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9)
- 2023(12929)
- 2022(10716)
- 2021(9983)
- 2020(8401)
- 2019(19153)
- 2018(19034)
- 2017(36527)
- 2016(19881)
- 2015(22233)
- 2014(22262)
- 2013(22230)
- 2012(19963)
- 2011(17784)
- 2010(18403)
- 2009(17463)
- 2008(17545)
- 2007(16404)
- 2006(14692)
- 2005(13288)
- 学科
- 业(93623)
- 济(92236)
- 经济(92140)
- 企(76348)
- 企业(76348)
- 管理(75247)
- 农(46792)
- 方法(39556)
- 农业(31430)
- 数学(31424)
- 数学方法(30866)
- 业经(30858)
- 财(27410)
- 地方(21021)
- 务(20394)
- 财务(20344)
- 财务管理(20315)
- 中国(20215)
- 企业财务(19183)
- 制(18861)
- 技术(17805)
- 策(17145)
- 划(16124)
- 理论(15944)
- 和(15657)
- 体(13936)
- 贸(13785)
- 贸易(13776)
- 易(13343)
- 经营(13033)
- 机构
- 学院(289735)
- 大学(279180)
- 管理(122670)
- 济(120936)
- 经济(118444)
- 理学(104131)
- 理学院(103114)
- 管理学(101448)
- 管理学院(100908)
- 研究(88547)
- 中国(73776)
- 农(60086)
- 京(58471)
- 财(55064)
- 科学(53982)
- 江(46749)
- 业大(45969)
- 农业(45705)
- 所(44638)
- 中心(43350)
- 财经(42624)
- 研究所(40083)
- 经(38483)
- 州(37050)
- 北京(36076)
- 经济管理(34804)
- 经济学(34233)
- 范(34127)
- 师范(33853)
- 省(31975)
- 基金
- 项目(189383)
- 科学(150706)
- 研究(140610)
- 基金(136679)
- 家(117902)
- 国家(116783)
- 科学基金(102453)
- 社会(90479)
- 社会科(85594)
- 社会科学(85564)
- 省(77851)
- 基金项目(72697)
- 自然(65822)
- 自然科(64304)
- 自然科学(64285)
- 自然科学基金(63124)
- 教育(63063)
- 划(62470)
- 编号(58575)
- 资助(55273)
- 成果(44801)
- 发(42143)
- 重点(42069)
- 创(41804)
- 部(41321)
- 业(40375)
- 课题(39157)
- 创新(38366)
- 国家社会(36880)
- 制(35990)
共检索到440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玉珍 陈能汪 曹文志 洪华生
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影响流域水质,对营养盐氮磷流失的模型模拟与控制措施方案的科学制定是当前国内外研究重点。本文利用多年的降雨-径流、水质实测数据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GNPS)进行了模拟校验,通过校验后的模型用于最佳管理措施的模拟评价。AGNPS模型校验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径流量、峰值流量、氮和磷与实测值吻合得相当好,Nash-Sutcliffe系数均在0.75以上,且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用校验后的模型模拟评价了2项现状管理措施(等高耕作与多水塘系统)和3项假设情景方案(降低30%施肥水平、坡地果园退耕还林及其组合)。结果表明等高耕作与多水塘系统对于降低营养盐的流失效果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秀
本文通过对四川丘陵地区农业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和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廷春
四川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是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丘陵地区人口综合素质 ,为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提供战略资源保障 ;加强资金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发展提供硬件平台 ;加快城市化步伐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建立农业与工业有效互动的城市体系 ;切实建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促互动机制。
关键词:
四川丘陵 农业 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芳 周晨 刘闪
从自然地理状况、生态保护要求、功能要求以及景观营造4个方面分析了丘陵地区观光农业园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丘陵地区 观光农业园 道路 规划设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东升
一、四川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特点四川丘陵地区包括自贡、遂宁、内江、南充四地市的全部,重庆、乐山的大部,宜宾、泸州、绵阳、德阳、达县、涪陵等地市的小部区县,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雪松 邓先才 闫俊 徐增华 邓良基
本文以四川丘区射洪县为例,重点阐述射洪县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其包括信息资源库、信息传输平台和信息服务体制等,并对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南地区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服务体系 射洪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牛波 胡建中
对农业产业组织发展的不同时期,即发展初期、中期和成熟期进行分析,在总结四川丘陵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根据丘陵地区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丘陵地区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式。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组织 模式 丘陵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崇辉
资料分析和试验表明,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低产原因是:土壤结构差、湿度大、有效养分低;气温偏高、温差较小、降雨较多;油菜前期苗弱而达不到壮苗秋发及年后偏施氮肥。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是,稻田早开沟排水,增施有机干粪;稀播早栽促秋发;合理施肥,重前期追肥;即时防治病虫,重点防治菌核病。
关键词:
油菜,低产原因,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与方法,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结论: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同时又必须机动灵活。
关键词:
土地工程 土地整理 丘陵地区 实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菲 唐家良 赵举 章熙锋 申东 王芮
【目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形式,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农耕活动频繁,缺乏对农事操作所导致的氮、磷迁移通量的模拟和预测工具,从而难以针对小流域尺度氮、磷流失制定优化的非点源污染减控措施。【方法】本研究将SWAT运用在面积为12.36 km2的典型紫色土丘陵区农业小流域。通过实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模拟了小流域水文过程和氮、磷污染物迁移过程。【结果】SWAT2012能够很好地模拟每日径流、泥沙输出(决定系数R2>0.60,纳什系数E_(ns)>0.55),同时可模拟月步长氮、磷污染物输出过程(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叔文 李怡欣 丁永霞 秦静
甘肃黄土丘陵地区冬季温度多处于0℃以下,农户取暖水平低。论文通过实地观测记录获取数据,建立趋势面模型,核算采暖期累计温差和实际用能消耗,提出以16℃的室内温度为小康取暖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比较实际用能和应用节能技术下用能的热效率。结果表明,陇东长官村和陇中河畔村农户采暖期累计温差分别为23 002 h.℃和36 390 h.℃,实际取暖能耗分别为926 kgce/a和1 199 kgce/a。农户取暖用能数量虽不少,但目前只解决了小康水平下39.6%和46.6%的取暖需求。取暖用能的综合热效率只有17%左右。如果应用节能技术,能耗会大幅降低,提高综合热效率的潜力巨大。因此,通过住房的节能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承红 陈健生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走向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模式。川东北丘陵地区是西部地区特别贫困的山区,本文基于该地区的基本经济特点及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及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经济 川东北丘陵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怀超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地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农地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问题,更是与农村繁荣、农业稳定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地适度流转和推进农地业主开发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海斌 吴群
借助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进行林地资源的集约经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对于实现南方丘陵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针对南方丘陵地区林地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等内容进行研究。基本结论是: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引导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走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强调在大力开发林地资源,提高林地资源集约经营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南方丘陵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慧豹 曹凑贵 陈聿华
本文以丘陵地区五个典型村为例,对村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刀法进行了一些探讨,确立了一个包括4个子目标共26个指标体系,並通过专家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子目标和各指标的权重。然后以这些指标及权重为依据,对五个村进行综合评价及总体特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态农业建设仍以经济效益为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提高,这五个村中,杨港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相对较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涂杨村次之,柳林村最差。本文还针对评价结果,对五个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