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
- 2023(660)
- 2022(543)
- 2021(495)
- 2020(472)
- 2019(1022)
- 2018(966)
- 2017(1450)
- 2016(1031)
- 2015(1164)
- 2014(1131)
- 2013(1210)
- 2012(1168)
- 2011(959)
- 2010(859)
- 2009(833)
- 2008(796)
- 2007(716)
- 2006(621)
- 2005(527)
- 学科
- 学(3135)
- 业(2071)
- 企(1839)
- 企业(1839)
- 济(1603)
- 经济(1602)
- 生物(1342)
- 管理(1286)
- 壤(1176)
- 土壤(1175)
- 森(1129)
- 森林(1129)
- 林(1118)
- 生态(1036)
- 方法(1025)
- 镇(993)
- 乡(988)
- 中小(985)
- 中小型(985)
- 乡镇(985)
- 乡镇企业(985)
- 小型(985)
- 小型企业(985)
- 数学(908)
- 数学方法(888)
- 生态学(859)
- 生物学(820)
- 虫(754)
- 物(711)
- 水产(696)
- 机构
- 学院(14500)
- 大学(14327)
- 研究(8063)
- 农(7946)
- 科学(7674)
- 农业(6570)
- 中国(5453)
- 业大(5445)
- 所(5426)
- 研究所(5254)
- 室(4489)
- 实验(4438)
- 实验室(4244)
- 省(4165)
- 农业大学(4062)
- 重点(3977)
- 业(3805)
- 京(3534)
- 中心(3350)
- 院(3162)
- 科学院(3011)
- 技术(2953)
- 资源(2835)
- 管理(2816)
- 林业(2764)
- 研究院(2746)
- 江(2709)
- 部(2709)
- 济(2656)
- 环境(2643)
共检索到20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根 周光益 吴仲民 梁瑞友
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和评估森林碳收支的重要参数(吴仲民等,199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它在世界森林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宏 陈步峰 周光益 吴仲民 王旭 李根 梁瑞友
粤北南岭是我国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本研究在进行样地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样地收获法实测了小坑流域地带性植被天然次生林3块代表性样地(小红栲-木荷群落、藜蒴栲-小红栲群落、木荷-杉木群落)生物量,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对生长方程法估算了该生态系统生物量。结果表明:(1)群落是以藜蒴栲、小红栲与木荷为主要建群种,为地带性植被类型;杉木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其中一个群落由杉木林皆伐转换而来有关;群落物种的重要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2)胸径与地上生物量的曲线拟合回归方程B(kg.tree-1)=0.128*D2.367 8可获得二者较高的相关性(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宏 陈明新 蔡化 王凤 张鹤山 刘洋
采用2种牧草总密度保持不变而组成种比例在0~1变化的替代试验法,设白三叶100%(A)、白三叶75%+狗牙根25%(B)、白三叶50%+狗牙根50%(C)、白三叶25%+狗牙根75%(D)、狗牙根100%(E)5种处理,研究混播组合播种后3年的地上生产力和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建植第1年,3种混播组合的地上生物量高于A处理(2.078kg/m2),但不及E处理(4.406kg/m2);试验第2、第3年,混播组合的全年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单播处理(P<0.05);播种后3年中的各年前期,混播组合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杨曾奖 何其轩
5年生和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65.0和77.3t/hm2。5~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净生产力为19.9t/hm2。5年生和6年生时,树木地上部分、林下植物和地表凋落物的N总积累量分别为525.45kg/hm2和590.24kg/hm2。P和K的积累量在5年生时为24.50和263.10kg/hm2;在6年生时为23.87和309.66kg/hm2。在2年3个月的观测期内,年平均凋落物量为4.87t/hm2。在5~6年生时,N、P、K、Ca和Mg的循环速率分别是60.5%,233.0%,44.6%,60.7%和47.5%。研究结果表明P缺乏是马占相思中龄林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关键词:
马占相思,生物量,养分循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绍钦 王翔 许澄 商天其
【目的】基于浙江省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时间序列数据,对浙江省竹林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为竹林碳汇遥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MODIS叶面积指数(LA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比值指数(RVI)时间序列数据为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变量,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估算研究区竹林地上生物量。【结果】随机森林模型共筛选出43个对竹林地上生物量影响最大的变量;基于43个变量,采用radial核函数构建的SVR模型预测能力最强,模型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分别为0.76和0.7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15和8.03 Mg·hm~(-2)。浙江省全省竹林地上生物量均值为7.85 Mg·hm~(-2),总地上生物量为3.31×10~7 Mg;浙江省竹林地上生物量在各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竹林地上生物量均值均大于全省均值,湖州市竹林地上生物量均值最大,为13.56Mg·hm~(-2),舟山市地上生物量均值最小,为5.72 Mg·hm~(-2)。【结论】耦合了MODIS LAI、EVI、RVI时间序列数据的SVR模型可实现浙江省竹林地上生物量较高精度的估算。图3表1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兴召 陈东升 孙晓梅 张守攻
对收集的80篇文献中304个地上部分生物量(M)和胸径(D)的异速生物量模型lnM=a+blnD数据集研究发现:模型参数a和b符合二元正态分布;参数a和b之间、参数b和纬度间呈负相关,并依此相关关系应用联立方程组建立参数a和b随纬度变化的通用模型。以实测的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地上部分生物量数据对新建的通用模型、最小二乘法和贝叶斯方法拟合生物量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通用模型的拟合精度最低(R2为0.892),但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纬度实现无实测样地情况下的生物量估算。在拟合样本≥50时,最小二乘法和贝叶斯方法的拟合效果无显著差异;当拟合样本<50时,贝叶斯方法的拟合效果优于最小二乘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苏文会 范少辉 刘亚迪 彭颖 封焕英
为评价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作为板材原料的适宜性,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参比竹种,研究了车筒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特征。结果表明:车筒竹地上各器官中,竹秆的生物量比例最大,占72.7%,其次为竹枝(15.9)和竹叶(11.4%);秆形特征主要分析了胸径、秆高、秆质量、尖削度和竹壁厚等参数,其中,车筒竹全高(y/m)对胸径(x/cm)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1.345 6x+1.706 8(R2=0.954 6,P=0.000 0)。与毛竹相比,在胸径小于8 cm时,车筒竹全高比毛竹略小,而随着胸径的增大,全高逐渐大于毛竹;车筒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晓敏 张晓丽
