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0)
2023(8171)
2022(6932)
2021(6762)
2020(5659)
2019(13182)
2018(12844)
2017(24493)
2016(13467)
2015(15306)
2014(15035)
2013(15201)
2012(14417)
2011(13150)
2010(13285)
2009(12562)
2008(12701)
2007(11524)
2006(10615)
2005(9912)
作者
(36823)
(30541)
(30531)
(29585)
(20278)
(14307)
(13889)
(11923)
(11756)
(11238)
(10666)
(10345)
(10150)
(10075)
(9996)
(9510)
(9343)
(8964)
(8893)
(8577)
(7968)
(7460)
(7406)
(6946)
(6943)
(6931)
(6900)
(6785)
(6232)
(6143)
学科
(58331)
经济(58276)
管理(47416)
(41961)
(35676)
企业(35676)
方法(24258)
数学(21192)
数学方法(21021)
中国(19456)
(17736)
(15181)
(14192)
(13916)
贸易(13906)
(13696)
(13223)
业经(11668)
(11463)
银行(11449)
地方(11167)
(10961)
(10485)
财务(10451)
财务管理(10426)
(10209)
(10192)
企业财务(9879)
农业(9674)
(9335)
机构
大学(190974)
学院(189585)
(91664)
经济(89982)
管理(75968)
研究(71136)
理学(62517)
理学院(61843)
管理学(61311)
管理学院(60875)
中国(59490)
(44359)
(41105)
科学(37722)
(35402)
财经(33393)
中心(31898)
研究所(31735)
(30577)
(29549)
经济学(28907)
北京(27007)
经济学院(25922)
(25718)
(25457)
财经大学(24742)
(23362)
师范(23166)
(22883)
业大(20742)
基金
项目(114503)
科学(91468)
研究(87690)
基金(85585)
(73727)
国家(73145)
科学基金(62423)
社会(57866)
社会科(55072)
社会科学(55062)
基金项目(42916)
(40320)
教育(39894)
自然(37863)
资助(37115)
自然科(36981)
自然科学(36973)
自然科学基金(36393)
(35430)
编号(34032)
成果(29308)
(28078)
重点(26029)
(25611)
中国(25048)
国家社会(24963)
课题(24473)
教育部(24393)
(23364)
(23349)
期刊
(107113)
经济(107113)
研究(65088)
中国(42225)
(35125)
管理(34146)
科学(24848)
(23824)
金融(23824)
学报(22420)
(22073)
教育(18845)
大学(17941)
经济研究(17890)
财经(17637)
技术(16686)
学学(16572)
(15417)
农业(15037)
(14337)
业经(14327)
问题(13684)
国际(13490)
世界(12574)
(10691)
技术经济(10568)
现代(9775)
经济管理(8995)
(8774)
论坛(8774)
共检索到313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谊  戴小杰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种类,也是中西部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温带金枪鱼物种。2019年中西部太平洋海域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总渔获量为85050t,其中96%的渔获量由延绳钓渔船捕捞,我国延绳钓船队捕捞量占了三分之一,为该海域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捕捞第一大国。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于2005年首次通过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旨在限制公约区20°S以南的捕捞努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路线图和新修订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养护管理措施,建议废除南方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中关于我国在南纬20°作业船数为70艘的限制,拓展作业海域,积极与太平洋岛国开展长期租赁安排入渔机制。探讨了南太平洋岛国提出的基于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制度对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的影响,为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今后的调整方向及应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嘉容  杨晓明  田思泉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一种高度洄游的中上层鱼类,其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 利用海洋环境的变化对其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2015-2017年盛渔期中国大陆地区渔船在南太平洋的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数据,结合同时期海洋环境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获得了2015-2016年盛渔期(5-8月)长鳍金枪鱼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以及各环境因子的贡献率,并据此计算出2017年盛渔期其潜在栖息地分布,然后叠加同年真实渔业数据对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由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发现,25°S以北区域最适宜长鳍金枪鱼栖息的海表温度为28.4~30.6 ℃、300 m水深温度为13.2~17.6 ℃、海表面盐度为35.6~36.7、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为-1.6~5.8 m/s,25°S以南区域分别为17.8~23.4 ℃,12.2~16.9 ℃,35.2~36.0,-0.7~4.9 m/s,总体相似。2) 25°S以北区域环境因子的重要性排名依次为海表面温度(因子平均贡献率31.3%)、海表面盐度(30.1%)、300 m水深温度(29.2%)、海表风场南北分量(9.4%),在25°S以南区域依次为海表面温度(60.7%)、海表面盐度(22.4%)、海表风场南北分量(10.6%)、300 m水深温度(6.3%);在25°S以南区域的,最重要性因子为海表面温度(平均贡献率大于60%),且显著高于以北区域的31% ;在25°S以北区域,3个主要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差异较小,平均贡献率都在30%左右。3) 模型的综合预测结果准确率在30%~85%之间,具体以中适生区的预测准确率较高,高、低适生区预测率相对较差,原因可能与模型和数据有一定关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生  蒋汉凌  戴小杰  
