11653)
(11162)
(10885)
(10786)
(10716)
(10545)
(9835)
(9720)
学科
(72432)
经济(72303)
(55626)
(48107)
管理(46481)
农业(32058)
(30508)
企业(30508)
方法(26847)
数学(23713)
数学方法(23452)
业经(20580)
地方(20242)
中国(18745)
(17361)
(15673)
(15129)
环境(14860)
(14474)
贸易(14467)
(14054)
(12553)
农业经济(11151)
技术(11124)
(11062)
银行(11003)
(10503)
(10213)
金融(10210)
(9987)
机构
学院(263583)
大学(259091)
(101495)
经济(99168)
管理(98364)
研究(92289)
理学(85808)
理学院(84721)
管理学(83044)
管理学院(82590)
(74930)
中国(69588)
科学(63615)
农业(58253)
(54598)
业大(53421)
(48810)
研究所(45081)
中心(44159)
(42148)
(41952)
农业大学(37181)
(36047)
(35930)
师范(35551)
财经(33535)
(32996)
北京(32789)
(32307)
科学院(30770)
基金
项目(188972)
科学(146506)
基金(135153)
研究(132305)
(121556)
国家(120426)
科学基金(100955)
社会(83670)
社会科(78744)
社会科学(78719)
(78688)
基金项目(73648)
自然(66968)
自然科(65276)
自然科学(65252)
(64081)
自然科学基金(64070)
教育(57588)
编号(53888)
资助(52466)
重点(42730)
(42655)
成果(41926)
(39636)
(39595)
(39128)
计划(37227)
创新(36630)
科研(36354)
课题(36083)
期刊
(118268)
经济(118268)
(75973)
研究(67358)
中国(54276)
学报(53641)
农业(51576)
科学(45624)
大学(39496)
学学(37537)
(29321)
管理(28806)
业经(26941)
(25177)
(24511)
金融(24511)
教育(21976)
技术(20201)
(17234)
问题(17212)
业大(16432)
图书(16366)
资源(16143)
经济研究(15645)
财经(14699)
农村(14581)
(14581)
农业经济(14250)
农业大学(14149)
科技(14121)
共检索到388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鹰  肖蓉  张坤  魏晓  孙冰  陈雷  
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乡村生态安全、环境健康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户作为乡村地域生态系统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联主体,其生产生活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与感知变化对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以南方丘陵山地重点生态功能区——湖南省慈利县6个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农户访谈与入户调查,探究了2008—2018年农户对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感知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多样化感知指数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协同发展的建议策略。结果表明:(1)农户对各类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变化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感知均呈现差异性,农业生产主导区感知强于生态保护核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区;(2)农户对林地、农田、园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感知以及属性感知依次减弱;(3)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个体特征等是影响农户生态系统服务属性感知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以期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农户福祉推进生态服务提升及乡村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  代军  
本文利用湖南省慈利县1996年到2004年的8年的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探讨了其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业)安全的影响。为了实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使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虹  章政  田亚平  
本文以湖南省衡南县三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为基础 ,对南方丘陵区农户经营土地的水土流失现状、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及其影响因子排序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 ,农户经营土地上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农户对于水土保持意识淡薄。虽然各样本村农户对水土保持影响因子的排序有所不同 ,但农业效益低是阻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渊基  匡立波  贺正楚  
在生态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的双重作用下,生态文化旅游可激发出很强的经济活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成为经济欠发达山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武陵山区是有着丰富生态文化资源的连片特困区,比如张家界市慈利县是湖南省贫困县,但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因此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慈利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武陵山片区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重视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与升级整合,加强文化资源开掘利用与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着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渊基  匡立波  贺正楚  
在生态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的双重作用下,生态文化旅游可激发出很强的经济活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成为经济欠发达山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武陵山区是有着丰富生态文化资源的连片特困区,比如张家界市慈利县是湖南省贫困县,但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因此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慈利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武陵山片区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重视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与升级整合,加强文化资源开掘利用与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着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金炜  文倩  何丽  代艳丽  
