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1)
2023(8232)
2022(7184)
2021(6592)
2020(5592)
2019(13642)
2018(13277)
2017(26085)
2016(14507)
2015(16370)
2014(16515)
2013(16717)
2012(15899)
2011(14412)
2010(14373)
2009(13317)
2008(13195)
2007(11916)
2006(10173)
2005(9052)
作者
(43082)
(36231)
(36116)
(34405)
(22867)
(17640)
(16624)
(14218)
(13566)
(12737)
(12288)
(12151)
(11504)
(11461)
(11366)
(11162)
(11134)
(10576)
(10558)
(10374)
(9065)
(8815)
(8782)
(8311)
(8167)
(8112)
(8091)
(7926)
(7341)
(7324)
学科
(65621)
经济(65565)
管理(35055)
(33025)
方法(28046)
数学(25368)
数学方法(25161)
(23668)
企业(23668)
地方(20672)
(19277)
中国(17736)
(13472)
(13388)
农业(13215)
业经(12130)
(10846)
贸易(10843)
环境(10535)
(10358)
地方经济(9879)
(9849)
(9063)
城市(8389)
理论(7997)
(7670)
金融(7666)
(7467)
财务(7453)
财务管理(7430)
机构
学院(207034)
大学(206945)
(82989)
经济(80917)
管理(76948)
研究(73216)
理学(66018)
理学院(65043)
管理学(63896)
管理学院(63482)
中国(54024)
科学(48007)
(45576)
(38777)
(37830)
(36029)
中心(34971)
研究所(34686)
业大(33081)
(32037)
农业(30722)
(30271)
师范(30017)
财经(28840)
北京(28461)
(26379)
(26367)
(25957)
经济学(25658)
师范大学(24368)
基金
项目(141625)
科学(110243)
研究(101580)
基金(100954)
(88669)
国家(87940)
科学基金(74410)
社会(63226)
社会科(59750)
社会科学(59726)
(56100)
基金项目(55623)
自然(48864)
(47892)
自然科(47619)
自然科学(47604)
自然科学基金(46696)
教育(45551)
编号(41696)
资助(39987)
成果(33220)
(32257)
重点(32219)
(30622)
课题(29158)
(28571)
科研(27161)
创新(26841)
计划(26742)
大学(25743)
期刊
(92362)
经济(92362)
研究(59261)
中国(39780)
(34455)
学报(33293)
科学(31459)
(27935)
大学(23995)
管理(23205)
农业(23173)
学学(22562)
教育(19022)
技术(17151)
(16473)
金融(16473)
业经(15125)
问题(14610)
资源(13921)
经济研究(13714)
财经(13410)
(12996)
(11573)
(11060)
(10550)
图书(10213)
技术经济(10151)
现代(9724)
理论(9631)
统计(9403)
共检索到303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话语  徐磊  李帆  冰河  师永强  
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与方法,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结论: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同时又必须机动灵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海斌  吴群  
借助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进行林地资源的集约经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对于实现南方丘陵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针对南方丘陵地区林地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等内容进行研究。基本结论是: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引导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走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强调在大力开发林地资源,提高林地资源集约经营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南方丘陵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张孝成  刁承泰  王锐  陈令  
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状数据以及合川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布局随地貌、地域差异明显,且布局散乱;人均用地接近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上限,土地闲置严重,其中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具有分散、块小、有一定坡度、交通不便等特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晓春  
丘陵地区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发展相对滞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双重效应下,富民兴区对四川丘陵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全省"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丘陵地区的实际,探讨丘陵地区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和富民兴区关联发展的总体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格格  杨艳昭  封志明  张晶  
本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典型案例区吉泰盆地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在对典型时段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和状态指数等模型,计算了1995-2006年吉泰盆地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特征,揭示了南方红壤丘陵地区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1995-2006年吉泰盆地土地利用结构基本稳定,林地和耕地是该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②11年来吉泰盆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缓慢增长,水域增幅较多,其他地类面积有所下降,草地减幅最大;③林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水域,以及草地转化为林地是吉泰盆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模式,三种类型的转化面积依次为2887.91 hm2、2821.19 hm2和2326.97 hm2。从空间分布上看林地转为耕地模式分布最为广泛,耕地转化为水域分布较松散,草地转林地主要分布在吉泰盆地的北部地区;④动态度和状态指数研究发现,吉泰盆地未利用地的年变化率绝对值最大,林地年变化率最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水域和建设用地规模呈增大的趋势,其余地类呈不同程度减少的态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永昌  
四川丘陵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资源条件有限 ,要实现丘陵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 ,就必须正确解决好经济增长与控制人口、经济社会结构转换、“三农”问题、减少贫困和改善收入分配等四个关键问题。现阶段 ,应主要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招商引资等方面入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荣锋  高进云  张安录  
