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
- 2023(1799)
- 2022(1648)
- 2021(1639)
- 2020(1615)
- 2019(2799)
- 2018(2731)
- 2017(4965)
- 2016(2918)
- 2015(3203)
- 2014(3169)
- 2013(3262)
- 2012(3181)
- 2011(2888)
- 2010(3112)
- 2009(2865)
- 2008(3042)
- 2007(2748)
- 2006(2503)
- 2005(2232)
- 学科
- 济(10271)
- 经济(10248)
- 管理(6477)
- 业(6370)
- 企(5085)
- 企业(5085)
- 学(4581)
- 方法(4307)
- 数学(3422)
- 数学方法(3330)
- 农(3219)
- 中国(2889)
- 理论(2459)
- 财(2371)
- 业经(2294)
- 制(2116)
- 农业(2107)
- 贸(1925)
- 贸易(1924)
- 和(1897)
- 易(1845)
- 地方(1830)
- 融(1819)
- 金融(1816)
- 银(1770)
- 银行(1756)
- 教育(1698)
- 行(1697)
- 环境(1554)
- 策(1493)
- 机构
- 大学(48205)
- 学院(46096)
- 研究(19017)
- 济(15265)
- 经济(14910)
- 管理(14692)
- 科学(13488)
- 中国(13184)
- 理学(12671)
- 理学院(12406)
- 管理学(11995)
- 管理学院(11905)
- 农(11403)
- 京(11009)
- 所(10850)
- 研究所(10151)
- 农业(9164)
- 业大(8582)
- 范(7833)
- 江(7738)
- 中心(7733)
- 师范(7725)
- 财(7610)
- 北京(6859)
- 院(6456)
- 师范大学(6434)
- 财经(6082)
- 科学院(6009)
- 农业大学(5946)
- 州(5876)
共检索到70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雪飞
杨万里在常两年期间,共作诗492首,纂成《荆溪集》,该集作于常州亦得名于常州;此外,初到常州,杨万里即"顿悟",突破以往刻意模仿他人的窠臼,自成一家,终成"诚斋体"。常州对于杨万里来说确是个福地,而杨万里对常州也着实热爱,《荆溪集》中诗作题材丰富,内容充实,实是史籍之外又一扇窥探南宋常州的窗口,文章即以《荆溪集》为主要史料,探析杨万里在常州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
杨万里 《荆溪集》 常州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洪升
南宋诗人刘仙伦、杜旃的诗集早已亡佚,今仅有原刊入《江湖集》的《招山小集》、《癖斋小集》,存于《南宋群贤小集》等诗歌丛刊中;学者陈长方的诗文集现在也仅存四库辑本《唯室集》。《全宋诗》失收三小集,应当补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该文主要介绍元代著名隐士和梅画、梅诗大师王冕的生平和风骨,着重推荐他所创作的墨梅图与梅花诗及其所反映并倡导的梅花精神。通过艺梅诗画来着力宣扬梅花精神与爱国主义,一以贯之,终生不渝。自宋·林逋、元·王冕、明·史可法、清·龚自珍连续倡导以来,梅花益为世人所重,梅花精神也不断发展并弘扬。其间,王氏承上启下,全面宣扬,其功绩与影响,盖莫大焉。
关键词:
梅花 墨梅图 梅花诗 梅花精神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戎默
《全宋诗》第七二册中多收录从地志、笔记、选集中辑得的零篇散句,且有作者无考者。实际上,其中有一些作者并不存在,他们的诗句或与他人重出,或乃他人佚诗,不当收录。今就他人未论或论而未详者对这些作者进行订正和考辨。
关键词:
《全宋诗》 误收 考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芳
《梅花喜神谱》(123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画与诗结合编著的梅谱。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宋伯仁在对梅花的开花物候、绘画、诗作、文学、梅文化等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将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而创作此书,其诗画艺术价值和对梅花物候的观察描述,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宝贵财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梅 刘青林
本文比较了中国和日本梅花品种分类系统的差异。中国的品种群分类和日本的系性分类标准不一致,部分品种间不能明确对应。近年,两国相互引进的品种数量较多,有少量品种名存在差异。中国引入日本品种达70多种,包含了各个品种群,以江梅、朱砂、宫粉品种群为主;日本引进中国品种30余种,以宫粉、朱砂品种群为主,主要从武汉引进。中国梅花应用的主要方式是建设梅花专类园以供栽培和欣赏,梅花盆景的制作多为传统方式,梅花切花品种的筛选工作也有初步进展。日本的梅花栽植范围较广,多应用于园林造景,盆景则以矮化的小型盆梅为著。两国的梅花插花都是以古典插花为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
梅花 品种 引种 对照 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中 王琪
张鎡的《玉照堂梅品》(1194年)是全世界首部以记梅花欣赏标准为主的奇书。从张鎡《玉照堂梅品》所开列出的赏梅活动中审美主体(赏梅人)的文化修养条件,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南宋梅花观赏忌俗求雅的审美趣味,这与宋代文人在审美追求上的嗜"雅"风尚一脉相承。《玉照堂梅品》专门介绍如何欣赏梅花,张鎡倡导赏花者与花结友、与花比德,进而将自己真挚高洁的情感注入自己创造的花卉艺术形象之中,形成最浓郁的赏花雅趣,创造出最具文化底蕴的赏花审美活动方式,潜移默化地滋润、净化赏花人的心田。
关键词:
玉照堂梅品 梅花 赏梅 审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中
1994年2月,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组团赴日考察,在参观静冈市丸子梅园时,主人梅田操介绍那是以张镃《梅品》作指导思想而建园的.张镃,字功甫,南宋临安人,所著《梅品》一书,共600余字,从四方面列述品梅58条标准:"花宜称"26条,"花荣宠"6条,"花憎嫉"14条,"花屈辱"12条.该文作者分析南宋赏梅的四大审美特色是:重视天时与良辰;讲究环境与配置;突出花品与人品;追求雅趣与脱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丘波 丘莹莹 赖万年
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提出梅州命名来源路径为"梅花—梅溪—梅口—梅州";依史实否定"梅鋗说",并指出梅鋗与梅花的关联;"嘉应州"的名字也与"梅"相关。激励人们发扬梅花精神,建设美好梅州。
关键词:
梅州 梅溪 梅花 梅花精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培信
朝赏露蕾夕赏花,白绿红黄片片霞。细品梅花三百天,自古画梅不如花。像许多人一样,我对梅花有一种特殊的爱。但真正对梅花有真情实感的认识,是在我亲眼见到梅花之后。那一朵朵令我陶醉的梅花,使我从心中唱出这首对梅花的赞诗。第一次见到梅花是在北京的梅展上,它使我对梅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去年春节我毅然到南方拍摄梅花。在武汉东湖磨山梅园,那满园的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勇满然
自 2 0 0 1年起 ,作者用 4年时间自费考察中华古梅 ,为中国画《中华古梅系列图》的创作积累素材。作者考察了广东、浙江、安徽、山东、云南、四川等 6省的 2 6个市县 ,行程 2 0 0 0 0多km ,考察古梅百余株 ,画写生稿百余幅 ,并拍摄了 10 0 0余张古梅照片 ,创作出 5 6余幅古梅国画艺术作品。简述观察和写生经历后 ,再分析如何以表达古梅精神为宗旨 ,作者创作了《中华古梅系列图》。
关键词:
中华古梅 系列图 考察 画稿 中国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