生物量是林业和生态应用研究的重要信息,森林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估算的遥感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总结与探讨不同数据源与估算方法能够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提供指导。本文首先总结并探讨单传感器遥感数据,包括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与激光雷达数据在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中的应用,以及协同使用多源遥感数据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优势;然后论述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传统模型估算法与机器学习估算方法(决策树法、K最近邻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最大熵)。多源遥感数据集成能够结合不同数据的优势,能够为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提供丰富的特征信息,结合机器学习估算方法,是提高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的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格日乐图 吴志民 杨校生 傅懋毅 冯志龙
生物量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的本底数据,是研究碳汇的基础,也是评价植物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加速了国际社会森林碳交易进程,使碳汇与生物量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竹类植物生物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关于生物量与碳汇关系研究起步较晚。
关键词:
茶秆竹 地上生物量 广宁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田昕 陈尔学 何祺胜
根据所采用数据源的不同,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森林地上生物量测算中所用的主要方法,即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方法和基于遥感估测的方法。根据国内外前期研究成果,概括了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一些不足,初步探讨了结合多源数据联合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方法。结合当前森林地上生物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估测方法的尺度、模型与参数化以及精度与验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今后森林地上生物量研究中应重点开展的工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甫昭 范怡 王福升 丁雨龙
按照典型抽样法,在重庆梁平篌竹产区设置28个样地,调查立竹度、胸径、竹高及主要立地因子;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数学模型对篌竹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篌竹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利用生物量模型计算各样地地上生物量,并分析各立地因子对篌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度、土壤厚度及腐殖质层厚度对篌竹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海拔、坡位对篌竹地上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篌竹更适合在背风向阳、土壤肥厚、低海拔斜坡上生长。
关键词:
篌竹 立地因子 地上生物量 数学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尉文 庞荣荣 彭潔莹 张硕新 闫琰
【目的】生物量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估计碳储量的重要依据,太白山为秦岭主峰,了解其森林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将为秦岭植被恢复过程中森林固碳动态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太白山锐齿栎原始林和次生林1.5 hm~2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木本植物数据和地形及土壤养分数据为基础,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林分中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随生境、尺度和径级的变化规律。【结果】锐齿栎原始林和次生林样地平均地上生物量分别是279.50 t/hm~2和217.81 t/hm~2,且不同生境中的地上生物量各有差异:在原始林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的生境中地上生物量较小,而次生林中速效磷含量较高的生境中地上生物量也较小。同时,在原始林凹凸度较大的生境,其地上生物量较大。在相同取样尺度下原始林样地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次生林;而在同一块样地中地上生物量与取样尺度不相关。原始林各径级平均地上生物量随径级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第Ⅵ径级中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最大。次生林各径级平均地上生物量随径级的增加而增大。在第Ⅳ~Ⅶ径级中,原始林平均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次生林,而在第Ⅸ径级中,原始林平均地上生物量小于次生林。【结论】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生境异质性、径级大小均会影响太白山锐齿栎林的地上生物量分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明 贾德涛 陈温福
以典型的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秋光和辽粳294作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各个品种的根冠比、单位地上部分所具有的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运转与分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对照品种秋光和辽粳294叶片伸展速度较快,后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出现早衰的现象;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生育前期根冠比大,生育后期有较高叶面积指数,根系发达,没有出现根系冗长,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中等,可以充分利用生育后期的光能资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干物质,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粳型超级稻 根系 地上部分生物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骆期邦 曾伟生 贺东北 包拓华 林文端
根据杉木、马尾松、阔叶树3个树种(组)的样本资料,研究提出了一套建立立木生物量模型及其在区域性森林生物量资源清查中应用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总量与各维量间相兼容和生物量估计与森林蓄积量清查的立木材积估计相兼容的问题,而且使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相对于传统的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有明显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小军 周国模 杜华强 董德进 崔瑞蕊 周宇峰 沈振明
结合Landsat TM遥感数据和雷竹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利用该模型估算临安市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雷竹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及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株数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PLS-Bootstrap法筛选自变量能够提高模型精度;模型预测的雷竹林地上生物量均方根误差为3.45t·hm-2,满足大范围估算的精度要求;临安市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为13~25t·hm-2,均值为19.52t·h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