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6)
- 2023(13538)
- 2022(11862)
- 2021(10988)
- 2020(9140)
- 2019(21277)
- 2018(21010)
- 2017(40255)
- 2016(22193)
- 2015(24884)
- 2014(24758)
- 2013(24469)
- 2012(22702)
- 2011(20047)
- 2010(19797)
- 2009(17754)
- 2008(17000)
- 2007(14561)
- 2006(12717)
- 2005(10806)
- 学科
- 济(88480)
- 经济(88397)
- 管理(58079)
- 业(55027)
- 企(43068)
- 企业(43068)
- 方法(39340)
- 数学(34581)
- 数学方法(34212)
- 地方(25826)
- 农(25682)
- 中国(22371)
- 学(21079)
- 财(20080)
- 业经(18887)
- 农业(17994)
- 贸(14899)
- 贸易(14884)
- 环境(14672)
- 易(14316)
- 和(13575)
- 制(13241)
- 理论(13227)
- 地方经济(12870)
- 技术(12618)
- 务(12320)
- 财务(12258)
- 财务管理(12241)
- 划(11591)
- 企业财务(11506)
- 机构
- 大学(301152)
- 学院(300580)
- 管理(120065)
- 济(115204)
- 经济(112515)
- 理学(104442)
- 研究(103665)
- 理学院(103156)
- 管理学(101283)
- 管理学院(100761)
- 中国(75231)
- 科学(67965)
- 京(65211)
- 农(52159)
- 所(52051)
- 财(50883)
- 业大(48342)
- 研究所(48016)
- 中心(47919)
- 江(47082)
- 范(42300)
- 师范(41914)
- 财经(41072)
- 农业(40705)
- 北京(40542)
- 院(38800)
- 经(37296)
- 州(36589)
- 师范大学(34347)
- 省(33429)
- 基金
- 项目(217673)
- 科学(170563)
- 研究(157031)
- 基金(156714)
- 家(137687)
- 国家(136603)
- 科学基金(116998)
- 社会(96974)
- 社会科(91773)
- 社会科学(91749)
- 省(86548)
- 基金项目(85259)
- 自然(78293)
- 自然科(76328)
- 自然科学(76310)
- 自然科学基金(74894)
- 划(72495)
- 教育(70864)
- 编号(64568)
- 资助(63405)
- 成果(50812)
- 重点(49192)
- 发(47359)
- 部(46800)
- 创(44398)
- 课题(44297)
- 科研(41823)
- 创新(41471)
- 计划(39791)
- 大学(39529)
- 期刊
- 济(124783)
- 经济(124783)
- 研究(86866)
- 中国(57641)
- 学报(49964)
- 科学(46597)
- 农(45973)
- 管理(40934)
- 财(36941)
- 大学(36859)
- 学学(34601)
- 教育(33606)
- 农业(32296)
- 技术(25560)
- 融(22070)
- 金融(22070)
- 业经(20987)
- 经济研究(18893)
- 财经(18202)
- 资源(18011)
- 图书(17210)
- 业(16990)
- 问题(16535)
- 经(15383)
- 科技(15304)
- 理论(14435)
- 技术经济(13927)
- 版(13918)
- 现代(13647)
- 实践(13424)
共检索到43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慧敏 杨小平 郭熙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 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傅聪颖 郭熙 韩逸 江叶枫 赖昭豪
【目的】南方丘陵区由于受复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耕地自然质量与耕作条件之间耦合关系,能够为土地整治过程中确定整治重点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耕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本研究以江西省奉新县作为研究区域,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平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与耕作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①耕作条件与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耕作条件系数与田面坡度分值、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耕层质地分值、土体构型分值和砾石含量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地形部位分值、有机质含量分值、障碍层类型及距地表深度分值和土壤养分元素分值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与土壤容重分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②耕作条件与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耦合性。耕作条件系数、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耕层质地分值、土体构型分值和砾石含量分值均呈空间正相关性,且在研究区东部呈现相似集聚性,表现为低值聚集。【结论】研究为今后南方丘陵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确定整治项目重点内容,针对性改善区域耕地耕作条件和耕地自然质量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慧敏 郭熙
研究目的:构建生态视角下的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对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状况进行诊断,为促进耕地健康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生态视角,选取土壤肥力指标、耕地土壤环境污染性指标及有益性指标构建了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进行土壤肥力水平评价,采用最小因子法进行耕地有益系数评价,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耕地污染状况评价,针对未污染耕地,利用有益系数对土壤肥力分值进行修正,对受污染耕地根据污染状况进行分类诊断。研究结果:奉新县耕地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健康耕地占89.62%,5.40%的耕地因缺肥处于亚健康,4.38%的耕地因灌溉水水质受到污染不健康,0.60%的耕地因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不健康。研究结论:基于土壤肥力—环境污染—土壤有益元素的耕地健康综合诊断体系与方法,为南方典型丘陵区的耕地质量评价以及耕地保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区域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耕地健康 健康诊断 生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 郭熙 傅聪颖 朱青
为探究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离散分布规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鹰潭市1996年、2009年和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探究鹰潭市近二十年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6—2009年和2009—2018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83.35、204.14hm2/a,鹰潭市农村居民点规模仍处于增长阶段,但聚集程度降低,破碎化程度上升。2)1996、2009和2018年,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离散度均值分别为0.41、0.42和0.45,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级别为Ⅰ级的乡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41.18%、35.29%和26.47%,级别为Ⅱ级的乡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35.29%、44.12%和50.00%,级别为Ⅲ级的乡镇均占乡镇总数的23.53%。乡镇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整体上升,区域农村居民点离散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3)1996—2018年,地形位指数和人口密度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影响先增大后减小,到城镇和公路距离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影响先减小后增大,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地形位指数、到公路距离和人口密度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主导因素,到城镇距离、到河流距离、地均GDP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重要因素,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能增强其他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解释力。本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规划统筹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万里 刘宏斌 鲁耀 付斌 段宗颜 陈兴位
