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5)
2023(14541)
2022(12762)
2021(11983)
2020(10025)
2019(23357)
2018(23035)
2017(45280)
2016(24262)
2015(26996)
2014(26701)
2013(26072)
2012(23827)
2011(21067)
2010(20665)
2009(18484)
2008(17536)
2007(14856)
2006(12632)
2005(10545)
作者
(68092)
(56844)
(56321)
(53910)
(36002)
(27436)
(25626)
(22467)
(21675)
(19819)
(19475)
(19116)
(17972)
(17833)
(17723)
(17282)
(16943)
(16938)
(16272)
(16177)
(14042)
(13699)
(13640)
(12874)
(12726)
(12526)
(12422)
(12258)
(11367)
(11160)
学科
(97644)
经济(97551)
管理(66420)
(63326)
(52162)
企业(52162)
方法(48118)
数学(42769)
数学方法(42205)
(25110)
(23888)
中国(23447)
(22153)
地方(21901)
业经(20300)
农业(17115)
(16689)
贸易(16679)
(16148)
(15487)
财务(15415)
财务管理(15384)
(15338)
理论(15024)
环境(14954)
(14720)
企业财务(14573)
技术(14405)
(12693)
(12438)
机构
大学(332962)
学院(331615)
管理(133618)
(130686)
经济(127983)
理学(117630)
理学院(116289)
管理学(113945)
管理学院(113363)
研究(109403)
中国(78243)
科学(70685)
(69971)
(57220)
(54303)
(53552)
业大(52667)
中心(49892)
研究所(49623)
财经(47426)
(45679)
(43816)
(43380)
师范(43336)
北京(43166)
农业(42675)
(41064)
经济学(39579)
(37339)
经济学院(36010)
基金
项目(242464)
科学(191076)
基金(177457)
研究(172542)
(156183)
国家(154996)
科学基金(133664)
社会(108657)
社会科(103112)
社会科学(103086)
基金项目(95309)
(94141)
自然(89722)
自然科(87638)
自然科学(87617)
自然科学基金(86017)
(79858)
教育(79139)
资助(73062)
编号(68998)
重点(54555)
成果(53723)
(52994)
(51260)
(50164)
科研(47143)
课题(46977)
创新(46931)
教育部(45245)
大学(44951)
期刊
(132482)
经济(132482)
研究(91973)
学报(55640)
中国(55143)
科学(51070)
(47440)
管理(46831)
(42538)
大学(41958)
学学(39833)
农业(33259)
教育(32413)
技术(29000)
(22461)
金融(22461)
财经(22073)
业经(21933)
经济研究(21827)
(18852)
问题(17718)
(16976)
图书(16508)
科技(16439)
资源(15935)
技术经济(15747)
(15588)
理论(15277)
统计(14638)
业大(14405)
共检索到456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牛雄  万汉斌  
基于对1994年和2004年两个年度南宁市中心区用地的现状资料的统计分析,并考查了10年的时间段南宁市中心区用地增量的功能结构与空间分布,揭示了南宁市中心区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对揭示我国中、西部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奕彤  逯笑微  
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性虽然对强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其功能结构的优化演进存在消极影响。路径依赖性的消极作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的推动作用的力量制衡,使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演进陷入停滞。政府的引导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功能演进的各个阶段起到一定的作用,缩短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时间,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君  何欢  胡巧莲  段建南  贺际康  
根据对益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核密度及相关性分析发现:(1)益阳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密度最高,工业用地比重略高于商业用地且分布呈现边缘化,商业、教育用地比重较小;(2)主干路与商业用地显著相关,主干路、快速路及支路对商业用地的集聚效应依次递减;(3)受出行、通勤等因素,次干路、支路对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分布影响较主干路强烈;(4)工业用地、教育用地与城市道路网络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教育用地对次干路、主干路及支路的排斥效应依次递增;(5)在城区中心,各功能用地与城市道路呈现空间协同性,在中心城区边缘,呈现空间非协同性。研究认为,应根据路网特征进一步优化各类功能用地布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召  徐建刚  胡畔  
我国近30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使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区面临着高强度开发带来的多重压力。尤其对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市中心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高校传统风貌区,在周围不断耸立起的高层建筑挤压下,空间被逐步蚕食,严重削弱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南京市汉口路一线的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与周边社区所构成的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文化特色风貌区进行整体性研究;通过视觉界面分布、时间可达性、空间句法等空间定量及其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校园有力的承载着周边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是整个区域的景观、绿化、文化、体育与人流集聚中心,大学校园与周边社区一起形成了有机完整富有活力的历史文化特色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善文   祝朝阳   张珊珊   刘晟楠   汪坚强  
城市中心区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高精度的绿色空间识别与服务供需评价能够为规划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树木作为绿色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与服务空间载体,其高精度的识别是绿色空间服务供需精细化评价的前提与难点。利用多源数据与深度学习方法,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复杂建成环境对服务能力多维度影响、城市绿色空间服务的典型需求等,构建了“要素识别—服务供需”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核心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服务能力方面,大型公园与林荫道对应的绿色空间服务能力较高,附属绿色空间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服务能力相对有限;(2)服务需求方面,高密度商业、办公片区的服务需求普遍较高,绿地水系周边需求较低;(3)供需关系方面,供需错配由公共绿地服务盲区与高密度建成环境共同导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志颖  