长鳍金枪鱼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2008至2010年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ALB)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海表温度特征。结果表明:以尾数统计时,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纬度位置为15°~40°N和10°~45°S,该区域渔获尾数占总渔获80%以上。高CPUE渔区主要位于25°~40°N和10°~40°S,其南北分布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半球冬季时多分布于北太平洋,夏季时多分布于南太平洋。2008-2010三年间渔业资源丰度分布状况基本一致,2009年在北太平洋以及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高CPU...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戴芳群  李显森  王凤臣  徐玉成  李桥  
根据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海泰”船于2001~2002年在中东太平洋进行的金枪鱼延绳钓探捕的生产数据,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延绳钓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及上钓率的月变化和年间变化,并对上钓率与作业渔场表层水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海泰”船平均每月下钓68568钩,2001年月均产量为2960尾;2002年月均产量为1290尾。以重量计,2001年月均产量为31373kg;2002年月均产量为15889kg。两年间相比,2002年月均产量明显低于2001年。不同月份间实际日产量波动较月产量波动小,两年间的平均日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月份间上钓率亦差异显著,而年间平均上钓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作业海区日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建军  许柳雄  朱国平  朱伟俊  
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金枪鱼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其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日益受到各方关注,鱼类年龄鉴定是渔业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2013~2014年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探捕所采集的227个脊椎骨样本,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分成4组进行年龄的鉴定,选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对叉长和脊椎骨半径进行拟合,最后选出结果最好的鉴定组和拟合模型,通过年龄鉴定估算长鳍金枪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叉长范围为52~104 cm,优势叉长组为81~90 cm,占总数的83.1%;年龄组成以5、6龄较多,占样本总数的8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建军  许柳雄  朱国平  郭志勋  朱伟俊  
根据2013—2014年在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的超低温金枪钓渔船"天祥"16号船上采集的258个鳍条样品为基础(从845尾长鳍金枪鱼样本中随机选取了258个鳍条样本),研究了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和生长情况。研究首次采用了3个不同的切割位置(鳍条全长的10%、20%、50%标记段)对鳍条截面进行处理,利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分别拟合长鳍金枪鱼叉长和鳍条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获得最优化的函数,并计算其逆算叉长,最后得到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4~6龄,不分雌雄的生长方程为Lt=112.231×[1-e~(-0.277 132×(t+1.435))],拐点年龄为2.53,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且年龄越大变化越小。本研究可为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物学信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王家启  田思泉  
近年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一直维持在最大持续产量附近,其整体资源处于风险状态。由于渔业数据存在各种误差,渔业资源评估结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方法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管理策略评价是一种系统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管理对象的渔业系统,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然后测试和评价不同渔业管理策略的表现,可以提高渔业管理成功的概率,在渔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根据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生活史特征参数和渔业数据,建立操作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不同管理策略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选择适宜的管理策略,为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本研究共设置25种管理策略,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任中华  陈新军  