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2)
2023(7257)
2022(5524)
2021(5137)
2020(3972)
2019(9071)
2018(9427)
2017(16242)
2016(9619)
2015(11071)
2014(11421)
2013(10273)
2012(9213)
2011(8308)
2010(8549)
2009(7450)
2008(7145)
2007(6648)
2006(6293)
2005(5701)
作者
(24126)
(20063)
(19763)
(19207)
(12721)
(9410)
(9362)
(8016)
(7625)
(7314)
(6769)
(6761)
(6473)
(6335)
(6305)
(6226)
(6074)
(5938)
(5889)
(5761)
(5319)
(4907)
(4762)
(4750)
(4573)
(4533)
(4477)
(4387)
(4089)
(4076)
学科
(28252)
经济(28105)
(20461)
教育(19898)
管理(19218)
中国(18703)
(13663)
企业(13663)
理论(11267)
(10930)
业经(10130)
方法(9314)
(8086)
(8023)
教学(7633)
发展(7354)
(7232)
工作(7060)
地方(7030)
农业(6944)
(6777)
服务(6477)
(6369)
(6363)
数学(5856)
数学方法(5752)
技术(5197)
服务业(4991)
(4749)
贸易(4744)
机构
大学(127114)
学院(120962)
研究(45631)
(40480)
管理(39225)
经济(39138)
理学(33030)
理学院(32524)
管理学(31685)
管理学院(31410)
教育(30675)
(29136)
(29078)
师范(28884)
中国(27702)
科学(26523)
师范大学(23859)
(21977)
(21822)
中心(20169)
研究所(19787)
(19628)
北京(19395)
技术(16982)
(16372)
(16262)
(16152)
职业(15833)
财经(15124)
业大(14710)
基金
项目(78709)
研究(67601)
科学(63323)
基金(52471)
(44286)
国家(43714)
社会(42124)
教育(39245)
社会科(38392)
社会科学(38377)
科学基金(37058)
(32398)
编号(30975)
成果(28977)
(28614)
基金项目(26861)
课题(24681)
(21268)
自然(20294)
自然科(19848)
自然科学(19845)
自然科学基金(19514)
资助(19428)
重点(19224)
项目编号(18878)
规划(18866)
(18726)
(18665)
(17537)
教育部(16994)
期刊
教育(52289)
(49084)
经济(49084)
研究(47976)
中国(37733)
技术(16551)
学报(16521)
管理(16061)
(15669)
科学(14738)
(14631)
大学(14369)
职业(12956)
图书(11580)
学学(11267)
农业(10580)
(8847)
金融(8847)
书馆(8691)
图书馆(8691)
技术教育(8643)
职业技术(8643)
职业技术教育(8643)
(8303)
论坛(8303)
业经(8175)
财经(7707)
经济研究(7652)
(7026)
(6861)
共检索到202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宣朝庆  郝光耀  
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教育本土化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值得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南开学校的西广开实验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增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将社会服务和学术研究相结合,让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城市边缘社区的社会治理中去。这不仅是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重要试验,也拓展了学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和方式。南开学校培育学生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新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探索,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文化自觉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宣朝庆  郝光耀  
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教育本土化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值得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南开学校的西广开实验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增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将社会服务和学术研究相结合,让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城市边缘社区的社会治理中去。这不仅是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重要试验,也拓展了学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和方式。南开学校培育学生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新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探索,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文化自觉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本地社区,从本地社区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 彩的、有助于提高成员素质和发展本地社区的教育性活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陈学飞  
教育本土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话语的交流过程。西方的教育话语存在明显的霸权现象,中国教育本土化的逻辑前提就是要打破西方教育话语霸权,使中国本土的教育话语得以觉醒与重构,使中国教育的真实需要得到符合传统与现实的正确表达。在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本土传统,与外来传统交流的目的不是成为外来传统的追随者,而是要通过外来传统促成本土传统的发展。只有平等的交流才是正常的状态,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价值才可能促进本土传统的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对认知计算主义的双重反驳哲学院贾向桐教授发表的《当代人工智能中计算主义面临的双重反驳》(《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指出,计算主义对心灵与计算必然关系的解释在当代仍面临不少难题,这些归结为"不充分性反驳"和"心物的二分反驳"。其中,前者针对计算的本质是否足以对心灵给以充分解释问题,从计算与心灵属性层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对认知计算主义的双重反驳哲学院贾向桐教授发表的《当代人工智能中计算主义面临的双重反驳》(《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指出,计算主义对心灵与计算必然关系的解释在当代仍面临不少难题,这些归结为"不充分性反驳"和"心物的二分反驳"。其中,前者针对计算的本质是否足以对心灵给以充分解释问题,从计算与心灵属性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秦玉友  
由于教育理论中普遍主义倾向和对教育实践落后的自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理论本土化不良,呈现出表面化的特点。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教育理论本土化可以从观点层面、文化层面和方法层面推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刘慧丽  
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在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需要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的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特征,从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本质,并在实证研究中形成本土化的全纳教育理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洪正  
近代中国轰轰烈烈的社会教育实践运动,引发了当时的理论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对社会教育基本问题的学术性探讨,涉及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诸多视域。从认识的基本路径和层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哲学、知识哲学(知识论)和实践哲学三个认识取向或维度。其中,社会哲学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塑为社会教育提供了存在依据,知识哲学导致的致知路径的多元化赋予了社会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实践哲学维度则强调了社会教育理论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行动性。从社会、知识和实践三个哲学层面对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进行学术探讨,对当下构建社会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石  千春玉  徐国玲  
在高教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主张要求实现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目标,将我的国民性话语融入到高教教育中,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在教育中占主体的目标。文章从高等教育中社会教育学的本土化出发,进一步探究了推进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三大职能均已实现体系化。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已基本实现体系化,但社会服务离体系化相去甚远。推进我国高校社会服务体系化,要借鉴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系统;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骨干系统;优化高校生态环境,创建社会服务体系的环境系统;重视资源转化,实现社会服务体系中各系统、各要素的有机联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宏辉  刘梦蝶  杨硕  
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独特性的基础上,扎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ESG评价体系,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ESG:一个并不严谨的时髦舶来品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维度的绩效表现,而非仅仅关注企业在传统财务绩效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体系。2004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克毅  郭艳利  王青梅  
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递演嬗变,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中存在的误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理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寻求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创新为主题,确立规范的价值与评估标准,合理定位,在实践中选择与创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益民  郑璐  
从20世纪20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到60年代的学科结构化时期,美国社会科课程全面型塑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随着加拿大社会问题的激增以及对美国文化霸权的警惕,"加拿大研究"成为社会科课程本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逐渐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对于加拿大价值观教育、公民议题等内容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加拿大社会科课程的本土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