大城市中心区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和当地居民。本文以重庆市中心区为例,通过对停车楼(场)建设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停车楼(场)动态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出大城市中心区停车收费应进行更为精确的设计与更为高效的管理,并从停车费构成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规范性,停车楼(场)建设投入的灵活性以及停车收费的智能性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生  孙怡  靳晓静  
现有的研究关于生产者服务业或基础服务业聚集于大都市中心区的观点并不准确或具体。可以利用聚集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大都市的产业空间布局问题。根据该框架,高关联度服务业的布局受要素价格等影响较小,其发展依赖于高聚集度而产生的各种配套设施和前后向关联产业发展形成的产业支撑体系。对于某些大都市的实证研究表明,高关联度服务业在大都市中心区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是中心区最重要的产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思维  朱艳春  唐红涛  
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揭示,绝大多数城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区域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行政中心迁移往往带来迁入地零售商业的爆发式增长,行政中心区位和迁移与城市商圈空间分布之间有着显著关联。文章通过动态模糊算法仿真分析发现:行政中心对其空间所在区域的商圈发展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行政中心空间区位迁移与城市商圈空间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耦合互动,即迁入区域的商圈发展将显著加速,特别是区域内新商圈成形将明显加速,对迁出区域商圈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城市商圈空间分布发展显著变化。最后,以长沙市的经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程  黄春晓  李鹏飞  王超  
随着规划及设计的转型,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规划转变,人对空间的使用逐步成为空间构建的焦点。本文正是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人群的空间使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配合观测、问卷与访谈,在人、空间、时间三个维度上分析了中心区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了中心区在不同空间、时间、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分异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包括空间公共性、功能业态、环境设计、人群差异等因素。面对城市中心区未来的空间更新与品质提升,厘清中心区时空利用现象及其背后逻辑,将有助于规划理念、方法的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俊  杨俊宴  史北祥  
中心区在各类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特定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对其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同心圆圈层分布规律、自组织竞争择优规律、依轴核延伸拓展规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等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对各个规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空间形态形成的根本所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强  潘磊  陈蕾蕾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经济、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城市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更关注于经济价值的发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缺少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探索彰显地区特色、激发空间活力、提升文化认同的更新经验。文章以上海真如副中心为例,结合地区建设和更新的实际问题,以文化复兴为导向,从文化传承和创新两个层面提出挖掘地区文化要素和重塑文化空间的更新路径。即: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沉淀的空间和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前社交空间形式的反思,重拾优秀的传统生活秩序;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探索地区的文化价值区段。在空间更新层面,注重以历史文化要素为触媒,重塑和重组文化空间及文化脉络;注重本土化生活空间和习俗的重构和引导;注重代表未来新文化人群的引入和空间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大兵  张文新  姚清  
以唐山市中心区土地利用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设计了评价流程,构建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中心区总面积11 479.27hm2,其中无容量土地、容量完全损失土地、未利用的土地、低度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的土地、过度利用的土地6种潜力类型的土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86%,6.43%,5.69%,23.64%,28.62%,7.76%,土地利用率偏低,有很大的挖潜空间。通过对唐山市中心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中心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珊  朱晓琳  杨姗  
大型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切割和限定造成了城市的碎片化以及人性化城市空间的丧失,也对周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区铁路沿线区域的调查,总结了铁路沿线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改造和整合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