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2)
2023(13355)
2022(11595)
2021(10904)
2020(8992)
2019(20630)
2018(20535)
2017(40231)
2016(21518)
2015(24268)
2014(24320)
2013(24231)
2012(22135)
2011(20224)
2010(20172)
2009(18340)
2008(17702)
2007(15557)
2006(13779)
2005(11826)
作者
(62113)
(52478)
(51564)
(48918)
(32668)
(25189)
(23334)
(20682)
(19649)
(18308)
(17625)
(17416)
(16349)
(16284)
(15807)
(15701)
(15699)
(15326)
(14823)
(14625)
(13027)
(12703)
(12506)
(11952)
(11677)
(11537)
(11431)
(11429)
(10461)
(10314)
学科
(94760)
经济(94670)
(63654)
管理(56750)
(48302)
(41850)
企业(41850)
方法(40121)
数学(34867)
数学方法(34542)
农业(32041)
(24689)
贸易(24676)
(23950)
地方(23495)
业经(23299)
中国(22454)
(18406)
(18022)
(15804)
技术(14354)
环境(14308)
理论(13308)
(13162)
(12776)
(12146)
银行(12110)
(12073)
(11759)
金融(11757)
机构
学院(310495)
大学(306503)
(129381)
经济(126798)
管理(125504)
理学(110208)
理学院(109064)
管理学(107337)
管理学院(106809)
研究(103263)
中国(75728)
(66556)
科学(64499)
(63446)
(52447)
业大(52445)
(51514)
农业(51121)
中心(47262)
研究所(47246)
(43981)
财经(42982)
(40524)
师范(40228)
(39258)
北京(39120)
经济学(37229)
(37126)
(36045)
经济管理(35593)
基金
项目(218454)
科学(172076)
研究(162065)
基金(158478)
(137576)
国家(136394)
科学基金(117111)
社会(102523)
社会科(96864)
社会科学(96838)
(86718)
基金项目(85291)
自然(75350)
自然科(73533)
自然科学(73519)
教育(72389)
自然科学基金(72171)
(71112)
编号(67723)
资助(63940)
成果(53235)
重点(48434)
(48389)
(48137)
(45340)
课题(45011)
创新(42262)
国家社会(41878)
科研(41283)
人文(41049)
期刊
(141962)
经济(141962)
研究(87252)
(67998)
中国(54937)
学报(48913)
农业(46668)
科学(45552)
管理(40260)
大学(37563)
学学(35752)
(35044)
教育(30649)
业经(29217)
(26173)
金融(26173)
技术(25728)
(21768)
问题(21201)
经济研究(20692)
财经(19186)
(16985)
(16252)
(15681)
科技(15650)
世界(15131)
技术经济(15090)
理论(14946)
资源(14935)
图书(14701)
共检索到44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婕  田维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南区域贸易合作发展迅速,这一态势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南南区域合作产生的农产品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传统南南区域贸易合作对农产品贸易并未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互补性推进跨区域合作应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众敏  唐忠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日本、韩国与东盟也在积极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本文针对东亚地区可能形成的各种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分析其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对总体经济的影响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对于区域合作的模式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对日本、韩国、东盟都有正面影响,但是对日本和韩国的有利程度非常有限。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将给韩国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因此,韩国将更愿意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而不是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中国的利益在于,争取在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防止东盟与日本、韩国之间的贸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月季  周德翼  汪普庆  
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系统分析入世以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在五大区域和国别上的分布差异及其演化趋势,并基于K-近邻空间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测算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量快速上升,但存在贸易进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的多重不平衡性;贸易国别的分散趋势大于五大区域上的分散趋势,中非农产品贸易国别多元化与均衡度正在逐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显现出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全局空间上形成以高-高集聚为主的溢出效应,局部空间上主要以部分西非国家为轴心,在时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向聚集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寇文煜  
从中国加入WTO到目前为止,虽然东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没有出现明显的扩大。但是,在东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和东亚地区诸国及其区域贸易在最近几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日农产品贸易已成为中国在东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焦点与核心。一、东亚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的扩大与中国农产品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远航  
中国与东盟在农业资源禀赋上存在互补性,而日本和韩国的农业资源禀赋不足,与中国地理位置接近,因此,东亚区域合作的建立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内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契机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及金融开放的利好作用,可以带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鉴于关税与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需要根据东亚区域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问泽霞  张晓辛  
在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农业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大陆地区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利用1994-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差异在扩大,进口贸易的差异大于出口,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各区域发展得很不均衡,京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领先的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亚南  陈涛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新两国在农业中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及蛋类这两大类产品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对双方的互补性产品进行了贸易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国互补性产品的贸易关系不够紧密,尚存贸易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对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爽  崔欣  谭忠昕  
"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带的提出,为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机遇。中俄农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推动两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目前,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存在基地数量少、规模小、资金缺乏、专业人才流失及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应重点加强中俄两国沿线农业生产基地群建设,完善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养对俄农业合作专业人才,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海英  丁茹  许海清  侯淑霞  
“双循环”视域下,自贸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战略定位。我国已陆续分六批次建立了21个自贸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这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分析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区位进行回归估计发现,设立在不同区位的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西部地区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影响较为显著,东部地区自贸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较弱;总体上,与非自贸区相比,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舜佳  张雅  
现有农产品贸易环境效应的研究忽略了对外贸易知识溢出,本文基于农产品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特征将经典线性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予以空间维度扩展,实证检验发现,农产品贸易知识局域溢出不仅有助于降低贸易发生地的化肥(氮)污染排放量,而且农产品贸易非物化型知识跨区域溢出还有助于降低贸易发生地以外其他地区的化肥(氮)污染排放量;环境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空间二分属性,环境污染不仅与其所在地区农业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而且也与其所在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农业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建议提升农产品贸易知识比重、打破传统农业封闭落后格局、培育农业服务业智力资本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海霞  顾海英  
针对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新变化,应用引力模型的派生模型——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对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基本模型的推导过程,并引入了调整模型。然后采用1987至2005年其中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中美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显著存在,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存在流向和区域上的差异;距离的平方并不影响模型的可靠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吴强  崔奇峰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覃朝晖  魏艺璇  范亚莉  刘志颐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以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在强调重要农产品"自给"的同时,也需要多渠道加强国内外农产品的"互予"。本文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的差异度。实证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上促进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且上述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均显著,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口促进作用不显著;然后对"一带一路"建设地区与非建设地区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一带一路"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非"一带一路"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域差异,加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纵深建设,以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接,解决农产品进口不稳和出口不畅问题,从而构建农业开放和发展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