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5)
- 2023(11773)
- 2022(9782)
- 2021(9127)
- 2020(7369)
- 2019(16819)
- 2018(16522)
- 2017(31254)
- 2016(17314)
- 2015(19439)
- 2014(19744)
- 2013(19355)
- 2012(18235)
- 2011(16577)
- 2010(17145)
- 2009(15585)
- 2008(15628)
- 2007(14491)
- 2006(13040)
- 2005(11824)
- 学科
- 济(70778)
- 经济(70704)
- 管理(48490)
- 业(43495)
- 企(34584)
- 企业(34584)
- 中国(23758)
- 方法(23514)
- 地方(22764)
- 农(20376)
- 数学(19379)
- 数学方法(19089)
- 财(17882)
- 业经(15324)
- 制(14318)
- 学(14104)
- 农业(13410)
- 贸(13332)
- 贸易(13325)
- 策(13147)
- 易(12852)
- 融(12545)
- 金融(12543)
- 理论(12466)
- 银(12402)
- 银行(12393)
- 行(11909)
- 环境(11758)
- 地方经济(11456)
- 和(10968)
- 机构
- 学院(243580)
- 大学(239639)
- 济(97030)
- 经济(94434)
- 管理(88691)
- 研究(87533)
- 理学(74011)
- 理学院(72992)
- 管理学(71756)
- 管理学院(71235)
- 中国(67512)
- 京(53426)
- 科学(52439)
- 财(48175)
- 所(43874)
- 中心(40946)
- 江(40669)
- 研究所(39138)
- 农(37241)
- 财经(36409)
- 范(35538)
- 师范(35262)
- 北京(33991)
- 州(33219)
- 经(32894)
- 院(32828)
- 业大(31967)
- 经济学(28896)
- 农业(28712)
- 师范大学(28121)
- 基金
- 项目(154125)
- 科学(121077)
- 研究(117189)
- 基金(108465)
- 家(93917)
- 国家(93072)
- 科学基金(79464)
- 社会(72574)
- 社会科(68700)
- 社会科学(68684)
- 省(60545)
- 基金项目(56668)
- 教育(54341)
- 划(51619)
- 自然(49946)
- 编号(49415)
- 自然科(48713)
- 自然科学(48700)
- 自然科学基金(47797)
- 资助(44236)
- 成果(41671)
- 课题(36294)
- 重点(35465)
- 发(35125)
- 部(33562)
- 创(31404)
- 性(31282)
- 年(29617)
- 国家社会(29383)
- 创新(29348)
共检索到391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兆林
国际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城市规划大师格迪斯(PatrickGeddes)于1915年提出的,是指大量世界贸易在其中进行的少数几个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霍尔(PeterHall)、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萨森(SaskiaSassen)、诺克斯(PaulKnox)和泰勒(PeterTaylor)等诸多学者发展了这一概念,特指在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国际大都市。①②国际城市一般分为世界城市、全球性枢纽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单一功能国际城市五个等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松竹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促使城市的经济及人口等快速发展。因此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体现出城市的持续发展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度化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功能逐渐提升,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南宁在广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渝辉
城市整体性区域性名牌战略 ,是将名牌战略与区域战略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高级城市 (地区 )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 ,一是我国大中城市在新形势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二是深化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切入点 ;三是实践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要求。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区域性 名牌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元辉 覃合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把广西推倒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广西抓住当前有力时机,整合资源,建设国际区域性中心,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广西走向国际化、开放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广西 国际 区域性中心 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瑛
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是后发展地区实施工业化追赶型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探讨了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的内涵与特征,并总结国内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启示,进一步提出按照产业集群要求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以涛 张勇
介绍北京、南京、广州三个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联盟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
区域性 高校 图书馆联盟 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庆皓
长期以来,国家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即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只考虑总的变量,较少考虑过具体地区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出来,西部地区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落后于东部的原因有不少,而其中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比东部地区差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就将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差异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区域性不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晖
一个城市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走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沿边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昆明对外开放的空间、改革创新的空间、市场拓展的空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昆明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昆明的战略发展定位,将直接影响着云南乃至中国西部城市发展定位。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实证,阐述了昆明城市发展定位在引领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可能。
关键词:
国际化城市 城市发展 战略定位 资源优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衡生
本文在讨论影响南宁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进行了南宁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提出了改善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策。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可持续性分析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司马义·阿布力米提 艾合塔木江·艾克热木
中欧班列不断优化运输流程,打造高效快捷的物流新模式,缩短运输时效,开行数量及运输品种不断创新高。新疆不断发挥区位及交通优势,通过推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建设,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集拼集运",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业,实现疆内外货源快速集结发运,构建了高效便捷的东西双向开放的商贸物流新格局,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建政,庞德良
随着物流产业发展重要性的日益凸现 ,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被许多大中城市列为其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春市作为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主要城市之一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物流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速度较快 ,同时 ,依托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物流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本条件。为了加快长春市物流中心建设的进程 ,我们应深入分析长春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目标定位体系 ,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研究发展对策 ,促成物流中心建设目标的逐次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勇民 郭旭
一、南宁市财源建设的现状分析及主要成效(一)财源建设的结构现状。1.财源建设的区域结构。"十一五"时期以来,南宁市本级、城区、县域、开发区积极开展财源建设,财政收入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本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甘宜沅 梁运文 曹平
在构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南宁市34个产业部门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了2007~2015年南宁市应分阶段重点发展的"事实型主导产业"、"规划型主导产业"和"预期型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南宁市如何发展其主导产业并带动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差异化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良,刘孝新
90年代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地区将先后实现2000年的奋斗目标,分批进入小康生活水平。目前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衡量全国和省级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小康”水平是可行的,但用于衡量省以下行政区域的“小康”水平则有失偏颇。主要是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所在地企业按隶属关系上交利税,地方向省或中央上缴财政收入,某一区域创造的物质财富不能完全在本区域内使用和消费。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完全决定该区域的消费水平。例如湖北省十堰市和沙市市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分别达到983美元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百明 周小萍
论文首先指出并不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面积阈值;继而认为人均耕地面积阈值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需要有明确的前提条件。为此按1995年的耕地实际生产力(在耕地面积中扣除菜地和经济作物用地面积),以人均400kg、450kg、500kg粮食需求量的生活标准,提出就全国平均而言,人均耕地面积不应小于0.092hm2、0.104hm2、0.115hm2(可以看作当前的人均耕地面积阈值)。根据2010、2030、2050年我国的预期耕地面积以及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按人均400kg、450kg、500kg粮食需求量的生活标准,就全国平均而言,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不应小于0.059hm2、0...
关键词:
人均耕地 指标 阈值 全国 区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