本文在回顾农地价值理论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宜昌市农地为代表,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对不同地类的农地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在尽量减少评估偏差的前提下,得到宜昌市农地主要地类资源总价值:宜昌市耕地总价值约为396.32×108元,园地总价值约为509.24×108元,林地总价值约为29.37×108元,水域总价值约为30.30×108元。其中,单位耕地的市场价值约为9.44×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2.49×104元/hm2;园地的市场价值约为54.88×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3.97×104元/hm2;林地的非市场价值约为0.23×104...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紫东  
西部丘陵地区地处内陆,城镇化面临不发达、后发展、基础薄弱、人口分散、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产业支撑、流动人口较多等现实困境。论文提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骨干交通为纽带、梯度推进为抓手、城市规划管理为保障,分级分类差异化、非均衡多点多极推进城镇化是必然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斌  李永飞  甄英  
[目的]探究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急剧扩张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对统筹城市产业布局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2009年和2014年内江市城乡结合部的四合乡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形理论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其一级地类分维数、数量及空间分布变化。[结果]四合乡土地利用数据具有分形特征, 2014年与2009年相比,分维数值由1.267~1.612缩小至1.170~1.463,除园地外,其余地类分维数值均呈下降趋势,各土地类型轮廓更趋规则;5年间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快速更替,面积增减明显,主要表现为耕地大量减少,交通、建设用地明显增多,园地、林地、水域缩减较少,其他土地类型有少量增加。[结论]在乡镇尺度上,城乡结合部受其区位和城市布局共同影响,耕地被建设用地大量侵占,造成农用地减少;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亦有耕地被撂荒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区域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慧豹  曹凑贵  陈聿华  
本文以丘陵地区五个典型村为例,对村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刀法进行了一些探讨,确立了一个包括4个子目标共26个指标体系,並通过专家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子目标和各指标的权重。然后以这些指标及权重为依据,对五个村进行综合评价及总体特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态农业建设仍以经济效益为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提高,这五个村中,杨港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相对较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涂杨村次之,柳林村最差。本文还针对评价结果,对五个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李春发  曾文胜  陈学堂  张建中  
浙江及皖东丘陵地区火炬松生长分析迟健,李桂英,李春发,曾文胜,陈学堂,张建中关键词火炬松,生长分析,密度我国引种美国南方松已有46a历史,大规模引种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树种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生长通常良好[1,2]。其中浙江引种南方松5000多hm...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叔文  王志锋  李国柱  马利邦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根据在通渭县李店乡祁咀村的问卷调查,估算了一个村域农村生活能源资源潜力和实际消费量,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结果表明,目前该村人均每年实际消费能源489.5kg标煤,4.2口之家年消费能源2.061 t标煤,可满足农户的基本需求;自产能源占总能源的54.98%,不能满足需求;商品能源的使用对于转变用能结构起到积极作用,但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支出;生物质能占用能总量的一半,煤炭也有较大比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少;炊事、取暖用能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占用能的绝大部分,表明当地用能水平较低、用能结构不合理。研究认为,积极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贤磊  
本文利用2005年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自发的土壤保护性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表现为减少自然村土地调整次数和提高自然村土地证书发放比例均能提高农地产权的安全性,激励农户进行自发的土壤保护性投资。分析同时还发现,农户厌恶风险的态度放大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梓洋   石培基   石晶   张学斌   刘玥  
【目的】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效应是贯穿城市化过程的关键的人地关系问题,而河谷城市由于扩展空间受限,其生态效应更加复杂,因此多角度探讨典型河谷城市空间扩展所引起的生态效应尤为重要,同时可为相关学者提供较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方法】本文以典型河谷城市兰州市主城区为例,通过计算1995、2005、2015和2020年城市空间扩展规模、强度和景观格局指数,以反映1995—2020年兰州市主城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研究区分为12184个网格,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法以及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模型,从多角度分析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风险、热岛和生态系统服务效应,探讨了自然环境条件对河谷城市空间扩展生态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结果】(1)1995—2020年兰州市主城区城市扩展规模和强度呈增长趋势,城市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城市扩展方向以西部和北部为主,城市扩展模式由组团水平扩展向跳跃式扩展转变。(2)1995—2020年兰州市主城区整体生态风险效应和热岛效应存在减弱趋势,但河谷谷地却有上升趋势,研究期末总体格局呈谷地高、四周低的特征。(3)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存在微弱提升,主要表现为河谷周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提升,且建成区部分区域由生态系统服务低值区向中值区转变。(4)城市扩展会对区域自然基底产生一定影响,而自然基底也影响着城市扩展的规模、方向与模式,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结论】从多角度出发构建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效应研究框架,发现在网格尺度上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风险、热岛和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影响较为显著,并对定量可视化研究城市演变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为城市智慧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