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
- 2023(1872)
- 2022(1720)
- 2021(1752)
- 2020(1328)
- 2019(3135)
- 2018(3080)
- 2017(5385)
- 2016(3322)
- 2015(3711)
- 2014(3837)
- 2013(3836)
- 2012(3824)
- 2011(3436)
- 2010(3717)
- 2009(3646)
- 2008(3659)
- 2007(3304)
- 2006(3207)
- 2005(3078)
- 学科
- 济(13200)
- 经济(13178)
- 管理(8021)
- 业(7294)
- 地方(6963)
- 企(5225)
- 企业(5225)
- 农(5066)
- 中国(4530)
- 学(4003)
- 制(3855)
- 农业(3418)
- 地方经济(3288)
- 财(3039)
- 业经(3016)
- 方法(2962)
- 银(2570)
- 银行(2570)
- 教育(2560)
- 行(2476)
- 环境(2412)
- 数学(2393)
- 数学方法(2330)
- 体(2297)
- 度(2270)
- 制度(2267)
- 融(2223)
- 金融(2221)
- 资源(1969)
- 和(1967)
- 机构
- 大学(44703)
- 学院(44367)
- 研究(17550)
- 江(16512)
- 管理(15118)
- 济(15033)
- 经济(14565)
- 中国(14230)
- 理学(11963)
- 理学院(11751)
- 管理学(11492)
- 管理学院(11404)
- 科学(11172)
- 京(11101)
- 省(9325)
- 中心(9213)
- 农(9178)
- 所(9151)
- 财(8784)
- 研究所(8112)
- 范(7947)
- 师范(7851)
- 州(7818)
- 农业(7044)
- 业大(6934)
- 院(6399)
- 师范大学(6305)
- 浙(6198)
- 浙江(6186)
- 财经(6001)
共检索到8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果
江汉平原的沌水流域在南宋前期有“百里荒”之称,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百里荒”的地域范围进行了界定,指出“百里荒”只是沌水流域的小部分地段,从总体上说,南宋前期的江汉平原虽然开发程度有限,但较前代有显著的进步,这种进步构成了中唐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南方落后于北方的传统经济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南宋 百里荒 区域开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鉴毅
娃娃鱼在江汉平原安家落户娃娃鱼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滋补营养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由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大鲵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重点攻关课题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达到批量工厂化生产苗种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本所1987年从自然产区引进大鲵到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广能 邝幸泉
用系统聚类分析,将江汉平原棉区的红铃虫Pectionophoragossypiella(Saunders)发生期划分为4个生态地理区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经度(°E)越高发生期越早,在相同的经度上才表现为随纬度(°N)或海拔的升高而发生期推迟。积温法分析知: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开始计算,当自然积温累积到1118.8、1420.9、1602.2、2868.4和3837.7日度(DD)时,越冬代化蛹及发蛾、第一、第二、第三代产卵分别达到高峰期。
关键词:
系统聚类,红铃虫,江汉平原,生态地理区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环 万素琴 曹凑贵 程玲 高素华
为了解异常温度变化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采用作物与气象要素平行观测分析法初步分析了近10a江汉平原盛夏低温过程对处于穗始分化期至灌浆期的中稻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期间日平均气温24h降幅达5℃以上,或多日连续降幅达7℃以上,其空秕率可达15%或以上,而且有降幅越大空秕率越高的趋势。
关键词:
江汉平原 盛夏 低温过程 中稻 结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隽隽 周勇 叶青清 于雷 刘强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与地类转移矩阵合成地学信息图谱单元的方法对湖北江汉平原1980—2010年耕地资源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图谱分析,并对研究区范围内县域耕地动态度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1980—1990年耕地主要向水域转换,1990—2000年耕地变化主要特征为转入,耕地新增来源主要为水域,2000—2010年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占据主导;②30年间,耕地动态度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江汉平原东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提高,西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降低。研究认为,江汉平原仍旧是以耕地—水域为主的生态景观系统,科学地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区域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甄俊丽 范如国 罗会军
江汉平原作为长江中游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依托。运用城市引力模型和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汉平原城市群14个城市(区)间的经济联系为主要依据,研究了江汉平原城市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江汉平原城市群的经济关联初步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核心城市特征不明显,发展失衡严重,没有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江汉平原城市群网络化、协同发展的"双荆"战略等八条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耕地的非市场价值,是耕地利用决策过程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而其评估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意愿调查法(CVM)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资源非市场价值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江汉平原耕地非市场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支付卡方式设计了800份调查问卷,研究了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83.42%的居民家庭对耕地非市场价值有正的支付意愿,但农民和市民的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前者为145.84元~167.57元/(年.户),后者为151.85元~196.80元/(年.户),研究结果与国内部分其它领域研究比较表明,CVM在耕地非市场价值领域研究具有有效性。论文还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圣欢 彭婵 董利民
文章以江汉平原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将影响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三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解析了江汉平原2001-2010年间耕地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出江汉平原各区的生态安全综合值,划分了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庆欣 刘明松
本文选取江汉平原作为研究区域,对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人地关系与粮食产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民国时期农户面临着大量来自自然的、市场的和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农户形成了一种风险规避基础上的基本需求最大化行为取向,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非农行为特征。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人地关系 价格波动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宗琪 张安录
农地价值的货币化计量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修订和完善农地分等定级成果、征地补偿制度,制定和实施农地生态管护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收益还原法及CVM对江汉平原不同类型农地资源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江汉平原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及水域用地在内的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现值达1 246.82亿元,是农地资源价值构成中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耕地资源整体价值达4 563.28亿元,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体现的非市场价值有545.30亿元,占耕地价值构成的11.95%;园地及水域用地的价值分别为623.09亿元和3 210.06亿元,非市场价值所占比例份额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哲 丁士军
本文依据湖北五县农户调查数据对生产函数计量模型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扩展以估算农户教育收益率,从而分析农村教育投资回报情况,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人力资本 生产函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勇 吴锴 柳洪 雷新美 王德华 单士杰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总要求 ,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理论·方法·实践 )》和《湖北省土系概要》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对江汉平原后湖农场样区进行了土壤详查和室内土壤理化分析 ;通过对样区资料数据的分析比较 ,提出了适合江汉平原的土系划分与命名的原则和依据 ;在此基础上 ,对样区土系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和命名
关键词:
土壤系统分类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土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鲁西奇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民众在垸堤修筑、维护、管理等一系列水利活动中,逐步建立起以协作互助为基础的社会关联;垸庙的功能不断扩展,逐步超越了"镇遏洪水,保障堤垸"的范围,发展成为垸内民众的信仰和祭祀中心;清前中期,江汉平原诸州县渐次推行按田归垸、按垸纳粮的做法,垸遂逐渐演变为官府征科赋役的基本地域单元;在清后期的社会动乱中,各州县以垸为单位组织团练,给垸赋予了"准行政区域"的意义。在江汉平原以围垸为中心的水利社会之形成过程中,"协作防洪"是促使人们通力协作的根本原因;官府以垸取代乡里作为赋役征科的基本单元,是垸得以稳定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乡绅豪强及其对垸内"公共事务"的经营,则是垸田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得以...
关键词:
水利社会 围垸 江汉平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可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制定及实施农地生态保护政策,探寻农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均衡点提供理论及决策依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估算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表明:①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受访居民已意识到农地外部效益的存在,85.50%的受访居民对农地有正的支付意愿;受访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老年人口、参加工作人口)、经济状况(土地面积、月生活开支、职业)等特征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②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年均总支付意愿达28.05×10~8元,折合单位农地的保护效益为48 658元/hm~2;区内现有农地目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外部效益约1 246.82×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