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7)
- 2023(7100)
- 2022(6278)
- 2021(5754)
- 2020(5109)
- 2019(11901)
- 2018(11898)
- 2017(22399)
- 2016(12914)
- 2015(14859)
- 2014(15441)
- 2013(15184)
- 2012(14455)
- 2011(13028)
- 2010(13314)
- 2009(12519)
- 2008(12650)
- 2007(11849)
- 2006(10032)
- 2005(8970)
- 学科
- 济(50892)
- 经济(50831)
- 管理(32813)
- 业(30404)
- 方法(24611)
- 企(23517)
- 企业(23517)
- 数学(21813)
- 数学方法(21599)
- 农(15320)
- 学(14451)
- 中国(13438)
- 财(13270)
- 制(11202)
- 地方(10720)
- 业经(9754)
- 农业(9678)
- 贸(9471)
- 贸易(9470)
- 易(9157)
- 理论(8772)
- 体(8495)
- 银(8449)
- 银行(8411)
- 和(8292)
- 融(8081)
- 金融(8073)
- 行(8025)
- 务(7680)
- 财务(7650)
- 机构
- 大学(190540)
- 学院(189955)
- 济(72889)
- 经济(71055)
- 研究(68859)
- 管理(67795)
- 理学(57464)
- 理学院(56764)
- 管理学(55557)
- 管理学院(55214)
- 中国(51225)
- 科学(46279)
- 京(42415)
- 农(41816)
- 所(37724)
- 业大(34595)
- 研究所(34593)
- 财(33763)
- 农业(32914)
- 中心(31540)
- 江(30665)
- 北京(27086)
- 财经(26437)
- 范(25446)
- 院(25326)
- 师范(25104)
- 州(23817)
- 经(23791)
- 省(23231)
- 技术(22823)
- 基金
- 项目(125941)
- 科学(95457)
- 研究(88927)
- 基金(87477)
- 家(78903)
- 国家(78275)
- 科学基金(63516)
- 社会(52100)
- 省(50887)
- 社会科(49113)
- 社会科学(49093)
- 基金项目(46239)
- 划(43207)
- 自然(42197)
- 教育(41222)
- 自然科(41100)
- 自然科学(41082)
- 自然科学基金(40319)
- 编号(37206)
- 资助(36727)
- 成果(30954)
- 重点(29279)
- 发(27370)
- 部(27069)
- 课题(26704)
- 计划(25230)
- 创(25072)
- 科研(24835)
- 创新(23557)
- 科技(23225)
共检索到28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原 李鑫玉 文亚峰 武星彤 王敏求 闫亚丹 谢宛余
【目的】南岭山地的南方红豆杉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群体类型多样,是研究不同干扰群体遗传变异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对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探究,比较其天然林群体和人工干扰群体的遗传差异,揭示人类活动对植物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为制定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遗传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标记方法,利用4个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变异模式,比较不同干扰程度群体(天然林和人工干扰林)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遗传分化。【结果】在种的水平,8个南方红豆杉群体中共检测出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552,核苷酸多样性(P_i)为0.000 23。基因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N_(ST)=0.190,G_(ST)=0.158,且N_(ST)(0.190)大于G_(ST)(0.158)(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亚峰 谢伟东 韩文军 周宏 曹基武 徐刚标
南岭山地是我国南方红豆杉自然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区内红豆杉资源丰富,大树、古树多,人为干扰少,居群遗传分化大,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遗产。根据南岭山地南方红豆杉资源调查结果,对区内资源现状及其分布特点进行论述,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对南方红豆杉的科学管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资源现状 分布特点 南岭山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少瑜 吴丽圆 李江文 项伟 周云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检测了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 5种等位酶 ,并以 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 5个酶系统 ,分析了滇西北 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 0 77;群体的平均杂合性观察值是 0 30 2 ;预期值为 0 332 0 ;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是 2 0 5 ;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是 1 46 6。对 10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定表明 ,种群间的分化占 14 6 6 % ,总的基因多样性约 85 %产生于种群内。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 0 11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蕊 周志春 金国庆 骆文坚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3~0.3873、0.4926~0.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伟 王俊 金斌松 高天翔 宋娜
为了解中国黄颡鱼群体遗传变异规律,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片段对本研究采集到的5个群体和文献收集的4个群体共258尾黄颡鱼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基因交流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在长度为413 bp的控制区片段上,9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在0.336±0.095~0.700±0.078之间,核苷酸多样度为0.087%±0.096%~0.258%±0.208%。基于所有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不存在明显的谱系结构。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存在两个主单倍型。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水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差异,其中洪泽湖和射阳河群体遗传结构位置不确定。群体历史动态分析表明,黄颡鱼群体存在群体扩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 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 19-175和MFW 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 2-0.288 7,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 5-0.196 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 5-0.154 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
关键词:
团头鲂 倍性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至治 蔡完其 李思发