方学燕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东太平洋海域重要的金枪鱼种类之一,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文根据2009~2011年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在东太平洋海域(20°N~30°S、85°W~150°W)长鳍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表温(SST)和海面高度(SSH)的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以渔获产量、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为适应性指数,按季度分别建立了基于SST和SSH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SST和SSH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2012年各月实际作业渔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东太平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翟天晨  戴小杰  朱江峰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个体大小与钓获深度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利用2013年东太平洋渔业观察员的数据,将渔获物分为76~85 cm、86~95 cm、96~105 cm、106~115 cm和116~125 cm 5个叉长组,运用悬链线公式得到钓获深度,统计各叉长组渔获个体钩位差异和各钩位渔获个体大小差异,分析个体大小与钓获深度的关系,得到结果如下:渔获物钓获深度范围为61.3~236.1 m。各叉长组主要渔获钩位随叉长增大而增大。各钩位主要渔获个体随序号增大而增大。76~85 cm叉长组的渔获物主要分布在61.3~121.8 m水层,平均钓获深度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峰  郭爱  朱文斌  张洪亮  周永东  徐汉祥  徐开达  
本研究根据2010年8~10月,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叉长为47.5~166.5cm,平均叉长为112.7cm,优势叉长为80.0~90.0cm和100.0~140.0cm(75.0%);体重为2.0~72.0kg,平均体重为26.5kg,优势体重为5~10kg和15~40kg(68.6%),雌、雄个体大小差异明显(ANOVA,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储宇航  戴小杰  田思泉  高春霞  李伟文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延绳钓渔业重要的目标鱼种。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8月我国金枪鱼观察员在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收集的长鳍金枪鱼样本和海洋环境数据,对其生物学组成和栖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叉长(Fl,cm)与体质量(WW,kg)的关系为:WW=3×10-5×Fl2.909 9(雌雄性,R2=0.915 3);体长(Tl,cm)与叉长(Fl,cm)关系为:Tl=1.033 6Fl+2.555(R2=0.961 4);叉长(Fl,cm)与两背鳍间距(lD1D2,cm)的关系为:lD1D2=0.248 5Fl+1.238 1(R...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卉卉  黄硕琳  
作为世界上渔获量最大的渔区之一,中西太平洋区域是世界上金枪鱼最大的产区。该区域的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和少量的陆地资源。岛国的地理特征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依靠海洋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通过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和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合作,采取兼容性的渔业管理政策,控制捕捞努力量,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西太平洋区域的渔业管理措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捕捞能力过剩、渔业数据缺乏、非法捕捞、养护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偏低,以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该区域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管理目标受到挑战。对中西太平洋渔区渔业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域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衡  樊伟  崔雪森  
根据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获量、海水表层温度等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分布区及其海水表层温度(SST)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于25~40°N之间的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区平均SST为23.6℃,中位数为24.5℃,多数渔场区位于暖温带海域,其平均SST多数为16~28℃,产量数据分布为正偏。海水表层温度为16~23℃的海域,长鳍金枪鱼的平均产量和平均CPUE变化趋势类似,且表层温度为18~20℃的海域,长鳍金枪鱼的平均产量最高。渔获量分布于表层温度为16~23℃和24~27℃海域,但主要集中于16~23℃的范围。交叉相关分析表明长鳍金枪鱼CPUE同太平洋年际振荡...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唐衍力  徐湛  
为提高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作业效率和应对多变的渔业政策等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2011年2月-2012年1月间中水集团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0艘延绳钓渔船的作业数据,结合海洋表层水温(SST)等环境因子,统计分析了单位努力量渔获量(CPUE)、渔获量和SST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频度累加法分析了该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中西太平洋海域,深度为200 m和150 m的水温全年基本维持不变,但SST变动较大并对渔场分布和CPUE有较大影响。渔场的周年变动是由14°S左右向26°S转移再回归14°S的一个往复过程;20°S以北的渔场全年连续存在,高渔获量和高产CPUE主要分布于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