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90~2007年醴陵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1990~2007年间,醴陵市生态用地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50.8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50.59亿元,下降了0.43%;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偏重其生产功能而忽视了生态功能,使生态功能负荷过重;③1990~2007年间,醴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但人均生态福利却下降了16.8%,生态福利减少过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应龙  谢永生  江青龙  王辉  李晓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卓琳   刘荣波   逄锦光   王姝   王诗涵   冯徽徽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不仅是衡量地表生态环境的重要参数,也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变量。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湖南省郴州市为研究区域,耦合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土壤呼吸地统计模型、趋势分析、地理探测器和残差分析等方法,系统开展了2001~2020年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探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01~2020年郴州市总体表现为碳汇,年均固碳总量达5.943×10~6 T C·a~(-1),NEP均值310.351 g C·m~(-2),平均增长速率2.066 g C·m~(-2)·a~(-1)。(2)在空间上,NEP总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分布,显著增加(P<0.05)的区域面积占比为40.304%,主要集中在西部。不同植被类型碳汇水平差异表现为:林地(328.100 g C·m~(-2))>草地(318.650 g C·m~(-2))>耕地(257.509 g C·m~(-2))。(3)郴州市生态系统碳收支驱动机制复杂。NEP与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高程等因子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和地表净辐射呈负相关,双因子对NEP空间分异性的交互作用明显高于单因子。(4)自然因子是郴州市植被NEP变化的主导因素(95.896%),但在城市边缘区等人类活动剧烈的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平均贡献率达59.761%。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时空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并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禹盛初  吴崇周  
农村土地整理,不论南方北方,也不论丘陵山区还是平原,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一是使原利用不充分土地充分利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三是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自然、社会及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别,南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与北方平原地区土地整理在目标模式的构架上应当有大的区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元杰  姚顺波  侯孟阳  张童越  鲁亚楠  龚直文  王怡菲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t增长至2017年42.34×10~6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t、44.10×106~t、44.32×10~6t和44.54×10~6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张方明  龚长安  罗朋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探讨了湖南省1990~20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格局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系统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等级差异明显,ESV高值区与低值区相互溶解渗透,总体上高值区与较高值区对低值区呈包围态势。高值和较高值区分布较均匀、低值与较低值区分布较集中,中等值区分布较为散乱,呈随机镶嵌结构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明显,但其相关性与聚集程度趋于弱化。"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绿色湖南"等政策的实施,促使研究区域的ESV增加并形成若干增值热点区,城镇化、城市扩张与土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并形成城镇密集区、水土资源富集区分布的价值损失冷点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琳  
近些年来,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完全到位,乡镇财政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困难,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待遇、队伍稳定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镇财政工作者对曾引以自豪的职业开始产生困惑,其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尽快解决乡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莎莎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花岩溪村8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农户借贷的总体情况、农户借款的规模、频率、用途、对象、利率、期限等方面考察了农户的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农户的借贷动机和行为。本文认为,农户借贷主要来自非正规金融的信用拆借,没有明确的归还期限,但少数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非农经营农户还是依靠正规金融;农户的经济、社会地位对农户借贷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程飞  杨朝现  梁永莉  侯俊国  付凯  邵丽亚  
选取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以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客观刻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区域人类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的改变,致使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 387.16hm2、建设用地和林园地分别增加了3 634.40hm2和11 447.64hm2;②受生态退耕还林等主导因素的作用,研究期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增了19 264.09万元,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呈现正效应,除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桂香  袁宇新  葛大兵  王成  吕志贤  
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建立生物资源消费账户、能源消费账户、污染物消纳账户,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永顺近年来生态足迹、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永顺县人均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指数分别由2003年的0.285、1.684增加到2007年的0.379、1.867,生态经济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分别由2003年的1.097、0.963增加到2007年的1.130、1.09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