从97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个多态性引物,对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及太湖鳖5个群体共100只个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表现在:(1)在获得的341条RAPD扩增带中,有234条(68.6%)呈现多态性;2个引物有可明显地反映种群差异的扩增带,其中S105扩增的1408bp在黄河鳖的出现频率仅为20%,而在另外4个群体的出现频率达80%~90%;S37扩增的438bp在5个群体的出现频率大小为:黄河鳖85%>淮河鳖65%>洞庭湖鳖55%>鄱阳湖鳖40%>太湖鳖20%,呈现出从黄河到淮河到长江、从长江的中游到下游逐步降低的遗传渐变现象;(2)多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勤 孙兆军 陈宏
利用4个微卫星标记对西北地区的固原鸡、固原红鸡和略阳乌鸡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固原鸡、略阳鸡和培育品种固原红鸡在4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48 7,0.709 2和0.733 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29 0,3.505 8和4.468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16 6,0.646 6和0.570 4。表明固原鸡、略阳鸡和固原红鸡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鸡 微卫星标记 遗传变异 西北地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慧荣 江世贵 周发林 龚世园
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3个天然群体的24尾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135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67.50%)。青岛、厦门和海南黑鲷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068、0.0939和0.1206,相似系数为0.8932、0.9061和0.87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550、0.1318和0.1228,其中青岛和海南黑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青岛...
关键词:
黑鲷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世贵 杨慧荣 苏天凤 龚世园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s among inter- and intra-population of three wild stocks(24 individuals) in Red Sea Bream from Jiaozhou Gulf(Qingdao), Taiwan Strait(Xiamen)and Beibu Gulf(Hainan). Under predetermined optimal reaction condi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冰洁 傅建军 朱文彬 王兰梅 方敏 董在杰
为了研究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吉富罗非鱼(GIFT)和3种红罗非鱼(中国台湾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7个群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在324个样品中检测出180个多态性位点和9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4,核苷酸多样性为0.036。中性检验Tajima’s D值显示GIFT、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群体在经历瓶颈效应和/或纯化选择后种群规模扩大。7个罗非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71,种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016~0.994。AMOVA分析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70.78%)。研究还发现,本实验中的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多样性最低,其余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利用COⅠ基因对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丰富了罗非鱼种群特别是红罗非鱼的遗传背景数据,对其种质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罗非鱼 COⅠ基因 群体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铁固 库丽霞 陈彦惠 吴连成 侯本军
以6个玉米群体为材料,利用SSR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玉米群体中检测到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每SSR位点的变异等位基因数达到7.79。依据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第Ⅰ类为黄综群、金皇后综合种,第II类pob21,第III类为豫综5号、BSSS,第IV类为辽旅综。
关键词:
玉米群体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广有 高峰 葛春华 唐晓杰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了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和同一群体内不同单株的紫杉醇含量,以及不同树龄或不同季节的紫杉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紫杉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群体间差异高达2.7倍;群体内个体间紫杉醇含量的变异与群体间相当,同一群体(汪清)内不同单株之间紫杉醇含量差异高达4.3倍.说明紫杉醇含量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和群体内,其变异组成是群体间为84.6%,个体间为15.0%,并且东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广义遗传力(H2)为82%.因此,群体选择或单株选择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同时,紫杉醇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升高;在生长旺季植株内紫杉醇含量较低,进入休眠期含量较高.紫杉醇含量...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天然群体 紫杉醇变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严骏骢 赵金良 李思发 郑德锋 曹阳
为全面了解鳙(Aristichthys nobilis)在世界范围的群体遗传状况,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分析了鳙中国土著群体(长江、珠江)与国内、外移居群体(中国黑龙江、欧洲多瑙河、北美密西西比河)的遗传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鳙长江、珠江土著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0394±0.1221和0.0529±0.1236,黑龙江、多瑙河、密西西比河移居群体分别为0.0233±0.0883、0.0122±0.0619和0.0134±0.0614,说明国内、外移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国内土著群体,这与移居群体的来源以及在异地适应、定居、建群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遗传瓶颈效应有关。AMOV...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新生 邬荣领 韩一凡
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林木群体遗传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群体遗传变异信息对群体遗传资源可持续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关的信息涉及到交配系统、起源与形成历史、群体空间分布形成方式、遗传结构变异分布、地理变异、遗传与环境互作等。这些信息可以用分子标记和适应性数量性状变异来检测。依据这些综合信息可以制定出科学的群体遗传资源保护决策、理想的群体维持规模及合理的经营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