采用田间径流试验观察方法,详细剖析了南方丘陵区7个试验点连续4年(2008-2011年)的实验数据,研究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流失量与地表径流产生量成显著正相关,颗粒态磷素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占到总流失量的78%以上。磷素施用量和农艺措施是影响磷素地表径流量的关键因素,在坡耕地上农艺措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平地上磷素施肥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耕地 磷流失 径流量 农艺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志强 喻峰
温泉资源富集区的旅游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作为典型的温泉资源富集区,宜春市应实施温泉旅游崛起战略,为地区温泉旅游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促使温泉旅游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同时,要打造多层级系统开发的空间布局,根据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选择多样化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既要充分体现档次、规模和特色的差异,又要注重产品谱系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温泉旅游的整体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宜春市要以温泉旅游为核心进行相关产业拓展,进一步提升温泉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实力。
关键词:
温泉 资源富集区 温泉旅游 宜春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新安 楼兴甫
本文给出了“农业开发模式”的定义。把农业开发模式作为一个农业经济系统,其中各个开发项目(或部门)作为该系统的内部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揭示出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或完善泰和县丘陵山区所选具体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南方丘陵山区 开发模式 因素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允芬 于贵瑞 李菊 宋霞 陈永瑞
运用线性回归、能量平衡闭合率和能量不平衡标准差等方法对湍流通量与可利用能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对红壤丘陵区千烟洲实验站人工林2003年能量平衡闭合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本站可利用能量年累计值2798.28MJ·m-2,湍流通量累计值2332.70MJ·m-2。能量平衡闭合率的年值为65%;各月值为52%~76%,1月最低,6月最高;按季节看是夏季最高,冬季最低;1天内是白天高,夜间低,晴天白天可达80%以上。湍流脉动对能量闭合有明显影响,在摩擦速度低于0.4m·s-1时能量闭合随摩擦速度升高而增大。能量不闭合的原因主要是涡度相关仪器与辐射表测定的源面积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采样误差,以及忽略了水平对流产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高胜 李杰 张华庚
工业园区经济具有资本集中化、经营集约化、企业集群化的优势,但它作为建设用地"大户",如何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保证建设用地供应,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两不误,将是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江西省宜春市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情况为例,就其在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低效用地阻碍园区发展目前,宜春全市共有工业园(区)9个,其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国伟 罗龙兵 芦洁 卫夏青
首先指出中国林业保险在林权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并以江西省宜春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和Logistic模型回归法分析了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影响林农参与森林保险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林业保险制度"建立与完善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林业保险 Logistic模型 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祖健 张蚌蚌 孔祥斌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法、案例研究法和数学模型法,基于农户调查数据,构建耕地细碎化及其利用效率定量模型,揭示西南山地丘陵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与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确定合理地块大小提供借鉴。研究结果:1)草海村耕地在自然细碎化和权属细碎化的叠加下,呈现出地块数量过多,承包地块面积偏小,而地块离家不是很远的特征。自然细碎化主要表现自然地块数量偏多,全村达67块,平均自然地块面积为7.0×104 m2;权属细碎化S指数平均值为0.84,地块距离指数平均值为0.22。2)耕作效率,承包地块面积0~1 000m2,效率随地块面积增大快速提高,提高约61%;承包地块面积1 0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焰
原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陷入瓶颈,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小额农户贷款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村生产经营需求,主要针对小额农户贷款需求的传统农村信用体系在信贷决策中的参考作用也已大幅削弱。因此,人民银行应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作为农村信用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从总体构想、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着手推动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玲 关欣 文倩
针对中南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南醴陵市近55年来的耕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南丘陵地区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系统压力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根据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楠楠 周宏
根据江西省303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和Probit模型,分析家庭资本禀赋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选择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资本对秸秆还田和耕地深松存在较大约束;存在劳动力资本约束的农户会增加对秸秆还田的采纳,降低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的使用;经济资本对于耕地深松存在显著的约束作用而对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无显著影响。从缓解家庭资本禀赋约束和推广耕地质量保护技术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资本禀赋 技术选择 江西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