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0)
- 2023(9126)
- 2022(7252)
- 2021(6655)
- 2020(5744)
- 2019(12921)
- 2018(13110)
- 2017(24390)
- 2016(13468)
- 2015(14850)
- 2014(15043)
- 2013(14496)
- 2012(13134)
- 2011(11431)
- 2010(11808)
- 2009(11428)
- 2008(11704)
- 2007(10556)
- 2006(9599)
- 2005(9089)
- 学科
- 业(72106)
- 企(68414)
- 企业(68414)
- 济(58328)
- 经济(58236)
- 管理(56485)
- 业经(25858)
- 财(23477)
- 农(22162)
- 方法(21250)
- 制(17879)
- 务(17836)
- 财务(17813)
- 财务管理(17797)
- 企业财务(16836)
- 农业(16046)
- 体(15524)
- 技术(15275)
- 中国(13936)
- 数学(13722)
- 数学方法(13635)
- 策(13394)
- 理论(13133)
- 体制(12639)
- 划(12438)
- 企业经济(12163)
- 和(11954)
- 经营(11296)
- 地方(10825)
- 技术管理(10074)
- 机构
- 学院(190913)
- 大学(182885)
- 济(79638)
- 经济(78083)
- 管理(77320)
- 理学(64903)
- 理学院(64294)
- 管理学(63518)
- 管理学院(63148)
- 研究(61108)
- 中国(50913)
- 财(41187)
- 京(40084)
- 科学(35144)
- 农(34567)
- 江(32578)
- 财经(30748)
- 所(30659)
- 中心(28281)
- 经(27771)
- 业大(27133)
- 研究所(27049)
- 农业(26996)
- 北京(25243)
- 州(25209)
- 经济学(22628)
- 院(22369)
- 财经大学(22148)
- 商学(22139)
- 范(22059)
- 基金
- 项目(117633)
- 科学(93727)
- 研究(90324)
- 基金(84026)
- 家(71593)
- 国家(70821)
- 科学基金(62679)
- 社会(57253)
- 社会科(54103)
- 社会科学(54089)
- 省(48310)
- 基金项目(44486)
- 教育(41031)
- 自然(39345)
- 划(38792)
- 自然科(38449)
- 自然科学(38435)
- 自然科学基金(37815)
- 编号(37329)
- 资助(33135)
- 业(31215)
- 成果(29739)
- 创(28146)
- 课题(26356)
- 发(26034)
- 重点(26009)
- 部(25572)
- 创新(25313)
- 制(24794)
- 性(23634)
共检索到30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映梧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黑龙江大学熊映梧国企改革为什么举步维艰?改革15年来,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改革明显地落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今真是举步维艰,进退两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国企改革的许多困难,盖源于改革的思路是要维持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企大摊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昌裕
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选择章昌裕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种临界状态,那么,这个临界点的关键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这场改革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或政企分开管理方法的建立,而是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一场挑战,所以,这场改革令每个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经济主体是凭借各自的经济权利索取收益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因此,考察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从研究经济权利入手。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自愿形成,都是不同经济主体在遵循权利与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前提下,通过签定一组契约而实现的。市场里的企业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之所以会形成经济组织,或以组织的形式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是因为合作的方式比分散的方式能获取更多或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经济组织的日益宠大与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李石泉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是否已经理顺用“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题目做文章,必然遭来非议。因为有些同志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已经明了,再提理顺改革思路至少是多此一举。然而,我还是坚持认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仍有必要;换言之,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臧跃茹 刘泉红 郭春丽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企特别是央企盈利能力大幅上升,固然与国资委对其加强内部激励、改善管理等努力有关,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央企的利润许多来自于垄断行业,宏观形势、行业景气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友清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南充市人民政府吕友清一、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历史债务过重,富余人员过多。在地、市及其以下的企业中,资不抵债的企业已经超过50%,95%的企业欠银行逾期贷款;一般企业都有占职工总数的35%以上的富余人员,致使人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放生
为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日前国资委牵头制定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已进入完善和调整阶段,正待上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有望今年出台。其内容将包括下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可预见的是,2014年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将包含国企分类监管、股权激励、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国资等方面。此轮国有企业改革将往何处走?企业决策者、HR、第三方机构又该如何调整姿态,积极应对?下面我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树立的改革方向出发,谈谈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难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功翔
纵观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性选择的争论,存在主张私有化、反对私有化,和强调竞争比产权更重要三种思路。联系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实际,我们认为:私有化不是万能的、国有企业并非天然的低效率应是基本共识。因此,要坚定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信心。我们提出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不是指搞好所有的国有企业,在现阶段我们认为要立足于中央企业和省(市)管企业,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目标。本文还详细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性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方向性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宝华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内四条,外四条;△企业内部应着重抓好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改革三项制度、发奋搞好技术改造这4条;△企业外部应以政企分开、配套改革、为企业卸掉历史包袱和公平税负等4条为企业创造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乃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华根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产出本位公有论》评介卢华根由赵诗清教授等著的《产出本位公有论》一书于1996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最显著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针对旧体制弊端和国有企业改革难点,大胆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提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王榜
作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传统思路是片面强调政企分开及两权分离的重要性,企图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与一般企业有同等经济效率的经济组织。传统改革思路偏失的根源在于混淆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的界限,没有准确把握国有企业的本质。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思路的转换:将现行数量过多、行业分布不当的国有企业"退出"一部分,使之非国有化或民营化,另一部分则仍必须保持国有制形式。在此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建立起内部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通过"退出机制"减轻"道德危害"的风险,实现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统一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始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